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是了解皇帝的,她明白皇帝的想法,也知道皇帝的軟肋,所以她盡量想用往昔弱化白恩的存在。為此她甚至把自己那大逆不道的想法都說出來了,這樣一個被往日苦難逼迫的母親形象,總是能勾起人的同情的。不過,石貴妃的一番話一出,在場的人除了惡寒太後的手段,那點同情心根本沒來得及聚起來就消散了。韓司恩看著由自己引發的這場鬧劇,心裏無波無瀾。太後打的什麽主意呢?說是因為兒子,但說到底不過是因為權欲二字。當年太後和皇帝因為王瑛的事關係變得極為僵硬,太後在突然有了白恩這個私生子,心中不忍落胎,便前去西山別苑修行去了,這樣等於完全放權給皇帝了。至於貴妃,不過是太後的一個隨手可以丟棄的棋子。一開始太後也許並沒有想過讓這個私生子取代皇帝的地位,但是她到底是自私的,那時大概也是心裏也是有點害怕的,一個太後,是這天下最尊貴的女子,日後是要葬在皇陵陪伴先皇的,但現在卻暗結珠胎,被人發現就是罪孽了。於是太後便早早的做了準備,她把能想到的都打算好了。她是皇帝的親生母親,萬一生下來的孩子和皇帝相像怎麽辦?她要給自己這個孩子除了地位以外最好的東西,所以就要有人為此犧牲。石貴妃是這件事裏最好的人選,她心有不甘,又是石家的後輩,容易被控製。太後當年計劃就是,石貴妃生下孩子後,自己就把那個孩子送人,保證一輩子的富貴便是。若是以後自己的孩子長得和皇帝不像,那就讓他平平安安富富裕裕的過一生。若是兄弟麵像,惹人懷疑了,有石貴妃在那裏頂著,沒人會想到這個孩子是自己生下的。至於她悄悄生下孩子不被人發現,那時皇帝和她鬧氣,西山別苑隻有她這個太後,那裏的主人便隻有自己,隱瞞自己的行程悄悄出別苑,去私下裏找個大夫生下孩子雖然有些困難,但不是不可能。當然兩個孩子性別一樣不一樣這事,太後更不會擔心。無論石貴妃生下的是男是女,她總有辦法讓她認為和自己的孩子是一樣的。隻是石貴妃那個孩子來的有點晚,用了藥早產後,竟然沒活多久。太後對一個孩子的生死並不在意,但是為了給自己的兒子積福,太後也隻是在說了句晦氣之後,讓人把這孩子偷偷掩埋了。給他在寺廟裏點了一盞長明燈,算是了了這件事。後來太後故意刺激心上人去世的皇帝,趁機把皇宮清理一遍,當年知道這事的宮女和內監,除了撫養白恩的王氏,沒一個活著的。太後一開始也許隻是想讓這個孩子在自己眼前,看著他富貴。但是王氏作為一個宮女,知道這孩子的身世,不敢不用心教導。白俊這個做父親的,對這個孩子隻能疼隻能敬不敢怪罪。於是白恩自幼禮儀周全,儀態端正,熟讀經史,是個難得的官家子。太後每逢宮中有重要節日舉辦宴會時,看到前來參加宴會的白恩,那是既心疼又難過。後來大概就像太後說的,白恩越來越大時,麵相有兩分皇帝的影子,加上權利被皇帝一層一層的剝奪,太後的心思便活絡起來了,被壓在心底的不甘心,也絲絲縷縷的跑到了心頭。。於是在白恩不知道的情況下,便有人開始為他鋪路了。自古以來皇位的爭奪都是慘烈的,宮裏的皇子就這麽幾個,大皇子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又無心皇位,二皇子被控製在自己手裏。剩下的是不被皇帝待見但皇帝也不願意他死的三皇子,和看似最適合繼承皇位的五皇子。沒有皇子是無心皇位的,所以隻要冷眼旁觀或者暗中推動姬洛和姬懷爭奪,兩人有一人失敗後,目標隻剩下一人了。姬容因為身體之故,是最不被人懷疑的。等隻剩下一人後,就是姬容出手的時刻。當然,在太後漫長詳細的計劃中,姬容也隻是一顆棋子。姬容若是殺了自己的兄弟,那就是被人拿住了爭權殺兄,或者可以添加個弑父的把柄。謠言之下,如果有人發現白恩和皇帝麵容相似,這個時候石貴妃站出來,說白恩是皇帝的親生兒子,滴血驗親也好,滴血驗骨也罷,事態終會朝著人想的那個方向走。當然,這個過程需要慢慢發酵,需要暗中為白恩培養好人手,需要好幾年才能完成。也許太後心底還有一點良知,也許是想給白恩最安全的上位之路。所以她沒有想過直接把皇帝給殺了,趁機引起朝堂上的震動。那樣白恩走到皇位的路太過荊棘,一不小心就會跌入懸崖,所以還是慢慢悠悠的跟著計劃走的好。到時,天時地利人和,一切順理成章。也許上輩子太後真的成功了,韓司恩有些無聊的想,畢竟姬洛死在了白恩手中。那時,已經是現在時間點的好幾年後,白恩大概不是什麽都不知道的貴公子。所以姬洛的死最終還是會歸到姬容頭上。有這個想法的還有重活一輩子的姬洛,他根本沒有想過白恩的身世在被揭露時,會是這樣的。或者說在麵對一些疑惑時,他根本沒敢往這方麵想。想到上輩子自己和白文瀚的結交,自己把姬懷鬥下去,白文瀚的失蹤和死亡,自己最終的萬箭穿心,姬洛不由的打了個寒顫。他想,這些事是不是都被人在暗中看著,等著自己一步一步往裏麵跳。而姬容,早已經被事態的發展震驚的沒了神智,他跪在那裏,感覺自己完完全全就是個傻子。不過這也隻是猜測,韓司恩沒有活到那個時候,姬洛也沒看到最終的結果,也不知道事情到底如何發展的。或許,太後的計劃被人發現了也說不定。隻是那個時候,也許這大周朝,沒有能扛得起一個天下責任的皇子。不過這些都和自己無關了,韓司恩薄涼的想,他現在隻想在皇帝開口處置所有參與這場陰謀的人之前,把有當年皇貴妃王瑛死亡的事給問出來。於是靜默之中,韓司恩望向太後,淡聲道:“雖然事情到了現在這一地步已經沒有什麽好說的了,但微臣還有一點疑惑,這也是三皇子一心想知道的,當年的皇貴妃為何身亡?在微臣看來,皇貴妃身亡的時間點很巧妙,微臣在想,皇貴妃是不是看到了什麽不該看到的,所以惹太後不喜了?”第102章 遠遠跪在一邊的元寶簡直不敢看皇帝的臉色, 他現在隻想給韓司恩跪下, 求他免開自己的那張嘴了。現在所有的事基本上都是韓司恩這個挑事精挑出來的不說, 現在他還敢提皇帝心中最為忌諱的死者,皇貴妃王瑛。元寶心裏非常發苦, 他敢肯定今天在這個大殿的人都會被皇帝滅口了。說來他作為大殿總管, 這些年沒少得罪後宮的那些妃子、皇子的。那些人現在因為他是皇帝身邊的紅人, 即便是心裏咒罵他是個死太監, 麵上還得笑眯眯的忍著,無非是怕自己在皇帝麵前吹風。後宮的妃子多了, 皇子也有幾個,但皇位隻有一個,大內總管元寶也隻有一個。論恩寵,誰也沒有元寶在皇帝心中地位重。元寶早就想好了, 自己這輩子的富貴無邊,一直服侍著皇上對皇帝忠心耿耿, 絕對不會與他人同流合汙。如果以後自己走在皇帝前頭,那感情好,一切都不說了,如果皇帝走在他前頭,他就給皇帝守皇陵, 要是新皇還是不樂意, 那他就給皇帝殉葬。前提是這些想法都是很多年之後才會麵臨的, 可是經過今天這一係列的驚嚇, 元寶覺得自己的想法可能會提前十幾年走到皇帝前頭。為此, 他覺得心裏很憂傷,很憋屈。韓司恩那張嘴,提了太後的私生子,提了白恩的身世,提了石貴妃的兒子,結果到現在還管不住那張嘴,又提起了當年的皇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