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範帶著元軍,從海路直奔崖山而來。
張弘範命人把從五嶺坡俘虜來的文天祥,帶到了他的戰艦。
“文相,你與那張世傑有過很深的交情,你也看到,我軍已經對其殘餘形成三麵合圍之勢,望宰相能識大體,寫一封勸降書給張世傑。”
張弘範並沒有給文天祥枷鎖,而是對他禮敬有加。
文天祥說道,“張將軍,你想,我文天祥未能護父母周全,你覺得,我還能夠勸別人不去為保護父母而戰嗎?”
張弘範叫人拿來紙筆,有些不高興地說道,“文相,你覺得,我這是在與你商量嗎?現在擺在你麵前的,隻有寫勸降書一條路可走,你覺得,還有得選擇嗎?”
這顯然是對文天祥進行威脅。
文天祥提起筆來,在那張讓他寫勸降書的紙上,寫道,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惑灘頭歎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乃理宗朝狀元,文采可以說是令世人震驚。當年在集英殿上參加殿試,提筆寫成洋洋灑灑的萬言法天不息的策論之作。
皇帝趙昀,禦覽了那篇千古雄文之後,不禁當場拍案叫絕,認為在那樣的時代,能夠借千古雄才而抒寫出自己的忠肝義膽,可謂當世不可多得的賢才。
趙昀親自在那篇考卷上,批為了頭名進士。也就從那時候起,本名文雲孫,正式更名為文天祥。
看到文天祥揮筆而就,張弘範自然是無比的高興,看到文天祥在那勸降紙上寫出的過零丁洋,張弘範不禁大聲地誦讀起來。
看著那慷慨激昂的名誌之詩,張弘範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連聲歎道,“文相真乃好人,好詩啊。”
張弘範頓時被文天祥的氣節,那種英雄豪情所感染,他對身邊的人說道,“來人啊,請文相回去歇息吧。”
張弘範並沒有因為文天祥沒有寫勸降書,就放棄攻打崖山。
此時,在崖山一帶,張世傑和陸秀夫,已經籌措了近二十萬人,在崖山附近的海域,戰艦擺開了陣勢。
為了防止元軍襲擊崖山的時候,用上火攻,張世傑下令,讓所有的戰艦,都塗上稀泥,避免被戰火點燃。
果然,在第一回合的交戰中,張弘範用上了火攻,很多的帶著火的艦艇,朝著宋軍的戰艦駛來。
結果,那些火船,根本就沒法點燃宋軍的塗有稀泥的戰艦。
張世傑對宋軍的戰艦進行了布署。
將趙昺所在的龍船,牢牢地保護在整個宋軍戰艦的最中間。
為了抵禦風浪,張世傑還下令,將宋軍的戰艦,用鐵索綁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一字形的戰艦聯合體。
元軍的小船,在那種越級大船體麵前,顯得孱弱不堪。
文天祥在元軍的戰艦上,親眼目睹著宋軍與元軍的搏殺。
他雖為俘虜,卻是暗暗祈禱著張世傑他們,能夠取得勝利,扭轉與元軍作戰的失利局麵。
看到第一輪元軍的火攻,被宋軍硬扛了下來,文天祥心中湧起了一絲絲喜悅。
但看到,宋軍並沒有乘勝向元軍的戰艦,發起攻擊,卻不禁為張世傑失去戰機而著急。
元軍雖然沒有靠著火攻,像火燒赤壁那樣,將宋軍的連環船給燒沒。
但元軍靠著強大的優勢兵力,趁機封鎖了整個崖山海灣。
當時,為了能夠背水一戰,張世傑已經下令,將崖山上修建起來的南宋行宮,以及很多建築都燒毀了。
現在,整個南宋小朝廷,幾乎全都在宋軍水師的護佑之下。
元軍在包圍宋軍水師的時候,切斷了海灣中的宋軍水師與陸地上聯係。
二十來萬人,沒法到陸地上取水,戰艦上所用的燃料,很快耗盡。
連續好幾天以來,宋軍隻能夠吃海水,由於沒有柴火,軍士們也都吃著生冷的食物。
軍中疫病開始流行起來,很多人喝了海水之後,都出現了腹泄的病症。
宋軍水師,戰鬥力瞬間下滑。
張弘範故布疑陣,他將自己的戰艦,用布幔遮蓋了,悄然地接近宋軍的水師。
元軍陣中,不時地傳出奏樂宴飲的聲音,當時,宋軍也實在是太疲倦了,得知元軍在宴樂休息,全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結果,等到元軍的船,像是不經意地飄過來,在接近宋軍艦艇的時候,突然,那些遮蔽著元軍船艦的布幔,全都拉開。
那個時候,宋軍才醒悟過來,將有如雨點一般的利箭,射向元軍的戰艦。
元軍迎著那利箭,衝向了宋軍的戰艦。
很快,元軍的戰艦就擊敗了宋軍排在最前麵的戰艦,元軍甚至衝上了宋軍的一字艦艇編隊。
張世傑趕緊下令,將後麵的艦艇上的鐵索解開。砸開了那些艦艇的綁索後,張世傑帶著楊太後和一係列的南宋朝臣們,展開了艱難的突圍之戰。
經過艱難的突圍,張世傑帶著楊太後,從圍困之中突襲出來。
然而,少帝趙昺卻是未能夠從戰亂之中逃出來。
陸秀夫跪伏在趙昺麵前,“陛下,微臣無能,不能夠帶著陛下脫離此險境。陛下,當年,你的祖先為了性命,讓國家受到汙辱,如今,你可別再做這樣的事了,不如與微臣一起跳海殉國吧。”
少帝趙昺朗聲說道,“朕雖年幼,卻也不願意苟活。”
陸秀夫用一根紅繩子,將少帝趙昺背負在自己的背上,然後,跳進了海裏。
站在元軍海船上的文天祥,親眼目睹了元軍的海船,用炮火對那被圍困著的宋軍水師炮擊。
那些不甘心做俘虜的崖山軍民們,紛紛義無反顧地跳進了海水裏。
第二天早晨,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崖山一帶的海域,全都被鮮血染得通紅。
寧死不屈的大宋子民們,在兵敗的時候,選擇了悲壯無比的跳海自盡。
文天祥在戰敗被圍困的時候,也是想一死殉國,可是元軍的攻擊太猛了,連他自盡的機會都沒有。
被俘後,雖然張弘範以禮相待,可是,實際上也是盯得死死的,因而,當文天祥看到那些崖山的大宋子民,可以坦然的選擇跳海自盡時,心中充滿了羨慕。
他的眼前,浮現出那一段時間,他所親曆的痛苦與煎熬。
張弘範命人把從五嶺坡俘虜來的文天祥,帶到了他的戰艦。
“文相,你與那張世傑有過很深的交情,你也看到,我軍已經對其殘餘形成三麵合圍之勢,望宰相能識大體,寫一封勸降書給張世傑。”
張弘範並沒有給文天祥枷鎖,而是對他禮敬有加。
文天祥說道,“張將軍,你想,我文天祥未能護父母周全,你覺得,我還能夠勸別人不去為保護父母而戰嗎?”
張弘範叫人拿來紙筆,有些不高興地說道,“文相,你覺得,我這是在與你商量嗎?現在擺在你麵前的,隻有寫勸降書一條路可走,你覺得,還有得選擇嗎?”
這顯然是對文天祥進行威脅。
文天祥提起筆來,在那張讓他寫勸降書的紙上,寫道,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惑灘頭歎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乃理宗朝狀元,文采可以說是令世人震驚。當年在集英殿上參加殿試,提筆寫成洋洋灑灑的萬言法天不息的策論之作。
皇帝趙昀,禦覽了那篇千古雄文之後,不禁當場拍案叫絕,認為在那樣的時代,能夠借千古雄才而抒寫出自己的忠肝義膽,可謂當世不可多得的賢才。
趙昀親自在那篇考卷上,批為了頭名進士。也就從那時候起,本名文雲孫,正式更名為文天祥。
看到文天祥揮筆而就,張弘範自然是無比的高興,看到文天祥在那勸降紙上寫出的過零丁洋,張弘範不禁大聲地誦讀起來。
看著那慷慨激昂的名誌之詩,張弘範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連聲歎道,“文相真乃好人,好詩啊。”
張弘範頓時被文天祥的氣節,那種英雄豪情所感染,他對身邊的人說道,“來人啊,請文相回去歇息吧。”
張弘範並沒有因為文天祥沒有寫勸降書,就放棄攻打崖山。
此時,在崖山一帶,張世傑和陸秀夫,已經籌措了近二十萬人,在崖山附近的海域,戰艦擺開了陣勢。
為了防止元軍襲擊崖山的時候,用上火攻,張世傑下令,讓所有的戰艦,都塗上稀泥,避免被戰火點燃。
果然,在第一回合的交戰中,張弘範用上了火攻,很多的帶著火的艦艇,朝著宋軍的戰艦駛來。
結果,那些火船,根本就沒法點燃宋軍的塗有稀泥的戰艦。
張世傑對宋軍的戰艦進行了布署。
將趙昺所在的龍船,牢牢地保護在整個宋軍戰艦的最中間。
為了抵禦風浪,張世傑還下令,將宋軍的戰艦,用鐵索綁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一字形的戰艦聯合體。
元軍的小船,在那種越級大船體麵前,顯得孱弱不堪。
文天祥在元軍的戰艦上,親眼目睹著宋軍與元軍的搏殺。
他雖為俘虜,卻是暗暗祈禱著張世傑他們,能夠取得勝利,扭轉與元軍作戰的失利局麵。
看到第一輪元軍的火攻,被宋軍硬扛了下來,文天祥心中湧起了一絲絲喜悅。
但看到,宋軍並沒有乘勝向元軍的戰艦,發起攻擊,卻不禁為張世傑失去戰機而著急。
元軍雖然沒有靠著火攻,像火燒赤壁那樣,將宋軍的連環船給燒沒。
但元軍靠著強大的優勢兵力,趁機封鎖了整個崖山海灣。
當時,為了能夠背水一戰,張世傑已經下令,將崖山上修建起來的南宋行宮,以及很多建築都燒毀了。
現在,整個南宋小朝廷,幾乎全都在宋軍水師的護佑之下。
元軍在包圍宋軍水師的時候,切斷了海灣中的宋軍水師與陸地上聯係。
二十來萬人,沒法到陸地上取水,戰艦上所用的燃料,很快耗盡。
連續好幾天以來,宋軍隻能夠吃海水,由於沒有柴火,軍士們也都吃著生冷的食物。
軍中疫病開始流行起來,很多人喝了海水之後,都出現了腹泄的病症。
宋軍水師,戰鬥力瞬間下滑。
張弘範故布疑陣,他將自己的戰艦,用布幔遮蓋了,悄然地接近宋軍的水師。
元軍陣中,不時地傳出奏樂宴飲的聲音,當時,宋軍也實在是太疲倦了,得知元軍在宴樂休息,全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結果,等到元軍的船,像是不經意地飄過來,在接近宋軍艦艇的時候,突然,那些遮蔽著元軍船艦的布幔,全都拉開。
那個時候,宋軍才醒悟過來,將有如雨點一般的利箭,射向元軍的戰艦。
元軍迎著那利箭,衝向了宋軍的戰艦。
很快,元軍的戰艦就擊敗了宋軍排在最前麵的戰艦,元軍甚至衝上了宋軍的一字艦艇編隊。
張世傑趕緊下令,將後麵的艦艇上的鐵索解開。砸開了那些艦艇的綁索後,張世傑帶著楊太後和一係列的南宋朝臣們,展開了艱難的突圍之戰。
經過艱難的突圍,張世傑帶著楊太後,從圍困之中突襲出來。
然而,少帝趙昺卻是未能夠從戰亂之中逃出來。
陸秀夫跪伏在趙昺麵前,“陛下,微臣無能,不能夠帶著陛下脫離此險境。陛下,當年,你的祖先為了性命,讓國家受到汙辱,如今,你可別再做這樣的事了,不如與微臣一起跳海殉國吧。”
少帝趙昺朗聲說道,“朕雖年幼,卻也不願意苟活。”
陸秀夫用一根紅繩子,將少帝趙昺背負在自己的背上,然後,跳進了海裏。
站在元軍海船上的文天祥,親眼目睹了元軍的海船,用炮火對那被圍困著的宋軍水師炮擊。
那些不甘心做俘虜的崖山軍民們,紛紛義無反顧地跳進了海水裏。
第二天早晨,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崖山一帶的海域,全都被鮮血染得通紅。
寧死不屈的大宋子民們,在兵敗的時候,選擇了悲壯無比的跳海自盡。
文天祥在戰敗被圍困的時候,也是想一死殉國,可是元軍的攻擊太猛了,連他自盡的機會都沒有。
被俘後,雖然張弘範以禮相待,可是,實際上也是盯得死死的,因而,當文天祥看到那些崖山的大宋子民,可以坦然的選擇跳海自盡時,心中充滿了羨慕。
他的眼前,浮現出那一段時間,他所親曆的痛苦與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