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說完,方又笑道:“世忠乃飽學之士,尤其熟於兵法;爾素不好兵事,現既與他相識,正可讓他多多指點。”
高熾忙道:“父王說的是。以前便想著拜金先生為師,隻是進京耽擱了,眼下先生入了燕府,我自當朝夕請教。”說完,便向金忠一揖。
金忠忙還一長揖道:“世子才學俱佳,臣豈敢當您師傅?隻是世子平日有什麽記不清的,臣查缺補漏勉可效勞。”
高熾與金忠你謙我讓,不亦樂乎,旁邊的高煦見了卻一陣膩歪。他平日最煩的就是這些文士,此刻見這個金忠被父王信任,又與高熾有舊,心中更是不爽。高煦上前一步,正欲說話,忽然山下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眾人循聲望去,卻見王府承奉內官馬和慌慌張張地跑了過來。
“王爺,出大事了!”馬和踉踉蹌蹌地跑進亭子,把幾張薄紙奉到朱棣麵前,上氣不接下氣地道,“王爺,京師邸報,岷藩被削!”
“什麽!”馬和話一出口,在場眾人皆大驚失色,先前的輕鬆氣氛瞬間散盡。朱棣一把奪過邸報,打開一看,雙手隨即又不由自主地抖了起來。
原來就藩雲南的岷王朱楩與世鎮雲南的沐家將門向來不和。西平侯沐春死後,其弟沐晟襲爵。沐晟見朝廷削藩日急,便抓住機會,將朱楩平日諸多不法之事收集到一起,紮紮實實地參了他一本。朝廷得報,便將朱楩廢為庶人,就地收押。邸報上登載的,正是沐晟參朱楩的諸般罪行,以及建文的削岷詔旨。
“喪心病狂!”看完邸報,朱棣當即狂哮。這已是第五位被削藩王了!尤其這一次,距離湘王自焚尚未滿兩月!想到建文的霹靂手段,朱棣憤怒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沁骨的寒意。
“父王!莫要猶豫了,起兵吧!不然下一個就輪到咱們了!”高煦突然衝上前,大聲喊道。
“爾胡說什麽?”朱棣一嚇,馬上出言斥道。
“兒臣沒有胡說!”高煦臉漲得通紅,急匆匆地把妙錦的密報說了,末了叫道,“皇帝謀我燕藩之心,四姨已說的明明白白!若再不舉兵,怕是就來不及了!”
朱棣臉色一片慘白。沒什麽可猶豫的了!妙錦的密報,已將朱棣內心深處隱藏的最後一絲幻想也擊得粉碎。如果說,就在片刻之前,他還在奢望建文能放他一馬的話,那眼下,他已不得不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朝廷與燕藩之間,已再無絲毫餘地了!
“世忠,你怎麽看!”朱棣陰沉著臉問金忠道。
金忠默然。過了半晌,他方抬起頭,冷冷吐出八個字:“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世忠先生也認為本王隻剩舉兵一途?”朱棣尚未答話,高熾已緊張地問金忠道。
“世子!”金忠淡淡一笑,對高熾一拱手,堅聲道,“眼下不可舉兵!”
“啊……”金忠話一出口,高熾兄弟俱是一驚。事情都到這份上了,他怎麽還說不可舉兵?莫不真要讓大夥兒束手就擒?高煦性急,當即忿忿道:“人家拉屎都拉到咱頭上了,為何不能舉兵!”
與三位兒子的驚詫莫名不同,朱棣倒是頗為冷靜。他望著金忠足足半晌,方淡淡道:“敢問世忠,為何不能舉兵?”
“舉兵自是必然,但不是現在!”金忠斷然答道。說到這裏,他又望了望朱棣,隻見朱棣卻是麵無表情,顯得十分鎮定。金忠略有些詫異,不過也不暇多想,隻是轉而問高熾道:“敢問世子,您陛辭出京之時,可曾聞岷藩被削一事?”
“未曾聞得!”高熾略一思索,肯定答道。
“這便是了!”金忠一拍手道,“若以常理論,皇上能放三位小殿下北歸,絕無可能是出其本意,必是受物議之迫,不得不為之耳!然則皇上既恪於物議而放諸位小殿下,那又為何你們剛一出京,他緊接著又悍然削除岷藩?雖說燕強岷弱,兩者遠不能比,但畢竟同為宗藩,皇帝也無道理如此前後不一!”
高熾聞言一怔:金忠說的有道理,父王在朝中的能量自然遠遠勝過岷王。可如果僅是為了平息朝中對削藩的物議的話,皇上也沒道理方一放過自己三人,緊接著又去尋岷藩的晦氣。想到這裏,高熾抬頭問金忠道:“莫非朝廷削岷,其實還另有隱情?”
“不錯!”金忠答道,“請世子思之。若我等未得徐小姐密報,僅從三位殿下北歸和岷藩被削二事看,您認為我燕藩應有何舉動?”
高熾稍一思索,臉忽然變的雪白。過了好久,他方吶吶道:“莫非,莫非皇上是要……逼我等謀反?”
“不錯!”金忠冷冷一笑道,“若以常理度之,皇上既放三位殿下,便意味著他眼下還未決議削燕。而朝廷緊接著又削岷,這又意味著皇上並未以湘藩之事為鑑,削藩國策仍是堅定不移!削藩不變,暫未削燕,這兩事合在一起,無非是要透出這麽一層意思,便是朝廷遲早會削燕,隻是眼下時機尚未成熟而已。而三位殿下又平安歸來,使燕藩又無後顧之憂。敢問世子,朝廷這一連串舉動是何用意?”
“既斷我燕藩後路,又留一可乘之機,使燕藩趁著朝廷尚未準備妥當,趕緊謀反!”強捺心中驚慌,高熾哆嗦著給出了答案。不過很快他又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從四姨密報可知,皇上削燕已是箭在弦上,那他為何還要逼我們謀反?燕藩謀反,對削燕豈不是更加不利?”
</br>
高熾忙道:“父王說的是。以前便想著拜金先生為師,隻是進京耽擱了,眼下先生入了燕府,我自當朝夕請教。”說完,便向金忠一揖。
金忠忙還一長揖道:“世子才學俱佳,臣豈敢當您師傅?隻是世子平日有什麽記不清的,臣查缺補漏勉可效勞。”
高熾與金忠你謙我讓,不亦樂乎,旁邊的高煦見了卻一陣膩歪。他平日最煩的就是這些文士,此刻見這個金忠被父王信任,又與高熾有舊,心中更是不爽。高煦上前一步,正欲說話,忽然山下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眾人循聲望去,卻見王府承奉內官馬和慌慌張張地跑了過來。
“王爺,出大事了!”馬和踉踉蹌蹌地跑進亭子,把幾張薄紙奉到朱棣麵前,上氣不接下氣地道,“王爺,京師邸報,岷藩被削!”
“什麽!”馬和話一出口,在場眾人皆大驚失色,先前的輕鬆氣氛瞬間散盡。朱棣一把奪過邸報,打開一看,雙手隨即又不由自主地抖了起來。
原來就藩雲南的岷王朱楩與世鎮雲南的沐家將門向來不和。西平侯沐春死後,其弟沐晟襲爵。沐晟見朝廷削藩日急,便抓住機會,將朱楩平日諸多不法之事收集到一起,紮紮實實地參了他一本。朝廷得報,便將朱楩廢為庶人,就地收押。邸報上登載的,正是沐晟參朱楩的諸般罪行,以及建文的削岷詔旨。
“喪心病狂!”看完邸報,朱棣當即狂哮。這已是第五位被削藩王了!尤其這一次,距離湘王自焚尚未滿兩月!想到建文的霹靂手段,朱棣憤怒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沁骨的寒意。
“父王!莫要猶豫了,起兵吧!不然下一個就輪到咱們了!”高煦突然衝上前,大聲喊道。
“爾胡說什麽?”朱棣一嚇,馬上出言斥道。
“兒臣沒有胡說!”高煦臉漲得通紅,急匆匆地把妙錦的密報說了,末了叫道,“皇帝謀我燕藩之心,四姨已說的明明白白!若再不舉兵,怕是就來不及了!”
朱棣臉色一片慘白。沒什麽可猶豫的了!妙錦的密報,已將朱棣內心深處隱藏的最後一絲幻想也擊得粉碎。如果說,就在片刻之前,他還在奢望建文能放他一馬的話,那眼下,他已不得不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朝廷與燕藩之間,已再無絲毫餘地了!
“世忠,你怎麽看!”朱棣陰沉著臉問金忠道。
金忠默然。過了半晌,他方抬起頭,冷冷吐出八個字:“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世忠先生也認為本王隻剩舉兵一途?”朱棣尚未答話,高熾已緊張地問金忠道。
“世子!”金忠淡淡一笑,對高熾一拱手,堅聲道,“眼下不可舉兵!”
“啊……”金忠話一出口,高熾兄弟俱是一驚。事情都到這份上了,他怎麽還說不可舉兵?莫不真要讓大夥兒束手就擒?高煦性急,當即忿忿道:“人家拉屎都拉到咱頭上了,為何不能舉兵!”
與三位兒子的驚詫莫名不同,朱棣倒是頗為冷靜。他望著金忠足足半晌,方淡淡道:“敢問世忠,為何不能舉兵?”
“舉兵自是必然,但不是現在!”金忠斷然答道。說到這裏,他又望了望朱棣,隻見朱棣卻是麵無表情,顯得十分鎮定。金忠略有些詫異,不過也不暇多想,隻是轉而問高熾道:“敢問世子,您陛辭出京之時,可曾聞岷藩被削一事?”
“未曾聞得!”高熾略一思索,肯定答道。
“這便是了!”金忠一拍手道,“若以常理論,皇上能放三位小殿下北歸,絕無可能是出其本意,必是受物議之迫,不得不為之耳!然則皇上既恪於物議而放諸位小殿下,那又為何你們剛一出京,他緊接著又悍然削除岷藩?雖說燕強岷弱,兩者遠不能比,但畢竟同為宗藩,皇帝也無道理如此前後不一!”
高熾聞言一怔:金忠說的有道理,父王在朝中的能量自然遠遠勝過岷王。可如果僅是為了平息朝中對削藩的物議的話,皇上也沒道理方一放過自己三人,緊接著又去尋岷藩的晦氣。想到這裏,高熾抬頭問金忠道:“莫非朝廷削岷,其實還另有隱情?”
“不錯!”金忠答道,“請世子思之。若我等未得徐小姐密報,僅從三位殿下北歸和岷藩被削二事看,您認為我燕藩應有何舉動?”
高熾稍一思索,臉忽然變的雪白。過了好久,他方吶吶道:“莫非,莫非皇上是要……逼我等謀反?”
“不錯!”金忠冷冷一笑道,“若以常理度之,皇上既放三位殿下,便意味著他眼下還未決議削燕。而朝廷緊接著又削岷,這又意味著皇上並未以湘藩之事為鑑,削藩國策仍是堅定不移!削藩不變,暫未削燕,這兩事合在一起,無非是要透出這麽一層意思,便是朝廷遲早會削燕,隻是眼下時機尚未成熟而已。而三位殿下又平安歸來,使燕藩又無後顧之憂。敢問世子,朝廷這一連串舉動是何用意?”
“既斷我燕藩後路,又留一可乘之機,使燕藩趁著朝廷尚未準備妥當,趕緊謀反!”強捺心中驚慌,高熾哆嗦著給出了答案。不過很快他又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從四姨密報可知,皇上削燕已是箭在弦上,那他為何還要逼我們謀反?燕藩謀反,對削燕豈不是更加不利?”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