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


    “佛母,不要相信這個小妖頭!”


    見賽兒要跟瞻基走,不知就裏的白蓮軍將士們趕緊勸阻。賽兒決然地搖了搖頭,隨即將腰間的寶劍卸下,緩緩向瞻基走去。


    見賽兒漸漸走進,瞻基的心跳也隨之不斷加速。不一會,賽兒已走到他身前五尺遠處站定,仰頭望著馬上的瞻基道:“皇太孫,在哪裏談?”


    瞻基盡量保持著天潢威儀,不讓旁人瞧出端倪。他大手一揮,一個親兵立時牽了匹馬過來。瞻基一聲不吭,揚起手中馬鞭朝包圍圈外指了指,便調轉過馬頭。賽兒會意,也不多說,隻默默騎上馬。這時明軍陣中已分出一條小路。瞻基與賽兒一前一後,穿過重重鐵騎,朝包圍圈外行去。


    眼見瞻基堅持要與賽兒獨會,潘叔正頓時大急。他生怕唐賽兒趁機發難,威脅瞻基安全。不過眼下形勢,瞻基肯定不會聽他的勸,無奈之下,潘叔正隻得向隨侍瞻基的兩名內官連使眼色,讓他們跟上瞻基。內官們會意,也驅馬跟到唐賽兒身後。瞻基聽見後麵動靜,回過頭瞄了一眼,便想要打發二人退開,但轉念一想,又隻當沒注意到似的,隻自顧自地繼續向外走去。


    出了軍陣,瞻基隨即一揮馬鞭,策馬奔行,唐賽兒和兩個內官亦緊緊跟上。四人跑了一兩裏地,直到行至一個小土丘上時,瞻基方勒住馬。這時賽兒他們亦跟了上來,大家一起下了馬,兩個內官迅速站到瞻基身後,冷冷注視著眼前的妖女。


    賽兒從內官們淩厲的目光中感受到了敵意。見瞻基未有叫他們退下的意思,她知這位曾經的情郎對自己有所戒備。不過想到百十名白蓮將士仍深陷重圍,她也顧不得計較瞻基的態度,隻冷冷道:“殿下要與俺談什麽?”


    見賽兒語氣冷漠,瞻基心中一陣酸楚,道:“賽兒!此處就你我二人,又何必再如當眾人之麵一般?”


    “你我二人?”


    瞻基一愣,隨即笑道:“這兩個打小就跟著我,咱們不管說什麽,他們絕不會泄露半字!”


    唐賽兒仍冷笑不語。瞻基見狀,稍一猶豫,隨即抬起手臂向後一揮,示意二人退下。兩個內官對視一眼,均都麵露猶疑。瞻基見沒動靜,當即回過頭狠狠一瞪,二人頭一縮,不敢再遲疑,隻得怏怏向後退了幾步。


    雖然內官隻退了區區幾步遠,但瞻基的這個態度,賽兒看在眼裏無疑好受許多,神情也不再如剛才那般冰冷。瞻基見狀心頭一寬,緊接著又語帶關懷地問道:“這些年你怎麽過的?為何會入了白蓮教,還成了妖……佛母?”


    聽瞻基問話,賽兒神情一黯,半晌方慘然一笑道:“像俺們這等窮苦人,命運豈是自己做主的?那年會通河修成後,姥爺便帶俺回了汶上老家,本想從此可以過上好日子,哪知沒過兩年,朝廷出塞打韃子,又從山東征民夫。俺們家沒有壯丁,隻能拿賣地賣穀子去頂。地賣了,沒了吃飯活計,俺們隻能又出去跑江湖。後來姥爺染上了肺癆,被戲班子給攆了出來。沒過幾天,姥爺就死了,俺身上一文錢也沒有,幸虧當時一起跑江湖的林三接濟,這才給姥爺買了副棺材。葬了姥爺後,俺一個人孤苦無依,就嫁給了林三,兩人回到他老家蒲台,想著安安生生的過日子,可沒曾想朝廷又要建什麽紫禁城,生生把他拉到北京城做工,從此就再也沒回來!俺一個小女人,官府還要命似的來催繳皇糧。可憐見俺們家徒四壁,哪有餘糧給它?結果地也被官府收了去……”賽兒回憶著悽慘往事,心中悲憤難當,聲調也逐漸激昂起來:“俺又破了家,眼見著這些年官府橫徵暴斂,老百姓沒活路,都去投白蓮教,俺便也入了教。俺打小就跑江湖,練了一身武藝,又讀過《玄娘聖母經》,一來二去,就被兄弟姊妹們推做頭領。俺想著既然朝廷不把俺當人看,那俺也就不再當它的良民!索性就自托無生老母下凡轉世,帶著大家一起滅了這吃人的朝廷,建立新的千年福境,那時咱們老百姓就可以過安居樂業的好日子了!”說到這裏,賽兒一雙眸子緊盯著瞻基的臉,道:“你們朝廷總說俺們是邪教妖匪!可要不是你們不把俺們當人,俺們又怎麽會走上這條路?說到底,俺們也都是被你們逼出來的!”


    瞻基無言以對。賽兒的悲慘經歷,實際上也是這些年山東百姓普遍的遭遇。早在疏浚會通河時,瞻基就已經敏感地察覺到了山東的危機,並為此做出了一些努力,但最終仍沒有阻止這場官逼民反的悲劇發生。想到這裏,他頓時生出一絲愧疚之情,進而從內心衍生出一種深深的迷惑。


    長期以來,朝廷中有相當多的大臣暗中對永樂連興大舉的做法都頗有微詞,激進者甚至將這些舉措與秦皇漢武窮盡民力濫行開拓相提並論,認為長此以往,必將使天下不堪重負。連瞻基最信任的師傅楊士奇,私下裏也曾隱隱透露出這個意思,對此瞻基亦有所耳聞。不過盡管如此,瞻基大體上還是贊同皇爺爺的看法,認為朝廷諸般大舉雖不亞於秦漢,但大明國力亦遠盛於當年。兩相抵消之下,即便效法秦皇漢武,也不至於重蹈二帝覆轍。也正是基於此認識,瞻基雖對民間疾苦有所察覺,但並未有太過在意,認為這雖有不妥,但還不至於對社稷產生威脅。但此次白蓮教作亂,卻在他的心頭敲響了警鍾。此時再聽得賽兒敘述,瞻基突然意識到:皇爺爺會不會太過自信了?大明國力遠勝秦漢自是不假,但再怎麽繁榮昌盛,也終究是有限度的。瞻基粗略比較發現,這些年皇爺爺對國力的揮霍,其實已遠超過當年的秦皇漢武許多;而這種過度的消耗,或許早已蓋過了千年來海內財富的增長。如果真是這樣,那這看似繁花似錦的永樂盛世,其實已經隱患滋生、危機重重了!思及於此,瞻基心中猛地一驚,額頭上頓時冒出一層冷汗!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樂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殷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殷明並收藏永樂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