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四,李家請至親上門,請的時候說清楚了,就是讓親戚來市裏認個門,不是搬新家請客,一律不收禮。
來最早的肯定是周父周母,兩人都是大包小包的:“年前村裏小店進了點海蜇頭,我買了幾桶,本來想著文浩結婚要用的,現在也不知道啥時辦喜事,先吃了吧。”
好大一個黑色的桶,裏麵滿滿的海蜇頭,估計能吃一年了。
“這是雞蛋。我們自己家沒多少,問幾家鄰居收的,都說自己家養的雞蛋比城裏買的營養,以後要的話,打個電話回家,直接收了送上來。”
“這是……”
滿滿的父母之愛,李家人感動不已。
周父周母交代好東西,又掏出兩個紅包,費秋英啪唧一聲,親了佳澤一口:“乖寶,想不想外婆?”說著也不等孩子回答,一個紅包塞小家夥手裏:“喏,這是外公外婆給的紅包,自己拿好,不要給你們媽媽哦。”
說完,又對著悅悅啪唧一口:“囡囡,想死外婆了,你想不想外婆?想的啊,哪裏想啊?哦,頭、手、腳、耳朵……哦喲喲,哪裏都想外婆啊,啪唧,真乖,喏,乖小囡要獎勵紅包的哇,給,這是外公外婆給囡囡的紅包,希望我們囡囡和哥哥一樣,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
周迎春招呼父母坐下,問道:“爸媽,文浩呢?”
“哦喲,”費秋英翻了個白眼,擺擺手道:“有了老婆忘了娘,我算是體會到了。大年夜下午到家的,年初一下午就回陸慕了。今天說是直接過來,明天就要回湖城了。”
“是他一個人回島的還是和小顧一起回的啊?”
“這倒是兩個人一起回的。”
“那蠻好了,你不能既要又要還要啊。”
“哎你這丫頭,好像你媽是周扒皮似的,什麽既要又要還要?我哪裏既要又要還要了?”
女兒就是這樣,在父母和兄弟之間有小摩擦的時候,充當潤滑劑。
“你看啊,他們本來假就沒幾天,能回來就很好了。過年,哪個規定一定要在男方過的?人家小顧是大女兒,回顧家過年也說的過去的呀,現在到島上過年,說明人家還是敬重文浩,敬重你和我爸的,這個麵子給你們了,我覺得挺不錯的,明事理。
再說了,年初一到昨天,滿打滿算三天,人家不要給以前的同事、領導拜年的啊?說不定在陸慕也就呆了半天不到呢。
年輕人事情多,你就多體諒。
結婚的事情沒提?”
“怎麽沒提,說還沒考慮呢,說那邊太忙。”
“其實領了結婚證就算是結婚了。”
“那不算的,島上不辦婚禮,人家誰認你已經結婚了。”
“媽,結婚是自己的事,又不要別人認可的。”
“結婚就是要別人認可啊,就是結給別人看的。”
唉,算了,勸不通,周迎春趕快轉移話題:“舅舅和小娘姨家啥時候到?”
說到這事,費秋英神色鄭重起來:“年初一清勇來拜年時說了,好像決定來碼頭上工了,今天就要把東西一起帶來了。
孩子?今天肯定一起帶來啊,就不知這孩子肯不肯跟你舅媽回島。”
費清勇和吳月華的兒子比悅悅大一歲,叫費俊,島上人習慣叫費勁,島上沒有幼兒園,整天放飛自我,屬於貓嫌狗憎的年紀。
“舅舅舅媽沒說什麽?”
“說什麽?能賺錢肯定好的哇。就那條摩托艇,說是租給了村裏的小喇子開,不知道能收多少租金,我估計不消兩年,這船就被小喇子糟蹋完了。
你小娘姨估計和你舅舅家一起過來,十點半以後到吧,做象客人唄。”
其實在鄉下,隻要一家辦事請客,作為至親,是要早過來幫忙的。
舅媽和小娘姨,那兩人,是不會考慮親情的,能省力就省力的主,不特意吩咐早點過來,絕對不會早過來的。
“沒事媽,今天我們到飯店裏吃,用不著幫忙的。”
“你公婆和浩宇去碼頭上工了?”
“對的,今天還是就我們一家在上班,其他人要晚上才到呢。”
“那他爸,你也去碼頭幫忙去吧,我和迎春在家裏等客人上門。”
周父聞言點頭:“就是我這衣服?”
費秋英推他往外走:“碼頭那邊別的沒有,衣服特別多,你到最東麵一間,牆上掛的衣
服裏,挑一件最幹淨的,套身上就可以了。”說著把周父推出了門。
“媽你和爸今天不回去了吧?船我已經跟老板講好了,留一艘給你們睡。”
“你爸回去搬東西,我留下。”費秋英說著拉起女兒的手:“你和我到雪琴房裏來。”
李雪琴這會坐在床沿上,和兩個孩子看電視呢。
“雪琴啊,”費秋英道:“有個事我得先和你們說一下,年前我那大侄子清傑,到西山開什麽年終會,碰到了你二哥那個兒子,叫李星宇是吧?好像現在在村裏做什麽領導。
清傑嘴欠,說了你們全家搬到市裏,今天圓屋酒,也說了你開刀的事情。不知道他們今天會不會過來?”
姑侄媳倆大眼瞪小眼,一時神思不一。
李雪琴眼眶有點紅,顯然在竭力忍著情緒。當初親哥哥和母親,任她哭得聲嘶力竭,毫不留戀地離開,她在心裏已經把他們當成死了的。
但這世上最割舍不了的就是親情,無數次的夢裏,她夢到的都是小時候媽媽的懷抱,自己發燒燒壞脊椎時老媽抱著自己痛哭的樣子。
其實年前開刀,她也害怕下不了手術台的,手術後,那種痛讓她生不如死,那個時候,她也是渴望媽媽能來看看她的,哪怕就在病床前站一站,喊一聲“孩子。”那就夠了。
可惜都沒有。
她是依附哥哥嫂子侄子侄媳婦生的,插葷打科可以,大事,她是沒資格做主的。
這一點上,她是很清醒的。
她認為,在家裏的話語權方麵,她甚至比不上佳澤和悅悅,這兩個小家夥至少有父母祖父母的疼愛,而她是被母親和親哥哥拋棄的人。
“這件事,得由我大哥大嫂浩宇迎春來定,”李雪琴道:“我聽他們的。”
周迎春也在沉思。
來最早的肯定是周父周母,兩人都是大包小包的:“年前村裏小店進了點海蜇頭,我買了幾桶,本來想著文浩結婚要用的,現在也不知道啥時辦喜事,先吃了吧。”
好大一個黑色的桶,裏麵滿滿的海蜇頭,估計能吃一年了。
“這是雞蛋。我們自己家沒多少,問幾家鄰居收的,都說自己家養的雞蛋比城裏買的營養,以後要的話,打個電話回家,直接收了送上來。”
“這是……”
滿滿的父母之愛,李家人感動不已。
周父周母交代好東西,又掏出兩個紅包,費秋英啪唧一聲,親了佳澤一口:“乖寶,想不想外婆?”說著也不等孩子回答,一個紅包塞小家夥手裏:“喏,這是外公外婆給的紅包,自己拿好,不要給你們媽媽哦。”
說完,又對著悅悅啪唧一口:“囡囡,想死外婆了,你想不想外婆?想的啊,哪裏想啊?哦,頭、手、腳、耳朵……哦喲喲,哪裏都想外婆啊,啪唧,真乖,喏,乖小囡要獎勵紅包的哇,給,這是外公外婆給囡囡的紅包,希望我們囡囡和哥哥一樣,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
周迎春招呼父母坐下,問道:“爸媽,文浩呢?”
“哦喲,”費秋英翻了個白眼,擺擺手道:“有了老婆忘了娘,我算是體會到了。大年夜下午到家的,年初一下午就回陸慕了。今天說是直接過來,明天就要回湖城了。”
“是他一個人回島的還是和小顧一起回的啊?”
“這倒是兩個人一起回的。”
“那蠻好了,你不能既要又要還要啊。”
“哎你這丫頭,好像你媽是周扒皮似的,什麽既要又要還要?我哪裏既要又要還要了?”
女兒就是這樣,在父母和兄弟之間有小摩擦的時候,充當潤滑劑。
“你看啊,他們本來假就沒幾天,能回來就很好了。過年,哪個規定一定要在男方過的?人家小顧是大女兒,回顧家過年也說的過去的呀,現在到島上過年,說明人家還是敬重文浩,敬重你和我爸的,這個麵子給你們了,我覺得挺不錯的,明事理。
再說了,年初一到昨天,滿打滿算三天,人家不要給以前的同事、領導拜年的啊?說不定在陸慕也就呆了半天不到呢。
年輕人事情多,你就多體諒。
結婚的事情沒提?”
“怎麽沒提,說還沒考慮呢,說那邊太忙。”
“其實領了結婚證就算是結婚了。”
“那不算的,島上不辦婚禮,人家誰認你已經結婚了。”
“媽,結婚是自己的事,又不要別人認可的。”
“結婚就是要別人認可啊,就是結給別人看的。”
唉,算了,勸不通,周迎春趕快轉移話題:“舅舅和小娘姨家啥時候到?”
說到這事,費秋英神色鄭重起來:“年初一清勇來拜年時說了,好像決定來碼頭上工了,今天就要把東西一起帶來了。
孩子?今天肯定一起帶來啊,就不知這孩子肯不肯跟你舅媽回島。”
費清勇和吳月華的兒子比悅悅大一歲,叫費俊,島上人習慣叫費勁,島上沒有幼兒園,整天放飛自我,屬於貓嫌狗憎的年紀。
“舅舅舅媽沒說什麽?”
“說什麽?能賺錢肯定好的哇。就那條摩托艇,說是租給了村裏的小喇子開,不知道能收多少租金,我估計不消兩年,這船就被小喇子糟蹋完了。
你小娘姨估計和你舅舅家一起過來,十點半以後到吧,做象客人唄。”
其實在鄉下,隻要一家辦事請客,作為至親,是要早過來幫忙的。
舅媽和小娘姨,那兩人,是不會考慮親情的,能省力就省力的主,不特意吩咐早點過來,絕對不會早過來的。
“沒事媽,今天我們到飯店裏吃,用不著幫忙的。”
“你公婆和浩宇去碼頭上工了?”
“對的,今天還是就我們一家在上班,其他人要晚上才到呢。”
“那他爸,你也去碼頭幫忙去吧,我和迎春在家裏等客人上門。”
周父聞言點頭:“就是我這衣服?”
費秋英推他往外走:“碼頭那邊別的沒有,衣服特別多,你到最東麵一間,牆上掛的衣
服裏,挑一件最幹淨的,套身上就可以了。”說著把周父推出了門。
“媽你和爸今天不回去了吧?船我已經跟老板講好了,留一艘給你們睡。”
“你爸回去搬東西,我留下。”費秋英說著拉起女兒的手:“你和我到雪琴房裏來。”
李雪琴這會坐在床沿上,和兩個孩子看電視呢。
“雪琴啊,”費秋英道:“有個事我得先和你們說一下,年前我那大侄子清傑,到西山開什麽年終會,碰到了你二哥那個兒子,叫李星宇是吧?好像現在在村裏做什麽領導。
清傑嘴欠,說了你們全家搬到市裏,今天圓屋酒,也說了你開刀的事情。不知道他們今天會不會過來?”
姑侄媳倆大眼瞪小眼,一時神思不一。
李雪琴眼眶有點紅,顯然在竭力忍著情緒。當初親哥哥和母親,任她哭得聲嘶力竭,毫不留戀地離開,她在心裏已經把他們當成死了的。
但這世上最割舍不了的就是親情,無數次的夢裏,她夢到的都是小時候媽媽的懷抱,自己發燒燒壞脊椎時老媽抱著自己痛哭的樣子。
其實年前開刀,她也害怕下不了手術台的,手術後,那種痛讓她生不如死,那個時候,她也是渴望媽媽能來看看她的,哪怕就在病床前站一站,喊一聲“孩子。”那就夠了。
可惜都沒有。
她是依附哥哥嫂子侄子侄媳婦生的,插葷打科可以,大事,她是沒資格做主的。
這一點上,她是很清醒的。
她認為,在家裏的話語權方麵,她甚至比不上佳澤和悅悅,這兩個小家夥至少有父母祖父母的疼愛,而她是被母親和親哥哥拋棄的人。
“這件事,得由我大哥大嫂浩宇迎春來定,”李雪琴道:“我聽他們的。”
周迎春也在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