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弓箭同個原理,換了一種形式。彈弓好做,當天拿貨。府城空曠地區難找,他們找了一片湖,沿岸試射。計算好準度跟射程,他們沒急著動手。江知與先安排退路,保證能全身而退。鏢局有五條船,用來水路運貨。其中四條是買的舊船,隻有一條,是他爹爹做主打造的。@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這艘船隻走豐州跟府城這段路,是個小型貨船。它最大的特殊之處,是船底板另有乾坤。普通船到了底部,就是最後一層,這艘船有夾層。很薄,一尺多點。人在裏頭,隻能平躺。胖一些的,還躺不進去。船走水路,也是大財產。沒到拚命的時候,不會毀船。更不會有人突然裏外捅刀子,這樣會把船捅漏水。接了要命的差事,一切不好說。江知與等了兩天,看船停在岸邊,又做另外的打算。他們去義莊,跟屍體一塊兒運出城。義莊的屍體,不會個個都有棺材。很多無主的屍體,是官府集中處理,一把火燒了,或者挖個深坑埋了。江知與把選擇權交給謝星珩。謝星珩:“……”果然活得久,什麽都能見識到。他竟然還有“躺屍”的一天。義莊他沒去過,醫院的太平間他都沒進過。最近距離的接觸死人,是家裏長輩過世,他跟著祭拜。謝星珩想想船艙麵臨的風險,對比“躺屍”的心理關,自我安慰道:躺屍總比真死好吧?他選躺屍。江知與不敢聯絡鏢局,他們在城裏,都是以“醜夫郎”的麵貌見人。聯絡義莊,要找好理由。這年代,最常見的說法是:“我家死了兩個奴才,一並拉出去埋了。”簽了賣身契的人,命賤如草。江知與照顧夫君,給他一個當“管事”的機會,他一個人躺屍,叫夫君看著他被拖走。出了城,他再詐屍。謝星珩:“……”這提議更驚悚。“別,我們一起。”這天下午,他們把密信裹在石頭上,在外又包上夾棉的布料,結結實實纏緊了,再包一層寫了“有信在內”的紙,用漿糊貼在外麵。背上背簍,裝上大號彈弓。江知與不讓謝星珩跟,讓他在街口等著。他熟門熟路,在他們之前踩點過的地方來回踱步張望,像是在等人。等巷子裏沒人了,他立刻進來,動作迅捷的拉開彈弓,朝著王府的方向,投射出密信。開弓不看,他鬆手就退。邊把彈弓往背簍裏放,邊往巷子口走。等王府那邊傳出“有刺客”的喊叫時,他已經到了街上。王府裏湧出很多帶刀侍衛,百姓們慌張奔逃。江知與順著他們的方向跑,順道拉上了在街沿等著他的謝星珩。走過五條街,後邊的叫喊才被距離隔開。他心口狂跳,膽氣見肥,幹了這麽一件大事,不跟夫君言說心緒,隻抓著謝星珩的手,牽著他往義莊的方向走。往義莊的方向走,有香燭紙錢賣。江知與買了些,給謝星珩一點心理安慰給逝者供供,心裏就不怕了。謝星珩確實有點。他嘴上不饒:“你看這黃紙,跟道士畫符的黃紙,有什麽區別?”江知與說:“更糙,顏色更深,也更小一些。”這條街有陰陽先生的招牌,能寫個悼詞,算算日子。謝星珩往裏看了兩眼,為他的經曆再添一筆濃彩。他們到義莊外的屍體堆旁邊,找個地方躺下。義莊的人會“摸屍”,把死人身上最後一點值錢物件都拿幹淨。外衣也會被扒掉。這一步通常是燒埋之前進行,拖得遠遠的,弄完直接毀屍滅跡,也不怕鬼魂來找。提前弄了,還要跟屍體待一陣,義莊的老人也怕。江知與來不及做更多準備,隻能把他們的臉蒙上。這也是常見的。有些貴人家裏,不想讓人知道他們府上死了人,就會戳毀臉,或是蒙上臉。他們運氣不錯,沒被壓在車底下。但躺在屍體上麵的感受,也不能說很好。驢車上路,一路寂寥。江知與悄悄睜眼,沒看見有人隨行,他稍抬上身,回頭看,義莊的老頭趕車認真,嘴裏還哼著《大悲咒》。真博學。他再安然躺下,這條路出城,是走的野路,不過城區。進了亂葬崗,氣氛陡然變得陰森。他們不再留,趁著老頭架柴火垛時,悄悄摸摸下了車,順著來路跑。最後一環,最是輕鬆,也最是險要。因為那老頭子恰好回頭,看見了兩個人在跑,大喊了一聲:“詐屍了!!”詐屍又怎樣。這裏又沒其他人。夫夫倆跑得更快了。江知與心還是軟,他怕給人嚇出毛病,跑一陣回頭看了眼,這老頭果真見多識廣,他竟然繼續搭起了柴火垛!江知與心神一鬆,放聲大笑:“小謝,我們回家去!”謝星珩大口喘氣。他在屍堆上,呼吸都屏著,早有缺氧感。這會兒靜下來,他抬手,才發現手裏還捏著一把不知什麽時候抓來的紙錢。他順手撒了,也大笑起來。算著日子,他們奔逃了一月有餘。這一個月,他們像是過街老鼠,趕路連驢子都不敢騎,腳底磨出了泡,夫夫倆累得麵黃肌瘦,買的小號成衣都空空蕩蕩,四處灌風。終於可以回家了。豐州隸屬於昌和府,出了府城,沿路南行,水路有一個白天的路程,陸路要一天。他們警惕著最後一程的危機,不走夜路。在十月初七,抵達豐州。此時的廣平王府,一群幕僚坐著,研究那封“射”到府裏的密信。信件簡單,僅有三張符文。火漆印也簡單,非常容易仿製,僅有“日月”二字。日月是明。程明的印章就是日月章。程道長寄來符文,是為了給王府解災保平安。身在局中的人,更好理解。解災,是他們馬上有一場災禍要來。渡過以後,可以平安。最後的“驅邪”,他們跟謝星珩一樣,解讀了一個“奪嫡”的意思。把其他有競爭力的人“驅”掉,爭一個正統。廣平王的長子林庚是當今聖上最偏愛的皇室子弟,不是皇子勝似皇子,朝內也有許多大臣心向著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夫郎家的鹹魚翻身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羽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羽春並收藏夫郎家的鹹魚翻身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