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裏的朝臣連忙起身,唑啦啦地跪了一地,恭送易承歆離去。
寢宮裏,易承歆端坐於大炕上,一手橫靠在紫檀炕案上,另一手執著摺子,漫不經心地瀏覽起來。
今夜可是皇帝爺的生辰,他卻撇下前來祝賀的文武百官,情願一人關在寢宮裏看摺子……何亮怎麽想就覺著替主子感到難受。
察覺一亮隨侍的何亮,目光幽幽的瞅著自己,易承歆不免好笑起來。
“何亮,你為何拿那樣的眼神看朕?”
“陛下,奴才無能,沒能在陛下的生辰之日,讓陛下欣喜開懷。”
“朕哪裏不高興了?百官祝壽,西涼太平,朕還有什麽好不高興的?”易承歆微笑道,目光卻毫不染笑息。
陛下若是高興,怎會在如此值得慶賀的日子裏,獨自一人過夜?然而這些話,何亮隻敢擱在心底,自然不敢說出口。
何亮思緒一轉,忽爾從袖中暗袋取出一張對摺的畫,上前一呈。
大炕上的易承歆挑眉問道:“這是什麽?”
“陛下,小的……有個不情之請。”何亮隻想著揀些話題哄皇帝主子開心。
“說。”易承歆雖有些不耐,可他對身旁的宮人並不苛刻。
“應陛下,這回叔叔給小的來的平安信裏,還夾了一封人像畫,小的左看右看就是認不得此人,小的見畫中人穿的是官袍,不禁猜想,是否叔叔是在旅程上遇見了誰,而此人或許陛下識得……”
易承歆俊容微訝回道:“人像畫?何銘在宮中這麽久了,朕從未見過他畫過人像,那畫當真是出自何銘之手?”
“稟陛下,畫上有落款,正是叔叔的名字。”生怕易承歆不信,何亮連忙舉手呈上畫像。
易承歆向來心細,當下覺著何銘此舉有異,不假思索的探手接過畫像,攤開一看一—
深深震攝。
執畫的修長大手倏然捏緊,那雙深邃鳳目驚瞪,分寸不離畫上的翩翩少年。
驀地,大炕上的高大身軀刷地一聲站起,那張白玉俊顏竟是鐵青得駭人。
見此景,何亮心下害怕,趕緊跪了下去。“陛下……”
“去,去把何銘的信給朕拿來!”
何亮抬起怔愣的臉,卻見易承歆一臉焦灼,滿目赤紅,那模樣好似一隻就要失控的野獸,與平時總一臉冷峻淡然的模樣,徹底大相逕庭。
“陛下,小的……”
未待何亮回話,易承歆下顎一抽,大跨步走出了寢宮,何亮趕緊醒神,急匆匆的尾隨追出。
大手將信翻來覆去,反覆梭巡,卻是遍尋不著任何蛛絲馬跡。
置身於太監所居的房舍裏,一側跪滿了方才因易承歆忽然闖入,徹底嚇壞的一眾大小太監,眾人全然不敢置信,尊貴無比的皇帝竟然會出現在此地。
“陛下,叔叔寄來的信都在這兒了,小的絕無隱瞞。”
不明所以的何亮,白著張臉,抱拳低身,嗓子隱約在顫抖。
“這最後一封信是三個月前,從邊關的泗州寄來的,這樣說來,何銘畫下這幅畫的時候,肯定人也還在邊關。”
易承歆反覆檢視著信件,以及那幅少年畫像,鐵青著俊顏,喃喃自語。
入宮這麽久了,從未見過帝王如此恍惚,何亮亦覺慌亂,不知所措。
“陛下,這畫……”
“即刻備轎!朕要去見莫毅!”
不多時,一輛低調的朱紅色描金馬車,自南側宮門緩緩駛出,朝著位在皇城東側的官舍而去。
滿天煙花之下,皇城裏熱鬧非凡,馬車所到之處皆是人潮鼎沸,端坐於馬車裏,已換上一身玄黑色常服的易承歆,手裏緊握著那張少年畫像,如置寒冷之境,渾身冰涼。
他一直以為,他坐上龍椅,掌攬大權時,他定能找著南又寧,讓她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邊。
但,多少年過去了,從邊關傳來一次又一次教他失望的回報,盡管他深信她依然活著,可心也難免感到挫敗,更甚者,有幾次他當真要讓莫毅勸慰麵些話說服……真要以為那個奪走他心魂的女子已不在人世。
然而此刻握在手裏的這幅畫,無疑是在告訴他,南又寧沒死,她還活得好好的!盡管不清楚何以何銘單單隻寄了這幅畫,信裏對於南又寧卻是隻字未提,可他幾乎能肯定,南又寧人就在泗州!
“陛下來了?”副樞密使府裏,一身常服的莫毅,正在花廳裏用膳,聽見下人通報,當下臉色不變。
正欲起身前去相迎,卻見熟悉的高大身影步入花廳,莫毅一愣,隨即上前躬身抱拳。
“臣叩見陛下。”
“都退下。”易承歆冷肅地一聲令下,花裏的下人急慌地退出去。
見易承歆神情有異,莫毅直覺不對勁,今晚可是帝王壽宴,宮中大宴滿朝百官,可帝王卻拋下百官,微服來訪,若不是朝中將要出大事,那便是……
“這是何銘寄來宮裏的信。”
易承歆將緊握於手、已有些發皺的少年畫像遞過,莫毅攤開畫紙一看,當即一震。
“陛下,這是——”
“何銘人在泗州,朕大膽推敲,南又寧人肯定也在泗州。”
寢宮裏,易承歆端坐於大炕上,一手橫靠在紫檀炕案上,另一手執著摺子,漫不經心地瀏覽起來。
今夜可是皇帝爺的生辰,他卻撇下前來祝賀的文武百官,情願一人關在寢宮裏看摺子……何亮怎麽想就覺著替主子感到難受。
察覺一亮隨侍的何亮,目光幽幽的瞅著自己,易承歆不免好笑起來。
“何亮,你為何拿那樣的眼神看朕?”
“陛下,奴才無能,沒能在陛下的生辰之日,讓陛下欣喜開懷。”
“朕哪裏不高興了?百官祝壽,西涼太平,朕還有什麽好不高興的?”易承歆微笑道,目光卻毫不染笑息。
陛下若是高興,怎會在如此值得慶賀的日子裏,獨自一人過夜?然而這些話,何亮隻敢擱在心底,自然不敢說出口。
何亮思緒一轉,忽爾從袖中暗袋取出一張對摺的畫,上前一呈。
大炕上的易承歆挑眉問道:“這是什麽?”
“陛下,小的……有個不情之請。”何亮隻想著揀些話題哄皇帝主子開心。
“說。”易承歆雖有些不耐,可他對身旁的宮人並不苛刻。
“應陛下,這回叔叔給小的來的平安信裏,還夾了一封人像畫,小的左看右看就是認不得此人,小的見畫中人穿的是官袍,不禁猜想,是否叔叔是在旅程上遇見了誰,而此人或許陛下識得……”
易承歆俊容微訝回道:“人像畫?何銘在宮中這麽久了,朕從未見過他畫過人像,那畫當真是出自何銘之手?”
“稟陛下,畫上有落款,正是叔叔的名字。”生怕易承歆不信,何亮連忙舉手呈上畫像。
易承歆向來心細,當下覺著何銘此舉有異,不假思索的探手接過畫像,攤開一看一—
深深震攝。
執畫的修長大手倏然捏緊,那雙深邃鳳目驚瞪,分寸不離畫上的翩翩少年。
驀地,大炕上的高大身軀刷地一聲站起,那張白玉俊顏竟是鐵青得駭人。
見此景,何亮心下害怕,趕緊跪了下去。“陛下……”
“去,去把何銘的信給朕拿來!”
何亮抬起怔愣的臉,卻見易承歆一臉焦灼,滿目赤紅,那模樣好似一隻就要失控的野獸,與平時總一臉冷峻淡然的模樣,徹底大相逕庭。
“陛下,小的……”
未待何亮回話,易承歆下顎一抽,大跨步走出了寢宮,何亮趕緊醒神,急匆匆的尾隨追出。
大手將信翻來覆去,反覆梭巡,卻是遍尋不著任何蛛絲馬跡。
置身於太監所居的房舍裏,一側跪滿了方才因易承歆忽然闖入,徹底嚇壞的一眾大小太監,眾人全然不敢置信,尊貴無比的皇帝竟然會出現在此地。
“陛下,叔叔寄來的信都在這兒了,小的絕無隱瞞。”
不明所以的何亮,白著張臉,抱拳低身,嗓子隱約在顫抖。
“這最後一封信是三個月前,從邊關的泗州寄來的,這樣說來,何銘畫下這幅畫的時候,肯定人也還在邊關。”
易承歆反覆檢視著信件,以及那幅少年畫像,鐵青著俊顏,喃喃自語。
入宮這麽久了,從未見過帝王如此恍惚,何亮亦覺慌亂,不知所措。
“陛下,這畫……”
“即刻備轎!朕要去見莫毅!”
不多時,一輛低調的朱紅色描金馬車,自南側宮門緩緩駛出,朝著位在皇城東側的官舍而去。
滿天煙花之下,皇城裏熱鬧非凡,馬車所到之處皆是人潮鼎沸,端坐於馬車裏,已換上一身玄黑色常服的易承歆,手裏緊握著那張少年畫像,如置寒冷之境,渾身冰涼。
他一直以為,他坐上龍椅,掌攬大權時,他定能找著南又寧,讓她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邊。
但,多少年過去了,從邊關傳來一次又一次教他失望的回報,盡管他深信她依然活著,可心也難免感到挫敗,更甚者,有幾次他當真要讓莫毅勸慰麵些話說服……真要以為那個奪走他心魂的女子已不在人世。
然而此刻握在手裏的這幅畫,無疑是在告訴他,南又寧沒死,她還活得好好的!盡管不清楚何以何銘單單隻寄了這幅畫,信裏對於南又寧卻是隻字未提,可他幾乎能肯定,南又寧人就在泗州!
“陛下來了?”副樞密使府裏,一身常服的莫毅,正在花廳裏用膳,聽見下人通報,當下臉色不變。
正欲起身前去相迎,卻見熟悉的高大身影步入花廳,莫毅一愣,隨即上前躬身抱拳。
“臣叩見陛下。”
“都退下。”易承歆冷肅地一聲令下,花裏的下人急慌地退出去。
見易承歆神情有異,莫毅直覺不對勁,今晚可是帝王壽宴,宮中大宴滿朝百官,可帝王卻拋下百官,微服來訪,若不是朝中將要出大事,那便是……
“這是何銘寄來宮裏的信。”
易承歆將緊握於手、已有些發皺的少年畫像遞過,莫毅攤開畫紙一看,當即一震。
“陛下,這是——”
“何銘人在泗州,朕大膽推敲,南又寧人肯定也在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