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宇今天晚班,剛好在門衛處巡視,看見老媽和媳婦大晚上的過來,嚇了一大跳:“媽,迎春,怎麽過來啦?出什麽事了?”
“沒有沒有,你爸和你姑都好好的呢,就是剛才我和迎春跟著老板去問了佳澤讀書的事情,想跟你說一說。”
時間也不早了,周迎春當下就將打聽來的事情和李浩宇說了,末了跟他道:“這事是我家目前最重要的事情,離過年沒多少天了,一過年佳澤和悅悅就要出來讀書,那最好年前就辦好入學手續,時間真的很緊。
你明天能不能找找你的老領導,看看他能不能幫忙解決,我們花點錢請他走動,哪怕兩個孩子出擇校費,也是值得的。成不成的,你明天下了班過來一趟,我們一起商量一下。”
“行,我知道了。”李浩宇看兩人連夜過來,知道這事拖不得,心裏也重視起來:“等一下,我去跟他們說一聲,送你們回去。”
“用不著的,這路上都是燈,亮的象大白天,路上人也不少,我們是兩個人,空著手,肯定沒事的。
你回去吧,不要影響你上班。”
周迎春說著,衝他擺擺手,和婆婆走了。
李浩宇想想不放心,還是回去說了一聲,在老媽和妻子身後遠遠地跟著,看著她倆走過了醫院,走到了望星橋堍,才往回走。
第二天,李浩宇交班後也沒有回去補覺,就在辦公室等著,到九點單位裏人上班,他去找顧科長。
“排長。”他習慣叫顧聞中為排長,親切。
“你怎麽一大早就過來了?”顧聞中抽出一根香煙,扔給李浩宇。
兩人抽了一口煙,李浩宇道:“還是孩子讀書的事情,本來想著小的托你,大的托我老婆單位的老板,但那邊似乎不順利,不知道你能不能……”
顧科長擺擺手:“你這個事情,我本來想跟你說的,難度挺大的。
你也知道,機關幼兒園在市裏,那是首屈一指的,師資力量、硬件設施等等,都是超一流的。你想這麽好的幼兒園,想把孩子塞進來的有多少?
我問了我們科長,人家說這是市級幼兒園,盡管在我們的地盤上,但我們是區政府啊,它不歸我們管,是市裏直管的。
而且,我跟你講啊,幼兒園和小學還不一樣,小學和初中那是義務教育,隻要是符合地段生政策的,學校必須接下來的。
但幼兒園是學前教育,不屬於義務教育階段。在地段裏的孩子,如果報名晚,人家招滿了,你也沒辦法進去讀書。
唉,就是這麽規定的,很不合理,但規定就是規定,沒辦法。
我也不知道,這計劃生育實行了這麽久,怎麽孩子越來越多了。”
“那能不能托托科長?你放心,該打點的我們舍得的,心裏有數的。”
“怎麽沒托,沒托我也不會知道這中間的道道。科長說了,他不夠格找市裏領導,誰來睬他一個區級機關後勤科科長,他是文化人還好一點,他和我們一樣也是部隊這轉業的。
媽的,好像轉業的隻能坐保衛科這個位置,難道我當時做排長就隻管後勤?還不是什麽都要管,比這些考大學的差哪裏了?操……”
李浩宇聽著排長發牢騷,心裏忍不住悲涼,以為自己一家全家出動,已經到市裏來工作了,但實際情況就是,自己這麽年輕,幹的是四五十歲中老年男人的活——保安;妻子和父母,更是在垃圾堆裏討生活。
明明全家都在市裏幹活,但孩子就是沒資格在附近學校讀書。
不甘心嗎?當然,但也沒辦法。
回家?
更不甘心,自己已經是這樣了,自己的孩子更要想辦法改變命運的軌跡。
晚上,李浩宇早早就來到了垃圾碼頭。
碼頭這邊,三頓飯吃的一向比較早,符合老年人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
周迎春跟老板夫婦打了招呼,說是要借這餐廳用用,全家商量一下孩子上學的事情。
馮老板也知道,這是李家的大事,當場幫著趕其他幾個老人:“早點回去休息吧,明天還要早起呢。天越來越冷了,多灌一個鹽水瓶啊。”
周家五人坐在八仙桌邊,周迎春先將情況又簡單地說了一下,這些事,李父和李雪琴白天已經知道了。
李浩宇又將他這邊的情況也說了一下。
“就是說,兩個孩子讀書的事,一個都沒有落實?”李父問。
周迎春和李浩宇對視一眼,沉重點頭。
“那接下來怎麽辦?”李母問。
“第一個問題,孩子要不要接出來上學?”李浩宇道。
周迎春似笑非笑地看著他:“你說呢?”
“當然要。”李雪琴插嘴:“這陣子我在碼頭,看到這邊來來去去的就是禾城大學的學生和邊上衛校的學生,三三兩兩的,那渾身氣度、那臉上的神態,都跟我們島上的人不一樣的。
我們那時候是出島困難,大家又是連飯都吃不大飽,那讀書自然放在後麵,現在形勢不一樣了,很容易書包翻身的,那為啥不讓佳澤和悅悅讀書,來個書包翻身。
我看這裏的那些大學生、中專生,也不是家家都是萬元戶吧,肯定也有很多人家條件差的,甚至不如我們家呢,人家能供孩子讀書,我們為什麽不能?”
“在島上也在讀書啊。”李母道。
李雪琴撇撇嘴:“拉倒吧。那島上說的好聽點是在讀書,說穿了就是在看著孩子不出亂子,三年讀本老大學,翻來翻去就是那些東西,我看那幾個老師水平也差,不然也不會被發配到島上來。
你們看看我們島上,有點條件的哪家不把孩子送出去讀書的?
別人不說,就說文浩和清傑清勇三人,小時候又沒有差距的,現在呢?清傑年紀比文濤大,那時候春英姐沒條件把清傑帶出去讀書,他就混了個初中畢業,現在盡管在島上做幹部,一年收入多少?跟文浩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再看兩人的媳婦,文浩現在要結婚的對象是名牌大學畢業的,能幹著呢。
清傑他媳婦,不用我多說了吧,你們比我清楚,就是一個拎不清的,那是沒辦法啊,在島上,能適配的女子就那麽幾個。
清勇是你們舅媽不舍得送出島讀書,好了,現在就開個小摩托艇,說好聽點載客做生意,但有多少收入大家都知道。
所以我覺得第一個要確定的,就是我們家的兩個寶,一定要出島讀書。”
“沒有沒有,你爸和你姑都好好的呢,就是剛才我和迎春跟著老板去問了佳澤讀書的事情,想跟你說一說。”
時間也不早了,周迎春當下就將打聽來的事情和李浩宇說了,末了跟他道:“這事是我家目前最重要的事情,離過年沒多少天了,一過年佳澤和悅悅就要出來讀書,那最好年前就辦好入學手續,時間真的很緊。
你明天能不能找找你的老領導,看看他能不能幫忙解決,我們花點錢請他走動,哪怕兩個孩子出擇校費,也是值得的。成不成的,你明天下了班過來一趟,我們一起商量一下。”
“行,我知道了。”李浩宇看兩人連夜過來,知道這事拖不得,心裏也重視起來:“等一下,我去跟他們說一聲,送你們回去。”
“用不著的,這路上都是燈,亮的象大白天,路上人也不少,我們是兩個人,空著手,肯定沒事的。
你回去吧,不要影響你上班。”
周迎春說著,衝他擺擺手,和婆婆走了。
李浩宇想想不放心,還是回去說了一聲,在老媽和妻子身後遠遠地跟著,看著她倆走過了醫院,走到了望星橋堍,才往回走。
第二天,李浩宇交班後也沒有回去補覺,就在辦公室等著,到九點單位裏人上班,他去找顧科長。
“排長。”他習慣叫顧聞中為排長,親切。
“你怎麽一大早就過來了?”顧聞中抽出一根香煙,扔給李浩宇。
兩人抽了一口煙,李浩宇道:“還是孩子讀書的事情,本來想著小的托你,大的托我老婆單位的老板,但那邊似乎不順利,不知道你能不能……”
顧科長擺擺手:“你這個事情,我本來想跟你說的,難度挺大的。
你也知道,機關幼兒園在市裏,那是首屈一指的,師資力量、硬件設施等等,都是超一流的。你想這麽好的幼兒園,想把孩子塞進來的有多少?
我問了我們科長,人家說這是市級幼兒園,盡管在我們的地盤上,但我們是區政府啊,它不歸我們管,是市裏直管的。
而且,我跟你講啊,幼兒園和小學還不一樣,小學和初中那是義務教育,隻要是符合地段生政策的,學校必須接下來的。
但幼兒園是學前教育,不屬於義務教育階段。在地段裏的孩子,如果報名晚,人家招滿了,你也沒辦法進去讀書。
唉,就是這麽規定的,很不合理,但規定就是規定,沒辦法。
我也不知道,這計劃生育實行了這麽久,怎麽孩子越來越多了。”
“那能不能托托科長?你放心,該打點的我們舍得的,心裏有數的。”
“怎麽沒托,沒托我也不會知道這中間的道道。科長說了,他不夠格找市裏領導,誰來睬他一個區級機關後勤科科長,他是文化人還好一點,他和我們一樣也是部隊這轉業的。
媽的,好像轉業的隻能坐保衛科這個位置,難道我當時做排長就隻管後勤?還不是什麽都要管,比這些考大學的差哪裏了?操……”
李浩宇聽著排長發牢騷,心裏忍不住悲涼,以為自己一家全家出動,已經到市裏來工作了,但實際情況就是,自己這麽年輕,幹的是四五十歲中老年男人的活——保安;妻子和父母,更是在垃圾堆裏討生活。
明明全家都在市裏幹活,但孩子就是沒資格在附近學校讀書。
不甘心嗎?當然,但也沒辦法。
回家?
更不甘心,自己已經是這樣了,自己的孩子更要想辦法改變命運的軌跡。
晚上,李浩宇早早就來到了垃圾碼頭。
碼頭這邊,三頓飯吃的一向比較早,符合老年人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
周迎春跟老板夫婦打了招呼,說是要借這餐廳用用,全家商量一下孩子上學的事情。
馮老板也知道,這是李家的大事,當場幫著趕其他幾個老人:“早點回去休息吧,明天還要早起呢。天越來越冷了,多灌一個鹽水瓶啊。”
周家五人坐在八仙桌邊,周迎春先將情況又簡單地說了一下,這些事,李父和李雪琴白天已經知道了。
李浩宇又將他這邊的情況也說了一下。
“就是說,兩個孩子讀書的事,一個都沒有落實?”李父問。
周迎春和李浩宇對視一眼,沉重點頭。
“那接下來怎麽辦?”李母問。
“第一個問題,孩子要不要接出來上學?”李浩宇道。
周迎春似笑非笑地看著他:“你說呢?”
“當然要。”李雪琴插嘴:“這陣子我在碼頭,看到這邊來來去去的就是禾城大學的學生和邊上衛校的學生,三三兩兩的,那渾身氣度、那臉上的神態,都跟我們島上的人不一樣的。
我們那時候是出島困難,大家又是連飯都吃不大飽,那讀書自然放在後麵,現在形勢不一樣了,很容易書包翻身的,那為啥不讓佳澤和悅悅讀書,來個書包翻身。
我看這裏的那些大學生、中專生,也不是家家都是萬元戶吧,肯定也有很多人家條件差的,甚至不如我們家呢,人家能供孩子讀書,我們為什麽不能?”
“在島上也在讀書啊。”李母道。
李雪琴撇撇嘴:“拉倒吧。那島上說的好聽點是在讀書,說穿了就是在看著孩子不出亂子,三年讀本老大學,翻來翻去就是那些東西,我看那幾個老師水平也差,不然也不會被發配到島上來。
你們看看我們島上,有點條件的哪家不把孩子送出去讀書的?
別人不說,就說文浩和清傑清勇三人,小時候又沒有差距的,現在呢?清傑年紀比文濤大,那時候春英姐沒條件把清傑帶出去讀書,他就混了個初中畢業,現在盡管在島上做幹部,一年收入多少?跟文浩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再看兩人的媳婦,文浩現在要結婚的對象是名牌大學畢業的,能幹著呢。
清傑他媳婦,不用我多說了吧,你們比我清楚,就是一個拎不清的,那是沒辦法啊,在島上,能適配的女子就那麽幾個。
清勇是你們舅媽不舍得送出島讀書,好了,現在就開個小摩托艇,說好聽點載客做生意,但有多少收入大家都知道。
所以我覺得第一個要確定的,就是我們家的兩個寶,一定要出島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