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體仁緩步上前,對著崇禎皇帝深施一禮,語氣沉穩而堅定地說道:“陛下,現在正是我們和李宇一方交戰的關鍵時刻,臣以為,此時替換孫傳庭並非明智之舉。”


    他抬頭望向崇禎皇帝,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繼續說道:“孫傳庭雖然此次計劃未能成功,但他畢竟是我軍中的一員大將,經驗豐富,戰鬥力強。若是在此時替換他,恐怕會導致軍心不穩,甚至可能重蹈上次大軍被全殲的覆轍。到那時,後果將不堪設想。”


    崇禎皇帝聞言,眉頭緊鎖,似乎在思考著溫體仁的話。他深知,溫體仁所言非虛,戰爭之中,穩定軍心至關重要。若是因為一時之怒而替換孫傳庭,確實可能會帶來不可預知的後果。


    “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是好?”崇禎皇帝沉聲問道。


    溫體仁微微一笑,答道:“臣建議,現在還是先讓孫傳庭繼續指揮戰鬥,穩定軍心,爭取在戰爭中取得更多的勝利。待戰爭結束後,我們再對孫傳庭的功過進行詳細的評判,到時候,是賞是罰,自然一目了然。”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似乎對溫體仁的建議表示讚同。他深知,溫體仁一直是個穩重可靠的大臣,他的建議往往能夠切中要害,幫助朝廷度過難關。


    “好吧,就依你所言。”崇禎皇帝說道,“現在,我們還是先專心應對戰爭,待勝利之後,再做定奪。”


    魏藻德聞言,臉色鐵青,對溫體仁的提議充滿了不滿與憤怒。他上前一步,毫不客氣地反駁道:“陛下,現在是孫傳庭拱手讓了十幾座城池,這可不是小事啊!如果這樣繼續下去,那朝廷大半城池就都讓孫傳庭送出去了。到時候,我們朝廷還剩下什麽?直接投降好了,打下去還有啥意義?”


    他越說越激動,聲音都有些顫抖:“溫大人,您可不能因為和孫傳庭有些交情,就替他說話啊!他這次失敗,可是給朝廷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這種責任,他怎麽能承擔得起?”


    溫體仁聽了魏藻德的話,臉色也沉了下來。他冷靜地回應道:“魏大人,我並不是在替孫傳庭說話,而是在為朝廷考慮。現在戰爭正值關鍵時刻,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憤怒而做出錯誤的決定。孫傳庭雖然失敗,但他畢竟是我軍的一員大將,他的經驗和戰鬥力都是無可替代的。如果在這個時候替換他,隻會讓軍心更加不穩,對戰爭不利。”


    他頓了一頓,又繼續說道:“至於孫傳庭的失敗,我們當然要追究責任,但這不是現在應該做的事情。現在,我們應該齊心協力,共同應對戰爭,等勝利之後,再對孫傳庭的功過進行評判,到時候,是賞是罰,自然會有公論。”


    崇禎皇帝聽了兩人的爭辯,心中也是左右為難。他知道,魏藻德和溫體仁都是朝廷的重臣,他們的意見都不能輕易忽視。然而,在這關鍵時刻,他必須做出決斷。


    他沉思片刻,最終緩緩開口道:“好了,你們兩人都不要再爭了。現在,我們還是以戰爭為重,先讓孫傳庭繼續指揮戰鬥,穩定軍心。至於他的功過,等戰爭結束後再做評判。到時候,無論是賞是罰,朕都會給出一個公正的決斷。”


    溫體仁目光平和地望向魏藻德,語氣中帶著幾分冷靜與客觀:“我看過孫傳庭的計劃,其實從策略本身來說,並沒有什麽問題。它確實存在風險,但戰爭之中,哪有完全無風險之策?孫傳庭的計劃,若是在執行中能夠一切順利,未嚐不能取得重大戰果。”


    他微微一頓,接著說道:“現在牛二之所以能夠發現他們的意圖,並繼續擴大占領的地盤,這並不能完全歸咎於孫傳庭的計劃。戰爭是雙方智謀與實力的較量,牛二有遠見,看到了風險,這也是他作為名將的素質所在。但這並不意味著孫傳庭的計劃就是錯誤的,或者說,他的計劃就必然會導致失敗。”


    溫體仁的話語中透露出對孫傳庭的理解與支持,他繼續說道:“我們不能因為一次的失敗,就全盤否定一個人的能力和貢獻。孫傳庭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是不容抹殺的。現在,我們應該給他一個機會,讓他繼續指揮戰鬥,也許,他能夠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魏藻德聽了溫體仁的話,雖然心中仍然有些不滿,但也不再反駁。他知道,溫體仁說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能因為一次的失敗就否定孫傳庭的全部。於是,他選擇了沉默,等待崇禎皇帝的最終決斷。


    由於戰爭的緊迫性和複雜性,崇禎皇帝在這次並沒有采取措施立即處置孫傳庭。他深知,在戰爭期間,穩定軍心和保持將領的鬥誌至關重要。孫傳庭雖然此次計劃未能成功,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不容忽視,更重要的是,崇禎皇帝相信孫傳庭不會背叛朝廷。


    崇禎皇帝心中暗自思量,孫傳庭畢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將領,他的失敗或許隻是運氣和時機的問題。在戰爭中,勝負乃兵家常事,不能因為一次的失敗就全盤否定一個人。給孫傳庭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也許他能夠在未來的戰鬥中為朝廷立下更大的功勞。


    於是,崇禎皇帝決定暫時擱置對孫傳庭的處置,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打贏這場戰爭上。他派遣使者前往前線,鼓勵孫傳庭和將士們繼續奮戰,同時調集更多的資源和兵力,以支持前線的戰鬥。


    孫傳庭得知崇禎皇帝的決定後,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深知,這是崇禎皇帝對他的信任和支持,也是他將功贖罪的機會。於是,他更加堅定了決心,要在這場戰爭中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以回報崇禎皇帝的知遇之恩。


    另一邊,李宇除了派遣大批援軍支援牛二之外,還特意派遣了經驗豐富的官員前往新占領的城池進行治理。這些官員深知,雖然城池已被占領,但要真正穩固統治,還需贏得民心。


    他們到達城池後,首先便宣布了一係列安撫民心的政策,減輕賦稅、賑濟災民、恢複生產,讓百姓們能夠感受到新統治者的關懷與善意。由於這些城池中的百姓原本都是大明子民,他們對於李宇的軍隊並沒有太多的排斥感,反而因為李宇軍隊消滅了韃子,大部分百姓對李宇充滿了崇拜和感激。


    當然,也有一些士紳和地主階級對李宇的統治表示不滿和反抗。他們試圖聯合起來,抵製新統治者的政策,維護自己的利益。然而,李宇早已料到這一點,他派遣的軍隊和官員迅速而果斷地鎮壓了這些反抗勢力,確保了新占領城池的穩定。


    在李宇的精心治理下,新占領的城池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繁榮與安寧。百姓們安居樂業,生產恢複,商業興盛,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而李宇的軍隊也因為這些城池的穩固而更加壯大,為他在未來的戰爭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牛二這邊,在得到李宇的指示後,並沒有急於繼續進攻。他深知,戰爭不僅僅是武力的較量,更是策略和智慧的比拚。現在,他們已經占領了不少城池,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穩固這些地盤,將其轉化為真正的力量。


    於是,牛二開始著手於新占領城池的治理工作。他派遣官員巡視各地,了解民情,確保政策得到貫徹執行。同時,他還組織士兵和民眾一起修繕城牆,加強防禦,以防敵人反擊。


    在牛二的精心治理下,新占領的城池逐漸穩定下來,百姓們也開始安居樂業。他們不再擔心戰爭的威脅,而是積極投身於生產和建設中,為城池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而牛二則利用這段時間,將原本用於鎮守新占領城池的大量士兵釋放出來,重新整編訓練,為未來的戰鬥做好準備。他知道,隻有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才能逐漸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


    就這樣,在牛二的帶領下,李宇的軍隊不僅穩固了新占領的城池,還釋放出了大量兵力,為未來的戰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們相信,隻要繼續堅持下去,勝利終將屬於他們。


    孫傳庭此刻肩上的壓力猶如千鈞重擔,由於他的失誤,導致朝廷丟失了十幾座城池,這樣的損失,朝廷是絕不會輕易接受的。他深知,自己必須盡快想辦法將這些城池從牛二手中奪回來,以挽回朝廷的顏麵,同時也為自己的將功贖罪鋪平道路。


    然而,要奪回這些城池,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牛二不僅兵力強大,而且經過之前的戰鬥,已經對孫傳庭的戰術有了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牛二意識到自己之前讓出城池是為了削弱孫傳庭的戰鬥力,現在肯定不會輕易上當,再犯同樣的錯誤。


    麵對這樣的困境,孫傳庭並沒有選擇放棄。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戰術和策略,尋找可能的突破口。他深知,隻有製定出更為周密和巧妙的計劃,才有可能打敗牛二,奪回失去的城池。


    於是,孫傳庭開始秘密調集兵力,加強訓練,同時派遣斥候深入敵後,打探牛二的軍情和動態。他相信,隻要自己能夠準確把握戰場的形勢,製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就一定能夠打敗牛二,奪回失去的城池。


    在這場艱難的較量中,孫傳庭展現出了他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決心。他知道,自己必須全力以赴,才能為朝廷挽回顏麵,同時也為自己的未來鋪平道路。


    孫傳庭接到了溫體仁的傳信,心中不禁一沉。他早已料到,魏藻德定會在背後告自己的狀,如今看來,果不其然。然而,他也知道,現在是戰爭的特殊情況,朝廷不能因為個人恩怨而輕易替換將領,否則可能會影響軍心,對戰爭不利。


    但孫傳庭也清楚,這種暫時的安全隻是暫時的。一旦戰爭結束,如果他沒有足夠的戰功來抵消這次的失誤,那麽等待他的將是朝廷的嚴懲。秋後算賬,這是朝廷中常見的做法,他不能讓自己陷入那樣的境地。


    現在,孫傳庭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將功補過,戰勝牛二,奪回失去的城池。這是他唯一的出路,也是他證明自己的機會。他深知,這場戰鬥不僅關乎他的個人榮辱,更關乎朝廷的安危和民族的尊嚴。


    孫傳庭聽著手下的匯報,眉頭緊鎖,神色凝重。他深知,牛二手下的確非同小可,幾次進攻都未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反而損兵折將,這讓他倍感壓力。


    “牛二放手確實厲害,他的防守無懈可擊。”孫傳庭沉聲道,“如果他們一方不出城,我們即使派再多人進攻,也確實難以攻破他們的防線。紅衣大炮和火器都是防守的利器,我們必須想辦法應對。”


    他沉默片刻,繼續問道:“那我們現在的情況如何?士兵們的士氣還高昂嗎?物資和彈藥還充足嗎?”


    手下回答道:“士兵們的士氣還算可以,但是經過幾次失敗,他們也有些沮喪。物資和彈藥方麵,雖然還算充足,但如果再這樣消耗下去,恐怕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孫傳庭點了點頭,心中暗自思量。他知道,現在的情況非常嚴峻,必須盡快想出辦法來打破僵局。否則,不僅無法奪回失去的城池,恐怕連現有的陣地都難以保住。


    孫傳庭聞言,心中不禁一沉。他回想起以往,朝廷與韃子對戰時,火器物資大多都是從李宇那裏獲取的。如今,雙方已成敵對關係,想要再從李宇那裏獲得火器物資,無疑是癡人說夢。


    “現在朝廷方麵火器短缺,這對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孫傳庭沉聲道,他深知火器在戰爭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麵對牛二這樣擁有強大火力的敵人時。


    手下也麵露難色,說道:“是啊,大人。沒有火器,我們的戰鬥力將大打折扣。況且,牛二那邊還有紅衣大炮這樣的重型火器,我們的士兵在戰場上恐怕會處於劣勢。”


    孫傳庭沉默片刻,心中暗自思量。他知道,現在的情況非常嚴峻,必須盡快想出辦法來解決火器短缺的問題。否則,即使士兵們再勇敢,也難以在戰場上取得勝利。


    “傳令下去,讓工匠們加班加點,盡快製造出更多的火器。”孫傳庭沉聲道,“同時,我們也要想辦法從其他地方獲取火器物資,無論是購買還是搶奪,都要盡力而為。這場戰鬥,我們不能再有任何閃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最強走私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浮小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浮小沉並收藏明末最強走私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