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洪怕的就是爭議不夠大,不夠猛,反正罵的也不是他,是“校長”。


    他掛名的就是校長!


    第一天《那些年》的排片率不高,隻有11%左右,這很正常,要看市場表現。


    排片率就是放映場次的比例,比如一家影院今天安排100場放映,那有11場是你的。


    新人新導嘛,就一個劉天仙撐場子,其它都是小卡拉米,還別說有個同質化競品《戀愛通告》,所以就更不會給排那麽多。


    畢竟《戀愛通告》有王老二的粉絲撐場子,他們啥都沒。


    就幾張觀眾看哭了的圖片!


    現階段排片率最高的是《大地震》29%和《全城戒備》24%,《戀愛通告》14%。


    前兩部不是同一天上映,上映有一段時間了,隻不過都在暑期這個檔。


    但方洪把《那些年》時間壓縮到了90分鍾,也就是說,隻要看的人多,在同等排片率的情況下,可以增加更多場次。


    比如《大地震》2個多小時的時長,一個廳一天排個4場差不多了,但《那些年》在同等一天時間下,可以排5場或7場。


    這個就可以隨時調整,差距開來!


    電影院一般是12點營業,一個廳排滿最多7場。


    隻要上座率夠高,那影院自然排放映時間短,能放更多場次的電影。


    沒別的原因,更加賺錢!


    多放一場就多收2500到5500塊,那多放十場,一百場呢。


    第一天,《那些年》輿論發酵的還不大,票房有個545萬。


    對比《戀愛通告》的票房低了點,但《那些年》排片率也低。


    第二天自然就增加了排片率。


    隻要電影能公映,那看的人就多了,網上通過了解信息的人也多了,已經有觀眾開始向周邊朋友圈推薦,更多的是帶著男女朋友一起看,甚至2刷。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網民超4.5億,也是盜版橫行的時代,《那些年》的歌曲在盜版的傳播力下很猛,更多的人知道了同名電影。


    但爭議也隨之加大,已經有主流媒體報道《那些年》抄襲。


    也就是8月13號這天周五,第二日票房655萬,呈現逆跌態勢!


    超過了《戀愛通告》606萬!


    第三日周六,大家休息,《那些年》票房破1075萬。


    《戀愛通告》卻跌到了541萬,這部電影隻有三天的巔峰期,口碑原因,第四天就不行了。


    前世比這表現好,但這時空有競品,且競品質量還特別高。


    看著《那些年》票房一路抬高,王老二急了,邀請眾多港台明星搞了個活動,幫忙造勢。


    其中就包括周奶茶、庾澄慶、莫文蔚、小s、馮德倫、方文山、王若琳等,可謂群星璀璨。


    劉天仙沒去,她宣傳任務完成了,在拍戲,況且她現在關注的也是《那些年》!


    沒別的,口碑好啊,豆瓣上8分起步,這水準可以稱之為經典。


    如果不是受了抄襲風波影響,還會更高,隻因為方洪拍攝手法更專業,女主更漂亮,比原版水平要高!


    而《戀愛通告》隻有5.9分,純黑點!


    王老二也很懊惱,他當初就不該聽了那人什麽“藝術”、“知音”的鬼話連篇。


    第四日周日,票房1489萬,也是從這一天開始,《那些年》徹底火了!


    到這個票房水平,在這個年代,可以說電影、歌曲雙爆。


    四天總票房3764萬,而第五天又是情人節,票房少不了,可能直接破五千萬。


    這個票房表現,在這個時間段,就隻在《大地震》之下,這部日均票房3200萬。


    人家大片大公司,宣傳力度也很大,不是方洪蹭熱度能比的!


    況且他蹭的也不是什麽好玩意!


    據說,隻是據說這電影票房是虛的,鬧的風波也挺大。


    也就是這一天,王老二被記者問起:“你如何看待《那些年》票房超過《戀愛通告》?”


    王老二直接回:“我不跟這種抄襲的電影做比較。”


    這話一石激起千層浪,有明星效應加持,讓《那些年》抄襲風波更上一層樓。


    受其影響,原作者九把刀也看到了這部電影,對《那些年》發起了一紙訴訟,將之告上法庭。


    他對記者表示了極大的憤慨,罵“校長”是小偷、惡心、垃圾,還要堅決維權,絕不妥協,與惡勢力鬥爭到底!


    隨之這事風波開始鬧大,眾多媒體開始大規模譴責《那些年》抄襲。


    大罵編劇是“文賊”,導演是垃圾!


    門戶、文媒也是紛紛下場報道了這場抄襲事件,一時間風波之大,有爆發的趨勢。


    記者也是到處聯係《那些年》主創,想讓他們出來做回應,然而卻是找不到人,好像全部消失了般,全部裝死。


    就連玉兔影業的門朝哪開都不知道。


    劉天仙也是找不到人,況且這事跟她也沒啥關係,就是個演員。


    有幾部電影抄襲去罵演員的,都是罵導演和編劇。


    網友們一時間看懵了,這電影竟然抄襲,那要去電影院批判一下!


    去過之後,才發現這電影真好看,劉天仙真漂亮,隻不過被人啃了,有些意難平,應該讓他們來!


    風波再大也沒叼用,隻會給《那些年》增加熱度,8月16日情人節這天,票房突破2694萬。


    五天總票房6458萬!


    也就是方洪他們和中影打賭最低五千萬票房標準,贏了!


    可以把分成比例降到10%!


    就看接下來能不能衝破第二標準八千萬,如能達到,就能把分成比例降到8%!


    《那些年》屬於小成本,隻有六百萬,能破六千萬屬於營銷成功的典型案列。


    這讓很多營銷公司開始模仿!


    而曾經看過這部電影劇本的投資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錯愕。


    郭小四歎了口氣,如果當時抄過來就好了!


    就算給他抄也抄不好,他根本不認為這故事的電影能賺錢,他抄就是狗史!


    光現辦公室,李小平定定的看著電腦上顯示的影視市場票房走勢,和媒體風波,扶了扶額。


    說實話,她有點後悔,這部電影當時她可是非常意動的,卻最終還是被她給推了出去。


    如果按這個趨勢下去,利潤最少五倍的回報,按華國目前的票房市場,已經是高回報了。


    “小平,我聽說《那些年》這部電影的創作者找過你是吧!”一名帶著眼鏡,氣質儒雅的中年男子進入辦公室。


    此人正是光現老總王常田。


    “是的王總,這事怪我看走了眼。”李小平認錯道。


    “沒事,誰也沒料到,這事給了我啟發,其實我們可以多注意一些那些年輕導演和製片人,他們有想法,敢創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從代拍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爾街扛吧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爾街扛吧子並收藏華娛從代拍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