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想過,當年南氏遭宮中禁衛軍破門而入,一夕之間家破人忙,而她走得倉卒,從此沒再回過南宅,自然也不知豢養在南宅的火狐狸下落。
她原以為,沒了人飼養,火狐狸不是逃竄離去,恐被見者射殺,要不便是因為害怕而躲藏於南宅,終至餓死。
她那時滿心懊悔,直想著不該將地養於南宅,應當在它腿傷痊癒之後便放回落虹林,可她當時就怕它若再回落虹林,終有一日會遭上落虹林打獵者而射殺,思及此處,她便將它留在身邊。
“原來你還活得好好的呀。”南又寧眼眶泛潮,探手撫了撫火狐狸那一身柔軟而紅艷的毛髮。
“事情發生之後的隔一日,我便讓何銘親自帶人去南府搜查,看看是否有留下什麽東西,當時何銘找著了躲在後宅的火狐狸,便讓禁衛軍想辦法將它逮住,送進了宮裏。”
南又寧拾起婆娑淚眼,望向披著外衫,緩緩走近榻旁的易承歆。
“我知道你對它肯定有極深的感情,便將它養在臨華宮,不許任何人傷害……原是怕我的,更不讓任何人碰,就算是現在也一樣,除了日日餵養它的宮人之外,它誰也不讓碰。”
“陛下這是愛屋及烏,微臣當真無以回報。”她哽咽言謝。
他俯下身,抬手為她拭去淚水,眸光滿溢柔情,溫聲道:“該改口了,你不再是臣,而是我的妻子,日後將是西涼的皇後。”
她淚眼含笑,抬手勾抱住他寬闊的肩,將淚濕的小臉貼在他頸側,軟聲道:“妾身明白了。”
他寵溺的笑了笑,反手抱住她,這一抱驚動了她腿上的火狐狸,火狐狸敏捷地躍下床榻,站在地上仰視著相擁的兩人。
南又寧透過易承歆的肩頭,望向地上的火狐狸,對它漾開笑容。
那一年,落虹林裏,是佛的慈悲引領她與他相識,他倆的緣分,是天定,亦是神佛所賜予的緣分。
兜兜轉轉,幾經流連,磨難重重,命運終究還是將他們在一塊兒,倘若這是宿命,那麽她也甘願受之,不再畏懼,亦不再躲避。
旭陽高升,金艷艷的日光,將皇城鍍上一層金箔。
前幾日,皇城之內方經歷一場混亂,皇後因為多年無子,遭貶為賢妃,太後幾經力勸,然而聖意已定,無人能擋。
皇後遭拔,朝中自然也起了一陣騷動,可皇後的親族們並無太大反應,隻是默默接受了此等結果,因此激起的漣漪並不大。
況且,遭貶的楊氏確實多年無子,帝後不諧的傳聞,早傳遍西涼,引來民間不少的非議與臆測,損及了西涼皇室的威望,楊氏遭貶不過是遲早之事。
而就在今日,皇帝爺將要在文武百官麵前,親自冊封自邊關領回宮中的南氏之女為後,朝中上下無人膽敢勸阻,更無人有這份能耐。
當眾人得知,當年被繪聲繪影傳為斷袖之癖的皇帝爺,其實是早已戀上當年假扮男裝謀求官職的南又寧,為求一心人,從此君心不改,便明白皇帝爺是絕無可能放棄南氏之女了,若再貿然上諫,恐怕隻不過是徒惹龍心不悅罷了。
因此,今日的冊封大典,西涼滿朝百官皆列位出席,皇城宮門更是大敞,讓百姓在禁衛軍的監控之下,在皇城前的廣場上一同慶賀新後冊封大典。
正紅色的筆挺宮綢,金色鏽線在布料上盤著鳳凰飛升圖飾,襯著象徵吉樣的芝草如意紋飾,並以手指大的珍珠與瑪瑙點綴,眼前這件由宮中最一等的繡娘所裁成的簇新後袍,一攤開來便教宮人們驚艷震懾。
“娘娘,這後袍當真美極!奴媳聽尚服局的宮人們提過,陛下特地下令,要在後袍上繡滿珍珠瑪瑙,更讓內務府從庫房裏出最上等的崑崙珍珠,讓工匠將珍珠鎮上後冠,以彰顯娘娘的鳳儀。”
宛玉一邊幫南又寧著裝,一邊貼心地說及皇帝的用心。
南又寧上了妝的麗顏掛著一絲淺笑,著妝完畢便坐在妝檯前,讓宮人為她梳發,準備戴上鳳冠。
驀地,外頭傳來一陣騷動,宛玉眉頭一皺,迎了出去,卻見守在外頭的宮女全跪了一地,一名身著正裝,卻散著發的妃子,不顧隨侍宮人的勸阻,正在大發脾氣。
“本宮貴為昭儀,為何不得入內?這兒雖是東宮,卻沒有太子居住,不過是座空著的宮殿,為何不得進?”
宛玉上前福了福身,語氣卻相當嚴凜的道:“陛下有令,臨華宮乃為皇後娘娘冊封之前暫居的寢宮,除了陛下之外,誰也不得擅入,即便是太後娘娘也一樣,沒有陛下口諭,一樣不得進。”
“混帳東西!”那名妃子順手抓起一側半月桌上的花瓷,狠狠地往地上砸。
宛玉見情勢不妙,欲起身前去喊來禁衛軍,不想,一道明艷的紅色人影卻自掛屏之後緩緩步出。
那名妃子一看見穿著大紅後袍的南又寧,神色悲憤交加,當下推開了阻攔的宮人,快步上前直瞪著她。
南又寧亦認出對方的身份來,盡管這張容顏在記憶中已有些模糊,可她自當認得當年險些“嫁”入南家的袁姵香。
那年大婚之夜,卻是南氏遭抄家滅門之日,那時早已無暇關心袁姵香之後的去向……此時一見,方知原來她也入了宮,成為後宮三千絕色之一。
她原以為,沒了人飼養,火狐狸不是逃竄離去,恐被見者射殺,要不便是因為害怕而躲藏於南宅,終至餓死。
她那時滿心懊悔,直想著不該將地養於南宅,應當在它腿傷痊癒之後便放回落虹林,可她當時就怕它若再回落虹林,終有一日會遭上落虹林打獵者而射殺,思及此處,她便將它留在身邊。
“原來你還活得好好的呀。”南又寧眼眶泛潮,探手撫了撫火狐狸那一身柔軟而紅艷的毛髮。
“事情發生之後的隔一日,我便讓何銘親自帶人去南府搜查,看看是否有留下什麽東西,當時何銘找著了躲在後宅的火狐狸,便讓禁衛軍想辦法將它逮住,送進了宮裏。”
南又寧拾起婆娑淚眼,望向披著外衫,緩緩走近榻旁的易承歆。
“我知道你對它肯定有極深的感情,便將它養在臨華宮,不許任何人傷害……原是怕我的,更不讓任何人碰,就算是現在也一樣,除了日日餵養它的宮人之外,它誰也不讓碰。”
“陛下這是愛屋及烏,微臣當真無以回報。”她哽咽言謝。
他俯下身,抬手為她拭去淚水,眸光滿溢柔情,溫聲道:“該改口了,你不再是臣,而是我的妻子,日後將是西涼的皇後。”
她淚眼含笑,抬手勾抱住他寬闊的肩,將淚濕的小臉貼在他頸側,軟聲道:“妾身明白了。”
他寵溺的笑了笑,反手抱住她,這一抱驚動了她腿上的火狐狸,火狐狸敏捷地躍下床榻,站在地上仰視著相擁的兩人。
南又寧透過易承歆的肩頭,望向地上的火狐狸,對它漾開笑容。
那一年,落虹林裏,是佛的慈悲引領她與他相識,他倆的緣分,是天定,亦是神佛所賜予的緣分。
兜兜轉轉,幾經流連,磨難重重,命運終究還是將他們在一塊兒,倘若這是宿命,那麽她也甘願受之,不再畏懼,亦不再躲避。
旭陽高升,金艷艷的日光,將皇城鍍上一層金箔。
前幾日,皇城之內方經歷一場混亂,皇後因為多年無子,遭貶為賢妃,太後幾經力勸,然而聖意已定,無人能擋。
皇後遭拔,朝中自然也起了一陣騷動,可皇後的親族們並無太大反應,隻是默默接受了此等結果,因此激起的漣漪並不大。
況且,遭貶的楊氏確實多年無子,帝後不諧的傳聞,早傳遍西涼,引來民間不少的非議與臆測,損及了西涼皇室的威望,楊氏遭貶不過是遲早之事。
而就在今日,皇帝爺將要在文武百官麵前,親自冊封自邊關領回宮中的南氏之女為後,朝中上下無人膽敢勸阻,更無人有這份能耐。
當眾人得知,當年被繪聲繪影傳為斷袖之癖的皇帝爺,其實是早已戀上當年假扮男裝謀求官職的南又寧,為求一心人,從此君心不改,便明白皇帝爺是絕無可能放棄南氏之女了,若再貿然上諫,恐怕隻不過是徒惹龍心不悅罷了。
因此,今日的冊封大典,西涼滿朝百官皆列位出席,皇城宮門更是大敞,讓百姓在禁衛軍的監控之下,在皇城前的廣場上一同慶賀新後冊封大典。
正紅色的筆挺宮綢,金色鏽線在布料上盤著鳳凰飛升圖飾,襯著象徵吉樣的芝草如意紋飾,並以手指大的珍珠與瑪瑙點綴,眼前這件由宮中最一等的繡娘所裁成的簇新後袍,一攤開來便教宮人們驚艷震懾。
“娘娘,這後袍當真美極!奴媳聽尚服局的宮人們提過,陛下特地下令,要在後袍上繡滿珍珠瑪瑙,更讓內務府從庫房裏出最上等的崑崙珍珠,讓工匠將珍珠鎮上後冠,以彰顯娘娘的鳳儀。”
宛玉一邊幫南又寧著裝,一邊貼心地說及皇帝的用心。
南又寧上了妝的麗顏掛著一絲淺笑,著妝完畢便坐在妝檯前,讓宮人為她梳發,準備戴上鳳冠。
驀地,外頭傳來一陣騷動,宛玉眉頭一皺,迎了出去,卻見守在外頭的宮女全跪了一地,一名身著正裝,卻散著發的妃子,不顧隨侍宮人的勸阻,正在大發脾氣。
“本宮貴為昭儀,為何不得入內?這兒雖是東宮,卻沒有太子居住,不過是座空著的宮殿,為何不得進?”
宛玉上前福了福身,語氣卻相當嚴凜的道:“陛下有令,臨華宮乃為皇後娘娘冊封之前暫居的寢宮,除了陛下之外,誰也不得擅入,即便是太後娘娘也一樣,沒有陛下口諭,一樣不得進。”
“混帳東西!”那名妃子順手抓起一側半月桌上的花瓷,狠狠地往地上砸。
宛玉見情勢不妙,欲起身前去喊來禁衛軍,不想,一道明艷的紅色人影卻自掛屏之後緩緩步出。
那名妃子一看見穿著大紅後袍的南又寧,神色悲憤交加,當下推開了阻攔的宮人,快步上前直瞪著她。
南又寧亦認出對方的身份來,盡管這張容顏在記憶中已有些模糊,可她自當認得當年險些“嫁”入南家的袁姵香。
那年大婚之夜,卻是南氏遭抄家滅門之日,那時早已無暇關心袁姵香之後的去向……此時一見,方知原來她也入了宮,成為後宮三千絕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