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復一哂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殿下既然有奪儲之意,那縱然萬般謹慎,也難保不會露出馬腳!何況……”史復話鋒一轉,又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您在這北京城經營多年,氣候已成。現在朝廷遷都於此,有您這麽一位勢力盤根錯節的親王在,想來東宮也難以高枕無憂!”
高燧的臉色有些發白。史復的話,雖然有些危言聳聽,但也十分在理。而若果真如此,那事情就更加麻煩:現在已經有好些人落到東廠手中。如果東宮有心,完全可以在他們身上玩些花樣,將矛頭對準自己!思及於此,高燧頓時一陣緊張:“行在舊宮內官,與本王關聯甚深。如果先生推測是真,那大哥會不會拿他們做文章,說本王私結宮中內官?”
史復略一思忖,搖搖頭道:“應該不會。雖說藩王不該和宮中內官往來,但殿下您的情況特殊。您留守北京多年,行在舊宮事務由您主持,和內官有些情分也屬正常。這一點上頭,東宮找不出茬來!”
聽得此言,高燧頓時鬆了口氣,可緊接著,史復的下一句話,又讓他全身繃緊:“可要是牽扯到南京過來的人,那就不好說了!”
高燧又是一驚。確實,自己在北京這麽多年,和當年行在舊宮的這批舊人有關係完全說得過去,但把手伸到南京皇宮那就說不通了!而且與行在舊人不同的是,自己交結的原南京宮中內官大多是位高權重之輩,像黃儼、江保,都是父皇的心腹內侍。此外,當初自己對行在舊宮內官施恩,存的是未雨綢繆的心思,想待遷都後,再讓他們發揮作用,現在遷都北京才區區數月,這批人在宮裏還沒成大氣候,所以就算被東廠抓住也沒什麽。可黃儼、江保這幫老南京可就不同了。十多年來,自己就是靠著他們,才探聽出無數宮中機密。如果緝捕對食之風繼續蔓延,使這幫人也鋃鐺入獄,那嚴刑拷打之下,他們沒準就會竹筒倒豆子,把和自己私下裏做的那些勾當一五一十吐露出來,這些事要被拿到父皇那裏,那自己可真就麻煩了!想到這裏,高燧心驚肉跳,頓時把目光對準了黃儼。
見高燧望向自已,黃儼知其心意,趕緊起身跪下,道:“老奴侍候殿下三十年,就算五馬分屍,也絕不會說一句您的壞話!”
“黃伴伴忠心耿耿,本王豈會不知!”高燧立作感動狀上前將他扶起。其實對黃儼心誌,他也不能完全斷定,不過眼下作此姿態肯定是必須的。待黃儼起身,高燧信心滿滿地拍拍胸脯,道:“黃伴伴放心,隻要有本王在,狗兒就別想動你一根汗毛!”
史復麵無表情地看著麵前二人惺惺作態,半晌方淡淡道:“其實黃公公沒什麽好擔心的,你不會有事!”
“哦?”史復這話一說,高燧還沒怎麽,黃儼卻是又驚又喜,趕緊客氣地問道,“先生為何會這般肯定?”
史復嘿嘿一笑,道:“黃公公在內官中也是威風八麵的頭麵人物,一舉一動,自有無數雙眼盯著。你和魏清玉的那點子事,就算藏著掖著,又豈會無人知曉?隻不過佯作不知罷了!現在狗兒抓了好幾十口子,其中肯定就有知道內情的,隻要東廠番役一上刑,他們肯定會把你這個頭最高的給供出來。所以,沒準皇上早就知道你的勾當!隻是你是燕藩老人,皇上顧念舊情,不想把你扯進去,所以壓住不提罷了!”
史復這話帶著幾分挪揄之意,可在黃儼聽來,卻猶如天籟之音。史復說完,黃儼心頭一寬,不過仍有些顧忌地道:“萬一狗兒是引而不發呢?”
“哈哈哈哈……”史復放聲大笑道,“他引而不發,隻能證明他也明白這事拿到皇上那也扳不倒你,所以索性不提,免得與你傷了和氣。既然狗兒都明白你在皇爺心中的分量,那你自己還杞人憂天作什麽?”
“嘿嘿……”黃儼不好意思地笑著,臉頰猶如一朵綻放的菊花。其實他也覺得憑自己的聖眷,皇爺不至於這麽絕情。隻是這事畢竟牽涉到身家性命,黃儼驚慌之下,難免亂了陣腳,這才急不可耐地來尋高燧。此時聽了史復條理清晰地分析,黃儼心中頓時大安,緊繃多日的神經也終於放鬆下來。
黃儼如釋重負,高燧卻不能安然無憂。史復接下來的話,又將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不過其他人就沒黃公公的好命了。現宮裏內官中,原行在舊宮的不到兩成,其餘都是從南京遷來。可東廠抓的對食之人中,這兩處幾乎平分秋色。如果這果真暗含著東宮清洗我趙府勢力的意圖,那遲早王爺在老南京內官中的線人也會相繼被發。到時候別說趙府在宮中的勢力會被一鏟而盡,鐵證如山之下,王爺被冠上個‘窺伺宮掖’的不敬罪名也是很有可能的。”
“那本王該怎麽辦?”高燧脫口而出。
“上中下三策!”史復十分幹脆地伸出三根手指頭。
“哪三策?”
史複眼光一寒,幽幽道:“上策,趁遷都未久,北遷京衛將士水土不服之機,糾集舊部,發動兵諫,誅太子太孫,逼皇上遜位!”
“什麽!”高燧倏地從椅子上蹦起,滿臉驚慌地擺手道,“這不行!這不行!”
“為何不行?”史復反問道,“王爺召臣入幕,不就是為的此事麽?”
</br>
高燧的臉色有些發白。史復的話,雖然有些危言聳聽,但也十分在理。而若果真如此,那事情就更加麻煩:現在已經有好些人落到東廠手中。如果東宮有心,完全可以在他們身上玩些花樣,將矛頭對準自己!思及於此,高燧頓時一陣緊張:“行在舊宮內官,與本王關聯甚深。如果先生推測是真,那大哥會不會拿他們做文章,說本王私結宮中內官?”
史復略一思忖,搖搖頭道:“應該不會。雖說藩王不該和宮中內官往來,但殿下您的情況特殊。您留守北京多年,行在舊宮事務由您主持,和內官有些情分也屬正常。這一點上頭,東宮找不出茬來!”
聽得此言,高燧頓時鬆了口氣,可緊接著,史復的下一句話,又讓他全身繃緊:“可要是牽扯到南京過來的人,那就不好說了!”
高燧又是一驚。確實,自己在北京這麽多年,和當年行在舊宮的這批舊人有關係完全說得過去,但把手伸到南京皇宮那就說不通了!而且與行在舊人不同的是,自己交結的原南京宮中內官大多是位高權重之輩,像黃儼、江保,都是父皇的心腹內侍。此外,當初自己對行在舊宮內官施恩,存的是未雨綢繆的心思,想待遷都後,再讓他們發揮作用,現在遷都北京才區區數月,這批人在宮裏還沒成大氣候,所以就算被東廠抓住也沒什麽。可黃儼、江保這幫老南京可就不同了。十多年來,自己就是靠著他們,才探聽出無數宮中機密。如果緝捕對食之風繼續蔓延,使這幫人也鋃鐺入獄,那嚴刑拷打之下,他們沒準就會竹筒倒豆子,把和自己私下裏做的那些勾當一五一十吐露出來,這些事要被拿到父皇那裏,那自己可真就麻煩了!想到這裏,高燧心驚肉跳,頓時把目光對準了黃儼。
見高燧望向自已,黃儼知其心意,趕緊起身跪下,道:“老奴侍候殿下三十年,就算五馬分屍,也絕不會說一句您的壞話!”
“黃伴伴忠心耿耿,本王豈會不知!”高燧立作感動狀上前將他扶起。其實對黃儼心誌,他也不能完全斷定,不過眼下作此姿態肯定是必須的。待黃儼起身,高燧信心滿滿地拍拍胸脯,道:“黃伴伴放心,隻要有本王在,狗兒就別想動你一根汗毛!”
史復麵無表情地看著麵前二人惺惺作態,半晌方淡淡道:“其實黃公公沒什麽好擔心的,你不會有事!”
“哦?”史復這話一說,高燧還沒怎麽,黃儼卻是又驚又喜,趕緊客氣地問道,“先生為何會這般肯定?”
史復嘿嘿一笑,道:“黃公公在內官中也是威風八麵的頭麵人物,一舉一動,自有無數雙眼盯著。你和魏清玉的那點子事,就算藏著掖著,又豈會無人知曉?隻不過佯作不知罷了!現在狗兒抓了好幾十口子,其中肯定就有知道內情的,隻要東廠番役一上刑,他們肯定會把你這個頭最高的給供出來。所以,沒準皇上早就知道你的勾當!隻是你是燕藩老人,皇上顧念舊情,不想把你扯進去,所以壓住不提罷了!”
史復這話帶著幾分挪揄之意,可在黃儼聽來,卻猶如天籟之音。史復說完,黃儼心頭一寬,不過仍有些顧忌地道:“萬一狗兒是引而不發呢?”
“哈哈哈哈……”史復放聲大笑道,“他引而不發,隻能證明他也明白這事拿到皇上那也扳不倒你,所以索性不提,免得與你傷了和氣。既然狗兒都明白你在皇爺心中的分量,那你自己還杞人憂天作什麽?”
“嘿嘿……”黃儼不好意思地笑著,臉頰猶如一朵綻放的菊花。其實他也覺得憑自己的聖眷,皇爺不至於這麽絕情。隻是這事畢竟牽涉到身家性命,黃儼驚慌之下,難免亂了陣腳,這才急不可耐地來尋高燧。此時聽了史復條理清晰地分析,黃儼心中頓時大安,緊繃多日的神經也終於放鬆下來。
黃儼如釋重負,高燧卻不能安然無憂。史復接下來的話,又將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不過其他人就沒黃公公的好命了。現宮裏內官中,原行在舊宮的不到兩成,其餘都是從南京遷來。可東廠抓的對食之人中,這兩處幾乎平分秋色。如果這果真暗含著東宮清洗我趙府勢力的意圖,那遲早王爺在老南京內官中的線人也會相繼被發。到時候別說趙府在宮中的勢力會被一鏟而盡,鐵證如山之下,王爺被冠上個‘窺伺宮掖’的不敬罪名也是很有可能的。”
“那本王該怎麽辦?”高燧脫口而出。
“上中下三策!”史復十分幹脆地伸出三根手指頭。
“哪三策?”
史複眼光一寒,幽幽道:“上策,趁遷都未久,北遷京衛將士水土不服之機,糾集舊部,發動兵諫,誅太子太孫,逼皇上遜位!”
“什麽!”高燧倏地從椅子上蹦起,滿臉驚慌地擺手道,“這不行!這不行!”
“為何不行?”史復反問道,“王爺召臣入幕,不就是為的此事麽?”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