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無疑給了蔣介石當頭一棒。感到萬念俱灰的他,不甘心就此退出苦心經營幾十年的政治舞台,而要繼續執政,就必須得到美國政府的支持,其他都無濟於事了。
蔣介石冥思苦想,終於心生妙計,讓善於交際又諳熟美國政界的宋美齡去大洋彼岸,施展夫人外交,乞求美國支持。
此時的宋美齡,眼看蔣介石大勢已去,憂心如焚。她的失眠症再次發作,一睡便噩夢連連。在兵敗如山倒的困難時期到美國去履行如此重大的任務,宋美齡本不願意,無奈自己的整個政治生命都押在蔣介石的前程上,加之看到蔣介石極度悲哀,連日吐血不止,常常以掌擊桌,用腳踢人時,她的心就軟下來了。
1948年11月30日,宋美齡專機抵達舊金山。中國駐紐約領事遊建文隨行於12月1日到達華盛頓。
12月5日,宋美齡在馬歇爾夫人陪同下在醫院會見馬歇爾,並共進午餐。這次會見,沒有解決什麽實質性的問題。一位記者曾採訪宋美齡,問她是否有收穫。
她沒有正麵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句:“有誰見到馬歇爾將軍而不感到有收穫呢?”
但從當時宋美齡準備發表的一份聲明草稿來看,她對在醫院與馬歇爾的會談“極為失望”。聲明說,她來美國未經與中國或美利堅合眾國的任何人商量,因為隻有盡心報國,心神才安寧,“我訪問的後果由我個人負責,而且隻由我一個人負責。”
雖然最終聲明並未發表,但已足見當時宋美齡的失望情緒。
後來,12月27日,宋美齡還拜會了美國代理國務卿洛維特,重申請求美國政府援華。
在官方場合,宋美齡的到來顯得特別尷尬。隻有共和黨、院外援華集團和盧斯等少數同意幫助蔣介石的人,對她的乞援要求表示同情,而更多的官員對此反應極為冷淡。
1948年12月10日,杜魯門終於打破沉默,邀請宋美齡參加一次茶話會。
杜魯門看上去對她很客氣,實際上對她很冷淡。茶話會進行了半小時後,杜魯門有些不耐煩了,他請宋美齡進他的書房,給她半個小時為自己的要求進行辯解。宋美齡舊話重提,要求美國:(一)發表支持南京政府反共救國的正式宣言;(二)派遣高級軍事代表團來華主持反共戰爭之戰略與供應計劃的製定工作;(三)提供3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杜魯門接過話題,開門見山地說:“中美友誼在歷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但感到抱歉,因為‘美國隻能付給已經承諾的援華計劃的40億美元,這種援助可以繼續下去,直到耗完為止,美國不能保證無限期地支持一個無法支持的中國(政府)’。”
但這一回,就像有人下了咒語,宋美齡的傑出口才,迷人風度全失了靈。杜魯門根本就不為之所動,他對這類說辭,似乎認為是陳詞濫調,了無新意。杜魯門不僅當時沒給宋美齡麵子,而且還不客氣地向報界發表了一項聲明,透露美國給蔣介石的援助總額已超過38億美元,離美國的承諾援助額很接近。
許多觀察家認為,民主黨的杜魯門之所以對蔣介石政權抱有濃厚的敵意,除了將中國大陸“變色”的帳記在蔣介石身上以外,還和美國總統大選期間,蔣介石明顯支持杜魯門的對手杜威有很大幹係。
在1948年的美國大選中,蔣介石夫婦以為紐約州州長杜威會在總統選舉中獲勝,因而將“寶”押在他身上。為此,蔣介石忙得不亦樂乎,他特命駐美大使顧維鈞向杜威授予特種“吉星勳章”。“在美養脖的孔祥熙及其子孔令傑也遵從蔣介石的旨意,為杜威的競選四處奔走,大造輿論。
結果,人算不如天算,出乎蔣介石的預料,杜威被擠出局,杜魯門蟬聯美國總統。此後發生的一切真是應了這樣一句話: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十五、無家可歸
1月28日是農曆除夕,也是蔣介石36年來第一次在老家過年。雖然蔣經國一家都在身邊,但畢竟宋美齡遠在大洋彼岸,未免有些欠缺。他怎能不想到還在美國的妻子?她為了他的“事業”,將個人的聲譽置之度外。在新修的蔣氏族譜中,蔣介石解決了一個大難題,蔣經國生母毛福梅寫成蔣母王氏之義女,他的義姐;蔣經國和蔣緯國改在宋美齡名下為宋所出。名分已定,蔣家的人便皆大歡喜。出身寒微的姚冶誠盡管一直與蔣緯國生活在一起,但她與陳潔如一樣上不了族譜。
1950年1月10日,宋美齡飛離紐約。次日下午抵達檀香山時,對記者說:“準備付出任何代價。”這再次表達了她“反攻大陸”的野心。國民黨的潰退對宋美齡是苛刻的,竟然連向家鄉海南、上海、夫家溪口告別的時間都沒有給。
13日,宋美齡風塵僕僕回到台灣,蔣介石親臨機場迎接。夫妻相見,老淚縱橫。宋美齡強作笑顏與文武官員逐一握手,然後在蔣介石的陪伴下驅車直馳官郟宋美齡的台灣時代開始了。
宋美齡回來後,士林官邸有了女主人。士林官邸位於距離台北的8英裏草山士林區的一片樹叢中,蔣介石初來乍到,草山有落草為寇之嫌,他決定改名,又由於自己崇尚明朝王陽明,故改名陽明山。
這座官邸建造十分隱秘,除非在空中鳥瞰才能一睹蹤跡,若在地麵上,根本無法看到它的廬山真麵目。因為官邸四周樹木林陰,枝葉繁茂,無一空隙,即使人們走過附近的公路,充其量也隻能看到裹得緊緊的外圍樹木而已。
官邸附近的馬路,看起來沒有實行軍事管製,但上空卻是飛行禁區。這裏不可能聽到飛機噪音,盡管鬆山機場近在咫尺,可是航道不能經過士林上空,任何飛機都不能越雷池一步。至於機場的管製塔台,更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地控製飛機行蹤,不得有誤。因為如果飛機稍稍偏離航道,就可能鳥瞰士林官邸全貌,給官邸帶來威脅。在充滿噪音的台北市區,士林官邸實在是一塊世外桃源。
官邸四周的活動空間相當寬闊,地上栽種著綠茸茸的高麗草,柔軟蒼翠,儼若鋪上一塊巨大的綠地毯。此外,還有丘陵假山、健行步道、泳池、籃球及高爾夫練習場,以及酷似奉化溪口的“小橋流水”等。
官邸內部原為日式裝飾,因宋美齡不喜歡日式衛生設備,曾令人修建西式衛浴,內部擺設十分典雅,有價值連城的古董、精美的中式家具、西式壁爐。據曾出入官邸的人士透露:這裏每樣家具都非常值錢。官邸中掛了許多畫,有名畫,也有宋美齡畫的。
官邸工作人員的“辦公室”應有盡有,這裏的電訊設施比一般電信局的猶有過之,如收發報、高速傳真、數字式交換機等設備樣樣俱全。
宋美齡一回來,不僅士林官邸有了女主人,蔣介石在政治上也多了一位重要助手,特別是外交上,蔣介石是離不開宋美齡的。在抗戰期間,靠宋美齡和美國人周旋,如今,退居台灣這個彈丸小島,“退無死所”,隻有穩住台灣,才能進而談反攻大陸。因此,蔣介石對美國的依賴與日俱增,而與美國人打交道正是夫人宋美齡的強項。
</br>
蔣介石冥思苦想,終於心生妙計,讓善於交際又諳熟美國政界的宋美齡去大洋彼岸,施展夫人外交,乞求美國支持。
此時的宋美齡,眼看蔣介石大勢已去,憂心如焚。她的失眠症再次發作,一睡便噩夢連連。在兵敗如山倒的困難時期到美國去履行如此重大的任務,宋美齡本不願意,無奈自己的整個政治生命都押在蔣介石的前程上,加之看到蔣介石極度悲哀,連日吐血不止,常常以掌擊桌,用腳踢人時,她的心就軟下來了。
1948年11月30日,宋美齡專機抵達舊金山。中國駐紐約領事遊建文隨行於12月1日到達華盛頓。
12月5日,宋美齡在馬歇爾夫人陪同下在醫院會見馬歇爾,並共進午餐。這次會見,沒有解決什麽實質性的問題。一位記者曾採訪宋美齡,問她是否有收穫。
她沒有正麵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句:“有誰見到馬歇爾將軍而不感到有收穫呢?”
但從當時宋美齡準備發表的一份聲明草稿來看,她對在醫院與馬歇爾的會談“極為失望”。聲明說,她來美國未經與中國或美利堅合眾國的任何人商量,因為隻有盡心報國,心神才安寧,“我訪問的後果由我個人負責,而且隻由我一個人負責。”
雖然最終聲明並未發表,但已足見當時宋美齡的失望情緒。
後來,12月27日,宋美齡還拜會了美國代理國務卿洛維特,重申請求美國政府援華。
在官方場合,宋美齡的到來顯得特別尷尬。隻有共和黨、院外援華集團和盧斯等少數同意幫助蔣介石的人,對她的乞援要求表示同情,而更多的官員對此反應極為冷淡。
1948年12月10日,杜魯門終於打破沉默,邀請宋美齡參加一次茶話會。
杜魯門看上去對她很客氣,實際上對她很冷淡。茶話會進行了半小時後,杜魯門有些不耐煩了,他請宋美齡進他的書房,給她半個小時為自己的要求進行辯解。宋美齡舊話重提,要求美國:(一)發表支持南京政府反共救國的正式宣言;(二)派遣高級軍事代表團來華主持反共戰爭之戰略與供應計劃的製定工作;(三)提供3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杜魯門接過話題,開門見山地說:“中美友誼在歷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但感到抱歉,因為‘美國隻能付給已經承諾的援華計劃的40億美元,這種援助可以繼續下去,直到耗完為止,美國不能保證無限期地支持一個無法支持的中國(政府)’。”
但這一回,就像有人下了咒語,宋美齡的傑出口才,迷人風度全失了靈。杜魯門根本就不為之所動,他對這類說辭,似乎認為是陳詞濫調,了無新意。杜魯門不僅當時沒給宋美齡麵子,而且還不客氣地向報界發表了一項聲明,透露美國給蔣介石的援助總額已超過38億美元,離美國的承諾援助額很接近。
許多觀察家認為,民主黨的杜魯門之所以對蔣介石政權抱有濃厚的敵意,除了將中國大陸“變色”的帳記在蔣介石身上以外,還和美國總統大選期間,蔣介石明顯支持杜魯門的對手杜威有很大幹係。
在1948年的美國大選中,蔣介石夫婦以為紐約州州長杜威會在總統選舉中獲勝,因而將“寶”押在他身上。為此,蔣介石忙得不亦樂乎,他特命駐美大使顧維鈞向杜威授予特種“吉星勳章”。“在美養脖的孔祥熙及其子孔令傑也遵從蔣介石的旨意,為杜威的競選四處奔走,大造輿論。
結果,人算不如天算,出乎蔣介石的預料,杜威被擠出局,杜魯門蟬聯美國總統。此後發生的一切真是應了這樣一句話: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十五、無家可歸
1月28日是農曆除夕,也是蔣介石36年來第一次在老家過年。雖然蔣經國一家都在身邊,但畢竟宋美齡遠在大洋彼岸,未免有些欠缺。他怎能不想到還在美國的妻子?她為了他的“事業”,將個人的聲譽置之度外。在新修的蔣氏族譜中,蔣介石解決了一個大難題,蔣經國生母毛福梅寫成蔣母王氏之義女,他的義姐;蔣經國和蔣緯國改在宋美齡名下為宋所出。名分已定,蔣家的人便皆大歡喜。出身寒微的姚冶誠盡管一直與蔣緯國生活在一起,但她與陳潔如一樣上不了族譜。
1950年1月10日,宋美齡飛離紐約。次日下午抵達檀香山時,對記者說:“準備付出任何代價。”這再次表達了她“反攻大陸”的野心。國民黨的潰退對宋美齡是苛刻的,竟然連向家鄉海南、上海、夫家溪口告別的時間都沒有給。
13日,宋美齡風塵僕僕回到台灣,蔣介石親臨機場迎接。夫妻相見,老淚縱橫。宋美齡強作笑顏與文武官員逐一握手,然後在蔣介石的陪伴下驅車直馳官郟宋美齡的台灣時代開始了。
宋美齡回來後,士林官邸有了女主人。士林官邸位於距離台北的8英裏草山士林區的一片樹叢中,蔣介石初來乍到,草山有落草為寇之嫌,他決定改名,又由於自己崇尚明朝王陽明,故改名陽明山。
這座官邸建造十分隱秘,除非在空中鳥瞰才能一睹蹤跡,若在地麵上,根本無法看到它的廬山真麵目。因為官邸四周樹木林陰,枝葉繁茂,無一空隙,即使人們走過附近的公路,充其量也隻能看到裹得緊緊的外圍樹木而已。
官邸附近的馬路,看起來沒有實行軍事管製,但上空卻是飛行禁區。這裏不可能聽到飛機噪音,盡管鬆山機場近在咫尺,可是航道不能經過士林上空,任何飛機都不能越雷池一步。至於機場的管製塔台,更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地控製飛機行蹤,不得有誤。因為如果飛機稍稍偏離航道,就可能鳥瞰士林官邸全貌,給官邸帶來威脅。在充滿噪音的台北市區,士林官邸實在是一塊世外桃源。
官邸四周的活動空間相當寬闊,地上栽種著綠茸茸的高麗草,柔軟蒼翠,儼若鋪上一塊巨大的綠地毯。此外,還有丘陵假山、健行步道、泳池、籃球及高爾夫練習場,以及酷似奉化溪口的“小橋流水”等。
官邸內部原為日式裝飾,因宋美齡不喜歡日式衛生設備,曾令人修建西式衛浴,內部擺設十分典雅,有價值連城的古董、精美的中式家具、西式壁爐。據曾出入官邸的人士透露:這裏每樣家具都非常值錢。官邸中掛了許多畫,有名畫,也有宋美齡畫的。
官邸工作人員的“辦公室”應有盡有,這裏的電訊設施比一般電信局的猶有過之,如收發報、高速傳真、數字式交換機等設備樣樣俱全。
宋美齡一回來,不僅士林官邸有了女主人,蔣介石在政治上也多了一位重要助手,特別是外交上,蔣介石是離不開宋美齡的。在抗戰期間,靠宋美齡和美國人周旋,如今,退居台灣這個彈丸小島,“退無死所”,隻有穩住台灣,才能進而談反攻大陸。因此,蔣介石對美國的依賴與日俱增,而與美國人打交道正是夫人宋美齡的強項。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