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這座古老而莊嚴的城市,沉浸在一片肅穆之中。秋風瑟瑟,穿過紫禁城的琉璃瓦頂,發出陣陣嗚咽聲,仿佛在為宮中即將發生的變故而哀鳴。太後寢宮的殿內,燭光閃爍,映照出一張張焦急的麵龐。禦醫們紛紛圍聚在床邊,眉頭緊蹙,束手無策。太後靜靜地躺在床榻之上,麵色蒼白得如同一張白紙,氣息微弱得似乎隨時都會消逝。她那原本威嚴的麵容此刻已失去了光彩,隻剩下深深的疲憊和無力。她的眼眸偶爾閃過一絲痛苦的光芒,但很快就被無盡的疲倦淹沒。禦醫們一個接一個地上前,有的切脈,有的觀察氣色,然而他們最終都隻能無奈地搖頭歎息。


    “這病情實在詭異,脈象紊亂,時有時無,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牽製。”一位年邁的禦醫歎息道,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顯然是被太後的病情所震懾。他名叫李延年,是宮中資曆最深的禦醫,曾經曆過無數風浪,但麵對太後的病情,他卻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


    李延年眉頭緊蹙,目光凝視著太後蒼白的麵容,心中充滿了疑惑和憂慮。他伸出右手輕輕搭在太後的手腕處,感受著那微弱的脈搏跳動。脈象時而急促,時而緩慢,毫無規律可言,仿佛受到某種神秘力量的幹擾。這種情況讓他百思不得其解,不禁搖頭歎氣。


    “是啊,我等已用盡平生所學,卻仍無法緩解太後之痛,實在慚愧,慚愧啊!”另一位禦醫也歎息道,他的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顯然是在為太後的病情而焦慮不已。這位禦醫名叫張仲景,是宮中的年輕才俊,醫術高超,但此刻他也感到束手無策。


    張仲景緊緊地握著拳頭,眼神堅定地望著太後。他深知自己肩負著重任,必須要找到治療太後疾病的方法。然而,眼前的難題如同重重迷霧,讓人摸不著頭腦。他暗自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解開這個謎團,救太後於危難之中。


    禦醫們紛紛退下,臉色凝重。他們知道,太後的病情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一旦太後有個三長兩短,他們這些禦醫恐怕也難逃其咎。他們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仿佛已經預感到了即將到來的風暴。


    消息迅速在宮中傳開,引發了一陣恐慌。太後乃是一國之母,她的安危牽動著整個朝廷的心。皇帝更是焦急萬分,他派出了大批的侍衛和探子,四處尋找能夠治愈太後病症的名醫。然而,時間一天天過去,太後的病情卻絲毫未見好轉。宮中的氣氛愈發緊張,仿佛連空氣都凝固了。


    皇帝在禦書房內來回踱步,眉頭緊鎖,眼中閃爍著焦慮的光芒。他的步伐沉重而急促,仿佛每一步都承載著無盡的憂慮和不安。他的思緒如同亂麻一般,無法理清,心中充滿了對太後病情的擔憂和恐懼。


    “朕不能再等下去了!”皇帝停下腳步,自言自語道。他深知時間緊迫,太後的病情已經刻不容緩,如果再不采取行動,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他決定親自出馬,尋找能夠治愈太後的名醫。


    “傳朕旨意,貼出皇榜,遍尋天下名醫,凡能治好太後病症者,賞金千兩,封官加爵!”皇帝語氣堅定地說道。


    一時間,皇宮上下忙碌起來。太監們迅速起草皇榜,並將其張貼於京城內外各個顯眼之處。百姓們紛紛圍攏過來,好奇地看著皇榜上的內容。


    與此同時,皇帝還下令召集各地的名醫入宮。這些醫生來自五湖四海,他們帶著自己的醫術和經驗來到皇宮,希望能夠一展身手,救治太後。


    然而,盡管禦醫們已經竭盡全力,但太後的病情依舊沒有好轉的跡象。皇帝心急如焚,每天都會到太後麵前探望,看到太後日益消瘦的麵容,他心如刀絞。


    在這期間,許多江湖郎中、赤腳醫生也聽聞了這個消息,紛紛自告奮勇地前來為太後診治。他們中的一些人或許懷有真正的醫術,但更多的隻是抱著碰碰運氣的心態,試圖從中謀取利益。


    皇帝坐在龍椅上,疲憊地揉了揉太陽穴。他已經連續數日沒有合眼,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決眼前的困境。麵對太後的病情,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和無助。


    就在這時,一位知府大人匆匆走進了皇宮。他衣衫有些淩亂,顯然是匆忙趕來的。他的臉上寫滿了焦急和憂慮,但眼中卻閃爍著一絲希望的光芒。這位知府大人名叫趙文遠,是錢塘縣的父母官。他此次進京,正是為了向皇帝推薦一位名醫。


    “微臣有要事稟報皇上!”杭州知府大人跪倒在地,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


    皇帝聞聲而來,他的臉上寫滿了疲憊和焦慮。但當他看到知府大人時,眼中卻閃過一絲期待的光芒。他急忙走到知府大人麵前,焦急地問道:“有何要事?速速奏來!”


    陳大人深吸了一口氣,穩定了一下情緒,然後緩緩說道:“微臣鬥膽推薦一位名醫,或許能夠治愈太後的病症。”


    “何人?”皇帝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急切和期待。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這位名醫的身份。


    “此人乃是錢塘縣的許仙許大夫。他醫術高超,近來在民間聲名鵲起。微臣曾親眼目睹他治愈了許多疑難雜症,因此鬥膽推薦他前來為太後診治。”知府大人說道。他的聲音雖然有些顫抖,但語氣卻十分堅定。


    皇帝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猶豫。畢竟,太後之病非同小可,豈能輕易相信一個民間醫生?然而,禦醫們已經束手無策,太後的病情又日益加重。若是不試一試這位許大夫,又怎能甘心?他心中權衡利弊,最終決定給許仙一個機會。


    突然,皇帝似乎想起了什麽,眉頭微微一皺,隨即舒展開來:“哦,許仙,朕倒是有些印象。好像是去年主持錢塘縣疫情的時候,朕還禦封他為醫聖,賜予仁德伯爵的封號。若真是此人,或許真有些能耐。”


    陳知府聞言大喜,連忙磕頭道:“正是此人,微臣所言非虛,許大夫的醫術確實高超,定能治愈太後的病症。”


    皇帝聞言,心中的猶豫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期待和決心:“好!朕就依你所言,派使者前往錢塘縣宣讀聖旨召許仙進宮!”


    知府大人聞言大喜過望,連忙磕頭謝恩。他知道這位許大夫非同小可,或許真的能夠治愈太後的病症。於是,他連忙告退,準備前往錢塘縣迎接許仙。


    皇帝立即派出了使者前往錢塘縣。使者們騎著快馬疾馳而去,一路上風塵仆仆,隻盼能夠盡快將許仙帶到京城來。他們深知此次任務的艱巨和緊迫,因此不敢有絲毫懈怠。


    錢塘縣內,許仙正在醫館中忙碌著。他身穿一襲青衫,手持銀針,正在為一位病人施針。他的動作嫻熟而精準,每一針都恰到好處地刺入了病人的穴位之中。病人臉上的痛苦之色漸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舒適和放鬆的表情。


    “許大夫真是神醫啊!我這多年的頑疾竟然被您一針就治好了!”病人感激地說道,他的眼中閃爍著淚光,仿佛是在為這份來之不易的健康而哭泣。


    許仙微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我隻是盡我所能而已。你的病情並不嚴重,隻是需要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法而已。”他的聲音溫和而謙遜,沒有絲毫的驕傲和自滿。


    就在這時,門外突然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許仙微微一愣,然後走出了醫館。隻見幾位使者騎著快馬疾馳而來,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焦急和疲憊。他們一到醫館門前,便立刻高聲喊道:“許仙接旨!”


    許仙聞言連忙跪倒在地,心中卻湧起了一絲疑惑。他何德何能,竟然能夠接到朝廷的聖旨?他心中雖然疑惑,但也不敢怠慢,連忙恭敬地等待使者宣讀聖旨。


    使者打開了聖旨,高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錢塘縣許仙醫術高超,近來在民間聲名鵲起。今太後病重,禦醫無策,特召許仙進宮為太後診治。望許仙接旨後速速進京,不得有誤!欽此!”


    許仙聞言心中一震。他沒想到自己竟然會被朝廷召見,更沒想到是為了給太後治病。他知道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一旦接手就必須全力以赴。他深吸一口氣,穩定了一下情緒,然後高聲說道:“臣許仙接旨!”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堅定和決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白娘子我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騎豬出江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騎豬出江湖並收藏重生之白娘子我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