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此言一出,不僅薛六,就是朱能和張輔也都一聲驚呼。出北平城前,為了激勵部屬,朱棣曾大升手下文武品級。但直到現在,朱能也不過是個指揮同知,比指揮僉事僅高個小半級,而張輔更隻是一個千戶!這薛六雖然擒拿李堅,但按常理,即便按照大明軍製中最高的奇功算,他也隻是連升三級,當個百戶也就足夠了,可朱棣卻直接將他擢為從三品的指揮僉事!而且成為燕王親軍的一個統領,這豈能不讓眾將驚嘆不已!
“傻小子,發什麽呆,快謝恩哪!”見薛六目瞪口呆,張輔忙出言提醒。張輔外表沉穩,心胸卻甚寬廣,日間薛六一番神勇,他看了十分欽佩,此時見其官居己上,張輔不但不嫉妒,反而為他感到高興。
“謝……謝使長恩典!”薛六這才反應過來,忙跪到地上一陣猛磕。
金忠站在朱棣身旁,微笑著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在金忠看來,朱棣之所以超出常禮提拔薛六,除了此人立下大功,且討他歡喜外,更是希望通過此舉,在軍中立下一個典範。可以想像,一旦薛六擢升的消息傳開,全軍上下必然是一片沸騰。憨薛六都能鯉魚躍龍門,其他人豈能不心生覬覦,繼而在以後的戰事中奮力拚搏?借著眼前這機會,朱棣不動聲色地又把燕軍將士的戰意大大提升了一層!當然,這層意思隻能意會不可言傳,金忠也不說破,隻是笑嗬嗬地向猶在夢中的薛六道喜。
鬧了一陣,朱棣一拍手,門外的親軍副統領火真進來,朱棣交待兩句,他便帶著薛六下去。待二人身影從門前消失,朱棣又問朱能道:“李堅傷勢如何?”原來當時薛六殺散親兵後,李堅慌忙逃命,結果薛六衝上去就是一槍,在他右肩處捅了個大窟窿。這李堅算起來還是朱棣的親妹夫,他被俘後立刻向朱能求饒。這麽個朝廷駙馬,如果活下來為燕藩搖旗吶喊,至少朱棣將來在和朝廷打嘴皮子戰時又多了個臂力。
不過朱能的回答讓朱棣失望了,隻見他臉色一黯道:“隻怕不妙。李駙馬被俘時已失血過多,後來臣等急著增援王爺,又將他綁在馬上顛簸許久,傷口迸裂,現已暈厥過去。多半是治不活了!”
“盡人事聽天命吧!”朱棣有點惋惜。若能救得李堅,再讓他寫一道給自己鳴屈的摺子,送到京師肯定又能在勛戚間轟動一時,給建文一個不大不小的難堪。不過看眼下這情況,想要抓得這真定大捷附帶的小添頭卻是難了。想了一想,朱棣又扭頭對金忠道:“世忠去安排,馬上將李堅送回北平醫治。記著,用本王的輅車送,讓沿途的人都知道!並叫高熾在北平全城搜尋良醫,把聲勢鬧大!”當初,為了顯示自己是大明的燕王,而非所謂的朝廷叛逆,朱棣在出兵時有意將親王輅車也帶了出來,以向真定文武示威,不想這下便派上了用場。
金忠何等聰明,他立刻明白了朱棣的意思,當即一躬身道:“是!王爺愛惜親族,臣必叫河北軍民親眼見著!”說完,便輕聲走出門去安排。
派走金忠,朱棣覺得有些乏了,便歪在帥椅上養起了神。過了一陣,他一睜眼,發現朱能和張輔都還在跟前。朱棣一笑道:“爾等累了一天,還呆在這裏做什麽,趕緊歇息去吧!”
朱能與張輔對望一眼,拱手問道:“請問王爺,此番得勝,所俘將校是否效懷來例,一律誅殺,以震懾南軍?”
朱棣一愣,這才想起來,還有幾十個南軍將校等著自己處置。想了一想,朱棣問道:“這些人不肯降?”
“寧忠、劉燧等十來人願降,現已另行看押;然顧成等數十人堅持不降。”
“可有出言辱罵?”朱棣又追問道。
“有幾個罵的,大多隻是悶頭不言!”
“悶頭不言?”朱棣扭頭一想,隨即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不降就不降吧!傳令下去,讓他們飽餐一頓,養足精力罵上一宿,明日一早,全部放回真定城!”
“放?”朱能和張輔皆大吃一驚。就在懷來,朱棣還毫不手軟地砍掉了數十名被俘將校的腦袋。眼下剛過去一個月,當再次麵對不降南軍將校時,朱棣不但不殺他們,甚至都不押回北平,而是直接釋放,這又是何道理?一時間,朱能和張輔的眼中露出疑惑的目光。
似乎看出了二將的疑惑,朱棣嗬嗬一笑道:“士弘和文弼勿需疑惑。其實懷來殺俘,真定釋俘,這兩番處置,本王均有道理。先前宋忠所部將校多出自錦衣衛,乃皇上之鷹犬,所以才被最先派來,參與削燕之事。本王對此等人物都手軟的話,以後其他將領豈不更加肆無忌憚?反正打敗了也沒事,天下武將豈不個個爭先,都來拿本王身家換功名?這是其一。”
“至於這第二嘛!顧成等人都是從各省徵調而來,既非皇上心腹,也非奸臣嫡係,他們伐燕不過是受朝廷之令,不得不為而已!他們之所以不降,也不過是畏懼朝廷勢大,且昧於忠君之陋見罷了。本王對此等人不殺,便可以天下武官做個表率,讓他們知道本王的好處!待他們回去一宣揚,整個大明的武將都會知道,隻要別鐵了心追隨皇上,跟我燕藩作對,那本王也不會將他們往死裏逼。到時候兩軍相見,他們便會多存一番計較,如此我燕軍也就多一分勝算!”
</br>
“傻小子,發什麽呆,快謝恩哪!”見薛六目瞪口呆,張輔忙出言提醒。張輔外表沉穩,心胸卻甚寬廣,日間薛六一番神勇,他看了十分欽佩,此時見其官居己上,張輔不但不嫉妒,反而為他感到高興。
“謝……謝使長恩典!”薛六這才反應過來,忙跪到地上一陣猛磕。
金忠站在朱棣身旁,微笑著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在金忠看來,朱棣之所以超出常禮提拔薛六,除了此人立下大功,且討他歡喜外,更是希望通過此舉,在軍中立下一個典範。可以想像,一旦薛六擢升的消息傳開,全軍上下必然是一片沸騰。憨薛六都能鯉魚躍龍門,其他人豈能不心生覬覦,繼而在以後的戰事中奮力拚搏?借著眼前這機會,朱棣不動聲色地又把燕軍將士的戰意大大提升了一層!當然,這層意思隻能意會不可言傳,金忠也不說破,隻是笑嗬嗬地向猶在夢中的薛六道喜。
鬧了一陣,朱棣一拍手,門外的親軍副統領火真進來,朱棣交待兩句,他便帶著薛六下去。待二人身影從門前消失,朱棣又問朱能道:“李堅傷勢如何?”原來當時薛六殺散親兵後,李堅慌忙逃命,結果薛六衝上去就是一槍,在他右肩處捅了個大窟窿。這李堅算起來還是朱棣的親妹夫,他被俘後立刻向朱能求饒。這麽個朝廷駙馬,如果活下來為燕藩搖旗吶喊,至少朱棣將來在和朝廷打嘴皮子戰時又多了個臂力。
不過朱能的回答讓朱棣失望了,隻見他臉色一黯道:“隻怕不妙。李駙馬被俘時已失血過多,後來臣等急著增援王爺,又將他綁在馬上顛簸許久,傷口迸裂,現已暈厥過去。多半是治不活了!”
“盡人事聽天命吧!”朱棣有點惋惜。若能救得李堅,再讓他寫一道給自己鳴屈的摺子,送到京師肯定又能在勛戚間轟動一時,給建文一個不大不小的難堪。不過看眼下這情況,想要抓得這真定大捷附帶的小添頭卻是難了。想了一想,朱棣又扭頭對金忠道:“世忠去安排,馬上將李堅送回北平醫治。記著,用本王的輅車送,讓沿途的人都知道!並叫高熾在北平全城搜尋良醫,把聲勢鬧大!”當初,為了顯示自己是大明的燕王,而非所謂的朝廷叛逆,朱棣在出兵時有意將親王輅車也帶了出來,以向真定文武示威,不想這下便派上了用場。
金忠何等聰明,他立刻明白了朱棣的意思,當即一躬身道:“是!王爺愛惜親族,臣必叫河北軍民親眼見著!”說完,便輕聲走出門去安排。
派走金忠,朱棣覺得有些乏了,便歪在帥椅上養起了神。過了一陣,他一睜眼,發現朱能和張輔都還在跟前。朱棣一笑道:“爾等累了一天,還呆在這裏做什麽,趕緊歇息去吧!”
朱能與張輔對望一眼,拱手問道:“請問王爺,此番得勝,所俘將校是否效懷來例,一律誅殺,以震懾南軍?”
朱棣一愣,這才想起來,還有幾十個南軍將校等著自己處置。想了一想,朱棣問道:“這些人不肯降?”
“寧忠、劉燧等十來人願降,現已另行看押;然顧成等數十人堅持不降。”
“可有出言辱罵?”朱棣又追問道。
“有幾個罵的,大多隻是悶頭不言!”
“悶頭不言?”朱棣扭頭一想,隨即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不降就不降吧!傳令下去,讓他們飽餐一頓,養足精力罵上一宿,明日一早,全部放回真定城!”
“放?”朱能和張輔皆大吃一驚。就在懷來,朱棣還毫不手軟地砍掉了數十名被俘將校的腦袋。眼下剛過去一個月,當再次麵對不降南軍將校時,朱棣不但不殺他們,甚至都不押回北平,而是直接釋放,這又是何道理?一時間,朱能和張輔的眼中露出疑惑的目光。
似乎看出了二將的疑惑,朱棣嗬嗬一笑道:“士弘和文弼勿需疑惑。其實懷來殺俘,真定釋俘,這兩番處置,本王均有道理。先前宋忠所部將校多出自錦衣衛,乃皇上之鷹犬,所以才被最先派來,參與削燕之事。本王對此等人物都手軟的話,以後其他將領豈不更加肆無忌憚?反正打敗了也沒事,天下武將豈不個個爭先,都來拿本王身家換功名?這是其一。”
“至於這第二嘛!顧成等人都是從各省徵調而來,既非皇上心腹,也非奸臣嫡係,他們伐燕不過是受朝廷之令,不得不為而已!他們之所以不降,也不過是畏懼朝廷勢大,且昧於忠君之陋見罷了。本王對此等人不殺,便可以天下武官做個表率,讓他們知道本王的好處!待他們回去一宣揚,整個大明的武將都會知道,隻要別鐵了心追隨皇上,跟我燕藩作對,那本王也不會將他們往死裏逼。到時候兩軍相見,他們便會多存一番計較,如此我燕軍也就多一分勝算!”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