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迎春,對孩子讀書的事比一般人都上心,當然同意陸姐調休的事了:“陸姐,我聽說孩子考試前,都要吃兩個雞蛋一根油條的,說是預祝孩子考試得一百分,還有要給小孩子穿新衣服,說是穿上新衣服,孩子心裏高興,心情好,這心情一好,就會超常發揮,那高考成績也好。


    還有啊,說家長要穿旗袍,意思是旗開得勝,反正也會讓孩子考好成績的。”


    大家聞言都笑了起來,費秋英前腳剛過來,後腳就聽到女兒這長篇大論,立即批評道:“這樣做的家長就是傻子。


    現在不是說連初中生考試,卷子都超過100分了嗎?那天你家那個小葛老師還說了,高考有的學科總分一百五十分呢,你讓孩子考一百分?那五十分不要啦?


    還有,油條幹巴巴的,孩子心裏緊張呢,一大早就吃兩個沒滋沒味的雞蛋,也不怕噎著?油條也是,咽都咽不下去,小陸啊,你別聽她的,都是瞎說的。


    如果媽媽穿旗袍能讓孩子考得好,那我看我們清朝怎麽會亡國?那八國聯軍打得慈溪都逃西安去了,那時候她可是天天穿旗袍的。


    我看這就是開裁縫鋪、賣衣服的人想出來的損招。


    給孩子穿新衣服倒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先落把水(先洗一遍),孩子穿著才舒服。”


    大家聽費秋英一通說,都笑了起來,嘰嘰喳喳地發表自己的觀點,這垃圾碼頭一時之間很是熱鬧。


    這時候李浩宇已經到了朱處長的辦公室。


    禾城大學這幾年也在適應市場經濟,在學校西南麵買了一家賓館,重新裝修後,把原來校園裏的招待所搬了過來,提檔升級,接待學生家長、兄弟學校來交流的師生,也對外營業,還有一些學術交流也放在這裏的大小會議室裏。


    朱處長他們所在的後勤處,也在這裏辦公,離學校也不遠,走過去就幾步路的距離。


    李浩宇昨天跟馮老板來過,熟門熟路到了朱處長辦公室門口,敲了敲門。


    朱處長在抽煙看報紙,聞言抬頭一看:“喲,小李,怎麽過來了?”


    李浩宇笑著進門,隨手將一個黃紙包著的袋子放桌上:“這是今年自己家的茶葉,自己家的樹,自己采自己炒的,一直放冰箱冷凍的,拿過來給您嚐嚐。”


    “這個我喜歡的。”朱處長笑眯眯地接過袋子:“我們這個年紀的,煙酒茶就剩茶還能在老婆眼皮底下喝了,學校接待用的茶,都是茶葉沫,黃乎乎的,難喝,我這就泡兩杯?”


    李浩宇走到茶幾旁,拿了兩個帶蓋的茶杯:“叔,我來泡。”


    說著先燙了杯子,再倒進開水,這才打開袋子,搓了一小疊茶葉,扔裏麵,也不蓋杯子,直接端給朱處長:“這碧螺春,不需要用滾水泡,80度左右最合適,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泡了,看上去碧綠澄清的,養眼。”


    “哎,這就要你們種茶的人教了才會啊,我一直以為水溫度越高越好呢,還有啊,每年茶葉上市時,我自己也會去買茶的,人家跟我講,說這碧螺春不能放外麵,要放冰箱裏的,我也放了,但到這個黃梅天的時候泡,早就是黃乎乎的了,你的這個茶葉是怎麽保管的啊?好像才采下來似的。”


    “放冰箱沒錯,但要放冷凍的那邊,而不是冷藏這邊,很多人的茶葉變黃,就是冰箱裏沒放對,可惜了。”


    “哎喲,家裏冰箱除了放點豬肉、牛肉什麽的,就是夏天孩子們自己做冷飲吃,從來沒想到可以放茶葉。


    現在這碧螺春炒的都快天價了,我們單位也要去茶葉專賣店裏買了送人的,這禮盒現在是一年比一年做的高大上,裏麵茶葉麽一點點,那裝茶葉的倒是年年變化的,現在都是用陶瓷了,這一盒茶葉變得好重,真正是送禮才用得著,自己喝茶哪需要那虛頭巴腦的。”


    “我們自己吃的,還有給至親的、交好的朋友的,都是用紙袋子這麽一包,透氣,最好了。


    叔,以後您喝的茶葉就我包了,我家本來有幾棵茶樹的,現在加上我老丈人家的,我還在村裏租了幾棵,您和陸院、楊主席幾個夠吃了。


    如果單位裏要送人的,也可以找我,我幫您們找靠譜點的茶商,價錢便宜不好說,但起碼比外麵賣的那些正宗、衛生。”


    “哦,先謝謝你了。剛才你說正宗、衛生,難道裏麵還有什麽說法?”


    “還不是茶葉價錢起來了才出現的事情,碧螺春最好的就是明前茶,現在很多人家的茶葉,采摘後,就賣給茶商了,但需求量大,那些根本不夠。真正的明前茶很少的,那怎麽辦,有些茶商就到外地去搞茶葉,運到這邊的茶廠炒製,你即使去現場看,也很難發現端倪的:你看到的就是師傅在炒茶,你肯定以為這茶葉是山上剛采下來的,哪知道是外來的“和尚”。”


    李浩宇喝了口茶繼續:“時節沒錯,是清明前,但南方氣候本來就比我們這邊暖,同樣明前,人家那邊的茶葉早大量可以采摘了,現在運輸又很方便,路修的好,一個晚上就運過來了,騙過了所有的人。


    再說這衛生,象我們家,基本上是我和我爸兩個人一口鍋,為啥這麽做呢?這炒茶的鍋溫度很高的,我們不是鐵砂掌啊,這一邊炒,還得一邊揉搓,這才能有“碧螺春”裏的“螺”出來,時間一長,那手就受不了,隻能兩個人替換著來。


    現在有些人家,年輕人在外麵上班,也不回家了,那就家裏老人一個人炒,燙手怎麽辦?好一點的戴個紗手套,有的人不講衛生的,燙手就吐口吐沫,搓一搓,受傷溫度下來點,繼續炒。”


    這話說的,朱處長看著手裏的杯子皺起了眉頭。


    李浩宇在心裏給自己打了一嘴巴:“看你管不住自己的嘴。”


    笑著指指茶葉袋:“叔,您放心,我這絕對是最古老傳統的炒製,我們都是洗幹淨手才炒製的。我自己也喝這茶。


    戴手套的也還可以,但肯定沒有空手炒製的好。


    別的,那就要在泡茶時,先將第一開茶水倒掉,第二開才開始喝,這樣也能避免茶葉上的灰塵啊等等,這些不大衛生的東西倒掉。”


    他可不敢說吐沫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狀元來自垃圾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重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重玖並收藏狀元來自垃圾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