這話一出周圍的嬸子也就不再繼續誇了,都笑笑說若哥兒還真容易害臊。很快李善桃就將第一個防曬麵罩給做出來了,用的是純色的鵝黃色布料,瞧著明亮是很適合少女的顏色。心姐兒迫不及待想要試戴,她今兒紮了對麻花辮,李善桃給她帶上。小帽簷用了六層布料,讓它硬挺起來,外頭是同一塊布,裏頭的內襯用的是碎布。這剛一戴好帽簷就給她鼻梁上打下了一片陰影,隨後李善桃動作不停,鵝黃色的係帶從辮子前頭穿過,在她下巴上打個結。這下心姐兒就剩一雙杏眼露在外頭了。“咋樣啊心姐兒?舒服麽。”嬸子很好奇,這樣子瞧著是有些奇怪。“心姐兒,你走陽光底下看看。”沈若開口道。這會兒的太陽在東邊,照過來正巧把自家的三間屋子的影子投射在地上,這是片陰涼地大家都在這兒。得往西再走幾步才能站進太陽裏。“好。”心姐兒緩步走到太陽底下,這會兒她整個頭都被遮在了防曬帽子和麵罩裏頭,小帽簷給擋了光線。心姐兒感受了一下,道:“好厲害,感覺風吹來都是涼爽的。”這個時代的棉布含棉的量不高,做成麵罩就跟現代的冰袖差不多,還有挺多肉眼瞧著不甚清晰的空隙的,這樣一戴風一吹來就是會覺得涼爽。“讓我試試。”巧姐兒也忍不住想試試看。心姐兒摘下遞給她,巧姐兒戴上之後感覺陽光都沒那麽烈了,隻要戴上這個,就算出去幹農活兒,在陽光底下走著也不怕被曬黑了!“若哥兒,這個我們也能做嗎?”巧姐兒有些心動,都想把臉上戴著的這個買下來了。哪有女孩子會不愛美,她好不容易一冬天捂白了,不想再曬黑了。沈若點頭,這些小設計小巧思本也不是他的原創,想用就用。畢竟他現在要用這些布做的東西都是非常容易被模仿的,明眼人拿起來一看就知道怎麽做。這個也確實是搞不了壟斷生意。“謝謝若哥兒!”巧姐兒開心極了,心姐兒也跟著道謝。周圍的嬸子們也都紛紛誇讚沈若不藏私,想到這種好東西都願意給大家分享,更別提還有那象征祥瑞的“仙鶴”了。“不客氣,我還有些小東西要教你們做。”沈若笑著道,然後找出布料又和他娘合作,做出了布藝蝴蝶結、布藝玫瑰花、還做了布條編織而成的頭繩。編織是沈若小時候跟他外婆學的,手法參考五彩繩。那些布條很細很長正好卷起來當做繩子,然後用這些五顏六色的布條繩子編織,手法上還能做些花樣,等編織地長度差不多了再將兩邊打上結。再然後將兩邊多下來的地方給剪平,將那些細布條剪得更細,瞧著就跟流蘇似的,這就成了。“哇!”心姐兒看著沈若手指翻飛,很快就做好了一條,忍不住驚歎道:“若哥兒,你咋什麽都會!”“這細布條竟然還能這麽用?”那些嬸子瞧了也很詫異,畢竟家裏這種細布條拿來一點兒用都沒有,拿來捆柴火都嫌棄細,容易斷呢!沈若垂眸笑了下:“這些都是剩下的邊角料,拿來做發繩正好。”沈若手下不停又做了一條出來,遞給巧姐兒和心姐兒一人一根。“送你們,我瞧著做出來還算好看。”不管什麽年代的女孩子都喜歡漂亮好看的東西,剛才他做的時候這兩個小姑娘在旁邊看著眼睛都放光了。她倆不好意思收,看向自己的娘。“若哥兒,你這東西做出來是要拿去賣的吧?怎麽好直接送。”巧姐兒的娘說道。她想著過來了都還沒幫上太多忙呢就喝了紅糖水,已經是占了大便宜了,結果若哥兒做出這麽好看的發繩竟然還要直接送。這怎麽成!周蘭是知道沈若的脾氣的,劉三娘也知道。若哥兒就是大方,一有好東西就喜歡扒拉身邊人一起,之前她得了一隻大公雞就是這樣。而劉三娘則是因為她之前都幹了那種事兒,沒想到自己還能多拿一個雞蛋。總之她們都明白了,沈若要是得了別人家的好處,或是幫了他的忙,那麽他可是能許多倍的還的。沈若不耐煩這個,他想送就送了,才不管那麽多。他道:“不是什麽貴價東西,就收下吧。”兩個小姑娘這才收了下來,連聲道謝。俏臉都紅透了。不知道為什麽,剛才看著若哥兒的時候覺得他好霸道,好有男人味兒。兩人迫不及待地綁上新頭繩,彩色的頭繩在陽光下格外好看,像是把人都襯的明亮了起來。“若哥兒這雙手真巧,這頭繩編的真好。”有嬸子誇道。“不敵嬸子們手巧,我可縫不了東西也繡不了花。”若哥兒搖著頭笑道,他倒是沒什麽不好意思承認的,他的繡工是真的爛,縫東西也能縫但是針腳醜地要命。是二狗瞧了都搖頭的程度。“你可真謙虛。”那些嬸子笑道。沈若無聲地笑了下,搖了搖頭。沈若道:“我想了幾個簡單的圖樣,還打算做些發帶,就繡在發帶上。”“這個簡單啊,我繡花快得很。”有嬸子自信道。沈若拿長樹枝在地上花了簡筆畫的鬱金香、小雛菊、向日葵、還有蝴蝶。給大家唬地一愣一愣的。“這是花吧,真好看!還有蝴蝶呢。”“對,發帶上就繡這些元素,可以隨便組合排列,爭取每一條都是獨一無二的花樣。”沈若畫得簡筆畫畫風一致,大小也差不多,組合在一起不會特別突兀。“這一堆的發帶,花瓣用黃色絲線,花心用米色。另外一堆反一下。”也就是米色花瓣,黃色花心。總之都繡不一樣的,一條發帶上零星分布著七八個就差不多了。沈若原本還想搞那種書法發帶的,肯定會很受鎮上讀書人的青睞,畢竟往上麵繡幾句“金榜題名”“成竹在胸”“高中”這些字樣,沒人會不喜歡吧?古人含蓄的比較多,可能不會戴著這些字樣的發帶出門,但是大概率會買回去收藏的。算是收藏一個美好的願望吧。可惜他這具身體就是個大文盲,腦子裏記得的字就那麽兩個,寫得還醜。沈若心想:要是顧允或是藍帆在這兒就好了,讓他們寫幾個字也不費事……這會兒一個受傷躺著一個回鎮上去了,就隻能暫時先作罷,等以後有機會再搞。他雖然很怕麻煩別人,但是這會兒他們已經算是朋友了吧?是朋友的話還是可以麻煩一下的,沈若摸著下巴厚臉皮地想著。作者有話要說:-明天就是中秋啦~月圓之夜該寵幸萬貴妃了ovo感謝大家支持!第41章 除了這些新奇好看的小東西以外, 沈若還要做些尋常人家能用上的東西。這時候的人都用“包袱”。所謂“包袱”就是用一張方形的布折起來的小包,能用來裝各種東西,隻要布夠大任何不規則的物體都能往裏裝, 且打上了結也不容易掉。但是每次要取包袱裏頭的東西都得拿下來整個打開真的很麻煩,而且包袱一般都是趕路背行李的時候用,為了防止東西掉了那結都打得很緊,拆起來十分費勁。那一打開要找東西,要是東西小, 那麽多堆在一塊也不知道得找到什麽時候去,著實是有些不太方便。平時村裏人要去采東西之類的都是拎著籃子, 因為籃子許多人家都會做, 竹子是山上砍得也不用花錢。但是籃子有一點不好,就是自重太重了。大籃子本身就有個四斤五斤的,再加上裏頭的東西, 時間久了夾在臂彎裏提著, 皮肉都能給壓紅了。所以沈若打算做些現代人用的“帆布包”“單肩包”以及“書包”,用布料做出來的包就很輕便, 背在身上也方便極了。這時候有布料的人家都是用來做衣服的,沒人會想把布料做成包。就算是做包袱也沒人用棉布,大多是用最差的粗麻布來做包袱用。粗麻布製作的東西最常見的就是大麻袋了。這時候是沒人做, 不知道布藝的包有多少好處, 沈若就打算自己當這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之前摘梨子, 他爬樹,藍帆和二狗在底下接, 需要三人合作。但要是那會兒他身後能背個大布包, 摘了梨子就能往包裏放, 這樣的話一個人就能行。這多省事兒啊!穿到古代不方便的地方實在太多, 沈若想要盡可能地讓自己目前的生活可以變得便利一點。眾人聽沈若說的都一愣一愣的,用布來做包那可真是大手筆啊。古時候的布料幅寬都很窄,價格貴,要是拿來做包那真的是太奢侈了!定價要是太貴,估計也沒啥人會買。嬸子們紛紛提出自己的疑惑,沈若早就想過這一點。誰說他要用完整的布料來做包了?沈若道:“既然‘百家被’可以用百片不同的碎布來縫製,那這包也成。不用全部弄成方形,剩下的布頭有什麽形狀就給它剪一剪跟邊上另一塊縫上,等縫好整合成一大塊布之後再裁。”大家都被用布做包這件事給牽住了心神,下意識以為這麽金貴的東西就該用整布,其實不用的,做出個能用的就成。這樣的話成本降低,賣的價格也貴不到哪裏去。而且這些布料都不醜,做出來的每個包都是獨一無二的樣式,肯定也不會醜。沈若還打算做些盤扣,斜挎單肩包肯定是要加個蓋子的,這樣係上可以讓包裏的東西不至於掉出來。帆布包可以做加蓋和不加蓋的兩種。書包的話,可以做成普通的抽繩水桶包,底下多用幾層布料墊著硬挺些,可以放重一些的硯台一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特別是沈若說的那個抽繩水桶書包。怎麽把繩子懟進去就是一個問題,而且繡完了還要翻麵的。沈若就和他娘以及幾個腦子轉得快的嬸子討論了起來。巧姐兒對那個單肩包很感興趣就在一邊聽他們討論一邊上手做了。桌上堆得碎布頭很多,她照著自己的審美挑了些花布,各種不規則的形狀都有,用剪子剪出一條直線的邊,然後就開始縫合。她是真心喜歡縫紉和繡東西的,那雙眼睛裏就隻能看得到手裏的活兒,做的時候嘴角還不自覺帶著笑。很快她就縫好了一大片,問若哥兒這樣成不成。果不其然得到了誇讚,她臉都紅透了。用剪子將邊上歪來扭曲的邊比著四指寬給剪掉,這長條子若哥兒說了是要用來做包的帶子的。裁剪出來的兩塊布料就是長方形的,一塊要做包蓋所以特意留長了,是另一塊的兩倍那麽長。巧姐兒也有自己的小巧思在的,將兩片布料翻麵,正麵對正麵,將左右和下麵的三條線給縫好之後,再翻回來。這樣包的雛形就出來了,上麵長出的那一截得給它撾進去縫。巧姐兒覺得那包蓋和包本身全是橫平豎直的有些呆板,不太好看,就自作主張給疊成了個三角形。沈若見了又是誇的,順便還提了圓弧形和梯形的方案。巧姐兒聽了更興奮了,恨不得自己立馬把這些都做出來!這邊的書包也討論出章程來了。抽繩可以用沈若之前做的那種七彩發繩,穿繩子可以用個小工具,周蘭家裏有鐵絲能做,就是一個長鐵絲上頭再圈一個小圓環,把繩子的一頭卷上,往裏懟,然後把鐵絲和圓環一起抽出來,這樣繩子也就跟著出來了。抽繩水桶包得穿兩根繩,這樣才能左右手一齊拉將包口給攏上,所以大家商量著那得留個兩指寬,這樣才不至於穿不進去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