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到關鍵點,謝星珩看見何義歸“拔地而起”,好高一個人,他愣了下,認出來人後,忙招手,指著鏢局裏麵,讓何義歸到鏢局裏邊說話。前門不好進,他們中間隔著大批百姓,短時間聚不了頭。何義歸繞到後門去,發現後門都被上貨的雞籠鴨籠堆滿巷子口。在逛小集上工的鏢師,先留用的是年輕一輩的漢子,他們之中有部分人跟何義歸接觸過,認出人來就放行,帶著他在窄窄的籠間縫隙裏東繞西繞的,去了前麵堂屋說話。謝星珩已經給他備好茶點,說:“原該是我出去,帶你回府。不過你來得正巧,趕上了我們做春季活動,京都鏢局也在改製,便一起看看吧?”何義歸點頭應下,但先說了一件事。“我來的路上,有一隊太監也往這頭來。不知他們是去府城的王府,還是來豐州。”時間緊,他不敢追著確認,發現路途相近,就加快趕路。在途中,他也想到,這隊太監,還可能隻是經過昌和府,去別的府縣。他不敢賭。這兩年動蕩,老家也是經曆過大事的。謝星珩聽了眉頭微微皺起,過了會兒又舒展開:“應當沒事。”京城沒有可以牽累到老家的人了,他們也沒做什麽傷天害理的事。謝星珩把所有能跟宮裏沾邊的事過一遍,想到了一個可能。可能是封賞。為肥料來的封賞。他去年把肥料法子跟林庚說了以後,林庚說會幫忙請賞。這個時局之下,林庚不會和之前一樣,親筆寫折子去請賞,隻能換別的什麽不相幹的人,一層層的正常上折子。趕上朝局變化時,很多人戰戰兢兢,大事不敢做,小事拖了又拖,這折子被呈上去的日期就無限延遲。但新皇登基,百廢待興。各處都灰暗時,隻有豐州這裏亮起一星向榮的光點,但凡看見奏折,就不會有人妄圖壓下。算慢一點,整個流程走完,奏折送到皇上案前,最多三個月。皇城好東西多,人才也多,秋冬季節裏,就能發酵肥料,開一塊菜園子試驗。節後有封賞來,就純屬正常。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他們家跟林庚已經達成隱秘合作,大事不提,真有危機,林庚會預警。越是想,謝星珩越是覺得此次是好事。他以此事為重,又帶著何義歸從後門出去,徑自回家,跟兩個嶽父見麵說過後,家裏先做準備,謝星珩又帶著何義歸去看領養活動。一天忙完,晚上謝星珩見了江知與,才又跟他說了一遍。時間太短,再做準備來不及,既然這樣,就安心過日子好了。家裏擺酒,給何義歸接風洗塵,席間熱鬧,兩地的信息做交流,報喜不報憂。飯後拆信看,他們才知道京城鏢局的詳細情況。裏麵附帶的藥田種植經驗和藥蟲養殖經驗,對他們來說,非常寶貴。江知與問:“莊上還好嗎?缺銀子嗎?”何義歸說:“今年還好,總算不用貼補。”他便知道,何家是往裏麵貼了銀子的。江知與看了眼父親和爹爹,見他們沒有插話,還對他點點頭,知道他可以做主,就垂眸思索開。京城鏢局是父親一手置辦的產業,何鏢頭是任命做管事,實際產業還是江家的。鏢局都有分紅,主要得利的是兩個當家的。何家是京城鏢局的管事,占了兩股。這些貼補,兩家可以根據比例來分,不用大方兜攬,實事求是就夠。鏢局退居種地以後,大方向的法子,甚至做紅薯粉的方式,都是謝星珩給的,能算主家扶持。可那麽大個攤子,尤其是藥田、藥蟲的種植養殖,何家夫夫費心費力,他們不能全占了。產業之外,還有人情。江知與便把這一處的利,重新劃分,五五分賬。他獨立出來做生意,才知道錢難掙,也對銀子的購買力有了清晰認知。多年花錢習慣不改,會省錢了,但對自家兄弟,一如父親的豪邁,他很舍得。何義歸此次過來,父親跟爹爹都有說過這事,他們合計過開銷,原想跟江承海商量,看能不能四六分,他們四,江家六。沒想到江知與能如此大氣。何義歸看江家沒人反對,他便也同意了。藥蟲相對穩定,但能增加種類。藥田還要一季季的嚐試。兩樣都要花錢,分紅比例更大,兩家出資也同理,他們家多費心,能彌補一些。這事過後,何義歸也看兩個小寶。他在年輕一輩裏聲名響亮,武藝好,有膽魄,跟著郭先生學過文理,智勇雙全又有狠勁。江承海著力培養他,等何家夫夫退下,京城那攤子事,就是何義歸當家了。但他這人常常冷著張臉,很有距離感。逗崽崽時,努力笑著,也跟黑臉閻羅似的。天璣寶寶有對危險的直覺,何義歸沒表現出敵意,他都怕怕的,兩手抱著六麵鼓,小手用力,手指都壓出折痕了,很是警惕。錦鯉寶寶性情溫順,不怕生。何義歸對他笑,他也對何義歸笑,笑得甜甜的。何義歸成親早,也有孩子,表情雖不夠親和,正經逗孩子,卻能讓寶寶樂嗬。玩了兩輪,天璣寶寶也給他麵子,跟他啊啊嗚嗚。等崽崽困了,大人們也散場。何義歸在客房留宿,要在豐州多待幾天,次日起,先跟著謝星珩看逛小集,也陪著他下鄉。謝星珩年前就有下鄉看看的計劃,有他陪同正好。此番下鄉,是了解豐州的民情和特產。他要再做二次開發,看看有沒有能利好百姓的營生。因地製宜,帶他們從他們擅長的事物上入手掙錢,好過一家農莊拖著整個縣城。還是老話,百姓們要先富裕起來,餅子盤大了,大家口袋裏的銀子才會多。帶著何義歸一起,也能給他開闊思路。農業大有可為,紅薯粉隻是一時之計,如果緊跟著無法做花生油,那可以從其他地方入手。農產品經過加工,才會值錢。原樣售賣,略等於賤賣。是掙不到銀子的。任何農莊都少不了佃戶,江家農莊能有如此規模,主要原因是原本的佃戶,就能覆蓋所有農田。後來安家的楓江百姓又能填補工廠空缺。京城農莊無法兼顧所有,歸根結底還是人員太少。種田的事,他們完全可以分派出去。自家兄弟,堅守技術崗。否則藥田跟藥蟲這兩塊地方,可能要磨個十年八年才能成事。人手跟銀錢足夠,他們可以去別的藥商那裏挖人,再來多塊藥田、多種藥蟲同期試培育,效率提高,這個事業才會被人看好。拖個十年八年,霍家指不定都倒了。這時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往後誰還看得上?何義歸記下了,也學著謝星珩,弄了個隨身本。毛筆在這時不方便用,他也是用紙條綁個碳條開始寫,字跡歪扭,能認清便成。這頭看完,江知與又領著他去糖廠。糖廠是新起的,有了之前的廠區做參考,是經驗豐富以後的產物,整體格局更加舒適大氣,利於生產。這個樣式也能給京城農莊做參考,往後規模大了,蓋廠子時,可以照著糖廠的布局來。農場品多樣,可以一個廠子,多個作坊。這樣不浪費場地,人員也相對集中,好管理。@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他們連番忙碌數日,豐州等來了第二個客人,南地鏢局的當家趙大宇。趙大宇來得巧,進城碰上了一隊人馬,老遠就有濃鬱的香料味飄來,外麵騎馬走著的人有普通小兵和錦衣衛,還有數個做太監打扮的年輕人。百姓讓官,他跟著退讓。因手裏牽著馬,他站至路邊後,還感覺到了多股視線在他身上停留。@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上陵府剿鹽幫一事還曆曆在目,趙大宇心神發緊,腦袋垂得更低。等這夥人走遠了,他又聽見百姓們的竊竊私語。“好像是宮裏的太監?”“廢話,除了宮裏,還有哪裏有太監?”“太監來豐州做什麽?”“不知道,反正上次過來是給江家封賞的。”……有一回封賞打底,江家這一年又辦了很多利民好事,他們來了興趣,手裏活不要緊的,都先放下差事,去江府看熱鬧。一路走,一路跟,他們發現這些太監,竟然真的是去江府的!人群中,還有趙大宇。馬匹顯眼,他半路看見個客棧,交錢定房,叫夥計的把馬帶去馬廄喂食,出來小跑一段路重新跟上大部隊。太監真的來到江府,讓趙大宇心髒狂跳,他又怕又是期待。周圍的人越聚越多,門還沒敲,江家的門房就聽見動靜,開了一道縫隙。前幾天得知有太監會經過昌和府後,江承海怕真是來江家的,早早囑咐過門房。門房沒鬧出笑話,兩腿戰戰,也客氣答話了,然後開了大門。這幾天,門房都有兩個人。一個開門迎客,一個看見是老爺要等的人,忙跑去主院叫老爺跟主君出來。後門裏,還有幾個小廝出去,分頭去找謝星珩跟江知與。家裏來太監和錦衣衛了!他們立刻放下工作,急忙忙往家裏趕。確是好消息,為封賞來。來的人還是老熟人,是上一次來宣旨的金公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夫郎家的鹹魚翻身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羽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羽春並收藏夫郎家的鹹魚翻身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