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狡辯
讓你管封地,沒讓你治下人均暴富 作者:我是哈密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臣也以為此事定性過於草率,既然山州已經到了十室九空的局麵,那必然沒剩下多少人,這些人的話又有多少可信?”
“賑濟災民的工作何其辛苦,災民一多,糧食必然不夠,那些賤民必然是貪婪至極,覺得賑濟糧食給的少了,才無故鬧事,須知一州賑濟之事也頗為繁瑣,要想將這些人賑濟數月不出問題,不亞於一個巨大的工程,有所損耗有所偏頗都是必然的。”
立即有人開始辯駁了。
武皇眼神冷冷的看著這些站出來發言的人。
這些人或許不是山州、桓州、錦州刺史的親信,但也有可能他們的親朋好友就在那邊任職,既然老百姓都死絕了,那便是死無對證。
光浩雲總不能憑借著一人之言,便斷定所有人都有罪吧?
站在最前方的戶部尚書範秋禮也不動聲色的瞥了眼他們,繼續默默站定。
但軍方的老將軍們在聽到這些話後卻有點坐不住了,他們不管這些狗屁搗蒜的事情,他們隻想知道,工具能不能推廣?糧食能不能翻倍?以後能不能打仗一統全天下?
若是不能,那就是有人壞事!
武皇壓著心頭的怒火道:“諸位的意思是,光愛卿在弄虛作假?”
“臣不敢!”
“臣隻是以為此事涉及三州,如何謹慎小心都不為過。”
“臣附議!”
即便在這種時候也有大量的人站出來。
因為他們心裏其實很清楚真相到底是什麽?
此事一旦徹查,牽連的可就不單單隻是山州、錦州還有桓州了,其餘州郡都有可能被牽連進去。
武皇看向範秋禮,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諸位大人。”範秋禮收到武皇的眼神示意,知道自己不能再看戲了,當即站出來道:“如果諸位都覺得光大人的言辭和調查有失偏頗,那麽敢問諸位大人,這三州的老百姓去了何處?”
“這……”
大家臉色怪異。
三州的老百姓當然逃了!
特別是當他們知道幽王竟然要賑濟災民,他們為了各自的目的紛紛都將本地的流民全部趕去了交州,這也是為何當地人十室九空的原因之一。
但他們不能說!
“諸位大人若是不知,範某便來告知。”範秋禮聲音驟然冷了下來:“這三州的數十萬百姓全部都去了交州,是三州的官員將他們全部趕去交州的!”
“尚書大人,此事您可要講證據!”
範秋禮冷笑:“證據?那範某就給你們!”
不少人心頭一緊。
範秋禮不疾不徐的從袖口中掏出了數封書信:“此乃交州密奏,諸位大人要不要看看?”
“交州自九月底十月初開始,便陸陸續續的接濟災民,時至今日,已經接納了近七十萬人!這可是足足七十萬人啊!相當於一個州的總人口了!”
範秋禮擲地有聲:“諸位可別忘了,交州在幽王殿下的治理下,從上而下的實行了戶籍重新登記造冊,已經確定到了每戶人口的性別、年紀、所在的具體居住地!而到現在,這足足七十萬人是怎麽來的?難道都是憑空變出來的嗎?”
不少官員臉色慘白。
“就算光大人是憑空捏造,那麽敢問,交州是不是也是憑空捏造?或者……你們要不要看看這些人的戶籍情況?”
大殿內鴉雀無聲。
“三州刺史見到交州賑濟災民,便將境內所有災民盡數驅趕過去,以至於境內再無一起餓死人的事件發生,這就是你們口中所謂的仁政,功績!”範秋禮大怒:“真是臭不要臉!”
“你們不會以為我們戶部就是隻知道撥付錢糧的傻子吧?你們不會以為刑部、大理寺還有督查院都是吃幹飯的吧?你們不是要證據嗎?這就是證據!”
“此乃山州賀知州所奏,他可是山州的官員啊,事無巨細的將這數月發生的事情明明白白的記錄在冊,此人已經被押解進京,隨時接受陛下審問,諸位,你們敢拍著胸脯保證,此事是捏造的嗎?”
無數雙眼睛都充滿了震驚與恐懼。
他們沒想到,這位戶部尚書捏了這麽多的證據。
“山州官員從上到下沆瀣一氣,你們所用的伎倆莫非真的以為可以瞞天過海不成?”範秋禮怒然嗬斥:“你們真的是爛透了!”
武將們眼裏殺意沸騰。
“範尚書,此事到底怎麽回事?”
“事實就是各州官員得知交州有幽王賑濟,於是便想出了驅趕流民至交州的辦法,流民一走,境內便再沒人餓死,流民圍城的事情也不會發生,對外便可宣稱賑濟百姓有功!”範秋禮冷笑:“此乃其一,其二,流民一走,朝堂下撥的錢糧便可堂而皇之的進入他們的口袋,因為沒有了流民,自然也就不用賑災了。”
“其三,流民至交州,由幽王負責賑濟,倘若幽王糧食多,他們篤定百姓等災荒過後必然會回來,他們等於白撿功勞,可如果幽王糧食不多,而流民過多必然會出亂子,幽王若是有了過錯,那這事情可就有趣了,他們說不定還會倒打一耙。”
“各位大人,不知道本官說的可對?”
他們驚恐的範秋禮,你範秋禮好歹也是士族啊,這個時候背刺大家合適嗎?
範秋禮此番行為等於在掀桌子。
因為賑濟災民都從中拿一筆是大家默認的規矩。
何況,幽王李昭賑濟災民是他自願的,流民願意過去也和當地的官員無關。
這件事是可以扯皮的。
但範秋禮將這一套法則直接搬到台麵上,就是徹底撕破臉的節奏。
有些事情經不起查,一旦查了,大家都不幹淨。
很多人都小瞧了朝堂諸位大佬們的決心,否則,他們也不會如此大力推廣工具了。
滿朝文武鴉雀無聲。
“陛下,臣懇請徹查此事!”李老將軍再也忍不住了,帶著怒意。
他們這群人盡心盡力的治理國家,可下麵的人都是蛀蟲,百年國策製定的很好,可是下麵的人總是陽奉陰違。
他們很氣惱。
武皇環視四周,將諸多官員的神情盡收眼底:“既如此,那便令當地的密諜司查!查一個水落石出!”
“既然諸位都不承認百姓去了交州,那就給你們一些時日,將百姓都給我找出來,倘若找不出來,這些老百姓的命就算在當地官員的頭上。”
“賑濟災民的工作何其辛苦,災民一多,糧食必然不夠,那些賤民必然是貪婪至極,覺得賑濟糧食給的少了,才無故鬧事,須知一州賑濟之事也頗為繁瑣,要想將這些人賑濟數月不出問題,不亞於一個巨大的工程,有所損耗有所偏頗都是必然的。”
立即有人開始辯駁了。
武皇眼神冷冷的看著這些站出來發言的人。
這些人或許不是山州、桓州、錦州刺史的親信,但也有可能他們的親朋好友就在那邊任職,既然老百姓都死絕了,那便是死無對證。
光浩雲總不能憑借著一人之言,便斷定所有人都有罪吧?
站在最前方的戶部尚書範秋禮也不動聲色的瞥了眼他們,繼續默默站定。
但軍方的老將軍們在聽到這些話後卻有點坐不住了,他們不管這些狗屁搗蒜的事情,他們隻想知道,工具能不能推廣?糧食能不能翻倍?以後能不能打仗一統全天下?
若是不能,那就是有人壞事!
武皇壓著心頭的怒火道:“諸位的意思是,光愛卿在弄虛作假?”
“臣不敢!”
“臣隻是以為此事涉及三州,如何謹慎小心都不為過。”
“臣附議!”
即便在這種時候也有大量的人站出來。
因為他們心裏其實很清楚真相到底是什麽?
此事一旦徹查,牽連的可就不單單隻是山州、錦州還有桓州了,其餘州郡都有可能被牽連進去。
武皇看向範秋禮,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諸位大人。”範秋禮收到武皇的眼神示意,知道自己不能再看戲了,當即站出來道:“如果諸位都覺得光大人的言辭和調查有失偏頗,那麽敢問諸位大人,這三州的老百姓去了何處?”
“這……”
大家臉色怪異。
三州的老百姓當然逃了!
特別是當他們知道幽王竟然要賑濟災民,他們為了各自的目的紛紛都將本地的流民全部趕去了交州,這也是為何當地人十室九空的原因之一。
但他們不能說!
“諸位大人若是不知,範某便來告知。”範秋禮聲音驟然冷了下來:“這三州的數十萬百姓全部都去了交州,是三州的官員將他們全部趕去交州的!”
“尚書大人,此事您可要講證據!”
範秋禮冷笑:“證據?那範某就給你們!”
不少人心頭一緊。
範秋禮不疾不徐的從袖口中掏出了數封書信:“此乃交州密奏,諸位大人要不要看看?”
“交州自九月底十月初開始,便陸陸續續的接濟災民,時至今日,已經接納了近七十萬人!這可是足足七十萬人啊!相當於一個州的總人口了!”
範秋禮擲地有聲:“諸位可別忘了,交州在幽王殿下的治理下,從上而下的實行了戶籍重新登記造冊,已經確定到了每戶人口的性別、年紀、所在的具體居住地!而到現在,這足足七十萬人是怎麽來的?難道都是憑空變出來的嗎?”
不少官員臉色慘白。
“就算光大人是憑空捏造,那麽敢問,交州是不是也是憑空捏造?或者……你們要不要看看這些人的戶籍情況?”
大殿內鴉雀無聲。
“三州刺史見到交州賑濟災民,便將境內所有災民盡數驅趕過去,以至於境內再無一起餓死人的事件發生,這就是你們口中所謂的仁政,功績!”範秋禮大怒:“真是臭不要臉!”
“你們不會以為我們戶部就是隻知道撥付錢糧的傻子吧?你們不會以為刑部、大理寺還有督查院都是吃幹飯的吧?你們不是要證據嗎?這就是證據!”
“此乃山州賀知州所奏,他可是山州的官員啊,事無巨細的將這數月發生的事情明明白白的記錄在冊,此人已經被押解進京,隨時接受陛下審問,諸位,你們敢拍著胸脯保證,此事是捏造的嗎?”
無數雙眼睛都充滿了震驚與恐懼。
他們沒想到,這位戶部尚書捏了這麽多的證據。
“山州官員從上到下沆瀣一氣,你們所用的伎倆莫非真的以為可以瞞天過海不成?”範秋禮怒然嗬斥:“你們真的是爛透了!”
武將們眼裏殺意沸騰。
“範尚書,此事到底怎麽回事?”
“事實就是各州官員得知交州有幽王賑濟,於是便想出了驅趕流民至交州的辦法,流民一走,境內便再沒人餓死,流民圍城的事情也不會發生,對外便可宣稱賑濟百姓有功!”範秋禮冷笑:“此乃其一,其二,流民一走,朝堂下撥的錢糧便可堂而皇之的進入他們的口袋,因為沒有了流民,自然也就不用賑災了。”
“其三,流民至交州,由幽王負責賑濟,倘若幽王糧食多,他們篤定百姓等災荒過後必然會回來,他們等於白撿功勞,可如果幽王糧食不多,而流民過多必然會出亂子,幽王若是有了過錯,那這事情可就有趣了,他們說不定還會倒打一耙。”
“各位大人,不知道本官說的可對?”
他們驚恐的範秋禮,你範秋禮好歹也是士族啊,這個時候背刺大家合適嗎?
範秋禮此番行為等於在掀桌子。
因為賑濟災民都從中拿一筆是大家默認的規矩。
何況,幽王李昭賑濟災民是他自願的,流民願意過去也和當地的官員無關。
這件事是可以扯皮的。
但範秋禮將這一套法則直接搬到台麵上,就是徹底撕破臉的節奏。
有些事情經不起查,一旦查了,大家都不幹淨。
很多人都小瞧了朝堂諸位大佬們的決心,否則,他們也不會如此大力推廣工具了。
滿朝文武鴉雀無聲。
“陛下,臣懇請徹查此事!”李老將軍再也忍不住了,帶著怒意。
他們這群人盡心盡力的治理國家,可下麵的人都是蛀蟲,百年國策製定的很好,可是下麵的人總是陽奉陰違。
他們很氣惱。
武皇環視四周,將諸多官員的神情盡收眼底:“既如此,那便令當地的密諜司查!查一個水落石出!”
“既然諸位都不承認百姓去了交州,那就給你們一些時日,將百姓都給我找出來,倘若找不出來,這些老百姓的命就算在當地官員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