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來說李宇貪財而失去民心,自己的那點想法,現在已經完全的不切實際了。
看來還得找機會將李宇手中的軍權奪回來,要不然李宇的威脅就越來越大了。
即使是崇禎都沒有辦法將這個地方奪回來,甚至是不能夠做什麽。
這樣崇禎感覺有些惱火,自己作為一國之主,居然連像李宇這樣的手下都解決不了,這讓他情何以堪。
而另一邊的溫體仁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心中卻是果然如此的表情。
他就知道李宇不會無緣無故的這樣做。而他對於李宇這個提高糧價來吸引周邊糧食的做法確實非常滿意。
這是一個堂堂正正的陽謀,即使是別人知道了這個事情是一個圈套,但是很多人也會往裏麵跳。
畢竟10倍的價格的吸引力絕對會讓非常多的人瘋狂的。
如果李宇是文官的話,他都想直接把李宇推薦上去了,這是一個天才的設計方法。
而另一邊魏藻徳聽到了李宇推高糧食價格原因是想要給別人自覺往長安糧食的時候,他又摔了好幾個杯子。
這個方法太高明了,表現的李宇更加的聰慧,那就越來表現自己的愚蠢。
這樣一來魏藻徳感覺自己好像被戲弄的小醜一樣。
每一次自己他和李宇作對,都是無功而返。
本以為抓住了李宇的把柄,到最後又是一場空。
這樣的結果出來的時候,誰不會稱讚李宇一句,而自己呢,就是那個徹頭徹尾的小人。
現在朝堂上很多人都開始遠離魏藻徳,感覺這樣的人肯定會給他們帶來晦氣,這也讓魏藻徳更加的生氣了。
而現在魏藻徳看到李宇的官職越來越高,還被封為國公。要知道國公可是皇帝封的最高的爵位,一般人想得到都得不到。
但是到了李宇這裏竟然這麽輕而易舉,他從一個土匪變成國公也就用了短短幾年的時間。
想想自己一路走上來,真的有些丟人。原來的時候,他還想著自己從一個草根直接走到現在這個職位,還有些沾沾自喜呢。
現在和李宇比起來,根本就是狗屎都不如。
有時候魏藻徳還是有些後悔的,為什麽自己要抓著李宇不放。
如果不是前期自己看不起李宇,一直給李宇使絆子。兩個人的關係也不至於鬧成這個樣子。
哪怕自己和李宇之間扯不上任何的關係,這個李宇得勢後,自己可以好好的巴結他一下。
而現在呢,如果李宇記恨自己的話,當李宇得勢的時候,最終倒黴的人肯定是自己。
其實是魏藻徳往後躲,李宇不和自己計較。
但是他手下的那些人像牛二和曹變蛟,這些人肯定早就記恨自己了。
如果不是自己的話,李宇也不用受那麽多的委屈。
雖然說這些事情沒有給李宇帶來任何傷害吧,但是大家也都記住了魏藻徳這個人。
如果有機會的話肯定會讓自己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在李宇沒有對付他之前,徹底將李宇給打敗。
而現在魏藻徳在京城裏麵,大家看到他也都是躲得遠遠的。
更多的人,可能就是做給李宇看的,現在李宇在外麵風生水起,再加上崇禎也不敢拿他怎麽樣。
所以現在的李宇根本就是官場上的一個新星。
大家都想和李宇打好關係,即使是原來和李宇有著矛盾的定國公。現在也是害怕李宇。
要知道原來的時候,他可是派人偷襲過李宇,即使是自己培養的死士,也都被李宇殺的一幹二淨。
而且李宇還警告自己不要走出京城,也正是因為這一個事情,再加上現在李宇也被封為國公,更是有一方大權,所以現在的徐允楨可是變得老老實實,根本就不敢招惹李宇。
而魏藻徳這邊不一樣,最起碼現在崇禎還是比較寵著他的。
他也能夠感覺出來,崇禎對李宇的忌憚。
這就是魏藻徳能夠發揮的餘地,隻要是崇禎感覺到李宇非常危險,以後崇禎肯定會慢慢的去收回李宇手中的兵權。
到最後就李宇被狡兔死,良狗烹的事情,大家也是屢見不鮮。
更何況李宇這樣的事情。
大家通過閱讀曆史早就知道了,現在李宇初衷是解決了這些問題,先就是李宇調兵遣將,還有沒有想要把兵權交上來的意思。
這樣看了李宇和崇禎之間總要經過一番較量,就不知道最終的結局是什麽樣的了。
魏藻徳自己非常明確,他自己現在已經把李宇得罪狠了。畢竟他也沒有任何退路。
即使是他想做牆頭草,估計李宇也不會要他吧。
想到這裏,魏藻徳也沒有再猶豫,連夜寫了一封奏折就給到崇禎的麵前。
這裏麵大概的意思就是李宇是作為一個軍事將領,有掌管地方的權利。
這樣一來,李宇的勢力就變得強大,再加上他有地盤,又有糧食。和軍閥有人沒有任何的區別。
如果讓李宇做大的話,肯定會成為大明的一個毒瘤,所以要以備不時之需。
現在就要在李宇沒有在陝西站穩腳跟之前,將他的兵權奪過來。
即使是奪不過來的話,也不能夠讓他更加順利地去發展,要在整個陝西安插朝廷的人員。
要不然的話,到時候李宇就和南方的左良玉他們相似。到時候形成一個軍閥割據的局麵。
甚至是李宇哪一天想要做皇帝了,可能就會起兵對付大明。這些都是不得不防的。
反正魏藻徳在奏折裏麵洋洋灑灑的寫了各種李宇為一個土霸王所帶來的危害。
而且朝廷對他沒有任何的約束力,那個時候不是陝西被李宇折騰完了,就是給大明帶來沉重的災難。
反正魏藻徳的目的就是挑起崇禎和李宇之間的矛盾。
當然了讓崇禎以最快的速度去解決李宇,要不然得李宇發展起來,以現在崇禎的力量想要對付李宇,真的是天方夜譚。
而現在的李宇既然沒有決定去反叛大明,那隻要讓崇禎在陝西都安排一些朝廷的官員。
這樣一來,李宇就完全掌控不了陝西,而讓他們的官員在內部給李宇搗亂,讓他也沒有心思去完全的去發展陝西,更何況去對付大明。
而這封奏折在第2天的時候也出現在了崇禎的書桌上,崇禎看著奏折上的內容也久久無語。
他當然知道李宇現在非常的強大,也明白這樣下去李宇所造成的危害,但是他刻意的去被避開。
崇禎想著李宇現在還是比較年輕,這麽大的功勞給他加官晉爵,已經算能夠滿足李宇了。
但是現在看來自己想的好像過於樂觀了,通過魏藻徳的分析之後,崇禎知道李宇現在根本不聽自己的,雖然說他以前也沒有聽過。
但是那個時候崇禎也沒有把李宇放在眼裏。
而現在不一樣了,一個是他是陝西的總督兼任巡撫,那有錢有權,有兵有地盤。
這樣和軍閥就沒有任何兩樣了。
而且他距離京城還不是太遠,距離金陵也不是太遠。
這樣好的位置,對李宇的發展可是非常有利的。
“王伴伴,你看一下,魏愛卿的奏折,我們該以什麽樣的方式來對待李宇。”崇禎對著王承恩說道。
現在他心中其實也非常的煩躁,他也明白,這樣讓李宇發展下去肯定會成為他的心腹大患。
以後這個陝西就成了李宇的地盤,想要再拿回來根本就不可能。
除非李宇內部出現內亂,而現在李宇剛剛組建不長時間,再加上他們打退了韃子和李自成。
正是士氣高昂的時候,想讓他們分離,這可是非常難的事情。
他當然想要像趙匡胤似的杯酒釋兵權,但是他怕弄巧成拙。
而趙匡胤之所以能夠杯酒釋兵權,是因為趙匡胤在大家的心目中本身就是皇帝,而且有非常強大的勢力。
而自己呢,如果李宇願意把兵權交回來呢,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而自己如果去逼迫李宇來個杯酒釋兵權的話,他都能夠想象得到李宇對自己肯定是各種恥笑。
甚至是帶兵反了自己,而以他手中的這些兵力想要對抗李宇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更多的像吳三桂這些人還都守在邊境,雖然說現在韃子是被李宇給打退了,但是並不代表這些韃子被消滅了。
如果一個不慎可能又會被他們偷襲成功,這樣綜合一算下來的話,崇禎能夠動用的兵力非常少。
而即使是李自成他自己都打不過,更何況能夠打敗李自成的李宇的軍隊啊,所以說對李宇用強硬的手法是最不現實,也是最愚蠢的辦法了。
“陛下,朝廷大事奴才可不敢插嘴。”王承恩對著崇禎說道。
“是朕讓你說的,你趕快說一下。現在朕的腦子裏麵有些混亂。就怕做出一個錯誤的決定。”崇禎對著王承恩說道。
他並不介意王承恩發表自己的意見,雖然說大家都清楚是不想讓宦官去幹權,更不想讓他去討論政事。
但是現在崇禎能夠商量的就是魏藻徳和溫體仁這些人。
其實崇禎也不怎麽相信他們,隻相信自己親近的這些人。
當他了解這些人的性子,也都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對付別人。
這樣一來,很多皇帝願意用宦官的原因也就在這。
看來還得找機會將李宇手中的軍權奪回來,要不然李宇的威脅就越來越大了。
即使是崇禎都沒有辦法將這個地方奪回來,甚至是不能夠做什麽。
這樣崇禎感覺有些惱火,自己作為一國之主,居然連像李宇這樣的手下都解決不了,這讓他情何以堪。
而另一邊的溫體仁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心中卻是果然如此的表情。
他就知道李宇不會無緣無故的這樣做。而他對於李宇這個提高糧價來吸引周邊糧食的做法確實非常滿意。
這是一個堂堂正正的陽謀,即使是別人知道了這個事情是一個圈套,但是很多人也會往裏麵跳。
畢竟10倍的價格的吸引力絕對會讓非常多的人瘋狂的。
如果李宇是文官的話,他都想直接把李宇推薦上去了,這是一個天才的設計方法。
而另一邊魏藻徳聽到了李宇推高糧食價格原因是想要給別人自覺往長安糧食的時候,他又摔了好幾個杯子。
這個方法太高明了,表現的李宇更加的聰慧,那就越來表現自己的愚蠢。
這樣一來魏藻徳感覺自己好像被戲弄的小醜一樣。
每一次自己他和李宇作對,都是無功而返。
本以為抓住了李宇的把柄,到最後又是一場空。
這樣的結果出來的時候,誰不會稱讚李宇一句,而自己呢,就是那個徹頭徹尾的小人。
現在朝堂上很多人都開始遠離魏藻徳,感覺這樣的人肯定會給他們帶來晦氣,這也讓魏藻徳更加的生氣了。
而現在魏藻徳看到李宇的官職越來越高,還被封為國公。要知道國公可是皇帝封的最高的爵位,一般人想得到都得不到。
但是到了李宇這裏竟然這麽輕而易舉,他從一個土匪變成國公也就用了短短幾年的時間。
想想自己一路走上來,真的有些丟人。原來的時候,他還想著自己從一個草根直接走到現在這個職位,還有些沾沾自喜呢。
現在和李宇比起來,根本就是狗屎都不如。
有時候魏藻徳還是有些後悔的,為什麽自己要抓著李宇不放。
如果不是前期自己看不起李宇,一直給李宇使絆子。兩個人的關係也不至於鬧成這個樣子。
哪怕自己和李宇之間扯不上任何的關係,這個李宇得勢後,自己可以好好的巴結他一下。
而現在呢,如果李宇記恨自己的話,當李宇得勢的時候,最終倒黴的人肯定是自己。
其實是魏藻徳往後躲,李宇不和自己計較。
但是他手下的那些人像牛二和曹變蛟,這些人肯定早就記恨自己了。
如果不是自己的話,李宇也不用受那麽多的委屈。
雖然說這些事情沒有給李宇帶來任何傷害吧,但是大家也都記住了魏藻徳這個人。
如果有機會的話肯定會讓自己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在李宇沒有對付他之前,徹底將李宇給打敗。
而現在魏藻徳在京城裏麵,大家看到他也都是躲得遠遠的。
更多的人,可能就是做給李宇看的,現在李宇在外麵風生水起,再加上崇禎也不敢拿他怎麽樣。
所以現在的李宇根本就是官場上的一個新星。
大家都想和李宇打好關係,即使是原來和李宇有著矛盾的定國公。現在也是害怕李宇。
要知道原來的時候,他可是派人偷襲過李宇,即使是自己培養的死士,也都被李宇殺的一幹二淨。
而且李宇還警告自己不要走出京城,也正是因為這一個事情,再加上現在李宇也被封為國公,更是有一方大權,所以現在的徐允楨可是變得老老實實,根本就不敢招惹李宇。
而魏藻徳這邊不一樣,最起碼現在崇禎還是比較寵著他的。
他也能夠感覺出來,崇禎對李宇的忌憚。
這就是魏藻徳能夠發揮的餘地,隻要是崇禎感覺到李宇非常危險,以後崇禎肯定會慢慢的去收回李宇手中的兵權。
到最後就李宇被狡兔死,良狗烹的事情,大家也是屢見不鮮。
更何況李宇這樣的事情。
大家通過閱讀曆史早就知道了,現在李宇初衷是解決了這些問題,先就是李宇調兵遣將,還有沒有想要把兵權交上來的意思。
這樣看了李宇和崇禎之間總要經過一番較量,就不知道最終的結局是什麽樣的了。
魏藻徳自己非常明確,他自己現在已經把李宇得罪狠了。畢竟他也沒有任何退路。
即使是他想做牆頭草,估計李宇也不會要他吧。
想到這裏,魏藻徳也沒有再猶豫,連夜寫了一封奏折就給到崇禎的麵前。
這裏麵大概的意思就是李宇是作為一個軍事將領,有掌管地方的權利。
這樣一來,李宇的勢力就變得強大,再加上他有地盤,又有糧食。和軍閥有人沒有任何的區別。
如果讓李宇做大的話,肯定會成為大明的一個毒瘤,所以要以備不時之需。
現在就要在李宇沒有在陝西站穩腳跟之前,將他的兵權奪過來。
即使是奪不過來的話,也不能夠讓他更加順利地去發展,要在整個陝西安插朝廷的人員。
要不然的話,到時候李宇就和南方的左良玉他們相似。到時候形成一個軍閥割據的局麵。
甚至是李宇哪一天想要做皇帝了,可能就會起兵對付大明。這些都是不得不防的。
反正魏藻徳在奏折裏麵洋洋灑灑的寫了各種李宇為一個土霸王所帶來的危害。
而且朝廷對他沒有任何的約束力,那個時候不是陝西被李宇折騰完了,就是給大明帶來沉重的災難。
反正魏藻徳的目的就是挑起崇禎和李宇之間的矛盾。
當然了讓崇禎以最快的速度去解決李宇,要不然得李宇發展起來,以現在崇禎的力量想要對付李宇,真的是天方夜譚。
而現在的李宇既然沒有決定去反叛大明,那隻要讓崇禎在陝西都安排一些朝廷的官員。
這樣一來,李宇就完全掌控不了陝西,而讓他們的官員在內部給李宇搗亂,讓他也沒有心思去完全的去發展陝西,更何況去對付大明。
而這封奏折在第2天的時候也出現在了崇禎的書桌上,崇禎看著奏折上的內容也久久無語。
他當然知道李宇現在非常的強大,也明白這樣下去李宇所造成的危害,但是他刻意的去被避開。
崇禎想著李宇現在還是比較年輕,這麽大的功勞給他加官晉爵,已經算能夠滿足李宇了。
但是現在看來自己想的好像過於樂觀了,通過魏藻徳的分析之後,崇禎知道李宇現在根本不聽自己的,雖然說他以前也沒有聽過。
但是那個時候崇禎也沒有把李宇放在眼裏。
而現在不一樣了,一個是他是陝西的總督兼任巡撫,那有錢有權,有兵有地盤。
這樣和軍閥就沒有任何兩樣了。
而且他距離京城還不是太遠,距離金陵也不是太遠。
這樣好的位置,對李宇的發展可是非常有利的。
“王伴伴,你看一下,魏愛卿的奏折,我們該以什麽樣的方式來對待李宇。”崇禎對著王承恩說道。
現在他心中其實也非常的煩躁,他也明白,這樣讓李宇發展下去肯定會成為他的心腹大患。
以後這個陝西就成了李宇的地盤,想要再拿回來根本就不可能。
除非李宇內部出現內亂,而現在李宇剛剛組建不長時間,再加上他們打退了韃子和李自成。
正是士氣高昂的時候,想讓他們分離,這可是非常難的事情。
他當然想要像趙匡胤似的杯酒釋兵權,但是他怕弄巧成拙。
而趙匡胤之所以能夠杯酒釋兵權,是因為趙匡胤在大家的心目中本身就是皇帝,而且有非常強大的勢力。
而自己呢,如果李宇願意把兵權交回來呢,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而自己如果去逼迫李宇來個杯酒釋兵權的話,他都能夠想象得到李宇對自己肯定是各種恥笑。
甚至是帶兵反了自己,而以他手中的這些兵力想要對抗李宇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更多的像吳三桂這些人還都守在邊境,雖然說現在韃子是被李宇給打退了,但是並不代表這些韃子被消滅了。
如果一個不慎可能又會被他們偷襲成功,這樣綜合一算下來的話,崇禎能夠動用的兵力非常少。
而即使是李自成他自己都打不過,更何況能夠打敗李自成的李宇的軍隊啊,所以說對李宇用強硬的手法是最不現實,也是最愚蠢的辦法了。
“陛下,朝廷大事奴才可不敢插嘴。”王承恩對著崇禎說道。
“是朕讓你說的,你趕快說一下。現在朕的腦子裏麵有些混亂。就怕做出一個錯誤的決定。”崇禎對著王承恩說道。
他並不介意王承恩發表自己的意見,雖然說大家都清楚是不想讓宦官去幹權,更不想讓他去討論政事。
但是現在崇禎能夠商量的就是魏藻徳和溫體仁這些人。
其實崇禎也不怎麽相信他們,隻相信自己親近的這些人。
當他了解這些人的性子,也都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對付別人。
這樣一來,很多皇帝願意用宦官的原因也就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