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麵薄霧繚繞。


    曹操回到坐位上,取出一顆訊珠,詢問彼端:“到了什麽位置?”


    “按大王吩咐,行軍已破雲陽,正在西進。”回應的是張遼。


    自鮮卑南下攻河西,曹操先後調動了趙雲,馬超,龐德,麹義等人在北線,阻擊鮮卑。


    包括讓張繡北上,沿大興山行軍至山口,破壞鮮卑人的糧道。


    但從那時候起,人在北線的張遼,就再沒露麵,也沒參與北線戰事。


    原因是曹操對他另有安排。


    打江東的關鍵戰役,怎麽能不用張遼?


    他名傳後世,最著名的逍遙津之戰,就是打江東。


    那也是古今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人數最懸殊的敵我比例之一。


    張遼的封神之戰。


    張遼早早就被曹操抽調,從北線南下。


    曹操去船塢看大魏號的建造進度時,張遼便在船塢。


    隨後曹操南下,沿岸巡查,直到荊州,張遼仍是全程陪同。


    但始終沒露麵。


    他隨行是遵曹操命令,沿途了解敵我兵力分布,為接下來的戰事做準備。


    赤壁正式開戰,雙方拉鋸,各有算計,張遼依舊沒參戰。


    他接了曹操命令,從長江以北的自家地盤,開始往東行進,最終來到徐州最東端的出海口。


    海麵上,有一艘巨型船舶,在等候張遼。


    這艘大船,正是甲板上的重樓還沒建完的大魏號。


    光禿禿的船上,站滿了兵馬。


    那是高順帶領的八百陷陣士。


    而隨同張遼一起來的,還有曹操的重騎親軍。


    這些人合在一起,也隻有八百餘眾,卻是整個曹營最精銳的隊伍。


    他們全副武裝,部分人穿配的是最新一代的重甲,咒紋相連,攻守聚力如一人。


    大魏號滿載,能同時搭乘三千餘人。


    陷陣營八百士卒,加上七十餘重騎,以及他們的戰馬,數量正好。


    就在赤壁大火的前兩天,曹操通過訊珠傳令:突襲江東!


    張遼登上大魏號的位置,是徐州廣陵郡,臨海的射陽湖往南。


    從地圖上看,射陽湖往南到長江的出海口,不僅兩相比鄰,距離很近。


    且從水上走,暢通無阻。


    這個年代,還沒有水域領土的觀念,也就沒有海上布防。


    過了長江出海口,往西入長江,便能接近江東的武進縣,也就是後世的常州。


    這幾年江東一直處於動蕩中。


    而曹魏的地盤,又比曆史同期要更為往南。


    這就造成了江東比曆史上更早的將首府,落戶在建業,相對安全,也更有戰略意義。


    而江東首府的建業,離常州不到三百裏。


    張遼等人乘船奔襲,登陸的就是這麽個位置。


    赤壁大火當晚,張遼,高順帶陷陣營,放船來到江東武進以西,人馬登岸。


    當晚就展開突襲行動,對江東腹心,亮出了最犀利的鋒芒。


    曹操此舉,是以精銳之師,直襲敵軍之首。


    一將功成,乾坤可定。


    張遼登岸後,立即發起進攻。


    武進區域的江東駐軍,對從天而降的曹軍,沒半點防備。


    三千駐軍,被張遼,高順統領重騎,摧枯拉朽般破營擊潰。


    張遼的第二個目標,是武進以南的雲陽縣。


    他的戰略目的,是在江東腹心重地,撕開一道口子,先把其防線打個稀爛,以摧毀其反抗。


    太陽高升。


    江東在雲陽的駐防兵馬,被稱為雲陽大營。


    若建業生變,雲陽兵馬,將第一時間奔赴過去,護持中樞。


    從孫策時期開始,建業,京口一帶就廣泛建立軍事據點,作為防護屏障。


    雲陽的兵馬,曾多次北上,與長江以北的曹軍對峙,是江東有數的精銳之師。


    他們在雲陽縣郊,駐紮著一支五千人的軍伍。


    當突然聽到如雷的馬蹄聲,雲陽大營負責領兵的孫皎,還有些茫然,


    “是哪支兵馬,突然來我雲陽大營,事先招呼也不打一聲?”


    他皺眉聽了聽,覺得不太對:


    “好重的蹄聲,聽這蹄聲,怕不有上萬人。”


    他和身邊的幾個步卒,都感覺到隨著蹄聲,壓過來的一股殺氣,排山倒海般凝如實質,拂麵生寒。


    孫皎突然道:“快,傳令布防。”


    轟隆——


    當看見全身披黑甲的戰馬,以及黑甲覆麵的騎兵出現。


    孫皎悚然色變:“曹魏重騎!”


    數量隻八百人的重騎,催馬而來,氣勢如萬軍睥睨。


    孫皎頭發發麻,從軍營的大門往營地內跑去,狂喊道:“敵襲……”


    他聲音未落,曹魏重騎已直線衝向雲陽大營,千軍破陣。


    八百軍伍分兩列,分從東西,衝碎了雲陽大營的外圍營寨,來回馳騁,斬殺江東軍。


    其大營內人奔馬走,慌亂不堪,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防禦,對抗。


    連營地內的建築,也在重騎衝擊下,砰然倒塌。


    有江東士卒執盾上馬,與重騎交手,連人帶盾,被重騎的巨槊穿透。


    隨後卷入重騎的馬蹄下。


    前後不過一個時辰,曹軍破營而去,奔襲下一目標。


    雲陽大營內,留下一道道觸目驚心的血線。


    不遠處的雲陽縣裏,在曹軍去後,有人出來查看,來到雲陽大營時,駭然驚呼,心神為之所奪。


    營寨內,隻剩屈指可數的幾個潰兵,嚇傻了般倒在地上,目光呆滯。


    整個營地,被夷為平地。


    雲陽大營被破的消息,在午後,傳到建業的孫權耳中。


    孫權倏地從座位上起身:


    “曹軍出現在建業百裏外,破雲陽大營?”


    “他們是從哪來的?”


    “不止是雲陽營,昨晚開始,曹軍連破武進水軍營,今日上午闖入雲陽營,臨近中午,又破泗陽馬備營。


    一日夜間連襲我江東三處營地。


    從他們的奔襲軌跡看,曹軍應是從武進登岸,走的水路,後襲雲陽,泗陽。”


    張昭為首的文臣,武將,乃至不少江東士族,此刻都聚集在建業孫氏大宅的主殿內。


    “眼下當迅速集中兵力,以抗來襲敵軍。”有武將出列道。


    孫權的不安全感,驟然攀升。


    好在其江東兵馬,連日來一直在往建業聚集。


    當下便有哨兵,四處傳訊,召集兵馬,準備應對張遼。


    除了去赤壁的人手外,江東剩下的文武,諸如宋謙、賀齊,呂蒙、陳武、孫皎、朱然、朱桓、全琮等人都在建業,或者長江南岸布防。


    出於對曹操的畏懼,孫權不僅全力調集軍隊。


    他還召集士族,做出讓步,快速和士族達成一致。


    當下諸多江東士族也在抱團取暖,以抗曹魏。


    這些士族,各自召集私兵,來到建業,與江東孫氏的兵馬匯合。


    建業附近,可調之兵,實不在少數。


    孫權本是想萬一周瑜戰敗,自己仍有可戰之力,能自保。


    想不到張遼會率陷陣營,突然殺入江東。


    而除了張遼,同一時間的李典、樂進,滿寵,徐晃等人,分別從長江北岸,南渡過江,全麵對江東掀起了戰火。


    與此同時,赤壁戰場。


    到次日下午,江東慘敗的消息,已被各方關注戰局的人所知。


    荊州南郡。


    劉備坐在官邸內,臉上的血色,一點點褪盡。


    他矚目著離開赤壁,來匯合的諸葛亮:


    “江東已經敗了?”


    諸葛亮波瀾不驚道:“周公瑾,魯子敬欲用火攻,以黃蓋詐降,攜火油烈柴,在江上放火,欺曹軍船大,調轉不變,想以火破曹。”


    “計策是沒錯的,時機,心理,天時送風,把握的都很好。”


    “但以我和曹魏的幾次接觸看,魏王心機深沉,所料必中。


    這次也一樣。


    魏軍先期藏而不發,等待江東匯兵,而後一戰破之!”


    “雙方接戰後,我在一處臨江的矮丘上,遠眺江麵。”


    “曹魏反過來用火攻破江東。”


    “江東的兵馬,船艦,過半被燒。跳入江中或被曹軍所殺的兵將以萬計。”


    “到今天早上,大火仍未熄。


    江東大抵有五萬眾聚集赤壁,逃走的不足半數,有三萬左右的人馬,被俘或被殺。”


    “逃走這兩萬人,亦是軍心潰散,無再戰之力。”


    “曹魏一戰敗江東,已成定局。”


    諸葛亮每說一句,劉備臉色就白上一分。


    屋裏還有魏延,廖化。


    另外一人,卻是久未露麵,出身伏家的伏平。


    他代表皇帝,也想來及時獲取赤壁之戰的消息。


    諸葛亮簡單敘述過程,幾人全都沉默不語,臉上的驚色卻是頻頻浮現。


    過了半晌,劉備才稍稍恢複,問諸葛亮:


    “我們現在,應當如何?”


    “為今之計,曹軍必全力追襲,以潰江東的殘餘力量。”


    “江東落敗後,內部的問題,會一發不可收拾。”


    諸葛亮說:“益州要立即收縮兵馬,以吞並益州左近各部為方向,來提升自身,增強力量。


    曹魏先取江東,我們還有些時間。”


    伏平忍不住問:“以諸葛先生看來,江東和曹魏之戰,還有沒有可能…反複?”


    諸葛亮瞅瞅伏平:“憑魏王的手段,不會隻在赤壁和江東打攻守戰。”


    “若我所料不錯,江東不可能再有反複之力。”


    “至多三五日,就會有進一步的消息,傳遍天下!”


    ps:求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告並收藏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