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憨和兒子亦庸默不作聲,聚會很快就散了。


    本來今年的施粥就是無利可圖的,費力不討好。現在自己冒出來個替死鬼,這樣不是挺好的嗎?


    那些人有的用激將法,有的捧殺,無所不用其極,蘇大有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了。


    如果這個蘇大有夠聰明的話,父親死後就應該聯係一些和父親熟悉的人,穩固一下自己的實力再說。


    隻要有實力就有話語權的。


    如果這個蘇大有覺得自己不夠聰明的話,就老老實實在家呆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那樣也不會太慘。


    可是他現在像一個跳梁小醜一樣,如此的上躥下跳一番,一定會成為眾矢之的。


    回到家裏亦庸才問道:“爹!我們該怎麽辦呢?”


    老憨笑著說道:“已經有那麽多人收拾他了,我們不必要管了,看著就好,讓丐幫的人傳遞一下消息就行了,自家的粥廠晚幾天開。”


    亦庸笑著點了點頭:“我們看熱鬧就好了!”


    熱鬧當然有的看,而且還非常的熱鬧。


    蘇大有果然架起大鍋開始施粥了,可是他第一步就做錯了,把粥廠開在了自家門口。


    他可能覺得這樣能給自己家揚名,他可能想不到從此以後他家就不用消停了。


    第二步做的也不對,很稠的厚粥,香噴噴的出鍋了,激動的喝粥的老百姓,連連誇他是個大好人,比他父親強的太多了。


    粥厚一點是可以的,可是你別用好糧食啊!老百姓都不做飯了,到你家去吃,幾千幾萬人到你家去吃飯,你受不了的!多大的家底也受不了的。


    消息很快就傳開了,老百姓紛紛拿了碗,到他家去領粥了,粥廠很快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才開始幾十人,後來上百人,在後來幾百人,慢慢的達到了上千人,人數還在慢慢增加著。


    然而,蘇大有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前來領取免費的粥,蘇家的倉庫逐漸見底了。


    這還難不倒蘇大有的,蘇大有家資豐厚,趕緊拿錢四處購買糧食。


    錢如流水般的花了出去,粥廠排隊的人不減反增,有的甚至是走了十幾裏路,來粥廠喝粥的,喝完了粥就不走了,往他家院牆上一靠,等著下一頓繼續喝。


    慢慢的開始三五成群聚集到一塊兒,嘻嘻哈哈打打鬧鬧,挺熱鬧的。


    就這樣又過了一段時日,蘇大有終於受不了了,1000多人喝粥,每人一天喝上兩碗也受不了啊!何況人還在慢慢的增加著。


    蘇大有開始用便宜糧食熬粥了,這一下讓喝粥的那些人怨聲載道。


    有人背地裏罵道:“他這人品也不行啊!就喝了幾天好糧食,現在就以次充好了……”


    立刻就有人接話說道:“嗐!哪有什麽好人呀!不過是想買個好名聲罷了!有的吃就行了,你就別想太多的好事兒了……”


    再也沒有人說他是個好人了,再也沒有人說他比他父親強多了。


    就這樣又過了一段時日,粥慢慢的稀了起來,有人當麵罵到他的臉上:“有你這麽幹事兒的嗎?這粥稀成什麽樣了,喝一碗粥,撒兩泡尿就沒了,你這不是糊弄人嗎?既想要個好名聲,連一碗稠粥都不想給,天底下哪有這種好事啊!你算什麽混賬玩意兒……”


    蘇大有欲哭無淚,費心費力,花錢搭糧食,不但沒轉著好,還被人給罵上了。


    但是蘇大有還不敢抱怨,隻能抱拳作揖,連連說好話:“諸位鄉親,大家聽我說,我免費供大家喝粥,也已經一連多日了,實在消耗不起了,真沒錢了,諸位請回吧!”


    回應他的隻有冷笑,有人立刻大聲說道:“你家站著有房躺著有地,住的高房大院兒,敢說沒錢誰信呀!大家夥信不信呀!”


    人群裏立刻有人回應:“不信!他家的女人穿金帶銀的,會沒有錢?鬼都不信!”


    人群裏更多的是起哄的,都嚷嚷著不信。


    蘇大有沒辦法了,隻能繼續供應稠粥,可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呀,真的消耗不起呀。


    有心把這粥廠給關了,可是看著鬧哄哄的,喝粥的人群,他還真沒那個膽子,這一兩千人如果喝不上粥,真要是鬧起來,他還真應付不了。


    蘇大有真的沒了辦法,四處磕頭求人,終於求到了亦庸這裏,亦庸無奈的搖頭:“我真的幫不了你呀!”


    蘇大有卻不死心的說道:“你借我一點糧食也行啊!要是怕我還不上,我把土地抵押給你……”


    亦庸卻搖了搖頭:“我不會要你的土地的,那樣會顯得我趁人之危,你應該找了不止一家了,你賣自己的土地,去賑濟災民,別人也不敢要你的吧!你還是趕緊去找知縣大人吧!隻有他能幫得了你!”


    蘇大有卻苦著臉說道:“已經去找過了,知縣大人說我做得很好,應該會堅持下去,隻要再堅持幾天,地裏的活忙了,喝粥的人自然會散去!”


    亦庸無奈的搖了搖頭:“沒用的,你堅持不了那麽久的,你穿這身衣裳去,怎麽能行呢,換一身舊點的粗布衣裳,去跟知縣大人把話說透,說明白你真的堅持不下去了,如果災民鬧起來,一定會出事兒的,知縣大人一定會管你的,去吧!”


    亦庸打發走了這個蘇大有,也是連連的後怕。


    在災荒年的時候,自家也是有所行動的。


    借給周圍的鄉親糧食,暗地裏用大鬥借小鬥還,偷偷的幫助周圍的鄉親,還不敢讓外人知道。


    盡量的建起磚瓦窯之類的,以工代賑。讓那些人有活幹有飯吃。


    就算是自家建起一個粥廠來,也盡量用便宜的陳糧食,熬的稀一些,近處的人很快就不來喝了,遠處的人也就慢慢的不來了。不至於有幾千人聚在家門口鬧事。


    那個蘇大有,現在想停下粥廠都停不下來了,好名聲一點沒撈著,更別說出人頭地了,如果知縣大人再不幫他,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過了兩天,知縣大人終於出手了,讓各家把粥棚開起來,替蘇大有分擔一下喝粥的災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崛起的家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紙上的歲月年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紙上的歲月年華並收藏崛起的家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