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憨也有一小部分土地澆不上水的,夏糧收完了,老天爺更不下雨了,旱地裏的秋莊稼一直種不上。


    終於這一天老駝背問老憨:“東家,今年的蕎麥種子多嗎?”


    老憨看著老駝背眼睛裏的熱切,那是對豐收的渴望,看來要下雨了,可以種蕎麥了。老憨心裏很踏實的笑了:“蕎麥種子多的是!”


    旁邊的陸老三搓了搓手說:“那就好,那就好,種別的都來不及了,種蕎麥還是可以的……”


    果然一場大雨不期而至,一陣比一陣下得緊,人們歡呼著:“下雨了,龍王爺終於顯靈了,下雨了,龍王爺再下大一點吧……”


    蕎麥並不是一種麥子,他是三角形的種子,所以有人也叫它三角麥,種別的莊稼來不及了,種蕎麥還可以收獲一季,這就是老百姓說的巧收一季莊稼,所以給他起名叫蕎麥的吧。


    這種生長周期短,耐寒又耐旱的莊稼,種在貧瘠的土地上,往往能夠成為旱年的救命糧,雖然它並不好吃。


    雨後的土地,土地終於變得鬆軟了,適合耕種了,人們熱情高漲的翻耕土地,把蕎麥的種子種上種了下去。


    雨水滋潤過的土地,蕎麥的長勢喜人,蕎麥這種莊稼生命力還真是很強!竄紅杆兒,長綠葉,開白花。


    沒有用太長的時間,大片大片的蕎麥開花了。女人和孩子在蕎麥地的邊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這個冬天不會挨餓了,女人顯得更嬌美,孩子顯得更可愛了。


    蕎麥花有淡淡的香味,大片大片的蕎麥花讓那淡淡的香味兒飄出去很遠,讓男人也有些陶醉。


    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已經知道為生活憂慮了:“爹,今年蕎麥種的晚,要是下霜早可咋辦呢?”


    一旁的大人有時候會嗬斥道:“閉上你的烏鴉嘴,不準說不吉利的話!”


    大多數時候會笑著教導說:“不要緊的,蕎麥這個東西特別耐霜凍,有一年蕎麥種的更晚,兩個月多一點兒下了大霜,每一顆蕎麥上,還是結了幾個種子,蕎麥這種作物就是老天爺賞賜給我們的救命糧……”


    蕎麥終於大豐收了,收割蕎麥並不容易,比麥子難割太多了。


    陸老三又開始罵人了:“少攏一點兒,攏一小把就割,這又不是麥子,有這麽割蕎麥的嗎……”


    轉身又罵另一個人:“慢一點抖摟,種子都掉了,你是想明年不種了,直接再收一茬嗎?”


    周圍的人就笑,被罵的小夥子,反而會覺得不好意思,莊稼活不好,在莊稼人堆裏,是抬不起頭來的。陸老三的莊稼活遠近聞名,被他罵兩句不是太丟人的事。


    蕎麥並不高產,但今年的收成特別好,一車一車的蕎麥被拉回了家裏。


    收獲了蕎麥。自然要做一頓蕎麥飯慶祝豐收,但蕎麥並不好吃。老憨殺了一隻羊做蕎麥飯。用羊肉增加蕎麥飯的味道。


    老駝背忍不住說道:“東家,蕎麥是賤糧食,命賤,價錢也賤,這樣合適嗎?不劃算的。”


    老憨笑著說:“不要緊的,孩子們吃上一口好吃的蕎麥飯,就會對蕎麥的更有感情了,下一次種蕎麥就會更加認真的學了,也會珍惜蕎麥這種糧食了。”


    陸老三嘿嘿的笑了兩聲,對老駝背說:“東家的腦子和咱們的不一樣,你沒發現嗎?”


    老駝背愣了一會兒才說道:“有時候還真不一樣,怪不得東家是大財主了呢……”


    年底下收獲的最後一批農作物是蘿卜,天已經很冷了,老憨和陸老三蹲在蘿卜地邊上,一人手裏拿著一個蘿卜,啃地嘎嘣脆。


    老駝背在蘿卜地裏看了一圈兒,走到老憨的身旁說:“冰塊子不響,蘿卜不好好的長,再晚收上兩天吧,兩天的時間蘿卜能夠長大一圈兒……”


    老憨又啃了一口蘿卜,笑著說道:“聽你的!”


    又過了幾天,蘿卜大豐收了,豐收是每一個莊稼人的祈盼,一車一車的蘿卜拉回家,讓所有的人都踏實無比。


    這些蘿卜不會直接拿來賣的,需要醃成鹹菜賣才行,那樣才會有更高的利潤。


    醃鹹菜最重要的東西就是鹽,香蘭往裏麵加鹽的時候,明顯的猶豫了一下,大女人笑著說道:“沒事的,再多加一點,鹹一點,那鹹菜更好賣一些,咱家的鹹菜賣的好,就是因為鹹味比較重……”


    於是香蘭便繼續往鹹菜裏加鹽,不能怪香蘭猶豫的,鹽這個東西太貴了,讓香蘭不得不心疼。


    鹽做出來的時候成本並不是太高,但是曆朝曆代鹽稅都是重要的稅務來源,鹽加上了鹽稅之後,那價格就有點離譜了。


    黃河的下遊,雖然靠海不是很遠,離產鹽地近一些,但是鹽的價格也不便宜。離產鹽地遠的地方,鹽的價格就更離譜了,三擔米換不了一擔鹽!


    朝廷為了更好更多的收一些鹽稅,專門成立了一個機構,用來管理鹽方麵的事情,權力還是很大的,執法還是很嚴的。


    但是高昂的原價,低廉的原始成本,讓走私食鹽,有了巨額的利潤。所以曆史上自古至今販賣私鹽的事情屢禁不止。


    於是朝廷便加大,打擊走私食鹽的力度的力度。可惜的是,賠本的買賣沒人幹,殺頭的買賣搶著做,為了那高額利潤,鋌而走險的大有人在。


    這些都是老憨和那退休的老官聊天的時候,老官兒告訴老憨的,老憨聽到了太多關於鹽的事情,並從中找到了一條致富的捷徑。


    老憨自然不會去做販賣私鹽的事情。冒這種風險不行的,自己的家底子可沒那麽厚實,老憨一直都是追求的是穩中求勝。


    管理食鹽的機構權力很大,卻是個獨立的機構,知縣知府是不屬於這個機構的,於是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知縣大人給自己找了一個發財的好門路,販賣私鹽!


    老憨剛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簡直哭笑不得,這叫什麽事啊?朝廷管著不讓賣私鹽,朝廷命官手裏,卻有高質量的私鹽,當官的走私一些私鹽,隻要不是太過分,那機構裏上上下下的人,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老憨和那新來的師爺,熟悉了之後,就悄悄的問那師爺:“我想多買點鹽,你能幫我弄到嗎?”


    那個師爺眼睛亮了一下,還是很小心的問道:“要多少?你幹什麽用?”


    這師爺還挺小心的,想知道鹽的去處,免得老憨拿出去販賣被抓到了,會給自己這邊惹來麻煩。


    老憨笑了笑說道:“醃點鹹菜賣,賺兩個小錢養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崛起的家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紙上的歲月年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紙上的歲月年華並收藏崛起的家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