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侍郎不像齊成染,因請假錯過此事,若想旁觀,容易的很。
齊成染笑了笑,“正如楊大人所說,到底不能重判,既明白不能重判,那麽,會有人來給楊大人找理由的。”
“話是不錯,但那人遲遲不來,我等也不能將此案拖下去啊。”楊侍郎輕輕搖頭,心嘆到底年輕,想當然得厲害,哪知這官場的太極。卻突然想到什麽,他突然道:“既是給端王爺賣好的機會,齊世子何不緊著把握?”若齊成染以齊家世子身份插手,倒解了他的難題。
齊成染搖頭,但笑不語。若他猜的不錯,景帝設下此局明顯衝著端王府,這隻是一個開始,後麵會繼續相逼,當然,到底同樣留著顧家的血,最終還是會皆大歡喜的。如他所說,待到適當的時機,會有人幫顧長衍脫罪,現在還不是插手的時候。
他對楊侍郎道:“不管事情如此發展,楊大人隻管本著自己的本分,不偏私,不給臉子,本職處理便是。當然,若能力範圍之內,可以適當善待衍世子。楊大人覺得如何?”
楊侍郎左思右想,覺得齊成染所言甚有道理,他年事已高,熬個幾年便回家養老,自然不熱衷什麽名利了,那些人爭權奪利何必湊熱鬧,他隻希望過好自己的小日子而已。而此刻齊成染暗示,他樂得順便賣好,是以很爽快地應了。
顧長歌坐在母親身邊,想到父王與齊成染的劍拔弩張,愁二人私下又開打什麽的,對於台下戲子咿咿呀呀的表演,半點都聽不進去。
端王妃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說道:“別擔心,你父王有分寸,不會傷他的。”
顧長歌緊緊抿唇,沒有說話,但臉上的憂慮一覽無餘。端王妃寬慰道:“說了不會自然不會,母妃何時騙過你?再說,你擔心也無用,倒不如陪母妃聽戲,打發時間。你多笑,母妃高興,不定就對你父王多說齊家小子幾句好話。”
顧長歌抿唇,轉了這個話題,沉聲道:“父王今天早上的那件事情沒事嗎?”
端王妃想了想,“應該是有事的。你哥哥一大早抓了你後就不見蹤影了,誰知道死哪裏瘋去了,說不定又給你父王惹了禍,讓你父王去解決呢。不過想來這些都是小事,你父兄能解決的,所以長歌寶寶,咱們玩咱們的如何?你一直苦著臉,母妃看著心疼。”
顧長歌低下了頭,卻隨即被端王妃雙手捧起臉,兩頰被擠成很詭異的樣子,聽端王妃抱怨道:“長歌寶寶,你屬於典型的有了男人就忘了父母的人你知不知道,這種不良品質很傷母妃的心你知不知道,便是真有事兒也應該樂在當下你知不知道。齊成染那貨,說真的我覺得他特別能算計,明明都是要與你父王說去的,便是需要避著你,隨便找個理由都行,他卻偏偏說那話逼你父王動手,因為你父王反對你們,所以他挑撥你和你父王的關係,真是個心機婊!現在挑撥你們父女,改日就能挑撥我們母女,小長歌,你不能被他看似英俊無害的外表騙了知不知道。”
顧長歌抬眼,看母親像個孩子一樣嘟起嘴巴不滿,心中的鬱悶消了不少,小聲說道:“母妃,你知不知道你才是在挑撥我和成染的關係。”
某人臉皮特厚地搖頭,“不知道。”
第276章:帝王欺壓
氛圍漸緩,母女倆鬧了些時間。
端王大步走來,見顧長歌一個勁兒地往後看,輕輕怕了下她的頭,說道:“你母妃說的對,果真是個重色輕父的傢夥,白養你了。”
“母妃明明說的是重色輕母。”顧長歌嘟囔道:“父王,成染怎麽沒跟你一起過來?”
端王在妻子身旁坐下,一手摟著妻子,一邊對女兒道:“我們家人親近看戲,他來做什麽。但凡有點眼色的都知道這裏不歡迎他。”
顧長歌慢慢低下了頭,端王妃笑道:“好了,你不許再說話了啊,女兒心裏怪難受的。”
端王輕輕颳了刮顧長歌的鼻子,“真的嗎,長歌傷心了?罷,父王不與你瞎鬧了。父王下手輕重還是知道的,那傷不過皮外傷,不礙事,方才找他談了會兒,這下子應該回去了。”
顧長歌道:“父王沒為難他吧?”
沒等端王回答,端王妃忙道:“是不是甩了他一臉銀票,叫他永遠別來找長歌?”
端王失笑道:“看來應該讓你去談。”又對顧長歌道:“自然沒為難,我一個做舅舅的,為難小輩做什麽,倒失了身份。”
常年與端王妃這逗逼待一塊,耳濡目染之下,端王也習了些樣兒,但一個自小走高冷路線的男人偶爾的逗逼也是因人而異的,對於妻子兒女如此,然而對有些人,卻是一如既往的高冷,且如今沒有最冷隻有更冷了。
當端王妃問他上午之事時,端王的神色變得陰沉無比,將顧長衍的罪名說來,端王妃與顧長歌更是氣得青了臉。
太過分了,他一家為皇權全心全意,沒有半點異心,卻被如此對待。
“那哥哥現在……”哥哥沒回來,多半扣押在那裏了,牢中環境惡劣,不知哥哥能忍否。
端王道:“想這次隻是警告,應無事。”
權謀是男人的天下,顧長歌不會過問,心裏又是擔心又是無奈,父王對顧氏就是那麽忠心,即便帝王是他為眼中釘,肉中刺,他也從沒生異心。明知道帝王不需要威望太高的臣子,隻想養諂媚討好的狗而已,明知道帝王再容不得他,他也一如既往。顧長歌欽佩父王,卻也心疼。
她慢慢抱住父王,以一個女兒的姿態撒嬌的語氣,含著幾分沙啞道:“父王,他不值得你如此。”
端王輕輕摸著女兒的頭,嘆道:“長歌長大了啊!”
一家四口缺了一個,三人興致本就有些乏乏,且有這件事情,氣氛更是低沉壓抑,因此沒過多久便打道回府。
果然如齊成染所料,顧長衍是十天後放出來的,其間禦史彈劾顧長衍數名罪狀,以欺男霸女為主的彈劾奏章如雪花般飄到帝王的案桌,一樁一樁的,像玩接力賽一樣。帝王召端王密探,說顧長衍一事事關重大,他實在包庇不得,希望端王能做一個讓步。端王麵色淡淡,看不出是喜是悲。
讓步?如何讓?自然以寬帝王的心為上。
可當年的端王早在先帝登基之時立下重誓,道他自己及其所有的後代不得沾染皇權,否則逐出顧氏皇族。他已經主動扔了自己所有可能名正言順的機會,帝王還不放心,難道非得要他廢了自己與唯一的兒子嗎。
於公,他是捍衛北燕捍衛皇權的忠臣,為他皇位的穩固肝腦塗地,於私,他是他父親的兄弟,他們是叔侄。
如今的折騰,到底傷了他的心。
端王忠心,卻並不死忠愚忠,若景帝隻是一次警告,適合而止,他可以大度原諒,然而這一次已經觸及到他的底線,再無讓步。
他似笑非笑地看著景帝,沒有對帝王該有的恭敬,也沒有蓋主的狂妄,沒有對晚輩的慈愛,也沒有倚老賣老,倒有些漫不經心的隨意,他沒有說話,卻讓身前景帝的雙手析出了一層薄汗。半晌,他才笑道:“本王隻長衍一子,皇上看著辦!”
說罷,瀟瀟灑灑地走了。
真不管嗎?
不過是警告而已,景帝的臉頓時鐵青。帝王緊了緊雙手,最終在極為不情願的狀態下緩緩鬆開了。
</br>
齊成染笑了笑,“正如楊大人所說,到底不能重判,既明白不能重判,那麽,會有人來給楊大人找理由的。”
“話是不錯,但那人遲遲不來,我等也不能將此案拖下去啊。”楊侍郎輕輕搖頭,心嘆到底年輕,想當然得厲害,哪知這官場的太極。卻突然想到什麽,他突然道:“既是給端王爺賣好的機會,齊世子何不緊著把握?”若齊成染以齊家世子身份插手,倒解了他的難題。
齊成染搖頭,但笑不語。若他猜的不錯,景帝設下此局明顯衝著端王府,這隻是一個開始,後麵會繼續相逼,當然,到底同樣留著顧家的血,最終還是會皆大歡喜的。如他所說,待到適當的時機,會有人幫顧長衍脫罪,現在還不是插手的時候。
他對楊侍郎道:“不管事情如此發展,楊大人隻管本著自己的本分,不偏私,不給臉子,本職處理便是。當然,若能力範圍之內,可以適當善待衍世子。楊大人覺得如何?”
楊侍郎左思右想,覺得齊成染所言甚有道理,他年事已高,熬個幾年便回家養老,自然不熱衷什麽名利了,那些人爭權奪利何必湊熱鬧,他隻希望過好自己的小日子而已。而此刻齊成染暗示,他樂得順便賣好,是以很爽快地應了。
顧長歌坐在母親身邊,想到父王與齊成染的劍拔弩張,愁二人私下又開打什麽的,對於台下戲子咿咿呀呀的表演,半點都聽不進去。
端王妃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說道:“別擔心,你父王有分寸,不會傷他的。”
顧長歌緊緊抿唇,沒有說話,但臉上的憂慮一覽無餘。端王妃寬慰道:“說了不會自然不會,母妃何時騙過你?再說,你擔心也無用,倒不如陪母妃聽戲,打發時間。你多笑,母妃高興,不定就對你父王多說齊家小子幾句好話。”
顧長歌抿唇,轉了這個話題,沉聲道:“父王今天早上的那件事情沒事嗎?”
端王妃想了想,“應該是有事的。你哥哥一大早抓了你後就不見蹤影了,誰知道死哪裏瘋去了,說不定又給你父王惹了禍,讓你父王去解決呢。不過想來這些都是小事,你父兄能解決的,所以長歌寶寶,咱們玩咱們的如何?你一直苦著臉,母妃看著心疼。”
顧長歌低下了頭,卻隨即被端王妃雙手捧起臉,兩頰被擠成很詭異的樣子,聽端王妃抱怨道:“長歌寶寶,你屬於典型的有了男人就忘了父母的人你知不知道,這種不良品質很傷母妃的心你知不知道,便是真有事兒也應該樂在當下你知不知道。齊成染那貨,說真的我覺得他特別能算計,明明都是要與你父王說去的,便是需要避著你,隨便找個理由都行,他卻偏偏說那話逼你父王動手,因為你父王反對你們,所以他挑撥你和你父王的關係,真是個心機婊!現在挑撥你們父女,改日就能挑撥我們母女,小長歌,你不能被他看似英俊無害的外表騙了知不知道。”
顧長歌抬眼,看母親像個孩子一樣嘟起嘴巴不滿,心中的鬱悶消了不少,小聲說道:“母妃,你知不知道你才是在挑撥我和成染的關係。”
某人臉皮特厚地搖頭,“不知道。”
第276章:帝王欺壓
氛圍漸緩,母女倆鬧了些時間。
端王大步走來,見顧長歌一個勁兒地往後看,輕輕怕了下她的頭,說道:“你母妃說的對,果真是個重色輕父的傢夥,白養你了。”
“母妃明明說的是重色輕母。”顧長歌嘟囔道:“父王,成染怎麽沒跟你一起過來?”
端王在妻子身旁坐下,一手摟著妻子,一邊對女兒道:“我們家人親近看戲,他來做什麽。但凡有點眼色的都知道這裏不歡迎他。”
顧長歌慢慢低下了頭,端王妃笑道:“好了,你不許再說話了啊,女兒心裏怪難受的。”
端王輕輕颳了刮顧長歌的鼻子,“真的嗎,長歌傷心了?罷,父王不與你瞎鬧了。父王下手輕重還是知道的,那傷不過皮外傷,不礙事,方才找他談了會兒,這下子應該回去了。”
顧長歌道:“父王沒為難他吧?”
沒等端王回答,端王妃忙道:“是不是甩了他一臉銀票,叫他永遠別來找長歌?”
端王失笑道:“看來應該讓你去談。”又對顧長歌道:“自然沒為難,我一個做舅舅的,為難小輩做什麽,倒失了身份。”
常年與端王妃這逗逼待一塊,耳濡目染之下,端王也習了些樣兒,但一個自小走高冷路線的男人偶爾的逗逼也是因人而異的,對於妻子兒女如此,然而對有些人,卻是一如既往的高冷,且如今沒有最冷隻有更冷了。
當端王妃問他上午之事時,端王的神色變得陰沉無比,將顧長衍的罪名說來,端王妃與顧長歌更是氣得青了臉。
太過分了,他一家為皇權全心全意,沒有半點異心,卻被如此對待。
“那哥哥現在……”哥哥沒回來,多半扣押在那裏了,牢中環境惡劣,不知哥哥能忍否。
端王道:“想這次隻是警告,應無事。”
權謀是男人的天下,顧長歌不會過問,心裏又是擔心又是無奈,父王對顧氏就是那麽忠心,即便帝王是他為眼中釘,肉中刺,他也從沒生異心。明知道帝王不需要威望太高的臣子,隻想養諂媚討好的狗而已,明知道帝王再容不得他,他也一如既往。顧長歌欽佩父王,卻也心疼。
她慢慢抱住父王,以一個女兒的姿態撒嬌的語氣,含著幾分沙啞道:“父王,他不值得你如此。”
端王輕輕摸著女兒的頭,嘆道:“長歌長大了啊!”
一家四口缺了一個,三人興致本就有些乏乏,且有這件事情,氣氛更是低沉壓抑,因此沒過多久便打道回府。
果然如齊成染所料,顧長衍是十天後放出來的,其間禦史彈劾顧長衍數名罪狀,以欺男霸女為主的彈劾奏章如雪花般飄到帝王的案桌,一樁一樁的,像玩接力賽一樣。帝王召端王密探,說顧長衍一事事關重大,他實在包庇不得,希望端王能做一個讓步。端王麵色淡淡,看不出是喜是悲。
讓步?如何讓?自然以寬帝王的心為上。
可當年的端王早在先帝登基之時立下重誓,道他自己及其所有的後代不得沾染皇權,否則逐出顧氏皇族。他已經主動扔了自己所有可能名正言順的機會,帝王還不放心,難道非得要他廢了自己與唯一的兒子嗎。
於公,他是捍衛北燕捍衛皇權的忠臣,為他皇位的穩固肝腦塗地,於私,他是他父親的兄弟,他們是叔侄。
如今的折騰,到底傷了他的心。
端王忠心,卻並不死忠愚忠,若景帝隻是一次警告,適合而止,他可以大度原諒,然而這一次已經觸及到他的底線,再無讓步。
他似笑非笑地看著景帝,沒有對帝王該有的恭敬,也沒有蓋主的狂妄,沒有對晚輩的慈愛,也沒有倚老賣老,倒有些漫不經心的隨意,他沒有說話,卻讓身前景帝的雙手析出了一層薄汗。半晌,他才笑道:“本王隻長衍一子,皇上看著辦!”
說罷,瀟瀟灑灑地走了。
真不管嗎?
不過是警告而已,景帝的臉頓時鐵青。帝王緊了緊雙手,最終在極為不情願的狀態下緩緩鬆開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