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作為傳統美食,在中原以北是非常主要的食物。節假日吃餃子,新鮮時蔬下來要吃餃子。其實餃子的來曆也是和民間防病治病有聯係的。


    相傳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是由醫聖張仲景創造發明的。隻不過當時的餃子是藥用的,張仲景用麵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病,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裏人與後人就模仿製作,稱之為餃耳。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2、在方劑學方麵,《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曆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清揚看見大家這幾天的情緒,先從心理情緒上引導大家一起開開心心。


    以薺薺菜為餡料做餃子,另作酸湯。酸湯製作方法:醋適量,加入蒜黃香菜,加少許鹽,少許小磨香油。每人盛一碗,再把煮熟的餃子放入碗裏。


    另外撈幾盤子餃子,用小碟子盛入麻醬,在小碗裏放入蒜泥。蒜泥是小狸花搗的。看看他不時的露出小耳朵,那個有趣兒呀!大家都看得忍俊不禁。


    大家圍坐在桌子旁每人吃了一碗酸湯餃子,再吃些麻醬餃子,蒜泥餃子。那個美呀!頓感通體舒坦。美美噠!


    清揚看著玲瓏鼓鼓的小腮幫子,真可愛!小喜鵲兩個人第一次參加包餃子,吃餃子別提多高興啦。吃了薺薺菜餃子標誌著他們即將融入這個歡樂的大家庭!


    池子裏的小鯉魚吐著泡泡,在陽光下閃著光,美極了!


    玲瓏吃著酸湯餃子很是高興。和大家說,在百花洞時候吃過一次酸湯麵葉,味道兒很是鮮美。讓她想起了記憶深處對美食的印記。有種叫海鮮疙瘩湯的應該是很好喝。但是記不清啥時候喝過了。


    金蟾深深的看了一眼玲瓏。慢慢的說,海鮮疙瘩湯如果玲瓏想喝,他可以做,他的記憶裏有這種食物的做法。夭桃霜華小狸花一起逗趣兒到:“可以呀!我們也想喝呢!”


    清揚看著他們玩笑的樣子,真是高興呀!他和大家說,不如把一路發現的美食也整理一下,食材,用料配比,各地的風味特色。大家說這是個好主意。都開始整理資料,由一個人代筆,記錄起美食了。


    酸湯麵葉的製作方法:


    1、食材:麵片、油菜、雞蛋1個、香菜1根、香蔥一把。


    2、準備好各類食材,油菜洗淨,香菜切小段。同時鍋裏放冷水煮沸。


    3、水開後放入麵片,煮至麵片浮起,根據個人軟硬喜好程度調整時間。


    4、麵片煮好後撈出,放入冷水中,備用。


    5、鍋裏重新放入冷水,煮沸後倒入酸辣料,鍋開後,加入麵片、蔬菜、打入雞蛋,最後加入香菜,即可出鍋。


    酸辣湯製作方法:


    食材:豆腐少許 幹木耳少許 幹黃花少許 香菇少許 雞蛋1個 香菜2根 水澱粉1勺(大勺) 胡椒粉少許 醋少許 老抽半勺 鹽 雞精。


    步驟:


    1.豆腐切成小條。幹木耳、幹黃花放入溫水中泡發,將泡發的木耳、黃花切絲,香菇洗淨切絲。香菜切碎,將雞蛋磕入碗中打散。


    2.鍋中放入適量水燒開,放入豆腐、黃花、木耳、香菇焯水後撈出。


    3.鍋中放入適量水燒開,放入老抽半勺、鹽1勺、水澱粉、蛋液拌勻。加入豆腐、黃花、木耳、香菇煮開,放入醋、胡椒粉、雞精半勺拌勻,淋上香油,撒上香菜即可出鍋。


    清揚玲瓏,霜華小狸花,夭桃金蟾,兩隻小喜鵲一起看著食譜,都樂嗬嗬的。清揚又讓玲瓏把之前吃過的東西能記錄的一一記錄。整理成冊。美食誰不愛呢!天上地下,誰還沒有最愛和最喜歡的食物呢!美食美景可以愉悅身心!


    清揚玲瓏,霜華小狸花,夭桃金蟾樂嗬嗬的憧憬著未來美食美景的日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謝清揚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雨憐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雨憐風並收藏謝清揚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