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稿


    撒迦利亞《紀事》是通過《阿陀斯一四八》和《r·vii·132》兩份手稿而為人所知的;後者亦稱為“主教版本”。《阿陀斯一四八》是一個四開本,清一色的半安色爾字體,一九二三年人們發現它保存於保加利亞的裏拉修道院圖書館,是《紀事》的兩個版本中較早的一個,幾乎可以肯定這是撒迦利亞本人在佐格拉福親手寫下的,很可能是依據斯特凡臨死前留下的筆記。盡管撒迦利亞聲稱他“記下了每一個字”,他肯定還是進行了相當的再創作。文字的優雅是無法當場做到的,而且隻有一處更正。這份原稿很可能至少在佐格拉福圖書館一直保存到一八一四年,因為佐格拉福有一份一八一四年製作的十五和十六世紀手稿的目錄,其中提到了它。一九二三年它在保加利亞重新露麵,保加利亞歷史學家阿塔那斯·安吉洛夫在裏拉修道院的圖書館裏發現了它,它藏在一本十八世紀的對開本論著裏,論著是關於聖喬治生平的。安吉洛夫於一九二四年確認這份原稿在佐格拉福沒有現存的複製品。它究竟在何時以及以何種方式從阿陀斯到裏拉,仍不清楚。不過十八和十九世紀海盜對阿陀斯的侵犯也許是它(以及其他不計其數的珍貴文獻和物品)離開聖山的原因之一。


    撒迦利亞《紀事》的第二個,也是另一個僅存而且已知的複製品或版本——《r·vii·132》或“主教版本”——收藏在君士坦丁堡世界主教會的圖書館裏,在古文獻歷史上可追溯到十六世紀中後期。它很可能是撒迦利亞那個時代佐格拉福的修道院院長呈送主教的一份文件後來的復抄本,而原稿有可能附在院長的信中一同呈上。院長在信裏提醒主教注意保加利亞斯維帝·格奧爾吉修道院有可能會出現異端邪說。信已不復存在,但很可能出於效率和謹慎等原因,佐格拉福的修道院院長下令撒迦利亞重抄他的《紀事》,將復件送到君士坦丁堡,而把原件留在了佐格拉福的圖書館。在《紀事》得到接受的五十年到一百年間,人們仍然認為它很重要,值得通過複製保存在主教圖書館裏。


    “主教版本”不僅很可能是發自佐格拉福的一封信函的後期抄本,而且它與《阿陀斯一四八》還有另一個重要區別:它刪除了在斯納戈夫教堂裏守夜的修士們聲稱的見到異象的故事,即從“一個修士看到一頭野獸”到“國王的無頭屍體動了動,試圖坐起來”這一句。這一段在後來的抄本中被刪除,可能是為了不讓主教圖書館的讀者接觸到斯特凡描繪的異端邪說,也可能是盡量讓他們少受關於殭屍的迷信思想的影響。對於這一迷信思想,教會管理層一般持反對態度。“主教版本”的具體日期難以確認,不過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從一六五年起,該抄本列入了主教圖書館的分類目錄中。


    《紀事》的這兩種現存版本還有最後一個相似之處——驚人但令人不解。故事大約在相同的地方都被人撕掉。《阿陀斯一四八》的結尾是“我了解到”,而“主教版本”接著說“那不是一場普通的瘟疫,而是,”兩個版本在一句完整的話後被整齊地隔開,可能是刪掉了斯特凡故事中證實在斯維帝·格奧爾吉修道院可能發生的異象或其他邪惡現象。


    撕毀發生在何時?以上提到的圖書館分類目錄提供了可能的線索,目錄把“主教版本”列為“非完整”。我們因此可以推斷,撕毀這一版本的書頁發生在一六五年以前。不過,我們無從得知,這兩次撕毀行為是發生在同一時段,抑或一位晚得多的讀者受到啟發而採取類似行動;也無法知道這份文獻的兩種結尾究竟有多相似。除了上文提到的守夜一段外,“主教版本”忠實於佐格拉福手稿,這表明,兩個版本的故事結尾相同,或至少極其接近。而且,盡管“主教版本”已經刪除與發生在斯納戈夫教堂的超自然現象有關的段落,但仍被撕掉部分內容,這一事實有助於說明它在結尾處仍敘述了發生在斯維帝·格奧爾吉的異端或邪惡想像。在巴爾幹地區的中世紀手稿中,像這樣對同一份文獻的兩種相隔千裏的不同版本蓄意採取破壞的行為,僅此一例。


    編輯與翻譯佐格拉福的撒迦利亞《紀事》從前出版過兩次。第一版為希臘譯文,閃多斯·康斯坦提諾斯的《拜占庭教會史》(一八四九)給予了有限的注釋。一九三一年,世界主教會用斯拉夫語出版了一本原文小冊子。阿塔那斯·安吉洛夫於一九二三年發現了佐格拉福版本,打算進行詳細注釋後出版,但因其在一九二四年去世後無法完成這一計劃。他的一些筆記於一九二七年發表在《巴爾幹歷史研究》上。


    佐格拉福的撒迦利亞《紀事》


    此故事是我——悔罪者撒迦利亞——的基督徒兄弟,來自沙裏格萊德tsarigrad,奧斯曼帝國時期,保加利亞、俄國等地斯拉夫語中,對伊斯坦堡(君士坦丁堡)的舊稱,意為“皇城”。的流浪者斯特凡口授於我的。他於六九八七年[一四七九]來到我們的佐格拉福修道院。他在這裏講述了他歷經的奇聞異事。流浪者斯特凡到來時年屆五十三歲,他虔誠睿智,見多識廣。感謝聖母把他從保加利亞引導到我們這裏。他與一隊瓦拉幾亞的修士同行,在異教的土耳其人手裏備受磨難,目睹了兩個朋友在哈斯科沃殉道。他和他的兄弟們攜帶著某種強大的聖物,穿過異教的國度,並帶著聖物深入保加利亞腹地,他們的事跡聞名於全國。他們所經之處,男女基督徒皆沿路觀看,向他們鞠躬或親吻車沿。就這樣,聖物被帶到了一座名叫斯維帝·格奧爾吉的修道院,並珍藏起來。該修道院盡管小且偏僻,但此後,許多朝聖者從裏拉和巴赫科沃的修道院,或從神聖的阿陀斯出發,一路來到這裏朝拜。不過據我們所知,流浪者斯特凡是到過斯維帝·格奧爾吉的第一人。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學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伊莉莎白·科斯托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伊莉莎白·科斯托娃並收藏歷史學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