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的用途有多廣泛自不必多提,農田耕作、交通運輸、軍事戰爭,哪一樣都離不開人類的這個夥伴。


    民用的馬匹使用時間會長一點,可能會在十到十五年這個時間,直到徹底老到跑不動為止。


    戰馬與民用的不同,完全屬於一種消耗品,尤其是在馬蹄鐵發明出來之前,馬兒很容易就因為蹄子跑開裂而報廢。


    如果沒有馬蹄鐵,一匹軍用的戰馬可能壽命隻有三到五年時間,經常長途跋涉傳遞消息的則壽命更短。


    這些裁撤淘汰掉的戰馬,被馬倌治好賣給商人或者百姓代步,那些治不好的,絕大多數都難逃被殺掉吃肉或者就地掩埋的命運。


    並且為了保證作戰需要,所有的戰馬都是被騸過的,並不能進行生育,產生新的小馬。


    這就使得對戰馬的需求隻會增加,不會減少,尤其是缺馬的南方地區。


    此外,馬是奇蹄目動物,故而無法進行反芻,加上它們的消化率隻有四成不到,注定了比較難養。


    這其實與地理和氣候不無關係,北方的遊牧地區牧草鮮嫩多汁,富含粗纖維、植物蛋白等多種營養成分,戰馬平日隻需要吃草完全就可以滿足。


    當然光吃草肯定不行,胡人會隔段時間給馬兒喂養鹽巴、麥麩與豆子之類的精飼料。


    他們又不耕作,這些東西都是在互市貿易中從漢人這裏換得的,要麽就幹脆是用手中刀劍搶來的。


    中原地區以農耕為主,地力多被莊稼吸收,草料根本就無法滿足戰馬所需,光吃草肯定會餓死。


    因此,中原地區要想養戰馬必須給馬兒吃精飼料,也就是粟米、麥子、大豆等穀物。


    可問題是這些東西都是人吃的,普通人哪有餘糧來喂養戰馬。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苜蓿草未被發現並引進到中原種植之前,一個戰馬要消耗約莫六個成年男子一日所需的粟米或大豆,可想而知有多金貴。


    不止於此,通常遊牧民族平時都會好好照顧戰馬,讓馬匹長期保持在好的狀態。


    這樣做的話,在需要作戰的時候,就不需要在喂養方麵花太多的工夫,而中原一般是做不到這方麵的水平的。


    漢人的戰馬平時主要吃草,也就作戰前後會加各種穀物而已,打起仗來根本追不上胡人。


    要維持一支精銳騎兵,非常費功夫和費錢。


    北漢之所以能夠維持十多萬以上常備精騎,除了有草原之外,背後離不開整個畜牧司竭盡全力的供養。


    否則也不會費功夫對外出售鮮奶、奶糖、肉幹、宰割好的牛羊肉來平衡騎兵所需的支出。


    這事也不新鮮,史書上那個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北逐匈奴,打得那些胡人不敢南顧。


    背後所付出的代價,就是將文景兩朝留下的底子徹底打光,將國內打的民不聊生,哀鴻遍野。


    當然了,漢族與異族之間互為生死仇敵,本質上都是為了生存鬥爭,也沒有什麽好置喙的,漢武仍然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帝王。


    其實縱觀曆史,一旦在華夏大地燃起戰火,幾乎都是北方政權打敗南方,除了明朝是唯一的例外,其它朝代都沒有成功過,根子還是在騎兵上。


    哪怕到了明朝已經廣泛使用火器的情況下,在末期還是被遼東那群野人打得惶惶不可終日。


    這其中固然有天災人禍,明朝內部腐朽不堪,黨爭,掌權者昏庸無能等一係列原因。


    可究其根本,還是逃不脫馬,逃不脫精銳的騎兵,這個真正左右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


    至於為什麽北漢能壓著所有異族部落打,自然是因為得到了東鮮卑素利、彌加、厥機三部的草場和龐大的馬群。


    而鮮卑人那個秋天的失利,隻不過是因為素利被鹽糖茶酒等物產生的巨額利潤打動,在一年內賣了張氏商隊上千匹好馬而已。


    當時關羽取素利首級時所騎乘的烏騅馬,就是從他們部落買來的。


    也不知道素利在臨死之前,有沒有後悔賣給幽州一方太多的寶馬良駒。


    馬匹這麽重要,漢人自然也養了許多,就像曹操的堂兄弟曹洪就是個好馬之人。


    其家裏十分豪富,養了足足數百匹戰馬,在起事時將其全部獻給了曹操。


    可在張飛護著潁川世家北上,在陳留附近與徐榮的追兵發生衝突之時,曹洪敏銳發覺狼牙軍的馬都很好,一個個膘肥體壯,遠勝他家裏養的。


    在事後討論劉備手下軍隊之時,其他人都在討論狼牙軍的將領如何勇猛,士兵如何悍不畏死,包括馬鞍與馬蹄鐵在內的馬具如何好,手中兵器如何鋒利之時。


    曹洪直接指出劉備在與胡人的戰鬥中獲得了數量龐大且優質的馬群,而且有了部分水草豐美的養馬地,來日必是勁敵。


    一語成讖,漢胡之戰後,整個北部草原全部成了北漢的疆域。


    漢軍的騎兵到底有多少,恐怕隻有漢王劉備,尚書令張良,兵部的郭嘉三人清楚。


    光是關羽的青龍軍就有八萬之數,而且是純騎兵,其他六軍皆是步騎混雜。


    根據北漢立朝之時的那場演武,加上收集的各項情報,司馬懿在講武堂授課時給出了一個預測,那就是北漢的常備騎兵在十六萬左右。


    這還不算北漢用於駐守定北、青龍、鳳凰、狼牙四城的騎兵。


    在這之前,他自然給部分南方長大的世家子弟解釋了一下戰馬與騎兵的重要性。


    聽到司馬懿的分析,那個質疑北漢是否有能力橫掃天下的士子立刻羞愧的低下了頭。


    一場紙上談兵,從張良西域之行用的引蛇出洞,聲東擊西,避實就虛,圍點打援。


    到諸王之戰初期為袁紹、袁術、公孫瓚以及王上曹操設的圈套。


    到中期奪隴西的地道藏兵之法,困殺公孫瓚的甕中捉鱉。


    讓袁紹君臣離心,踏入陷阱的離間之計,之後挖空城牆地基火燒陳倉,可能但是未發生的水淹茂陵。


    再到益州之行顛倒黑白,借刀殺人,用勾結蠻人的罪名血腥清洗了當地不服劉焉的勢力,穩住了動蕩的局勢。


    最終到北漢立朝之後,那四路大軍的鯨吞北境。


    曾經張良用的陰謀陽謀,都被司馬懿拿到學堂之中教授士子,將所有事情一一還原了出來。


    所有人頓時歎為觀止,一是驚懼張良這個對手的可怕,二是佩服少年司馬懿胸中的韜略,自願低頭喊其為先生。


    這件差事其實是曹操對司馬懿的一個考驗。


    每堂課都有【校事官】滿寵的手下在旁聽,事後都會整理並出現在曹操的桌案之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劉備謀主,算盡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吹愛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吹愛浪並收藏劉備謀主,算盡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