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工廠招工
重生小畫寶在六十年代玩嗨了 作者:肆爺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村裏這邊機械廠也開工了,村裏被錄取的村民也上班了,這家機械廠暫時生產的是收割機,還是大量生產,盡量年前生產部分出來送去南方那邊,唐畫把微耕機的圖紙也拿了出來,因為之前說好的,製作這個機器的時候要跟之前從京都過來的研究員們聯係,唐畫先聯係了他們然後才開始準備材料,等人到了之後材料也準備好了。
一行人,唐畫作為主力就開始研究了,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製作好,機器專門開去荒地試了一下,效果很好,至於那台她跟哥哥們一起製作的收割機,被伍老通知弄到京都那邊去了,說要放起來,以後給人參觀,這是國內第一台水旱多種類一體收割機,唐畫也沒拒絕,反正紅旗大隊會有一台免費新的,何樂不為!!!
廠裏加上微耕機的生產,才兩個月,廠裏又要招人了,這個消息就像一個炸彈,在村裏打響了,很多第一次沒有考過的人,現在又開始躍躍欲試,村長還說了,這次知青點的人也可以參加。
但是就剩下那幾個歪瓜裂棗,唐畫還真真看不上,說到知青點這邊,阮飛翼本來是被家裏靠關係要回城了,但是被唐畫阻止了,因為他是扭轉時間前的男主,怕他回城又搞出什麽事情來,所以唐畫還是出手了,在收到消息的當天晚上她就去了阮家又收了一波,這阮家,怎麽說呢,大事沒有,但是小事不少,最終失去後台的庇護,阮飛翼沒有成功回城,但是要怎麽收拾他跟女主,唐畫還沒想好。
第二次招人考試的時候知青點這邊基本上都來了,穆德業跟李麗這次也參加了考試,還有一些其他村的年輕人,都是初中畢業以上的學曆才能參加。
這次考試很嚴格,因為要招的人比較多,所以考了整整一天,等到下午考完試的時候,所有人都緊張地等待著結果。
過了幾天,錄取名單出來了,大家都圍在一起看。唐畫也擠進去看了一眼,發現不止穆德業夫婦,第一批來的幾個知青都被錄取了。
“恭喜你們啊!”唐畫笑著對穆德業和李麗說。
“謝謝畫寶。”穆德業和李麗高興得合不攏嘴。
看到他們被錄取,唐畫心裏也特別開心,不知道為什麽,她對這這幾個知青都挺有好感的。也許是因為他們都老實本分的上工,不搞事,而且性格也挺好。
第二批新來的知青看到自己沒被錄取,都憤恨不已,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道理他們在多次搞事沒有成功的情況下都安分了。
招聘這個事就這麽告一段落,但是唐畫並沒有停下腳步,她深知農業機械化的重要性,於是決定繼續研發更多實用的農機具。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唐畫又開始忙碌起來,她要把腦海中的新型農具用畫筆展現出來。她坐在桌前,一筆一劃認真地描繪著,紙上逐漸浮現出播種機、插秧機等新型農具的模樣。這些農具都是她在空間找出來的書,然後按照那個樣子繪製的,按照現在這個時候的材料做出來雖然有些粗糙,但已經足夠了,以後再慢慢改進吧!
還有很多簡單的農具也被她畫出來了,農民使用起來也可以很省事,而且如果這些農具能夠得到推廣應用,也會大大提高農業時間效率,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為這個時代的農村帶來一些改變。
經過反複地修改,唐畫終於完成了這幾幅圖稿。她先將其中一些農具的圖紙交給了機械廠廠長,讓他拿去跟村裏的大隊長去商量。在討論會上,唐畫詳細解釋了每一種農具的功能和優勢,聽完後,兩人都非常高興,對唐畫讚不絕口,他們表示一定會盡快將這些農具製造一套出來,如果像說的那樣方便使用,那一定要盡快將其推廣到全國範圍內使用。
同時,唐畫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一台收割機和一台微耕機作為獎勵。此外,還有貳仟塊錢的獎金!唐畫緊緊握著那一大包錢,感覺整個人都變得輕飄飄起來。
盡管她的空間裏已經擁有數百萬甚至數千萬的現金,但這份獎金卻是她親手勞動所得,意義非凡。
唐畫深知,這不僅是一份物質的收獲,更是對她努力付出的認可與肯定。這筆獎金代表著她辛勤工作的成果,讓她感到無比自豪。
與此同時,秋收的季節也來臨了,金燦燦的麥浪一望無際,沉甸甸的麥穗隨風搖曳,仿佛在向人們展示著豐收的喜悅。
大隊長站在田邊,望著眼前的景象,嘴角始終掛著笑容,他知道,今年的收成一定比往年要多四倍左右,一看這些麥穗就知道了。
終於,秋收的鍾聲響起,村裏的男女老少紛紛拿起鐮刀,走向田間地頭。而這次,駕駛收割機的不再是顧家兄弟,而是村裏的兩個年輕小夥子,他們輪流駕駛著收割機,穿梭於麥田之間,將一片片成熟的麥子收入機器中。
與以往不同的是,由於有了收割機的幫助,今年的秋收速度明顯加快。原本需要兩個月才能完成的秋收工作,如今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全部結束了,村民們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辛苦地彎腰割麥,隻需將收割好的麥子運回家中晾曬即可。
在這段時間裏,唐畫也沒有閑著,她時常來到田間,觀察收割機的運行情況,記錄下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在麥子這些都曬幹後,不但市區以下的政府官員來,就連京都那邊的搞農產的研究員也來了幾個。
等人到齊後就開始稱重,結果除了唐畫以外震驚了在場所有人,稱重下來麥子的畝產量平均達到了一千四百斤左右,顧東看到這個產量上前就抱住了唐畫,用顫抖的聲音說道“畫寶,大哥謝謝你,有了高產種子,人民終於不用餓肚子了。”
幾個研究員更是拉著畫寶問這問那的,得知還有有機化肥這一回事,幾個人終於蹦不住了,直接拉著唐畫就討論了起來。
一行人,唐畫作為主力就開始研究了,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製作好,機器專門開去荒地試了一下,效果很好,至於那台她跟哥哥們一起製作的收割機,被伍老通知弄到京都那邊去了,說要放起來,以後給人參觀,這是國內第一台水旱多種類一體收割機,唐畫也沒拒絕,反正紅旗大隊會有一台免費新的,何樂不為!!!
廠裏加上微耕機的生產,才兩個月,廠裏又要招人了,這個消息就像一個炸彈,在村裏打響了,很多第一次沒有考過的人,現在又開始躍躍欲試,村長還說了,這次知青點的人也可以參加。
但是就剩下那幾個歪瓜裂棗,唐畫還真真看不上,說到知青點這邊,阮飛翼本來是被家裏靠關係要回城了,但是被唐畫阻止了,因為他是扭轉時間前的男主,怕他回城又搞出什麽事情來,所以唐畫還是出手了,在收到消息的當天晚上她就去了阮家又收了一波,這阮家,怎麽說呢,大事沒有,但是小事不少,最終失去後台的庇護,阮飛翼沒有成功回城,但是要怎麽收拾他跟女主,唐畫還沒想好。
第二次招人考試的時候知青點這邊基本上都來了,穆德業跟李麗這次也參加了考試,還有一些其他村的年輕人,都是初中畢業以上的學曆才能參加。
這次考試很嚴格,因為要招的人比較多,所以考了整整一天,等到下午考完試的時候,所有人都緊張地等待著結果。
過了幾天,錄取名單出來了,大家都圍在一起看。唐畫也擠進去看了一眼,發現不止穆德業夫婦,第一批來的幾個知青都被錄取了。
“恭喜你們啊!”唐畫笑著對穆德業和李麗說。
“謝謝畫寶。”穆德業和李麗高興得合不攏嘴。
看到他們被錄取,唐畫心裏也特別開心,不知道為什麽,她對這這幾個知青都挺有好感的。也許是因為他們都老實本分的上工,不搞事,而且性格也挺好。
第二批新來的知青看到自己沒被錄取,都憤恨不已,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道理他們在多次搞事沒有成功的情況下都安分了。
招聘這個事就這麽告一段落,但是唐畫並沒有停下腳步,她深知農業機械化的重要性,於是決定繼續研發更多實用的農機具。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唐畫又開始忙碌起來,她要把腦海中的新型農具用畫筆展現出來。她坐在桌前,一筆一劃認真地描繪著,紙上逐漸浮現出播種機、插秧機等新型農具的模樣。這些農具都是她在空間找出來的書,然後按照那個樣子繪製的,按照現在這個時候的材料做出來雖然有些粗糙,但已經足夠了,以後再慢慢改進吧!
還有很多簡單的農具也被她畫出來了,農民使用起來也可以很省事,而且如果這些農具能夠得到推廣應用,也會大大提高農業時間效率,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為這個時代的農村帶來一些改變。
經過反複地修改,唐畫終於完成了這幾幅圖稿。她先將其中一些農具的圖紙交給了機械廠廠長,讓他拿去跟村裏的大隊長去商量。在討論會上,唐畫詳細解釋了每一種農具的功能和優勢,聽完後,兩人都非常高興,對唐畫讚不絕口,他們表示一定會盡快將這些農具製造一套出來,如果像說的那樣方便使用,那一定要盡快將其推廣到全國範圍內使用。
同時,唐畫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一台收割機和一台微耕機作為獎勵。此外,還有貳仟塊錢的獎金!唐畫緊緊握著那一大包錢,感覺整個人都變得輕飄飄起來。
盡管她的空間裏已經擁有數百萬甚至數千萬的現金,但這份獎金卻是她親手勞動所得,意義非凡。
唐畫深知,這不僅是一份物質的收獲,更是對她努力付出的認可與肯定。這筆獎金代表著她辛勤工作的成果,讓她感到無比自豪。
與此同時,秋收的季節也來臨了,金燦燦的麥浪一望無際,沉甸甸的麥穗隨風搖曳,仿佛在向人們展示著豐收的喜悅。
大隊長站在田邊,望著眼前的景象,嘴角始終掛著笑容,他知道,今年的收成一定比往年要多四倍左右,一看這些麥穗就知道了。
終於,秋收的鍾聲響起,村裏的男女老少紛紛拿起鐮刀,走向田間地頭。而這次,駕駛收割機的不再是顧家兄弟,而是村裏的兩個年輕小夥子,他們輪流駕駛著收割機,穿梭於麥田之間,將一片片成熟的麥子收入機器中。
與以往不同的是,由於有了收割機的幫助,今年的秋收速度明顯加快。原本需要兩個月才能完成的秋收工作,如今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全部結束了,村民們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辛苦地彎腰割麥,隻需將收割好的麥子運回家中晾曬即可。
在這段時間裏,唐畫也沒有閑著,她時常來到田間,觀察收割機的運行情況,記錄下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在麥子這些都曬幹後,不但市區以下的政府官員來,就連京都那邊的搞農產的研究員也來了幾個。
等人到齊後就開始稱重,結果除了唐畫以外震驚了在場所有人,稱重下來麥子的畝產量平均達到了一千四百斤左右,顧東看到這個產量上前就抱住了唐畫,用顫抖的聲音說道“畫寶,大哥謝謝你,有了高產種子,人民終於不用餓肚子了。”
幾個研究員更是拉著畫寶問這問那的,得知還有有機化肥這一回事,幾個人終於蹦不住了,直接拉著唐畫就討論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