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征倭的必要性!(一)
大明:從教朱元璋做事開始! 作者:青峰嘯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呃,散朝了?”
因為起得太早,正隱蔽的靠著奉天殿內盤龍大柱半夢半醒間打著瞌睡呢,突然間就被人暗中捅醒的錢寬還以為已經散朝了呢。
“妹夫,陛下問你倭奴國是不是真就像韓國公說的那樣雞肋呢!”
一把拉住抬腿就準備往殿外走的錢寬,滿是無語的沐英趕緊壓低聲音提醒起他來。
“啥,雞肋?倭奴國這等寶地啥時候成雞肋了!”
聽到有人以‘雞肋’的比喻來質疑征倭的必要性,瞬間清醒的錢寬頓時不由得激動起來,以至於負責禮儀糾察的都察院禦史都差點兒跳出來彈劾他失儀了。
“咳!你小子激動個啥,有話好生說……”
好在此刻老朱正需要他為眾臣解釋這征倭的必要性,兩名都察院禦史這才在其示意下悻悻退了回去。
“啟稟陛下,韓國公說倭地乃是雞肋之地,微臣實在不敢苟同!”
在老丈杆子這與其說是回護,倒不如說是縱容的示意下,錢寬也不搞那些迂回婉轉,直接就針鋒相對的駁斥起了李善長的‘雞肋’之說。
“哦?那還請‘駙馬爺’不吝賜教!”
麵對錢寬的針鋒相對,帶著一臉的‘誠摯’微笑,李善長隨即也是以國公之尊衝他拱了拱手。
‘喵的,怪不得後人評價你外表寬和、內多忮刻呢!就這點兒小事你都能跟咱一個小小的空頭駙馬計較……不知道自己現在的處境嗎?’
聽到李善長那聲隱含著蔑視之間的‘駙馬爺’,錢寬頓時忍不住在心裏撇了瞥嘴。
說起來,因為錢寬而憑空出現的皇家軍工廠,不說已經完全改變了那些入股的開國功臣宿命,至少現在卻是正在朝著這個方向穩步發展。
但李善長這個韓國公,即便有著朱標的這個常務副皇帝為其特意留下的一道門縫,卻是始終沒能擠進去。
究其原因,大部分卻還是出在其自身的傲驕和自大上,倒也不能全怪老朱不念舊情。
所以,對於這麽一個其實已經注定了結局的人,錢寬倒也沒將他的針對計較放在心上,轉而便自顧自的介紹起了眾人所不知道的倭地情況來。
“誠如韓國公與諸位所言,倭地確實地域狹小、土地貧瘠且地震火山頻頻。然而正所謂禍兮福所倚,其頻繁的地震火山雖然導致土地貧瘠從而物產不豐,但正是這種特殊的地理構造,卻是為其帶來了極為豐富的金銀礦。尤其是白銀,其儲量之大,足可改變我大明現有貨幣體係!”
說起來,這些倭地的情況,早在當初忽悠還在冒充湯和的老朱時,他就已經對其介紹得十分清楚了。
隻不過,如今錦衣衛才剛剛組建不久,軍情司派出的密探還沒有消息回報證實,所以心中還是有些沒底的老朱,這才想到了讓錢寬這個‘旁人’來作這個情況介紹以說服眾臣。
“啥是貨幣體係,那是個啥玩意兒?”
聽到錢寬嘴裏蹦出的新名詞,心直口快的武將這邊已是搶先問了出來。
事實上,不止是一眾武將們,就算是另一邊的文臣,雖然從字麵意思上能夠猜到大概,但也依然對這個‘貨幣體係’的概念不是太清晰。
“呃,簡單的說,就是咱們要是能把倭奴國的白銀開采出來,咱大明百姓以後就能用銀子作為主要錢幣流通,不用擔心銅料不夠鑄錢,更不用擔心寶鈔貶值。”
麵對眾人的疑惑,錢寬並沒有用後世的標準定義來回答,而是使用了最淺顯直白、同時也最具誘惑力的方式來跟他們解釋。
“什麽,拿銀子當錢使……”
“嘶!我滴個親娘哎,那得多少銀子才夠用的,小小倭奴國能有那麽多銀子?”
果然,不出錢寬所料,聽到這誘惑力十足的解釋,整個大殿之內頓時再一次響起了陣陣抽氣聲。
沒辦法,如今大明的法定貨幣可是銅錢加寶鈔。金銀之物雖然也有在用,但那隻是在權貴階層的小範圍內流通而已,民間可是嚴厲禁止使用金銀交易的。
“嗬嗬,要說多嘛,其實倒也不算太多。要是能夠打下倭奴國,就按一年開采兩三百萬兩銀子算的話,大概也就隻能開采個兩三百年吧!”
看著一眾恨不能將這奉天殿內氧氣抽光的文武大臣,錢寬卻是反而‘謙虛’了起來。
說起來,錢寬所報的這個數字其實已經算是比較保守的了。
畢竟在原曆史上,倭奴國從十六世紀開始,其白銀產量就已經達到了每年一百多噸左右,也就是兩三百萬兩。
其最為鼎盛的時候,甚至達到了每年兩百多噸的產量,相當於五六百萬兩白銀了。
而這,還隻是倭奴的正常開采而已。等就是奔著銀子去的明軍奪下這倭地後,不用想也知道,這銀產量肯定隻會增加不會減少。
“什麽?一年煉銀兩三百萬兩能開采兩三百年,那……那算下來豈不是差不多有九…九萬……萬兩了?
根本不知道其實這還是錢寬在悠著說的眾臣,一聽到每年能開采出兩三百萬兩白銀,而且還能連續開采兩三百年後,別說那些大老粗武將了,就是一眾向來恥於言利的文官們,這會兒也是不由得個個臉紅脖粗起來。
開玩笑,且不說這九萬萬兩的天文數字還隻是白銀,並沒有算上黃金,單就那兩三百年的開采時間,就足以讓任何人動心了。
要知道,自從秦始皇一統華夏以來,兩三百年那可是絕大多數王朝的極限壽命了。
而現在隻要把這倭地打下來,從理論上來說,至少從財政方麵來講,大明或許已經有了能夠跳出這三百年王朝‘周期率’的實力也說不定呢。
而且除了從國家層麵上來說,更為現實的是,若是真如錢寬所說能以白銀為主要貨幣,對一眾官員們來說那也是有著莫大的好處的。畢竟如今的寶鈔,其貶值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所以,剛剛還對征倭之事持反對意見的一眾文官,這會兒即便隻是從自身利益出發考慮,那也是紛紛暗自動搖了起來。
“嗬嗬,駙馬爺所說皆為一家之言,不知有何為憑?若是果真如此,那倭奴國為何還會如此窮困?”
正當就在一眾文官因為倭奴國這數額巨大的白銀儲量而心神動搖之際,一聲輕笑卻是突然傳入了眾人耳中。
不用說,麵對錢寬的‘忽悠’,李善長這位功比蕭何的韓國公,卻是敏銳的抓住了他話語中的‘漏洞’。
開玩笑,倭奴雖然是長得是痤了點兒,但又不是傻子。要是真如錢寬所說,他們又豈會守著白花花的銀子受窮?
“呃,不錯不錯,韓國公所言有理!以倭奴之性子,要是倭奴國真有如此多白銀,又豈會甘守清貧!”
聽到李善長地質疑,原本差點兒就要‘變節’讚同征倭之事的一眾文官,這會兒也是瞬間清醒了過來。
因為起得太早,正隱蔽的靠著奉天殿內盤龍大柱半夢半醒間打著瞌睡呢,突然間就被人暗中捅醒的錢寬還以為已經散朝了呢。
“妹夫,陛下問你倭奴國是不是真就像韓國公說的那樣雞肋呢!”
一把拉住抬腿就準備往殿外走的錢寬,滿是無語的沐英趕緊壓低聲音提醒起他來。
“啥,雞肋?倭奴國這等寶地啥時候成雞肋了!”
聽到有人以‘雞肋’的比喻來質疑征倭的必要性,瞬間清醒的錢寬頓時不由得激動起來,以至於負責禮儀糾察的都察院禦史都差點兒跳出來彈劾他失儀了。
“咳!你小子激動個啥,有話好生說……”
好在此刻老朱正需要他為眾臣解釋這征倭的必要性,兩名都察院禦史這才在其示意下悻悻退了回去。
“啟稟陛下,韓國公說倭地乃是雞肋之地,微臣實在不敢苟同!”
在老丈杆子這與其說是回護,倒不如說是縱容的示意下,錢寬也不搞那些迂回婉轉,直接就針鋒相對的駁斥起了李善長的‘雞肋’之說。
“哦?那還請‘駙馬爺’不吝賜教!”
麵對錢寬的針鋒相對,帶著一臉的‘誠摯’微笑,李善長隨即也是以國公之尊衝他拱了拱手。
‘喵的,怪不得後人評價你外表寬和、內多忮刻呢!就這點兒小事你都能跟咱一個小小的空頭駙馬計較……不知道自己現在的處境嗎?’
聽到李善長那聲隱含著蔑視之間的‘駙馬爺’,錢寬頓時忍不住在心裏撇了瞥嘴。
說起來,因為錢寬而憑空出現的皇家軍工廠,不說已經完全改變了那些入股的開國功臣宿命,至少現在卻是正在朝著這個方向穩步發展。
但李善長這個韓國公,即便有著朱標的這個常務副皇帝為其特意留下的一道門縫,卻是始終沒能擠進去。
究其原因,大部分卻還是出在其自身的傲驕和自大上,倒也不能全怪老朱不念舊情。
所以,對於這麽一個其實已經注定了結局的人,錢寬倒也沒將他的針對計較放在心上,轉而便自顧自的介紹起了眾人所不知道的倭地情況來。
“誠如韓國公與諸位所言,倭地確實地域狹小、土地貧瘠且地震火山頻頻。然而正所謂禍兮福所倚,其頻繁的地震火山雖然導致土地貧瘠從而物產不豐,但正是這種特殊的地理構造,卻是為其帶來了極為豐富的金銀礦。尤其是白銀,其儲量之大,足可改變我大明現有貨幣體係!”
說起來,這些倭地的情況,早在當初忽悠還在冒充湯和的老朱時,他就已經對其介紹得十分清楚了。
隻不過,如今錦衣衛才剛剛組建不久,軍情司派出的密探還沒有消息回報證實,所以心中還是有些沒底的老朱,這才想到了讓錢寬這個‘旁人’來作這個情況介紹以說服眾臣。
“啥是貨幣體係,那是個啥玩意兒?”
聽到錢寬嘴裏蹦出的新名詞,心直口快的武將這邊已是搶先問了出來。
事實上,不止是一眾武將們,就算是另一邊的文臣,雖然從字麵意思上能夠猜到大概,但也依然對這個‘貨幣體係’的概念不是太清晰。
“呃,簡單的說,就是咱們要是能把倭奴國的白銀開采出來,咱大明百姓以後就能用銀子作為主要錢幣流通,不用擔心銅料不夠鑄錢,更不用擔心寶鈔貶值。”
麵對眾人的疑惑,錢寬並沒有用後世的標準定義來回答,而是使用了最淺顯直白、同時也最具誘惑力的方式來跟他們解釋。
“什麽,拿銀子當錢使……”
“嘶!我滴個親娘哎,那得多少銀子才夠用的,小小倭奴國能有那麽多銀子?”
果然,不出錢寬所料,聽到這誘惑力十足的解釋,整個大殿之內頓時再一次響起了陣陣抽氣聲。
沒辦法,如今大明的法定貨幣可是銅錢加寶鈔。金銀之物雖然也有在用,但那隻是在權貴階層的小範圍內流通而已,民間可是嚴厲禁止使用金銀交易的。
“嗬嗬,要說多嘛,其實倒也不算太多。要是能夠打下倭奴國,就按一年開采兩三百萬兩銀子算的話,大概也就隻能開采個兩三百年吧!”
看著一眾恨不能將這奉天殿內氧氣抽光的文武大臣,錢寬卻是反而‘謙虛’了起來。
說起來,錢寬所報的這個數字其實已經算是比較保守的了。
畢竟在原曆史上,倭奴國從十六世紀開始,其白銀產量就已經達到了每年一百多噸左右,也就是兩三百萬兩。
其最為鼎盛的時候,甚至達到了每年兩百多噸的產量,相當於五六百萬兩白銀了。
而這,還隻是倭奴的正常開采而已。等就是奔著銀子去的明軍奪下這倭地後,不用想也知道,這銀產量肯定隻會增加不會減少。
“什麽?一年煉銀兩三百萬兩能開采兩三百年,那……那算下來豈不是差不多有九…九萬……萬兩了?
根本不知道其實這還是錢寬在悠著說的眾臣,一聽到每年能開采出兩三百萬兩白銀,而且還能連續開采兩三百年後,別說那些大老粗武將了,就是一眾向來恥於言利的文官們,這會兒也是不由得個個臉紅脖粗起來。
開玩笑,且不說這九萬萬兩的天文數字還隻是白銀,並沒有算上黃金,單就那兩三百年的開采時間,就足以讓任何人動心了。
要知道,自從秦始皇一統華夏以來,兩三百年那可是絕大多數王朝的極限壽命了。
而現在隻要把這倭地打下來,從理論上來說,至少從財政方麵來講,大明或許已經有了能夠跳出這三百年王朝‘周期率’的實力也說不定呢。
而且除了從國家層麵上來說,更為現實的是,若是真如錢寬所說能以白銀為主要貨幣,對一眾官員們來說那也是有著莫大的好處的。畢竟如今的寶鈔,其貶值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所以,剛剛還對征倭之事持反對意見的一眾文官,這會兒即便隻是從自身利益出發考慮,那也是紛紛暗自動搖了起來。
“嗬嗬,駙馬爺所說皆為一家之言,不知有何為憑?若是果真如此,那倭奴國為何還會如此窮困?”
正當就在一眾文官因為倭奴國這數額巨大的白銀儲量而心神動搖之際,一聲輕笑卻是突然傳入了眾人耳中。
不用說,麵對錢寬的‘忽悠’,李善長這位功比蕭何的韓國公,卻是敏銳的抓住了他話語中的‘漏洞’。
開玩笑,倭奴雖然是長得是痤了點兒,但又不是傻子。要是真如錢寬所說,他們又豈會守著白花花的銀子受窮?
“呃,不錯不錯,韓國公所言有理!以倭奴之性子,要是倭奴國真有如此多白銀,又豈會甘守清貧!”
聽到李善長地質疑,原本差點兒就要‘變節’讚同征倭之事的一眾文官,這會兒也是瞬間清醒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