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汴京回去的使臣,見到了李諒祚。
“陛下,裝孫子沒用啊,現在大宋皇帝,簡直是摳門死了,一點不像先前的仁宗皇帝。”
梁乙埋在一旁說道,“當然不像了,那趙曙,本來就不是仁宗皇帝的親兒子嘛。大宋現在不想給歲賜,那分明就是無視我西夏王朝。”
梁皇後從來都不是煽陰風點鬼火,她完全是直接拱火。
“那趙曙分明是欠揍,陛下,咱們也像先帝那樣,再來個好水川之戰,又弄個定寨之戰,隻有打疼了,他才知道鍋兒是鐵打的。”
李諒祚回想起,前一次,大順城之戰。
那蔡挺堅守城中,都已經到了他中箭撤退的時候,才派出蕃兵掠陣。
這要是大舉出城,倒還值得調集大軍前來,決一死戰。
偏偏就那麽幾千人,你還不得不防著,那大宋軍,從城中大規模地殺出。
“好啊。朕也有些時間,沒有鬆鬆筋骨了。這一次,咱得好好和那慫宋的邊兵們,好好幹一架。”
那時節,正好是過了大年,大夏國一番吃喝之後,又到了青黃不接的日子。
李諒祚在朝堂之上,又提出要襲擾大宋邊境,去劫掠些吃的用的過來。
趙曙居然一口回絕了給歲賜,你不開榷場,好啊,咱還不用給錢買了,自己搶來,那不香嗎?
梁乙埋當場表示,“陛下,宋人著實是皮癢了。就那趙曙,他養父那個時候,都乖乖地給咱好吃好喝地送來,現在倒好,輪到他,一點孝心都沒有。”
聽到梁國相的話,滿朝文武,全都哈哈大笑起來。
“陛下,依臣所見,咱出戰時,必須要避免和範公的舊部遭遇。那些亡命徒,真是太難纏了。”
景詢出列,向李諒祚一拱手,說道。
“景愛卿這是未出兵,先便慫了。陛下,咱前番出戰,便是在環慶路上失的手,咱們這一次,縱然是拚盡老命,也得把這麵子奪回來。”
梁乙埋分明不服氣,前一次,若不是李諒祚運氣不好,出師便遭到了林廣射來的床子弩箭,有那麽容易敗在柔遠寨麽。
“陛下,你這箭傷未曾痊愈,就不必隨軍出戰了。此番出戰,就由老弟,隨便帶幾個兵過去,把環慶路給踏平了回來。”
梁乙埋有些傲氣十足地說道。
李諒祚問道,“誰願陪國相前往?”
鋼叉太歲鄂厲龍站了出來,對李諒祚說道,“陛下,末將願隨國相走一遭。”
那鄂厲龍據說,曾經拜王祖為師,使一柄百來斤重的托天叉,乃李諒祚身邊第一猛將,隻要他出手,與對手一個照麵,即便是戴了鋼盔,那也得見到豆花。
景詢卻是很不看好這奪命二人組。
畢竟一個好高騖遠,動不動,就要踏平環慶路,另一個呢,雖是力大無比,卻是有勇無謀。
“陛下,微臣願隨同國相和鄂將軍一道,前往環慶路。”
梁乙埋卻是笑道,“景夫子就算了吧,你還是留在興慶,陛下要寫點什麽詔令之類的,總不至於到環慶來請你吧。”
李諒祚一下子明白,梁乙埋不願意帶上那景詢。
一旦景詢跟著去,這也不能打,那也不能打,帶兵的遇著那秀才,啥也說不清。
可真要讓兩個猛人,帶著幾萬兵馬,去打大宋,李諒祚卻又有些不放心。
“乙埋,就讓景愛卿隨你們出征吧。不然的話,你們也都別去了。”李諒祚笑著說道。
梁乙埋心中有十八般的不願意,卻也是沒有辦法,隻得帶上景詢。
大軍浩浩蕩蕩地奔環慶路方向而去。
宋夏邊境,自從李諒祚受了箭傷後,有很長時間,沒有發生過戰亂,邊民們還在地裏幹活。
梁乙埋將手一揮,做了一個格殺的動作,那些如狼似虎的夏軍,直接闖進了農田,簡直如同切瓜砍菜一般,就直接殺了好些邊民。
那逃出魔爪的邊民,帶著渾身的血汙,爬上了烽火台,點燃了報信的信號。
梁乙埋對鄂厲龍說道,“老鄂,前一次,咱們敗在了大順城,這一回,咱還是去大順城,替陛下把這臉麵兒找回來。”
景詢當即反對,“不行,梁將軍,我先前說過,咱們要盡可能避開範仲淹帶出的那幫亡命徒。”
老天,怎麽避開?
前一次,蔡挺和張玉在大順城之戰中,取得了勝利,消息傳到了汴京,趙曙興奮得幾夜都沒有睡著覺。
他考慮了好一陣子,悍然做出了決定,把狄青帶到南方的楊文廣召回來,安排到了西北宋夏邊境。
西夏大軍,眼看就到了慶州城。
城牆上,飄揚的帥旗上,赫然寫著楊字。
梁乙埋自言自語地說道,“咦,不會吧,我聽說,楊文廣不是早就調到了南方,隨狄青去打那個儂智高了麽。這個楊,又是哪個楊呢。”
景詢卻是說道,“梁將軍,看來那個趙曙,是和咱們扛上了,他現在膨脹了,歲賜,歲賜不給,榷場,榷場不開。依我所見,那楊必定是楊文廣無疑了。”
景詢說出楊文廣,無非是想要讓梁乙埋知難而退。
哪曾想,梁乙埋居然興奮不已,“能夠有幸,與楊家將一戰而成名,這可是天大的緣份啊。幸好沒有帶上陛下,不然,這頭功一件,可就被奪了。哈哈哈。”
那鄂厲龍,聽說那慶州城,守城的大帥是楊文廣,也不禁摩拳擦掌,對那景詢說道,“景夫子,你一個文臣,就別管我們這刀槍上舔血的營生了,你隻管想法子,把我等這襲擾之戰,變成合情合理就好。”
就連鄂厲龍那有勇無謀的人,都想得到,這打仗,要出師有名。
景詢看到梁鄂兩將軍,根本就沒有要離去的意思,也就隻好聽任兩人在離那慶州城不遠處,安營紮寨。
景詢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直接很快就寫下了一份上表,來了一個惡人先告狀,說慶州官兵,襲擾了西夏的百姓。
侵占了西夏屈野河以西八十裏的農田,並且,把西夏的老百姓,劫掠到了大宋境內,扣押在了慶州城裏。
此次,梁乙埋和鄂厲龍將軍,是不得已才出戰慶州,隻是想要營救那些被掠走的老百姓。
“陛下,裝孫子沒用啊,現在大宋皇帝,簡直是摳門死了,一點不像先前的仁宗皇帝。”
梁乙埋在一旁說道,“當然不像了,那趙曙,本來就不是仁宗皇帝的親兒子嘛。大宋現在不想給歲賜,那分明就是無視我西夏王朝。”
梁皇後從來都不是煽陰風點鬼火,她完全是直接拱火。
“那趙曙分明是欠揍,陛下,咱們也像先帝那樣,再來個好水川之戰,又弄個定寨之戰,隻有打疼了,他才知道鍋兒是鐵打的。”
李諒祚回想起,前一次,大順城之戰。
那蔡挺堅守城中,都已經到了他中箭撤退的時候,才派出蕃兵掠陣。
這要是大舉出城,倒還值得調集大軍前來,決一死戰。
偏偏就那麽幾千人,你還不得不防著,那大宋軍,從城中大規模地殺出。
“好啊。朕也有些時間,沒有鬆鬆筋骨了。這一次,咱得好好和那慫宋的邊兵們,好好幹一架。”
那時節,正好是過了大年,大夏國一番吃喝之後,又到了青黃不接的日子。
李諒祚在朝堂之上,又提出要襲擾大宋邊境,去劫掠些吃的用的過來。
趙曙居然一口回絕了給歲賜,你不開榷場,好啊,咱還不用給錢買了,自己搶來,那不香嗎?
梁乙埋當場表示,“陛下,宋人著實是皮癢了。就那趙曙,他養父那個時候,都乖乖地給咱好吃好喝地送來,現在倒好,輪到他,一點孝心都沒有。”
聽到梁國相的話,滿朝文武,全都哈哈大笑起來。
“陛下,依臣所見,咱出戰時,必須要避免和範公的舊部遭遇。那些亡命徒,真是太難纏了。”
景詢出列,向李諒祚一拱手,說道。
“景愛卿這是未出兵,先便慫了。陛下,咱前番出戰,便是在環慶路上失的手,咱們這一次,縱然是拚盡老命,也得把這麵子奪回來。”
梁乙埋分明不服氣,前一次,若不是李諒祚運氣不好,出師便遭到了林廣射來的床子弩箭,有那麽容易敗在柔遠寨麽。
“陛下,你這箭傷未曾痊愈,就不必隨軍出戰了。此番出戰,就由老弟,隨便帶幾個兵過去,把環慶路給踏平了回來。”
梁乙埋有些傲氣十足地說道。
李諒祚問道,“誰願陪國相前往?”
鋼叉太歲鄂厲龍站了出來,對李諒祚說道,“陛下,末將願隨國相走一遭。”
那鄂厲龍據說,曾經拜王祖為師,使一柄百來斤重的托天叉,乃李諒祚身邊第一猛將,隻要他出手,與對手一個照麵,即便是戴了鋼盔,那也得見到豆花。
景詢卻是很不看好這奪命二人組。
畢竟一個好高騖遠,動不動,就要踏平環慶路,另一個呢,雖是力大無比,卻是有勇無謀。
“陛下,微臣願隨同國相和鄂將軍一道,前往環慶路。”
梁乙埋卻是笑道,“景夫子就算了吧,你還是留在興慶,陛下要寫點什麽詔令之類的,總不至於到環慶來請你吧。”
李諒祚一下子明白,梁乙埋不願意帶上那景詢。
一旦景詢跟著去,這也不能打,那也不能打,帶兵的遇著那秀才,啥也說不清。
可真要讓兩個猛人,帶著幾萬兵馬,去打大宋,李諒祚卻又有些不放心。
“乙埋,就讓景愛卿隨你們出征吧。不然的話,你們也都別去了。”李諒祚笑著說道。
梁乙埋心中有十八般的不願意,卻也是沒有辦法,隻得帶上景詢。
大軍浩浩蕩蕩地奔環慶路方向而去。
宋夏邊境,自從李諒祚受了箭傷後,有很長時間,沒有發生過戰亂,邊民們還在地裏幹活。
梁乙埋將手一揮,做了一個格殺的動作,那些如狼似虎的夏軍,直接闖進了農田,簡直如同切瓜砍菜一般,就直接殺了好些邊民。
那逃出魔爪的邊民,帶著渾身的血汙,爬上了烽火台,點燃了報信的信號。
梁乙埋對鄂厲龍說道,“老鄂,前一次,咱們敗在了大順城,這一回,咱還是去大順城,替陛下把這臉麵兒找回來。”
景詢當即反對,“不行,梁將軍,我先前說過,咱們要盡可能避開範仲淹帶出的那幫亡命徒。”
老天,怎麽避開?
前一次,蔡挺和張玉在大順城之戰中,取得了勝利,消息傳到了汴京,趙曙興奮得幾夜都沒有睡著覺。
他考慮了好一陣子,悍然做出了決定,把狄青帶到南方的楊文廣召回來,安排到了西北宋夏邊境。
西夏大軍,眼看就到了慶州城。
城牆上,飄揚的帥旗上,赫然寫著楊字。
梁乙埋自言自語地說道,“咦,不會吧,我聽說,楊文廣不是早就調到了南方,隨狄青去打那個儂智高了麽。這個楊,又是哪個楊呢。”
景詢卻是說道,“梁將軍,看來那個趙曙,是和咱們扛上了,他現在膨脹了,歲賜,歲賜不給,榷場,榷場不開。依我所見,那楊必定是楊文廣無疑了。”
景詢說出楊文廣,無非是想要讓梁乙埋知難而退。
哪曾想,梁乙埋居然興奮不已,“能夠有幸,與楊家將一戰而成名,這可是天大的緣份啊。幸好沒有帶上陛下,不然,這頭功一件,可就被奪了。哈哈哈。”
那鄂厲龍,聽說那慶州城,守城的大帥是楊文廣,也不禁摩拳擦掌,對那景詢說道,“景夫子,你一個文臣,就別管我們這刀槍上舔血的營生了,你隻管想法子,把我等這襲擾之戰,變成合情合理就好。”
就連鄂厲龍那有勇無謀的人,都想得到,這打仗,要出師有名。
景詢看到梁鄂兩將軍,根本就沒有要離去的意思,也就隻好聽任兩人在離那慶州城不遠處,安營紮寨。
景詢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直接很快就寫下了一份上表,來了一個惡人先告狀,說慶州官兵,襲擾了西夏的百姓。
侵占了西夏屈野河以西八十裏的農田,並且,把西夏的老百姓,劫掠到了大宋境內,扣押在了慶州城裏。
此次,梁乙埋和鄂厲龍將軍,是不得已才出戰慶州,隻是想要營救那些被掠走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