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寒知鬆柏,患難見真情。殿下不必沮喪!”史復卻似早有預料,並未如高煦一般憤慨:“何況趙王既引出趙清之語,那殿下至少可以放心,他絕不會出賣咱們!”


    “可接下來咱們該怎麽辦?”高煦滿臉陰霾地問道,“你說過,若三弟出手,兵諫便有八成把握;反之則隻有五成!現在三弟袖手旁觀,咱們的計劃還能幹嗎?”


    “為何不幹?”史復反問高煦一句,又道,“這種事,本來就不可能有十足把握。現在還有五成,當然要奮力一搏!”


    “可是……”


    “殿下不必擔心!”史復打斷高煦,道,“走私精鐵的事,極為隱秘,陛下發覺不了!再說……”史複眼中閃過一絲淩厲的寒光,道:“沈文度已被咱們盯得死死的。萬一事泄,咱們就先下手為強!”說著,史復揚起右手,往頸間一劃。


    高煦麵如冰霜,思忖許久,終於咬牙道:“好,聽你的!”


    “王爺英明!”史復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他啜了口茶,道:“既然未能說服趙王,那咱們再留在北京也無意義。過兩天王爺逮個機會去向皇上請辭,咱們這就回南京!”


    “恩!”高煦點點頭,又嘆了口氣,苦笑道,“咱們給馬哈木送了這麽大一份禮,希望這次他能爭口氣吧……”


    七


    五月初十是太祖高皇帝忌辰。一大早,監國太子朱高熾便率漢王朱高煦及一幹在京王公大臣赴孝陵致祭。午時,祭掃結束,眾人從鍾山上下來,待入朝陽門後,高熾跟高煦溫言道:“二弟,時至正午,與我一道回春和殿用膳吧?”


    “多謝大哥!”高煦哈了哈腰,回絕道,“臣弟今早出門之前,已命府中備好午膳,就不討擾大哥了!”


    見高煦如此,高熾心中暗自嘆息,然仍笑道:“也罷!過兩日進宮來,我兄弟二人好好聚一次!”


    “是!”高煦答應一聲,隨即一揮手,帶著自己的侍衛脫離大隊,策馬沿東皇城根南街而去。


    繞過皇城,高煦一行返回漢王府。剛進煦園,便見史復坐在池塘邊的椅子上,輕輕搖著手中摺扇,身前站著護衛指揮周宣,正與他說著什麽。高煦看見周宣,眼光一亮,當即驅步上前,道:“你回來了?兩位叔叔什麽態度?”上個月,高煦派周宣先後前往長沙、南昌,與就藩於彼的穀王朱橞、寧王朱權接洽。此二王一個曾與永樂“共討國賊”,另一個則在關鍵時刻打開金川門,為永樂的奉天靖難立下了莫大功勞。不過永樂登基後,卻將他們分別改封到地處內陸的長沙、南昌,從而使他們喪失了統領大軍、可以呼風喚雨的“塞王”身份。從這一點來說,他們肯定對永樂心有不滿。高煦若能取得他們支持,將對兵諫成功後迅速懾服人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了拉攏二位藩王,史復還頗費了一番心思。由於逼宮之事不能直接明言,史復絞盡腦汁,好不容易才想到了一個點子。在他的指使下,高煦給兩位叔叔各發了一封家書,名為敘叔侄親情,實則在裏間為二王惋惜,言其勞苦功高,卻受永樂排擠猜疑,隱含挑唆之意。在信的最後,高煦別有用心地另附一箋,上麵寫了唐宣宗李忱的一篇千古名作——《瀑布》:千岩萬壑不辭勞,


    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


    終歸大海作波濤。


    《瀑布》一詩來頭不小。據《豫章書》雲,唐宣宗李忱尚為親王時受武宗猜忌,不得已出家為僧,遊歷四方,行至廬山,遇一代高僧黃檗禪師,受其點撥,精神復振,遂於三疊泉下詠此詩明誌。而最重要的是,李忱後來果然鹹魚翻身,成為大唐天子!史復相信,以二王之智,見此詩後,定能明白內中深意。


    周宣一拱手,道:“回使長話,臣此去長沙,穀王招待甚殷,閱過殿下信後,雖未有明言,神色間卻頗為興奮。不過寧王殿下的態度有些奇怪,看過殿下之信,他卻拿出一本曲譜,說是最近剛編了一本《神奇秘譜》,裏頭盡收歷代琴家名曲共六十四首,然後又親自彈了其中一首曲子,完後就把末將打發出來了。”


    “他彈的什麽曲子?”史復在一旁插問。


    “我一個大老粗,哪聽得懂什麽琴曲?”周宣苦笑一聲,又道,“不過聽他說,這曲子名叫《瀟湘水雲》!”


    “瀟湘水雲?”史復皺著眉頭想了半晌,忽然眉頭一展,哈哈大笑。


    “你笑什麽?”本來聽說朱權是這種態度,高煦心中還頗憂慮,但見史復發笑,他頓時有些莫名其妙,遂發問。


    “殿下知道這《瀟湘水雲》的來歷麽?”史復收了笑聲,先揮揮手把周宣打發走了,再對高煦道,“這《瀟湘水雲》乃宋末琴家郭沔所創。當時元兵大舉南下,宋室卻偏安錢塘,不思振興。郭沔避居九嶷山,每日觀瀟湘二水水起雲湧,感慨國勢飄零,抑鬱憂憤之下,遂作《瀟湘水雲》以記。”說到這裏,史復輕蔑地哼了一聲,道:“自改封南昌後,傳聞寧王殿下整日與一幫騷客詩文唱和,又和龍虎山的張天師打得火熱,聽說前兩年還寫了一本《茶譜》,欲蓋過陸羽《茶經》,現在又弄出這本什麽《神奇秘譜》,這一連串事,要在一般人看來,還真以為他心灰意冷,從此就托誌沖舉了呢!不料也隻是惺惺作態罷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樂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殷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殷明並收藏永樂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