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相信李宇對韃子的仇恨,他也不會拒絕的。”孫傳廷對著崇禎分析的說道。


    他把目前的情況和崇禎說了一下,也讓崇禎去做出選擇,當然他可以在兩個選擇對於他們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


    而並不是像崇禎那樣一拍腦袋讓吳三桂就出兵的那種情況。


    “火槍隊的這件事情我也聽說了,他們表現的確實是非常好,這一點如果李宇那邊願意放開,我們就大批量的購買火槍,進行訓練。


    到時候憑借著我們的實力,一定要壓過李宇。這樣一來,無論是韃子和李宇都不會被我們放在眼中。


    不過你李宇他們賣給我們的肯定還是殘次品,所以在這一方麵除了購買李宇的火槍之外也要讓人去自行的製造,這樣才能夠保證我們不被李宇牽著鼻子走。


    這一點我是同意的,孫海愛卿你就放手大膽的去做吧。


    至於說讓李宇攻擊韃子這件事情我們還是需要考慮的一些。


    畢竟現在韃子我們還有李宇現在相對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


    韃子現在是虛弱的時候,如果李宇憑借他的強硬的戰鬥力去進攻韃子的話,相信這次韃子即使是拚盡全力,可能也擋不住李宇的攻勢。


    到時候整個韃子的地盤可能就成了李宇的天下,那我們也就處於李宇的包圍之中,當然了,這是一個極限的情況。


    畢竟那種苦寒之地,估計李宇也待不下去,不過還是有這種可能的,所以我們還是要好好的考慮一下。


    是不是讓李宇去攻擊韃子,如果李宇和打的兩敗俱傷還好,但是無論是李宇失敗還是韃子失敗,這樣的結果對於我們來說都不是最好的。”崇禎對著孫傳庭回應的說道。


    訓練士兵用火槍這樣的事情他沒有任何異議,能夠提升他們的戰鬥力,他當然同意了,隻是說又要花費大量的銀兩。


    這一點他有些撓頭,更重要的是這些銀兩都會進入到李宇的口袋之中,這樣無形之中就會增強李宇的實力。


    這當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事情了,但是現在他也沒有辦法,即使他不想把錢給李宇,其實李宇還不一定把火槍賣給他們呢。


    這是因為孫傳廷的麵子,還有就是這些人都是保衛大明的,所以李宇才把火槍這樣的底牌賣給自己。


    對於這一點其實崇禎還是心中有些犯嘀咕的,如果自己手裏有這樣的東西的話,也絕對會藏著掖著,不會給到李宇的。


    這樣看起來李宇好像比自己光明磊落了很多。


    而孫傳庭聽了崇禎的話之後,現在有些無語,他沒有想到崇禎把李宇放在這麽重要的位置上。


    即使李宇能夠輕而易舉的滅掉韃子,他都不想要李宇有這份功勞的同時增強他的實力。


    看起來自己的提議顯得有些多餘。


    “皇上,現在以我們暫時的實力是對付不了韃子的,不如我們先讓李宇派兵去對付韃子,這樣一來也讓李宇和韃子陷入內耗之中,對我們是有利的。


    誰說李宇出兵就一定能夠消滅掉韃子呢?如果韃子這麽容易消滅的話,那也不至於困擾我們的大明這麽多年了。”孫傳廷對著崇禎建議道。


    畢竟在他看來不管是吳三桂還是李宇他們的軍隊進入韃子的地盤上之後,那肯定不會順利的。


    更何況並不是每個人都適應那邊的天氣,這樣一來他們想要有所建樹也是比較困難的。


    現在吳三桂已經無功而返了,那派李宇給韃子施加下壓力,也能夠讓韃子意識到他們並不是安全。


    這樣他們也就沒有任何心思來入侵大明了,說不定李宇還能夠給他們一個驚喜,當然了,這也符合崇禎的想法。


    就是能夠讓韃子和李宇之間相互消耗,而如果崇禎不讓李宇去對付韃子的話,那雙方休養生息是最強大的,而他們大明卻是最孱弱的。


    而到了最後隻能兩方去打架,自己這一方隻能看著,要不然就是被滅的一方。


    這當然也不是孫傳庭想要看到的事情了,所以說他才極力的去這樣做。


    當然在孫傳庭看來如果李宇能夠直接將韃子滅掉當然是最好的了。


    至於說剩下的則是李宇和大明之間的事情,這對他來說沒有韃子的入侵,比其他的都強很多。


    最起碼李宇不會對大明的百姓進行屠戮,這一點他還是非常清楚的。


    甚至是李宇在某一方麵做的更加愛護百姓。所以對於李宇的強大,雖然孫傳庭有些擔心,但是感覺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好,孫愛卿,這件事情由你來去做。首先就是你和李宇去說朕希望他們去征討韃子。為大明做出更大的貢獻。


    同時讓大明百姓免造韃子侵害。這樣能夠激起李宇的興趣吧。


    另一點就是要購買更多的火器,同時最好能夠把火器的製造方法拿過來。這樣我們把李宇的底牌拿過來之後,相信以後我們就有對抗李宇的勢力了。”崇禎對著孫傳庭說道。


    他想了想,好像自己隻是在擔心李宇怎麽去能夠消滅韃子,從來不擔心他李宇沒有消滅韃子的實力。


    這樣看來李宇這幾次大戰給自己的印象是太深刻了,認為隻要李宇出征,韃子就沒有任何反抗的機會。


    而現在回過頭來後,看看自己的手下都是一些什麽人,為什麽李宇的能夠做到這樣,自己的卻做不到。


    這樣真的是讓人有些無語。現在聽到孫傳庭這樣的建議,他感覺還是不錯的。


    既然能消耗好李宇的實力,他當然願意去做了。


    “臣領旨。”孫傳庭對崇禎說道。


    事情商討完了之後,他們突然發現他們隻是做了一個推動的作用,其他的事情都沒做。


    比如說他們想自主的去進攻韃子,最後的結果就像吳三桂現在似的,雖然沒有大敗而歸,但是也稱不上什麽勝利。讓崇禎都沒有臉去宣傳。


    所以他們消滅韃子好像還要依靠的就是李宇。


    崇禎倒是想著他們通過生息能夠慢慢的培養出更多的士兵來對付韃子,但是卻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大明的情況其實是越來越惡劣的。


    到處都是災害,這樣一來不僅沒有增強他們的實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實力還越來越弱。


    這樣一來,他們等到韃子恢複之後,他們就又會成為韃子攻擊的目標,所以他們必須得快速向李宇學習,隻有這樣才能夠強大大明。


    而孫傳庭和溫體仁看到崇禎沒有其他的事情了,就退下了。


    等他們離開之後,崇禎也發了一道聖旨給到吳三桂,就是懲罰他這次作戰不力。


    吳三桂見到聖旨之後,看到上麵對自己不痛不癢的懲罰也是笑了一下。


    他就知道結果是這樣的,畢竟現在崇禎還是需要依靠他來防守韃子的。


    同時自己手中有兵權在,崇禎拿自己沒有任何辦法,更何況他現在更加升官,手中的兵權更強大了。


    隻要不是自己表明反叛,崇禎那邊不禁不會過度的懲罰自己,還會給更自己更多的錢糧,這才是吳三桂想要的事情。


    他也想像李宇那樣割據一方,隻是說他沒有李宇那樣的實力。


    同時也沒有李宇那能夠養活一方人的本領。


    要知道現在陝西整個地方基本上都是李宇在養著,根本不會向崇禎要一粒糧食。


    即使是這樣,也讓整個山西成了整個流民所都有人向往的地方,不得不說李宇的厲害。


    同時李宇從來也沒有表明去反叛。他們其實有那麽強的實力,他也沒有想將大明給推倒。


    而不像吳三桂似的,如果他真的有李宇那麽強大的實力,肯定能快速的吞並其他地方。說不定到時候能夠搞成改朝換代。


    甚至於在麵對韃子的時候,他根本也都沒有出全力,就是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


    以前的時候他感覺自己還能夠左右搖擺,不和任何人發生衝突,從而保證自己的實力逐步壯大。


    但是在麵對韃子和李宇的時候,吳三桂真的感覺出無能為力。


    當然韃子還好,畢竟和他們交手這麽多年了,他們一個什麽樣的實力大概能夠非常的清楚。


    但是麵對李宇的時候,他真的生出了一股無力感,所以這個時候也給他的雄心壯誌潑了一盆冷水。


    不過,他現在做的就是靜靜的待著。吳三桂自己出征韃子是這樣一個結果,他可要看看李宇在麵對韃子騎兵的時候又是怎麽樣的。


    雖然說他的火器非常厲害,但是騎兵速度可是非常快的,估計這些火器拿騎兵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而另一邊孫傳庭則是帶著聖旨來到了陝西。這一次他們倒是沒有派一個人來傳旨,而是直接把孫傳廷派了出來。


    主要的目的當然是讓孫傳廷去勸說李宇,雖然說崇禎在聖旨中可以去命令李宇去進攻韃子。


    但是萬一李宇不給他麵子呢,畢竟李宇有不給他麵子的實力,到時候他的聖旨就成了擺設。


    如果這件事情傳出去崇禎的麵子還要不要了。


    所以當然是讓孫傳庭私下裏麵先勸說李宇。


    最後自己把聖旨拿出來,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孫傳庭聽了崇禎的意思,也有些無語,但是他也明白崇禎這樣的擔心,可能會變成事實。


    所以他也就跑了這一趟。


    當孫傳庭到來的時候,李宇非常熱情的把孫傳庭迎接了進去。


    畢竟在整個朝廷上現在願意為他說話的,估計也就孫傳庭了。


    那些文官恨不得把他罵死。畢竟李宇經常觸犯到他們的利益,而那些武將則知道崇禎對李宇的想法的人更給他遠離。


    還有就是自己麵對韃子的時候無能為力。而李宇是麵對韃子都能夠將韃子打得落花流水,這樣一對比之下自己就成了那個廢物。


    這樣看來,他們對於李宇其實也非常的羨慕嫉妒恨的。


    所以也為了不是為了使自己的心態平衡一點,他們也不會願意去接觸李宇,更何況這樣如果他們接觸李宇肯定會被崇禎猜忌,說不定自己的官位也就沒了。


    所以也就剩下一個孫傳廷,而孫傳廷和李宇之間的交往基本上也都沒有瞞著。


    這也是崇禎想要的,畢竟如果沒有一個人能夠和李宇說上話的話,那萬一這樣雙方之間起矛盾都沒有一個緩和的人。


    最終的結果可是崇禎都不想見到的,所以才有了孫傳庭這樣一個人。


    畢竟孫傳廷沒有嫉妒過李宇。也願意去幫助李宇說話。


    “孫大人這次來我這個小廟有何貴幹。”李宇見到孫傳廷以後,對他說道。


    李宇解決了韃子圍困京城之後,因為封賞的問題讓很多人心裏不平衡,李宇也知道崇禎想要做什麽,所以也沒有在意這些事情。


    而直接帶著兵力回到了陝西。崇禎他不願意給自己這些功勞,其實李宇也不稀罕。


    那雙方就各不打擾,而且李宇也沒有什麽地方可以求朝廷的,他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拚搏出來的。


    所以對於朝廷的事情他根本也就不想參與,當然了,他還是有探子了解整個大明甚至韃子的情況,畢竟他們想要在這裏安安穩穩的生活下去,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


    到時候別發生了,什麽事情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成為大家的攻擊目標。


    “李將軍,前段時間朝廷讓吳三桂征討韃子。而吳三桂糧草被毀無奈被迫撤軍,這件事情你應該清楚吧。”孫傳庭對於這李宇詢問道。


    他不相信大明這麽大的事情,李宇會不知道,所以他先拋出這樣的話題。


    “這件事情我當然知道,不過這個和孫大人這次來我這有什麽關係嗎?


    吳三桂手下大部分是步兵,騎兵也隻有少部分。以這樣的兵力去在韃子的地盤上去和韃子戰鬥都是不明智。


    這樣的配置他們也隻有防守的份兒,想要在征討韃子,必須更注重的培養騎兵,甚至是我們手下的火槍兵在麵對韃子的時候,其實也有非常大的短處的。


    如果說韃子進攻的話那還好,我們總有辦法去以靜製動。給韃子帶來巨大的損傷。


    但是我們如果去追擊的話,這方麵還是需要考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最強走私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浮小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浮小沉並收藏明末最強走私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