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未見,這個人依然長身玉立,卻不似當年豐神俊朗,看上去形容憔悴,蒼白脆弱。
連衣服都因為寬鬆而顯得像是掛在身上。
青鸞呆愣了片刻,立刻下了連理枝,牽著毛驢,出了後院從小路走了。
回了鋪子,本該去樊樓了,可她竟渾身似火燒一般發起熱來。
娥姐:“那可怎麽是好,三平說了,今夜是個大日子。”
青鸞:“娥姐,你替我去吧。”
娥姐沒好氣地罵她:“你腦袋燒壞掉了嗎?你燒成這個樣子,要是我沒在一旁,有點事該怎麽辦。我的搖錢樹豈不是沒了。”
“算了,讓人帶口信給三平道長好了。”
……
樊樓。
坐在三樓的窗口,外麵一覽無遺。
“咱們來得是不是太早了?”大武問。
“早來就多等會,”三平神秘兮兮的捋著胡子:“李大人說了,今夜是給小七補及笄禮。”
“陳南山的賀儀也送到了。”
“小老七惦記了許久的醬肘子、炙羊肉、櫻桃煎、梅花湯餅、五嫂魚羹都點了……”
大武伸出五根手指頭:“醬肘子得點三份,不然不夠。”
“不不不,醬肘子一份足矣,”福伯連連搖頭,“到了樊樓,自然是該吃羊肉,炙羊肉來兩份,杏酪蒸羊羔來兩份、薛家羊飯來一份,這些可是限量上市,即便有銀錢也吃不到的。”
阿梅頓時點頭:“還是福伯您最有品味。”
被誇獎了的福伯:“說起來,小的總覺得李大人這及笄禮辦得有點著急,周家出了事,正是他最忙的時候,就是從今日往後再推幾日也是應該的,怎麽好似……”
好似有了今日無明日的感覺。
但福伯沒說完,其他的人平日裏和李昱白相處又有距離,因此便誰也沒在意。
三平:“我們孩子也能讓小郡王給她辦及笄禮了,真是出息了,想必給我養老送終沒問題了,我得爭取多活幾年了。”
……
小七妹和林武去提刑司後,被李昱白驚到了。
這家夥,辦事辦得是不是太利索了?
李進帶去屠村僅存的兩個活口人證,已經帶回署衙了;
周家的老少爺們,也都帶回署衙了;
聽說,去大理寺提容嬤嬤等人的同僚,應該在回署衙的路上了;
還有,他親自去永安裏巷找當年還活著的劉少傅家的守墳人了……
總之,從昨夜到今日此刻,李昱白比自己忙多了。
“神仙難道都不用睡覺也不用吃飯拉屎的嗎?”小七妹詫異極了,“為什麽這麽趕時間?”
林武想哭:“我對不起大人……”
“呃,不是你的錯,是五石散惹的禍,”小七妹安慰道,“那個什麽七星借命或許能讓大人他配享太廟,那也算是因禍得福。”
配享太廟,得先死。
林武頓時更想哭了。
以至於李昱白回來的時候,林武的眼眶還紅著。
李昱白見了他,由衷地高興:“看起來不錯,太醫院怎麽說?幾時能回署衙?陳南山身邊隻有王漢馬超總歸是勢單力薄了。”
小七妹打岔道:“大人你要去哪裏遠行嗎?”
李昱白表情柔和的解釋:“官家親政後,我大約能升官。”
“哦,升官啊,我還以為大人在交代遺言,”小七妹說,“大人你真的沒事吧?”
李昱白但笑不語。
“太醫院不是看了好多次,都說大人沒啥事的麽?”小七妹疑惑地問,“對了,被抓回來的光頭於呢?”
她說的就是那個假冒李昱白的鏢局於東家。
李昱白:“在大理寺的大牢裏。”
小七妹上下掃視著他:“那大人您現在還跟他有痛同痛嗎?”
李昱白有問必答:“應該是沒有了。”
小七妹想著晚上總能讓他和青鸞見上麵,心結啥的得見了麵才知道是解開還是打死,因此也沒多問。
李昱白安排了趙明帶林武,他帶著小七妹先去提審了李進遺留下的兩個活口。
這兩個活口的供詞差不多,和小七妹已經了解到的也差不多。
有差別的,是小七妹猜錯了他們的心。
她以為這些人是懷著屠村的惡毒之心去的,但這兩人說,他們是懷著忠軍衛國之心去的。
“上麵派小的們去剿鹽匪,這是小的們應該做的,何況還能立功加官。”
“小的那幫哥兒們都鉚足了勁去幹,李大人說帶小的們去當先鋒隊,雖然風險大,但功勞也大。”
“李大人被先帝冷了好些年,這時剛升官,哥幾個哪個不羨慕,就跟他幹了。”
“連夜出發,連夜趕路,第二天夜裏就趕到了錢塘,大人說是匪幫裏的內線。”
“先是見了一對中年夫妻,樣子不記得了,男的姓田,李大人稱他田當家的,說是匪幫的內線。”
“田當家夫妻從一個大戶人家的院子裏抱了個孩子出來。”
“我們守在屋外,大人帶人進去的。”
這是將吳興王女兒家給滅了,將小阿妹帶走了。
“我們沿來的一條古道回,路上歇口氣的時候,姓田的夫妻燒了熱水……”
“有哥們問起,李大人隻說是貴人的事,讓我們別多管。但孩子哭得可憐,用熱水澆頭的時候真……”
“哥幾個不忍心看,就尋思著走遠點,終於撞上了鹽幫。”
“都是些精壯漢子,大人說都殺了,不留活口。”
小七妹動了動手指,臉上沒有表情,也沒有說話,但聽得認真。
“剛動手的時候,還有幾個男的試圖出來講價求饒,看起來應該是鹽幫頭子,殺了兩個後,就沒有人求饒了,抄起家夥什就跟我們打起來了。”
“都殺了之後,我們翻了這些人的挑子,沒有鹽,銀錢也不多,有頭繩和布料,還有撥浪鼓。”
“弟兄們覺得隻怕是殺錯了,但李大人說,這附近必定有他們的老巢,這些人沒按時回老巢,必然會驚動人,到時候其他的鹽匪就會收到風聲。”
“為了不走漏風聲,那個老巢也得剿了才行。”
“為了不走脫一個人,李大人讓小的先摸去村長家拿村裏的名冊,村長家還點著燈,有個老頭正在算時辰。”
“這老頭背著手在門口等了好些時候,見沒有人回,就進了屋子。”
“他跟他老婆子說,以往這個時節該到家了,今夜還沒到,他帶大孫子去山路口接一接,老婆子讓他小心看著路。”
“那老婆子還說,給小丫頭取的那個大名不好聽,讓他再想一個。”
小七妹閉了閉眼睛。
“村長抱怨了一句,說什麽這個名還不好聽,就沒有好聽的名了。”
小七妹終於開口問:“是個什麽名?”
兩個活口想了好一會:“時間過了太久,又不是什麽重要的事,真的想不起來了。”
連衣服都因為寬鬆而顯得像是掛在身上。
青鸞呆愣了片刻,立刻下了連理枝,牽著毛驢,出了後院從小路走了。
回了鋪子,本該去樊樓了,可她竟渾身似火燒一般發起熱來。
娥姐:“那可怎麽是好,三平說了,今夜是個大日子。”
青鸞:“娥姐,你替我去吧。”
娥姐沒好氣地罵她:“你腦袋燒壞掉了嗎?你燒成這個樣子,要是我沒在一旁,有點事該怎麽辦。我的搖錢樹豈不是沒了。”
“算了,讓人帶口信給三平道長好了。”
……
樊樓。
坐在三樓的窗口,外麵一覽無遺。
“咱們來得是不是太早了?”大武問。
“早來就多等會,”三平神秘兮兮的捋著胡子:“李大人說了,今夜是給小七補及笄禮。”
“陳南山的賀儀也送到了。”
“小老七惦記了許久的醬肘子、炙羊肉、櫻桃煎、梅花湯餅、五嫂魚羹都點了……”
大武伸出五根手指頭:“醬肘子得點三份,不然不夠。”
“不不不,醬肘子一份足矣,”福伯連連搖頭,“到了樊樓,自然是該吃羊肉,炙羊肉來兩份,杏酪蒸羊羔來兩份、薛家羊飯來一份,這些可是限量上市,即便有銀錢也吃不到的。”
阿梅頓時點頭:“還是福伯您最有品味。”
被誇獎了的福伯:“說起來,小的總覺得李大人這及笄禮辦得有點著急,周家出了事,正是他最忙的時候,就是從今日往後再推幾日也是應該的,怎麽好似……”
好似有了今日無明日的感覺。
但福伯沒說完,其他的人平日裏和李昱白相處又有距離,因此便誰也沒在意。
三平:“我們孩子也能讓小郡王給她辦及笄禮了,真是出息了,想必給我養老送終沒問題了,我得爭取多活幾年了。”
……
小七妹和林武去提刑司後,被李昱白驚到了。
這家夥,辦事辦得是不是太利索了?
李進帶去屠村僅存的兩個活口人證,已經帶回署衙了;
周家的老少爺們,也都帶回署衙了;
聽說,去大理寺提容嬤嬤等人的同僚,應該在回署衙的路上了;
還有,他親自去永安裏巷找當年還活著的劉少傅家的守墳人了……
總之,從昨夜到今日此刻,李昱白比自己忙多了。
“神仙難道都不用睡覺也不用吃飯拉屎的嗎?”小七妹詫異極了,“為什麽這麽趕時間?”
林武想哭:“我對不起大人……”
“呃,不是你的錯,是五石散惹的禍,”小七妹安慰道,“那個什麽七星借命或許能讓大人他配享太廟,那也算是因禍得福。”
配享太廟,得先死。
林武頓時更想哭了。
以至於李昱白回來的時候,林武的眼眶還紅著。
李昱白見了他,由衷地高興:“看起來不錯,太醫院怎麽說?幾時能回署衙?陳南山身邊隻有王漢馬超總歸是勢單力薄了。”
小七妹打岔道:“大人你要去哪裏遠行嗎?”
李昱白表情柔和的解釋:“官家親政後,我大約能升官。”
“哦,升官啊,我還以為大人在交代遺言,”小七妹說,“大人你真的沒事吧?”
李昱白但笑不語。
“太醫院不是看了好多次,都說大人沒啥事的麽?”小七妹疑惑地問,“對了,被抓回來的光頭於呢?”
她說的就是那個假冒李昱白的鏢局於東家。
李昱白:“在大理寺的大牢裏。”
小七妹上下掃視著他:“那大人您現在還跟他有痛同痛嗎?”
李昱白有問必答:“應該是沒有了。”
小七妹想著晚上總能讓他和青鸞見上麵,心結啥的得見了麵才知道是解開還是打死,因此也沒多問。
李昱白安排了趙明帶林武,他帶著小七妹先去提審了李進遺留下的兩個活口。
這兩個活口的供詞差不多,和小七妹已經了解到的也差不多。
有差別的,是小七妹猜錯了他們的心。
她以為這些人是懷著屠村的惡毒之心去的,但這兩人說,他們是懷著忠軍衛國之心去的。
“上麵派小的們去剿鹽匪,這是小的們應該做的,何況還能立功加官。”
“小的那幫哥兒們都鉚足了勁去幹,李大人說帶小的們去當先鋒隊,雖然風險大,但功勞也大。”
“李大人被先帝冷了好些年,這時剛升官,哥幾個哪個不羨慕,就跟他幹了。”
“連夜出發,連夜趕路,第二天夜裏就趕到了錢塘,大人說是匪幫裏的內線。”
“先是見了一對中年夫妻,樣子不記得了,男的姓田,李大人稱他田當家的,說是匪幫的內線。”
“田當家夫妻從一個大戶人家的院子裏抱了個孩子出來。”
“我們守在屋外,大人帶人進去的。”
這是將吳興王女兒家給滅了,將小阿妹帶走了。
“我們沿來的一條古道回,路上歇口氣的時候,姓田的夫妻燒了熱水……”
“有哥們問起,李大人隻說是貴人的事,讓我們別多管。但孩子哭得可憐,用熱水澆頭的時候真……”
“哥幾個不忍心看,就尋思著走遠點,終於撞上了鹽幫。”
“都是些精壯漢子,大人說都殺了,不留活口。”
小七妹動了動手指,臉上沒有表情,也沒有說話,但聽得認真。
“剛動手的時候,還有幾個男的試圖出來講價求饒,看起來應該是鹽幫頭子,殺了兩個後,就沒有人求饒了,抄起家夥什就跟我們打起來了。”
“都殺了之後,我們翻了這些人的挑子,沒有鹽,銀錢也不多,有頭繩和布料,還有撥浪鼓。”
“弟兄們覺得隻怕是殺錯了,但李大人說,這附近必定有他們的老巢,這些人沒按時回老巢,必然會驚動人,到時候其他的鹽匪就會收到風聲。”
“為了不走漏風聲,那個老巢也得剿了才行。”
“為了不走脫一個人,李大人讓小的先摸去村長家拿村裏的名冊,村長家還點著燈,有個老頭正在算時辰。”
“這老頭背著手在門口等了好些時候,見沒有人回,就進了屋子。”
“他跟他老婆子說,以往這個時節該到家了,今夜還沒到,他帶大孫子去山路口接一接,老婆子讓他小心看著路。”
“那老婆子還說,給小丫頭取的那個大名不好聽,讓他再想一個。”
小七妹閉了閉眼睛。
“村長抱怨了一句,說什麽這個名還不好聽,就沒有好聽的名了。”
小七妹終於開口問:“是個什麽名?”
兩個活口想了好一會:“時間過了太久,又不是什麽重要的事,真的想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