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貫連滾帶爬地跑回到了汴京。
當時,趙佶已經把皇位傳給了兒子趙桓,親自往南邊逃命去了。
趙桓聽說童貫從前線回來了,當時,正是滿腔熱血的新皇,已經打了雞血,要為收複河山,而發起親征。
趙桓覺得童貫回來得正好,也沒有報怨一個戍邊的大元帥,不顧國家安危,居然在外敵要入侵的時候,從前線倉皇逃回來。
趙桓竟然對童貫委以重任,讓他做為東京留守,以便他可以帶著大宋的鐵軍,前往太原,迎戰完顏宗翰。
童貫一把鼻涕一把淚啊,說自己一生服侍趙桓的父皇,此時,趙桓的父皇無奈南逃,自己做為天下第一大忠臣,怎麽著,也得伴君前行啊。
於是,童貫婉言謝絕了趙桓讓他留守東京的安排,直接快馬加鞭,追隨趙佶,逃往南方而去。
童貫一路追隨趙佶,很快追上了鑾駕。
畢竟是統兵大元帥,這一路之上,童貫召募兵勇,做為勤王之師。
他把那些組織起來的青少年,訓練成了勝捷軍,作為護衛皇上的親兵。
以至於,趙佶無比感慨,自己都惶惶不可終日,卻有如此忠心的童貫,鞍前馬後地侍候著。
卻說那趙佶,一路上看到他的子民,因為連年的戰亂,已經流離失所。
看到荒野之中,到處都是累累白骨。
那些老百姓們,看到皇帝出逃,不但沒有表現出對皇帝車馬隊的敬畏,甚至,有些人指著他們的車隊,痛哭痛罵。
童貫自然對那些老百姓極其痛恨,一邊讓眾人簇擁著趙佶前行,一邊殘酷地殺害那些在道旁哭罵的老百姓。
趙佶不禁對自己犯下過錯開始懺悔,他的車隊,一般都是在那些道院之中停留。
麵對著那些神像,趙佶總是會焚香,會向著玉帝祈求,望天帝能夠垂憐,賜予他的兒子趙桓力量,讓大宋可以戰敗大金,雄踞南方。
完顏宗望率大軍,繞過定州,直接逼近磁州,與此同時,完顏宗翰,從太原出發,向南進發,兩軍預想在汴京城,對大宋皇城進行合圍。
趙桓改元靖康,在當時,汴京城除了以前曾經布防的四個州可以暫且防禦外,便隻有東北處的黃河天險,還可以作為一道防線。
趙恒一方麵緊急布署西北軍從宋夏邊境撤回來,加強汴京城的城防。
另一方麵,派出太監梁方平將京師的守軍調到黃河邊上的黎陽津駐守。
這種布防,想要虛內而實外,禦敵千裏之外。
早在趙匡胤時,就已經意識到,這汴京之地,四戰之城,若是遇強敵犯境,根本就無法阻擋。
如今,的確看到了汴京城防守方麵的艱難。
趙桓並沒有想到,可以集中所有的兵力,退守洛陽,反而把僅有的一點兒禁軍,調到了最北邊的黎陽津,想要趁完顏宗望立足未穩之時,在渡過黃河的過程中,對金兵進行攻擊。
這種戰略,那是要建立在西北軍及時的趕到汴京,可以力阻完顏宗翰對汴京城的威脅。
趙桓派梁方平據黎陽津,以守完顏宗望的想法還是很好的,可是,梁方平得知完顏宗望殺過來,他自己卻是先帶著人,從黎陽津逃跑了。
梁方平的逃亡,直接導致那黎陽津附近的軍隊,全都開始潰逃。
這金兵還沒有打過來,他們已經亂成一團,在逃離的時候,自己人相互踐踏,傷亡極其慘烈。
金兵所遇到的大宋軍隊,毫無鬥誌,一路橫掃而來,所向披靡。
盡管梁方平到了黎陽津的時候,將那沿黃河兩岸的棧道與船隻全都焚燒殆盡。
然而,金軍跨越黃河,直取汴京已經不可逆轉。
當然,完顏宗望的節節勝利,與郭藥師很有關係。
當年,郭藥師隨易州和涿州投降了大宋,得到了大宋的信任與嘉獎,因而,他對於大宋的情況,了如指掌。
這還得說到張覺事件,當張覺的人頭被王安中砍下來之後,那些跟著郭藥師投奔到大宋的人,對大宋的徹底絕望,致使很多的遼人投奔過來的,都轉投了大金。
把完顏宗望帶到汴京來,郭藥師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完顏宗望到汴京,完顏宗翰也從太原繞道,逼近了汴京城。
而當時的汴京城,早已經人心惶惶。
老皇帝從雍丘到睢陽,然後直奔揚州而去。小皇帝,也一門心思,想著要逃到陝西去。
當時的大宋朝廷,分成了兩派,一派以李綱為首,主張堅決與金軍決戰。
另一派,卻是主張投降。那些人根本就沒有看出來,當時的大金,哪裏是接受什麽大宋的投降,而是直接要滅了大宋。
李綱對趙桓曉以利害,指明了金軍此次南侵,其根本的目的。如今,隻有通過頑強的抵抗,方可以置之死地而後生。
趙桓總算是被李綱勸住,決定在東京安定下來。李綱將留守東京的軍隊五萬人,分成了四隊,分別守汴京城的四麵。
李綱剛好做好汴京城的防禦工作,金軍就已經將汴京城圍困住了。
在郭藥師的指點下,完顏宗望知道,汴京城的軍械物資儲備的地方,便在汴京城西北的牟駝崗。
打下那牟駝崗,既可以補給金軍的軍事裝備,又可以瞬間瓦解大宋軍心。
當時,李綱在牟駝崗布防了兩萬人,就是要保住那一批重要的物資。
結果,完顏宗望派熟悉情況的郭藥師,率軍攻打牟駝崗。
牟駝崗的軍隊,雖然也經曆了一番頑強的拚殺,但是,終因寡不敵眾,被郭藥師的軍隊戰敗了。
李綱在城內,得知牟駝崗兵敗,極其生氣,也為失去那一批重要物資而痛心。
李綱親自組織了幾千人的敢死隊,
駐紮在了汴京城外麵。金軍發起了攻擊,卻是屢屢被李綱的敢死隊,殺退了。
此舉讓大宋的軍民,看到了隻要奮勇拚殺,就可以保住汴京城。
李綱打破了金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金軍卻是提出,要和大宋議和。
此招一出,趙桓當即就開始動搖了,原本隻有死戰一條路,現在,可以通過議和,得以苟延殘喘,豈有不爭取的道理。
趙桓便派出使者,與金軍進行和談。李綱卻是堅決不答應,覺得,一旦和談,會讓一部分人,再也不願意誓死抗金。
當時,趙佶已經把皇位傳給了兒子趙桓,親自往南邊逃命去了。
趙桓聽說童貫從前線回來了,當時,正是滿腔熱血的新皇,已經打了雞血,要為收複河山,而發起親征。
趙桓覺得童貫回來得正好,也沒有報怨一個戍邊的大元帥,不顧國家安危,居然在外敵要入侵的時候,從前線倉皇逃回來。
趙桓竟然對童貫委以重任,讓他做為東京留守,以便他可以帶著大宋的鐵軍,前往太原,迎戰完顏宗翰。
童貫一把鼻涕一把淚啊,說自己一生服侍趙桓的父皇,此時,趙桓的父皇無奈南逃,自己做為天下第一大忠臣,怎麽著,也得伴君前行啊。
於是,童貫婉言謝絕了趙桓讓他留守東京的安排,直接快馬加鞭,追隨趙佶,逃往南方而去。
童貫一路追隨趙佶,很快追上了鑾駕。
畢竟是統兵大元帥,這一路之上,童貫召募兵勇,做為勤王之師。
他把那些組織起來的青少年,訓練成了勝捷軍,作為護衛皇上的親兵。
以至於,趙佶無比感慨,自己都惶惶不可終日,卻有如此忠心的童貫,鞍前馬後地侍候著。
卻說那趙佶,一路上看到他的子民,因為連年的戰亂,已經流離失所。
看到荒野之中,到處都是累累白骨。
那些老百姓們,看到皇帝出逃,不但沒有表現出對皇帝車馬隊的敬畏,甚至,有些人指著他們的車隊,痛哭痛罵。
童貫自然對那些老百姓極其痛恨,一邊讓眾人簇擁著趙佶前行,一邊殘酷地殺害那些在道旁哭罵的老百姓。
趙佶不禁對自己犯下過錯開始懺悔,他的車隊,一般都是在那些道院之中停留。
麵對著那些神像,趙佶總是會焚香,會向著玉帝祈求,望天帝能夠垂憐,賜予他的兒子趙桓力量,讓大宋可以戰敗大金,雄踞南方。
完顏宗望率大軍,繞過定州,直接逼近磁州,與此同時,完顏宗翰,從太原出發,向南進發,兩軍預想在汴京城,對大宋皇城進行合圍。
趙桓改元靖康,在當時,汴京城除了以前曾經布防的四個州可以暫且防禦外,便隻有東北處的黃河天險,還可以作為一道防線。
趙恒一方麵緊急布署西北軍從宋夏邊境撤回來,加強汴京城的城防。
另一方麵,派出太監梁方平將京師的守軍調到黃河邊上的黎陽津駐守。
這種布防,想要虛內而實外,禦敵千裏之外。
早在趙匡胤時,就已經意識到,這汴京之地,四戰之城,若是遇強敵犯境,根本就無法阻擋。
如今,的確看到了汴京城防守方麵的艱難。
趙桓並沒有想到,可以集中所有的兵力,退守洛陽,反而把僅有的一點兒禁軍,調到了最北邊的黎陽津,想要趁完顏宗望立足未穩之時,在渡過黃河的過程中,對金兵進行攻擊。
這種戰略,那是要建立在西北軍及時的趕到汴京,可以力阻完顏宗翰對汴京城的威脅。
趙桓派梁方平據黎陽津,以守完顏宗望的想法還是很好的,可是,梁方平得知完顏宗望殺過來,他自己卻是先帶著人,從黎陽津逃跑了。
梁方平的逃亡,直接導致那黎陽津附近的軍隊,全都開始潰逃。
這金兵還沒有打過來,他們已經亂成一團,在逃離的時候,自己人相互踐踏,傷亡極其慘烈。
金兵所遇到的大宋軍隊,毫無鬥誌,一路橫掃而來,所向披靡。
盡管梁方平到了黎陽津的時候,將那沿黃河兩岸的棧道與船隻全都焚燒殆盡。
然而,金軍跨越黃河,直取汴京已經不可逆轉。
當然,完顏宗望的節節勝利,與郭藥師很有關係。
當年,郭藥師隨易州和涿州投降了大宋,得到了大宋的信任與嘉獎,因而,他對於大宋的情況,了如指掌。
這還得說到張覺事件,當張覺的人頭被王安中砍下來之後,那些跟著郭藥師投奔到大宋的人,對大宋的徹底絕望,致使很多的遼人投奔過來的,都轉投了大金。
把完顏宗望帶到汴京來,郭藥師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完顏宗望到汴京,完顏宗翰也從太原繞道,逼近了汴京城。
而當時的汴京城,早已經人心惶惶。
老皇帝從雍丘到睢陽,然後直奔揚州而去。小皇帝,也一門心思,想著要逃到陝西去。
當時的大宋朝廷,分成了兩派,一派以李綱為首,主張堅決與金軍決戰。
另一派,卻是主張投降。那些人根本就沒有看出來,當時的大金,哪裏是接受什麽大宋的投降,而是直接要滅了大宋。
李綱對趙桓曉以利害,指明了金軍此次南侵,其根本的目的。如今,隻有通過頑強的抵抗,方可以置之死地而後生。
趙桓總算是被李綱勸住,決定在東京安定下來。李綱將留守東京的軍隊五萬人,分成了四隊,分別守汴京城的四麵。
李綱剛好做好汴京城的防禦工作,金軍就已經將汴京城圍困住了。
在郭藥師的指點下,完顏宗望知道,汴京城的軍械物資儲備的地方,便在汴京城西北的牟駝崗。
打下那牟駝崗,既可以補給金軍的軍事裝備,又可以瞬間瓦解大宋軍心。
當時,李綱在牟駝崗布防了兩萬人,就是要保住那一批重要的物資。
結果,完顏宗望派熟悉情況的郭藥師,率軍攻打牟駝崗。
牟駝崗的軍隊,雖然也經曆了一番頑強的拚殺,但是,終因寡不敵眾,被郭藥師的軍隊戰敗了。
李綱在城內,得知牟駝崗兵敗,極其生氣,也為失去那一批重要物資而痛心。
李綱親自組織了幾千人的敢死隊,
駐紮在了汴京城外麵。金軍發起了攻擊,卻是屢屢被李綱的敢死隊,殺退了。
此舉讓大宋的軍民,看到了隻要奮勇拚殺,就可以保住汴京城。
李綱打破了金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金軍卻是提出,要和大宋議和。
此招一出,趙桓當即就開始動搖了,原本隻有死戰一條路,現在,可以通過議和,得以苟延殘喘,豈有不爭取的道理。
趙桓便派出使者,與金軍進行和談。李綱卻是堅決不答應,覺得,一旦和談,會讓一部分人,再也不願意誓死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