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係列的安排,大家計劃好了,就立刻出發了。
讓所有人意外的是,這一次出去做生意卻出奇的順利。
由於鹹魚這東西,今年實在太不值錢了,根本沒人爭搶,沒像往年那樣爭奪貨源,同行之間也沒有發生過摩擦,連土匪也不願意多收幾個保護費。
離海邊兒幾天的路程,已經屬於別的縣城了,莫風他們找了一個還算熟悉的地方,租用了倉庫,儲存了一些鹹魚。
租給他倉庫的當地人還笑話他們:“你們是內地的人吧?內地人那麽愛吃魚嗎?儲存這麽多這個幹什麽?而且還這麽多不值錢的小鹹魚!”
莫風他們就謙虛的說道:“再小的鹹魚也是個葷腥之類的,吃糠咽菜的老百姓,能有個葷腥吃也不錯的,而且這種小的還這麽便宜,老百姓吃得起呀……”
這一年真的是忙碌,車隊不但拉回了一車一車的鹹魚,還把沿途大車店的倉庫也都填滿了鹹魚,臨時租用的幾個倉庫,也裝滿了鹹魚。
第二年可怕的事情真的發生了,出海捕魚的人們發現,很難在海裏捕到魚了,海邊的饑荒,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那裏的官員也作出了回應。不但積極救災,還鼓勵民間力量往那裏運送糧食,給減免一些賦稅,提供一些幫助。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那些官員居然放鬆了食鹽的管製,海邊的人販賣私鹽管的不像原來那麽嚴格了。
海邊兒的漁民很快就發現了,挑著食鹽去賣,幾乎不怎麽管了,隻要不是量太大,朝廷基本不過問了。
這也是官員的無奈,為了給當地的老百姓找一條活路,對老百姓販賣私鹽的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就算是這樣,那裏的漁民過得也非常的艱難。
穀賤傷農,魚便宜了,也傷害了漁民的利益,漁民收獲的魚雖然多,卻沒有積攢下多少的錢。
當海裏捕不到魚的時候,他們仍然沒有錢買糧食。
他們的饑荒更加的難以度過,他們甚至沒有辦法像內地的老百姓一樣,賣掉田地渡過饑荒,有的漁民根本就沒有田地的,想賣也沒得賣。
當清風莫風他們,再一次來到海邊的時候, 海邊的魚已經貴了很多了,漲價唯一的原因就是太少了。
很多去買鹹魚的人,隻買了很少的鹹魚,走了就不再回來了,很顯然,這生意已經沒辦法幹了。
清風莫風他們是帶著糧食去的,找到往年賣給他們魚的漁民,漁民搖搖頭說:“我們沒有魚了,也沒有錢買你們的糧食了,你們走吧!”
清風莫風表示可以把糧食賒給他們,讓他們以後有魚了再給。
漁民疑惑的說道:“魚還在海裏,連神靈都要拋棄我們了,大海也不再慷慨了,我們也不知道來年有沒有魚獲,你們真的信得過我們嗎?”
清風笑著說道:“神靈不會拋棄信仰他的人,沒有魚不要緊的,早晚會有魚的,先讓大家有飯吃才是最重要的,我們所能做的也不多,這些糧食你們先收下吧……”
漁民非常的感動,用神靈發誓,以後是永遠的朋友,等有了魚一定會歸還給他們的,以後所有的魚貨,都優先讓他們挑選……
清風他們並不缺魚,回到租賃的倉庫,把存起來的那些鹹魚,又狠狠的撒了一些鹽,重新打包裝車,這才拉了回來。
那些老百姓挑過來的食鹽非常便宜,可惜靠人的雙腳,走不了太遠的路,進入別的縣,緝查私鹽的力度仍然很重的。
清風他們用這種辦法往回拉鹽,路上也遇到過盤查的,那鹽巡苦笑著說道:“你這是鹹魚嗎?鹽比魚都多了!”
清風笑著說道:“這還是去年的鹹魚呢,不多放點鹽,保存不了這麽久的。”
一邊說著話,袖子裏的錢就遞了過去,鹽巡收了錢,點頭說道:“說的有道理呀,情有可原,情有可原,走吧,放行了!”
山東人其實非常喜歡吃鹹魚的,鹹魚卷煎餅味道還是很不錯的,拉回來的鹹魚並不愁賣。
鹹魚攤子上,還出現了一種奇怪的商品,叫做魚鹽!
就是從鹹魚身上抖落下來的那些食鹽,比官鹽便宜的多,可惜那鹽裏有很重的魚腥味,炒菜是沒有辦法用的。
但是有很多老百姓照樣買這種魚鹽的,有的買回去,用鍋炒成糊鹽,單獨的吃,也有的會拿來喂豬。
這其實就是在變相的販賣私鹽,販賣私鹽還真的是很賺錢。
直到三年以後,還會有人跑到魚攤子上問:“有魚鹽嗎?”
攤主搖頭說:“沒有了。”
有人還是不死心的說道:“我是買了喂豬的,我真的是買了喂豬的!”
即使是這樣一再聲明不是買人吃的私鹽,攤主仍然無奈的搖頭:“查得緊了,真的買不到了!”
老憨還是一如既往的謹慎,販賣私鹽再怎麽賺錢,一旦查得緊了,老憨就讓孩子們把這種變相販賣食鹽的生意給停了。
老憨非常鄭重的告訴孩子們,有的事情不是不能幹,但你們也要看清楚朝廷的意思,上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時候,你們可以幹的。
三年了,災難過去了,朝廷不可能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要是再幹這事情,很可能會倒黴的。
海邊漁民的這一場饑荒,整整三年才算過去,這三年裏漁民捕到的魚很少,整整三年之後,漁民才又從海裏撈到了大量的魚,災難才算過去了,這比農民的饑荒還要可怕的多,持續的時間也太長了一點。
這三年的時間,很多販賣鹹魚的商隊都改行了,老憨家的商隊,就靠著這個方法,仍然能賺到了錢,仍然維持了這條商路。
更重要的是,商隊和漁民的關係更加的密切了,以後再做這生意方便太多了。
老憨已經看慣了人間的苦難,但是這些漁民所遭受的苦難,還是讓老憨震驚了。
這些沿海的漁民,不屬於士農工商任何一個階層。
讓所有人意外的是,這一次出去做生意卻出奇的順利。
由於鹹魚這東西,今年實在太不值錢了,根本沒人爭搶,沒像往年那樣爭奪貨源,同行之間也沒有發生過摩擦,連土匪也不願意多收幾個保護費。
離海邊兒幾天的路程,已經屬於別的縣城了,莫風他們找了一個還算熟悉的地方,租用了倉庫,儲存了一些鹹魚。
租給他倉庫的當地人還笑話他們:“你們是內地的人吧?內地人那麽愛吃魚嗎?儲存這麽多這個幹什麽?而且還這麽多不值錢的小鹹魚!”
莫風他們就謙虛的說道:“再小的鹹魚也是個葷腥之類的,吃糠咽菜的老百姓,能有個葷腥吃也不錯的,而且這種小的還這麽便宜,老百姓吃得起呀……”
這一年真的是忙碌,車隊不但拉回了一車一車的鹹魚,還把沿途大車店的倉庫也都填滿了鹹魚,臨時租用的幾個倉庫,也裝滿了鹹魚。
第二年可怕的事情真的發生了,出海捕魚的人們發現,很難在海裏捕到魚了,海邊的饑荒,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那裏的官員也作出了回應。不但積極救災,還鼓勵民間力量往那裏運送糧食,給減免一些賦稅,提供一些幫助。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那些官員居然放鬆了食鹽的管製,海邊的人販賣私鹽管的不像原來那麽嚴格了。
海邊兒的漁民很快就發現了,挑著食鹽去賣,幾乎不怎麽管了,隻要不是量太大,朝廷基本不過問了。
這也是官員的無奈,為了給當地的老百姓找一條活路,對老百姓販賣私鹽的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就算是這樣,那裏的漁民過得也非常的艱難。
穀賤傷農,魚便宜了,也傷害了漁民的利益,漁民收獲的魚雖然多,卻沒有積攢下多少的錢。
當海裏捕不到魚的時候,他們仍然沒有錢買糧食。
他們的饑荒更加的難以度過,他們甚至沒有辦法像內地的老百姓一樣,賣掉田地渡過饑荒,有的漁民根本就沒有田地的,想賣也沒得賣。
當清風莫風他們,再一次來到海邊的時候, 海邊的魚已經貴了很多了,漲價唯一的原因就是太少了。
很多去買鹹魚的人,隻買了很少的鹹魚,走了就不再回來了,很顯然,這生意已經沒辦法幹了。
清風莫風他們是帶著糧食去的,找到往年賣給他們魚的漁民,漁民搖搖頭說:“我們沒有魚了,也沒有錢買你們的糧食了,你們走吧!”
清風莫風表示可以把糧食賒給他們,讓他們以後有魚了再給。
漁民疑惑的說道:“魚還在海裏,連神靈都要拋棄我們了,大海也不再慷慨了,我們也不知道來年有沒有魚獲,你們真的信得過我們嗎?”
清風笑著說道:“神靈不會拋棄信仰他的人,沒有魚不要緊的,早晚會有魚的,先讓大家有飯吃才是最重要的,我們所能做的也不多,這些糧食你們先收下吧……”
漁民非常的感動,用神靈發誓,以後是永遠的朋友,等有了魚一定會歸還給他們的,以後所有的魚貨,都優先讓他們挑選……
清風他們並不缺魚,回到租賃的倉庫,把存起來的那些鹹魚,又狠狠的撒了一些鹽,重新打包裝車,這才拉了回來。
那些老百姓挑過來的食鹽非常便宜,可惜靠人的雙腳,走不了太遠的路,進入別的縣,緝查私鹽的力度仍然很重的。
清風他們用這種辦法往回拉鹽,路上也遇到過盤查的,那鹽巡苦笑著說道:“你這是鹹魚嗎?鹽比魚都多了!”
清風笑著說道:“這還是去年的鹹魚呢,不多放點鹽,保存不了這麽久的。”
一邊說著話,袖子裏的錢就遞了過去,鹽巡收了錢,點頭說道:“說的有道理呀,情有可原,情有可原,走吧,放行了!”
山東人其實非常喜歡吃鹹魚的,鹹魚卷煎餅味道還是很不錯的,拉回來的鹹魚並不愁賣。
鹹魚攤子上,還出現了一種奇怪的商品,叫做魚鹽!
就是從鹹魚身上抖落下來的那些食鹽,比官鹽便宜的多,可惜那鹽裏有很重的魚腥味,炒菜是沒有辦法用的。
但是有很多老百姓照樣買這種魚鹽的,有的買回去,用鍋炒成糊鹽,單獨的吃,也有的會拿來喂豬。
這其實就是在變相的販賣私鹽,販賣私鹽還真的是很賺錢。
直到三年以後,還會有人跑到魚攤子上問:“有魚鹽嗎?”
攤主搖頭說:“沒有了。”
有人還是不死心的說道:“我是買了喂豬的,我真的是買了喂豬的!”
即使是這樣一再聲明不是買人吃的私鹽,攤主仍然無奈的搖頭:“查得緊了,真的買不到了!”
老憨還是一如既往的謹慎,販賣私鹽再怎麽賺錢,一旦查得緊了,老憨就讓孩子們把這種變相販賣食鹽的生意給停了。
老憨非常鄭重的告訴孩子們,有的事情不是不能幹,但你們也要看清楚朝廷的意思,上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時候,你們可以幹的。
三年了,災難過去了,朝廷不可能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要是再幹這事情,很可能會倒黴的。
海邊漁民的這一場饑荒,整整三年才算過去,這三年裏漁民捕到的魚很少,整整三年之後,漁民才又從海裏撈到了大量的魚,災難才算過去了,這比農民的饑荒還要可怕的多,持續的時間也太長了一點。
這三年的時間,很多販賣鹹魚的商隊都改行了,老憨家的商隊,就靠著這個方法,仍然能賺到了錢,仍然維持了這條商路。
更重要的是,商隊和漁民的關係更加的密切了,以後再做這生意方便太多了。
老憨已經看慣了人間的苦難,但是這些漁民所遭受的苦難,還是讓老憨震驚了。
這些沿海的漁民,不屬於士農工商任何一個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