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李宇還真的是一個悍將,同時他對於範文程的承諾,隻是說給他一個交代,就是什麽樣的交代,也並沒有明確說。
到最後他完全可以把責任推到韃子身上,畢竟這個時候韃子在崇禎眼裏,雖然是一個最大的敵人。
但是還不至於讓他到了委曲求全的程度。
“好的,那我就靜等皇帝陛下的消息。”範文程對著崇禎說道。
這個時候他大概也聽出了崇禎的話中的意思,不過他也沒有辦法,畢竟崇禎是大明的老大,他怎麽做自己是扭轉不了的。
“皇上,我真感覺還是要嚴懲李宇。他的行為已經嚴重破壞了雙方的協議,不殺李宇不足以平息雙方的怒火。
如果因為他的自私的行為給我們大明造來了更大的傷亡,他負不起這個責任。”魏藻徳這個時候站出來對著崇禎說道。
既然他已經接受了範文程送給他的錢,當然還是要為範文程說話了。
魏藻徳站出來替韃子說話,讓崇禎皺眉。現在看起來魏藻徳還真的是站在了範文程的這一邊。
“魏愛卿,這件事情我自有考慮,等調查清楚了我會對李宇進行相應的處罰。你先下去吧。”崇禎麵無表情的對著魏藻徳說道。
原來的時候魏藻徳還是深得他的歡心,所以他也一步步的把魏藻徳給提升起來。
沒有想到魏藻徳在李宇這件事情上一直犯渾。這也讓崇禎對於魏藻徳滿臉都是不滿。
更何況自己都已經做了決定,他居然還出來反駁自己,這個魏藻徳也實在是太沒有眼力勁兒了。
而魏藻徳在聽了崇禎的話以後掃視了一下周圍。那些昨天都已經說好了和自己一起想要扳倒李宇的人,不斷的說李宇的壞話。
但是沒有想到隻有自己站出來,其他的人都是眼觀鼻,鼻觀心,好像事不關己。
隻有他像傻冒一樣的衝出來啊。崇禎不冷不熱的給懟了回來。
這個時候的魏藻徳心裏一陣難受,他臉上火辣辣的,實在是丟人。
他知道自己又在崇禎心裏又失了一分。不過好在他臉皮夠厚,臉不紅心不跳,然後又站了回去,好像剛才的事情和他沒有關係一樣。
看得出來,魏藻徳也是達到了一定的境界。
“好了,這件事情就到這裏吧,王承恩,你派人調查一下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退潮。”崇禎對著眾人說道,然後就離開了他的座位。
而其他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都是退出了出去,不過大家我默契的沒有去追究這件事情。
隻有魏藻徳追著那些昨天商量好的人,為什麽沒有站出來和他一起共同發聲,要不然的話就能夠改變皇上的心意。
“魏大人,剛才皇上已經明確說了,要調查清楚再去做處理,已經明確了。
如果我們這時候反對的話,隻會引起皇上的不滿,同時這並不是雙方意見讓大家進行討論,而且我們對這件事情也並不是特別熟悉。
這樣一來皇上的意見就非常重要了,我們當然要順著他。
如果盲目的反駁皇上的意見,能吃虧的肯定還是我們自己。”一個大臣對著魏藻德說道。
“皇上的意思我們已經看明白了,就你自己傻傻往前衝。”
而魏藻徳被氣的說不出話來,隻能夠恨恨的離開了。
“王承恩,你去把溫體仁給我喊過來。遵化的李宇出兵這麽大的事情我居然不知道。他們這些人是幹什麽吃的?”崇禎有些生氣的說道。
同時讓王承恩去把溫體仁給叫過來,詢問一下這件事到底是怎麽樣的。
雖然說他表麵上生氣,隻是說因為現在韃子的使者向自己說這件事的時候自己才知道,這麽長時間自己都被瞞在鼓裏。
他當然很生氣了,他畢竟他是皇上,國家大事都要經過他。再怎麽說他都要了解,。
而這一次遵化出兵去襲擊韃子腹地這件事情他就不知道。他們把自己這個皇帝還放在眼裏嗎?
不過這件事情對於崇禎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兒,能夠讓範文程這麽著急的想要自己去製裁李宇,那麽看起來李宇給韃子造成的傷害還是很大的。
要不然的話範文程不至於這個樣子,他要知道以前也不是沒人去過韃子腹地去偷襲,但是大部分他們的戰鬥力都很差,即使是他們想偷襲韃子部落都被人家反殺回來。
這樣一來後續就沒有人再去做偷襲這樣的事情了。而他們更加善於去守城。所以大明的軍隊漸漸就喪失了進攻的可能性。
隻能夠防守,這讓崇禎非常的不滿,但是崇禎也知道現在大明內憂外患,無論是朝廷內部的黨爭,還是那些流民。更加上韃子在外麵虎視眈眈,所以崇禎即使是想去改變,但是也無能為力。
尤其是韃子,他現在視韃子為心腹大患。而這個此次李宇能讓韃子吃虧,他當然樂於見到這樣的情況。
“是,皇上我這就去將溫大人喊過來。”王承恩對於崇禎回應道,然後往後退了出去。
他退到門口的時候再把門帶上。他對於崇禎的脾性可是非常了解。可是多疑的。
信任的也就自己身邊這幾個人,而王承恩在崇禎身邊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什麽時候惹的崇禎懷疑到自己的身上。
而且他對於崇禎來說也是最忠心的,所以他在這方麵倒是沒有什麽樣的擔憂。
李宇偷襲韃子這件事情他也知道,以他對崇禎的了解,此時崇禎肯定是很高興,所以這次叫溫體仁過來,他也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而此時的溫體仁也一早就知道崇禎肯定會叫他,所以在散朝之後他自己也沒有離開,還是在偏殿等候。
看到王承恩過來的時候馬上和王承恩打招呼,畢竟王承恩是崇禎帝身邊的人。
自己雖然說地位僅次於崇禎,但是對於皇上身邊的人,他還是表現出一定的尊重。
“溫大人皇上喊你過去。”王承恩對應著溫體仁說道。
看起來他們還是比較有默契的,大家都知道散朝之後還有下一個程序要走。
“王公公,皇上的心情怎麽樣?沒有大發雷霆吧。”溫體仁對著王承恩小心翼翼的詢問道。
畢竟這件事情也不算是自己刻意的隱瞞,關鍵是溫體仁自己都不太相信,即使是當時下邊的人送來這樣的情報之後還要複審,還要去複查一下,確定這樣的情報是真的之後他才可以給崇禎。
但是自己的派出去的人還沒有返回來報信兒呢,這邊韃子的使者範文程就來了。
在朝堂上看到範文程來的時候,溫體仁就知道要壞了。別讓崇禎給他打上一個欺君的罪名。
“溫大人,你放心吧,皇上的心情好著呢。
你也知道皇上最近這段時間,因為朝廷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都是壞事,所以心情一直不好,每次下朝之後都大發雷霆。
而這一次皇上下朝之後隻是讓我把你喊過去,並沒有發火,可見他的心情還是比較好的。
主要是遵化的李宇實在是太給力了,誰也沒有想到他居然敢出兵,直接偷襲韃子的部落。
如果人人都想李宇一樣的話,那這給皇上省多大的心,說不定韃子也就不足為懼了。
隻是說像李宇這樣的將領我們大明實在是太少了。”王承恩對溫體仁說道。
對於崇禎他當然是非常了解了。
崇禎所麵臨的困境他也非常清楚,畢竟每次上朝還有下朝的時候,崇禎都會把自己一些煩心的事情說給王承恩。
雖然說太監不可以幹政,但是畢竟崇禎的苦悶為無處訴說,所以也就和王承恩說了。
當然王承恩也有自知之明,並不輕易的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這些事情他也都是知道的。
而這一次李宇派兵偷襲韃子,居然能夠讓韃子派人過來求和,可見李宇真的把韃子給打疼了。這個就是崇禎高興的地方。
“那就好,請王公公前麵引路,以後還需要王公公多多關照。”溫體仁對著王承恩說道。
“哪裏哪裏,溫大人,你是內閣首輔,我可不敢關照你。以後還是希望溫大人不要揪著我不放的好。”王承恩趕緊謙虛的回應道。
要知道這些文官的厲害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抵擋的。
要知道大明可是皇上和士大夫共做天下,所以這些文人的地位可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溫體仁還是文官之首,所以溫體仁的話還是有一定的分量的。
而兩個人則是相視一笑。這件事情也就算是暗中約定下來了,王承恩引領著溫體仁來到了崇禎的書房裏麵,而此時的崇禎正在閉目養神的思考著一些事情。
看到溫體仁來了之後,崇禎看了他一眼。
“臣溫體仁參見皇上。”溫體仁對著崇禎行禮道。
“溫愛卿,朝堂之上行禮就罷了,私下見麵就不需要行禮了。”崇禎趕緊對著溫體仁說道。
不過在溫體仁之後,他還是滿意的點點頭,這樣看來溫體仁雖然做到了首輔之位,對於自己的還是有所畏懼呢。
而溫體仁顯然也明白這一點,沒有任何逾越之行為。他還是比較懂規矩的,並不是崇禎讓他這樣做了,他就可以放肆。
“溫愛卿,你對於今天範文程所說道遵化的李宇派一部分軍士去偷襲韃子腹地這件事情怎麽看。
這件事情是真是假,我們大明什麽時候有能力派遣士兵去韃子腹地去偷襲他們了。”崇禎對著溫體仁群問道。
這句話裏麵則包含著責問的意思,畢竟這件事情是通過範文程的口才讓崇禎得知的,這讓他有後知後覺的感覺。
如果說他提前知道的話,也不至於在朝堂上顯得有些被動了。到時候他也能夠思考著該怎麽去應對,而不是現在私下裏又把溫體仁喊過來。
他相信溫體仁肯定早就知道這件事情,至於為什麽不向自己匯報,這個就看溫體仁該怎麽去解釋了。
“皇上,這件事情的責任在我。沒有向皇上及時匯報這麽重要的事情。其實遵化派出一隊士兵大概1000多人去韃子的腹地進行偷襲,這件事情早在半個月前已經匯報上來了。
但是我們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這件事情有蹊蹺之處,所以想要核實清楚以後再向皇上匯報。
但是沒有想到我們的人還沒有回來,範文程就已經到了,不過我們派去的人也應該回來,馬上也就有詳細的情報了。
既然範文程已經來說這件事情了,說明這件事情是真的。誰也沒有想到李宇的膽子這麽大。”溫體仁對著崇禎請罪說道。
當然了,他這裏麵說了自己有匯報不及時的錯誤,但是他更強調的一點就是自己要確認信息的真假。
萬一這個信息是假的,自己匯報上去,那不就顯示自己的無能嘛。這樣一來就是崇禎想找溫體仁的麻煩也找不到借口了。
不過崇禎的想法也並不在這裏,畢竟溫體仁是他一手扶持上來的,所以對於他也沒有想去打壓溫體仁的意思。
他隻想了解李宇這次的行動到底給韃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他自己有多大的損失,而是不是這樣的行動隻能夠進行一次。
如果能夠持續的騷擾韃子的話,那這才是崇禎想看到的。
“好了,溫愛卿,我沒有責怪你的意思,你就是了解一下具體的情況嗎?以及遵化城這次的傷亡怎麽樣?”崇禎對著溫體仁詢問道。
這才是他最關心的問題。至於說剛開始對著溫體仁的一番敲打,隻是讓他認清形式,也就是說溫體仁他們的錯誤,但是他不追究。表明自己的寬宏大量。
並不是溫體仁他們就沒有錯,讓他們以後在辦事情的時候要更加兢兢業業以及提高效率。
“皇上,這段時間有不斷的信使送來的信息,都是關於這次遵化城派出軍隊去騷擾韃子的情報。
大概的情況其實是韃子前段時間派出了鼇拜,就是那個大慶第一勇士被李宇他們擒獲的那個人,他領了一部分韃子將士去騷擾遵化。
到最後他完全可以把責任推到韃子身上,畢竟這個時候韃子在崇禎眼裏,雖然是一個最大的敵人。
但是還不至於讓他到了委曲求全的程度。
“好的,那我就靜等皇帝陛下的消息。”範文程對著崇禎說道。
這個時候他大概也聽出了崇禎的話中的意思,不過他也沒有辦法,畢竟崇禎是大明的老大,他怎麽做自己是扭轉不了的。
“皇上,我真感覺還是要嚴懲李宇。他的行為已經嚴重破壞了雙方的協議,不殺李宇不足以平息雙方的怒火。
如果因為他的自私的行為給我們大明造來了更大的傷亡,他負不起這個責任。”魏藻徳這個時候站出來對著崇禎說道。
既然他已經接受了範文程送給他的錢,當然還是要為範文程說話了。
魏藻徳站出來替韃子說話,讓崇禎皺眉。現在看起來魏藻徳還真的是站在了範文程的這一邊。
“魏愛卿,這件事情我自有考慮,等調查清楚了我會對李宇進行相應的處罰。你先下去吧。”崇禎麵無表情的對著魏藻徳說道。
原來的時候魏藻徳還是深得他的歡心,所以他也一步步的把魏藻徳給提升起來。
沒有想到魏藻徳在李宇這件事情上一直犯渾。這也讓崇禎對於魏藻徳滿臉都是不滿。
更何況自己都已經做了決定,他居然還出來反駁自己,這個魏藻徳也實在是太沒有眼力勁兒了。
而魏藻徳在聽了崇禎的話以後掃視了一下周圍。那些昨天都已經說好了和自己一起想要扳倒李宇的人,不斷的說李宇的壞話。
但是沒有想到隻有自己站出來,其他的人都是眼觀鼻,鼻觀心,好像事不關己。
隻有他像傻冒一樣的衝出來啊。崇禎不冷不熱的給懟了回來。
這個時候的魏藻徳心裏一陣難受,他臉上火辣辣的,實在是丟人。
他知道自己又在崇禎心裏又失了一分。不過好在他臉皮夠厚,臉不紅心不跳,然後又站了回去,好像剛才的事情和他沒有關係一樣。
看得出來,魏藻徳也是達到了一定的境界。
“好了,這件事情就到這裏吧,王承恩,你派人調查一下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退潮。”崇禎對著眾人說道,然後就離開了他的座位。
而其他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都是退出了出去,不過大家我默契的沒有去追究這件事情。
隻有魏藻徳追著那些昨天商量好的人,為什麽沒有站出來和他一起共同發聲,要不然的話就能夠改變皇上的心意。
“魏大人,剛才皇上已經明確說了,要調查清楚再去做處理,已經明確了。
如果我們這時候反對的話,隻會引起皇上的不滿,同時這並不是雙方意見讓大家進行討論,而且我們對這件事情也並不是特別熟悉。
這樣一來皇上的意見就非常重要了,我們當然要順著他。
如果盲目的反駁皇上的意見,能吃虧的肯定還是我們自己。”一個大臣對著魏藻德說道。
“皇上的意思我們已經看明白了,就你自己傻傻往前衝。”
而魏藻徳被氣的說不出話來,隻能夠恨恨的離開了。
“王承恩,你去把溫體仁給我喊過來。遵化的李宇出兵這麽大的事情我居然不知道。他們這些人是幹什麽吃的?”崇禎有些生氣的說道。
同時讓王承恩去把溫體仁給叫過來,詢問一下這件事到底是怎麽樣的。
雖然說他表麵上生氣,隻是說因為現在韃子的使者向自己說這件事的時候自己才知道,這麽長時間自己都被瞞在鼓裏。
他當然很生氣了,他畢竟他是皇上,國家大事都要經過他。再怎麽說他都要了解,。
而這一次遵化出兵去襲擊韃子腹地這件事情他就不知道。他們把自己這個皇帝還放在眼裏嗎?
不過這件事情對於崇禎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兒,能夠讓範文程這麽著急的想要自己去製裁李宇,那麽看起來李宇給韃子造成的傷害還是很大的。
要不然的話範文程不至於這個樣子,他要知道以前也不是沒人去過韃子腹地去偷襲,但是大部分他們的戰鬥力都很差,即使是他們想偷襲韃子部落都被人家反殺回來。
這樣一來後續就沒有人再去做偷襲這樣的事情了。而他們更加善於去守城。所以大明的軍隊漸漸就喪失了進攻的可能性。
隻能夠防守,這讓崇禎非常的不滿,但是崇禎也知道現在大明內憂外患,無論是朝廷內部的黨爭,還是那些流民。更加上韃子在外麵虎視眈眈,所以崇禎即使是想去改變,但是也無能為力。
尤其是韃子,他現在視韃子為心腹大患。而這個此次李宇能讓韃子吃虧,他當然樂於見到這樣的情況。
“是,皇上我這就去將溫大人喊過來。”王承恩對於崇禎回應道,然後往後退了出去。
他退到門口的時候再把門帶上。他對於崇禎的脾性可是非常了解。可是多疑的。
信任的也就自己身邊這幾個人,而王承恩在崇禎身邊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什麽時候惹的崇禎懷疑到自己的身上。
而且他對於崇禎來說也是最忠心的,所以他在這方麵倒是沒有什麽樣的擔憂。
李宇偷襲韃子這件事情他也知道,以他對崇禎的了解,此時崇禎肯定是很高興,所以這次叫溫體仁過來,他也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而此時的溫體仁也一早就知道崇禎肯定會叫他,所以在散朝之後他自己也沒有離開,還是在偏殿等候。
看到王承恩過來的時候馬上和王承恩打招呼,畢竟王承恩是崇禎帝身邊的人。
自己雖然說地位僅次於崇禎,但是對於皇上身邊的人,他還是表現出一定的尊重。
“溫大人皇上喊你過去。”王承恩對應著溫體仁說道。
看起來他們還是比較有默契的,大家都知道散朝之後還有下一個程序要走。
“王公公,皇上的心情怎麽樣?沒有大發雷霆吧。”溫體仁對著王承恩小心翼翼的詢問道。
畢竟這件事情也不算是自己刻意的隱瞞,關鍵是溫體仁自己都不太相信,即使是當時下邊的人送來這樣的情報之後還要複審,還要去複查一下,確定這樣的情報是真的之後他才可以給崇禎。
但是自己的派出去的人還沒有返回來報信兒呢,這邊韃子的使者範文程就來了。
在朝堂上看到範文程來的時候,溫體仁就知道要壞了。別讓崇禎給他打上一個欺君的罪名。
“溫大人,你放心吧,皇上的心情好著呢。
你也知道皇上最近這段時間,因為朝廷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都是壞事,所以心情一直不好,每次下朝之後都大發雷霆。
而這一次皇上下朝之後隻是讓我把你喊過去,並沒有發火,可見他的心情還是比較好的。
主要是遵化的李宇實在是太給力了,誰也沒有想到他居然敢出兵,直接偷襲韃子的部落。
如果人人都想李宇一樣的話,那這給皇上省多大的心,說不定韃子也就不足為懼了。
隻是說像李宇這樣的將領我們大明實在是太少了。”王承恩對溫體仁說道。
對於崇禎他當然是非常了解了。
崇禎所麵臨的困境他也非常清楚,畢竟每次上朝還有下朝的時候,崇禎都會把自己一些煩心的事情說給王承恩。
雖然說太監不可以幹政,但是畢竟崇禎的苦悶為無處訴說,所以也就和王承恩說了。
當然王承恩也有自知之明,並不輕易的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這些事情他也都是知道的。
而這一次李宇派兵偷襲韃子,居然能夠讓韃子派人過來求和,可見李宇真的把韃子給打疼了。這個就是崇禎高興的地方。
“那就好,請王公公前麵引路,以後還需要王公公多多關照。”溫體仁對著王承恩說道。
“哪裏哪裏,溫大人,你是內閣首輔,我可不敢關照你。以後還是希望溫大人不要揪著我不放的好。”王承恩趕緊謙虛的回應道。
要知道這些文官的厲害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抵擋的。
要知道大明可是皇上和士大夫共做天下,所以這些文人的地位可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溫體仁還是文官之首,所以溫體仁的話還是有一定的分量的。
而兩個人則是相視一笑。這件事情也就算是暗中約定下來了,王承恩引領著溫體仁來到了崇禎的書房裏麵,而此時的崇禎正在閉目養神的思考著一些事情。
看到溫體仁來了之後,崇禎看了他一眼。
“臣溫體仁參見皇上。”溫體仁對著崇禎行禮道。
“溫愛卿,朝堂之上行禮就罷了,私下見麵就不需要行禮了。”崇禎趕緊對著溫體仁說道。
不過在溫體仁之後,他還是滿意的點點頭,這樣看來溫體仁雖然做到了首輔之位,對於自己的還是有所畏懼呢。
而溫體仁顯然也明白這一點,沒有任何逾越之行為。他還是比較懂規矩的,並不是崇禎讓他這樣做了,他就可以放肆。
“溫愛卿,你對於今天範文程所說道遵化的李宇派一部分軍士去偷襲韃子腹地這件事情怎麽看。
這件事情是真是假,我們大明什麽時候有能力派遣士兵去韃子腹地去偷襲他們了。”崇禎對著溫體仁群問道。
這句話裏麵則包含著責問的意思,畢竟這件事情是通過範文程的口才讓崇禎得知的,這讓他有後知後覺的感覺。
如果說他提前知道的話,也不至於在朝堂上顯得有些被動了。到時候他也能夠思考著該怎麽去應對,而不是現在私下裏又把溫體仁喊過來。
他相信溫體仁肯定早就知道這件事情,至於為什麽不向自己匯報,這個就看溫體仁該怎麽去解釋了。
“皇上,這件事情的責任在我。沒有向皇上及時匯報這麽重要的事情。其實遵化派出一隊士兵大概1000多人去韃子的腹地進行偷襲,這件事情早在半個月前已經匯報上來了。
但是我們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這件事情有蹊蹺之處,所以想要核實清楚以後再向皇上匯報。
但是沒有想到我們的人還沒有回來,範文程就已經到了,不過我們派去的人也應該回來,馬上也就有詳細的情報了。
既然範文程已經來說這件事情了,說明這件事情是真的。誰也沒有想到李宇的膽子這麽大。”溫體仁對著崇禎請罪說道。
當然了,他這裏麵說了自己有匯報不及時的錯誤,但是他更強調的一點就是自己要確認信息的真假。
萬一這個信息是假的,自己匯報上去,那不就顯示自己的無能嘛。這樣一來就是崇禎想找溫體仁的麻煩也找不到借口了。
不過崇禎的想法也並不在這裏,畢竟溫體仁是他一手扶持上來的,所以對於他也沒有想去打壓溫體仁的意思。
他隻想了解李宇這次的行動到底給韃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他自己有多大的損失,而是不是這樣的行動隻能夠進行一次。
如果能夠持續的騷擾韃子的話,那這才是崇禎想看到的。
“好了,溫愛卿,我沒有責怪你的意思,你就是了解一下具體的情況嗎?以及遵化城這次的傷亡怎麽樣?”崇禎對著溫體仁詢問道。
這才是他最關心的問題。至於說剛開始對著溫體仁的一番敲打,隻是讓他認清形式,也就是說溫體仁他們的錯誤,但是他不追究。表明自己的寬宏大量。
並不是溫體仁他們就沒有錯,讓他們以後在辦事情的時候要更加兢兢業業以及提高效率。
“皇上,這段時間有不斷的信使送來的信息,都是關於這次遵化城派出軍隊去騷擾韃子的情報。
大概的情況其實是韃子前段時間派出了鼇拜,就是那個大慶第一勇士被李宇他們擒獲的那個人,他領了一部分韃子將士去騷擾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