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將門嫡女28
快穿之殺死男女主後世界崩了 作者:是一隻飯團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久後,皇後終於平複下心情,兩人相繼落座。
皇後開口道:“孩子,你可會怪娘親。”
沈旭之聞言搖搖頭:“兒臣是被奸人所害,與娘親無關,娘親也是受害者。”
皇後聽沈旭之這麽說也知道他已經知曉全部,看向周圍可以稱之為簡陋的陳設,恨恨的開口道:“孩子,這些年苦了你了,你才應該是太子啊,要不是被調換,你何至於住在這種地方,受這麽多年的苦。”
見此,沈旭之知道皇後心疼他,猶豫片刻後,還是將皇帝和太子蓄意陷害江家的事情說了出來,“娘親,江家的二公子是兒臣的至交好友,此事兒臣會參與其中,要是母後為難,可以裝作今日之事沒有發生過。”
皇後聽到這話,連忙說道:“傻孩子,你想什麽呢,江家世代忠良,為南夏國鞠躬盡瘁,你既然選擇幫助他們,那娘親自然也站你這邊。”
看著沈旭之欲言又止的樣子,皇後繼續說道:“你是擔心我幫助江家,會影響我與皇上的夫妻感情吧。”
皇後說完這句後,笑了,“我和他的夫妻情誼早在他將你偷換時就斷了,他既然敢對我的孩子出手,對我又都是虛情假意,我又何必再幫他。”
“他許是忘了,他能坐上這位置還是靠的我父親,我能讓他上去,自然也能讓他下來。”
說完牽起沈旭之的手,“皇兒,可想坐一坐那個位置。”
沈旭之聞言,點了點頭,而後將他們的計劃,悉數告訴了皇後。
皇後聽完,笑著說道:“或許可以借機再加一把火。”
兩人就這麽說了許久,眼看出宮已經很久了,再不回去容易被發現,到時就得不償失了。
皇後起身將腰間的玉佩交給沈旭之:“這是母後的父親,當年送給母後的,現在母後將它送給你,遇到任何難事,都可以告訴母後,母後會幫你。”
沈旭之小心翼翼的接過玉佩,藏入懷中。
皇後重新穿好鬥篷,戴上麵紗,恢複了來時模樣。
看了眼這簡陋的皇子府,內心更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皇後與楊嬤嬤離開後,沈旭之回到了書房。
將皇後剛剛給他的關於宮女和皇帝兩人暗通款曲的信件拿了出來。
信中大多都是兩人黏黏膩膩的話,唯獨最後幾封,裏麵清晰的寫了皇帝準備偷換孩子的事。
看完後,沈旭之叫來了暗衛,吩咐暗衛,明日一早,就將這些消息傳出去。
此時,回到皇宮的皇後,將一封信遞給了暗衛,讓他交給已經在山林裏頤養天年的父親。
看來此次要勞煩他老人家出山了。
而另一邊,皇帝和太子已經偽造好江家通敵叛國的書信,就等明日帶人去搜查江家了。
一想到明天之後一切都能回到正軌,不免笑出了聲。
第二日一早,還不等宮中派人搜查江家,京城就熱鬧了一起來。
一大早,京城突然出現了許多的流言。
大家三五成群的湊在一起,討論著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快來快來,你們聽說了嘛。”“你是說當今聖上和宮女的事嗎。”
“對對對,你們是不知道,那宮女和當今聖上自幼相識,兩人可謂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
“就這宮女後來給皇上生了個孩子。”
“你不會要說的是沈旭之吧,他是宮女所生不是世人皆知嗎。”
“而且不是酒醉後臨幸的嗎,怎麽就自幼相識了,你怎麽還胡說八道呢。”
“對啊對啊。”
見眾人要走,那人連忙說道:“非也非也,你們有所不知,當時皇後娘娘與那名宮女同時生產,皇帝為了讓宮女的孩子能享盡榮華,竟命人將兩個孩子偷偷掉包了。”
其他人聞言,倒吸一口涼氣說道:“你可別瞎說,這話被上麵的聽到了可是要殺頭的。”
那人淡定的從懷裏掏出了幾張紙,分發給眾人“我可沒瞎說,這些啊,都是我謄抄的,與我說這事的那人給我看了皇帝與那宮女來往的信件,裏麵可是寫的明明白白。”
眾人拿過紙張,看了一眼,輕笑一聲,“誰知道你這是真是假,隨便寫幾句話就能當證據,那我還說我是皇帝生父呢,要證據我可以現場給你寫,要多少有多少。”
其他人聞言皆哈哈大笑起來。
那人聽他這麽說也不惱,嚴肅的說道:“那你們可知,當日給兩人接生的穩婆都在出宮後掉入河裏淹死了。”
其他人回道:“天黑路滑,不小心掉河裏不是很正常,還有別的不,沒有我們可走了,沒工夫聽你在這瞎扯。”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
那人見眾人不信,隻能將懷裏的畫像掏了出來,交給旁邊的人,讓他們幫忙攤開,指著四幅畫像說道:“你們看這四人,誰與誰更像母子。”
雖說這是在京城,但是大多數百姓根本沒見過太子,更別說長居深宮的皇後了。
而二皇子又是深居簡出的性子,那名宮女也早就死了,見過她的人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很快,眾人就得出結論,“左邊數第一張和第三張是母子,第二張和第四張是母子。”
那人看有不少人已經得出結論,問道:“你們確定嗎。”
眾人齊齊點頭,有人說道:“絕對沒錯,你看著眉眼多像。”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對啊,這第一張和第三張眼睛簡直一模一樣,都是丹鳳眼,甚至連眼尾的小痣都一樣。”
“沒錯,這第二張和第四張,這兩人鼻子和嘴巴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那人見眾人如此信心滿滿的樣子,緩緩開口道:“可是,你們知道嗎,第一張是二皇子沈旭之,第三張是當朝皇後。第二張是太子沈禦君,而第四張就是我剛剛說的那名宮女。”
此話一出,眾人嘩然。
人群中有人嘴硬的說道:“不可能吧,你一定是拿畫來騙我們的。”
這人雖嘴上這麽說,但心裏也已經信了八九分。
很快,大家就散開,各忙各的去了。
皇後開口道:“孩子,你可會怪娘親。”
沈旭之聞言搖搖頭:“兒臣是被奸人所害,與娘親無關,娘親也是受害者。”
皇後聽沈旭之這麽說也知道他已經知曉全部,看向周圍可以稱之為簡陋的陳設,恨恨的開口道:“孩子,這些年苦了你了,你才應該是太子啊,要不是被調換,你何至於住在這種地方,受這麽多年的苦。”
見此,沈旭之知道皇後心疼他,猶豫片刻後,還是將皇帝和太子蓄意陷害江家的事情說了出來,“娘親,江家的二公子是兒臣的至交好友,此事兒臣會參與其中,要是母後為難,可以裝作今日之事沒有發生過。”
皇後聽到這話,連忙說道:“傻孩子,你想什麽呢,江家世代忠良,為南夏國鞠躬盡瘁,你既然選擇幫助他們,那娘親自然也站你這邊。”
看著沈旭之欲言又止的樣子,皇後繼續說道:“你是擔心我幫助江家,會影響我與皇上的夫妻感情吧。”
皇後說完這句後,笑了,“我和他的夫妻情誼早在他將你偷換時就斷了,他既然敢對我的孩子出手,對我又都是虛情假意,我又何必再幫他。”
“他許是忘了,他能坐上這位置還是靠的我父親,我能讓他上去,自然也能讓他下來。”
說完牽起沈旭之的手,“皇兒,可想坐一坐那個位置。”
沈旭之聞言,點了點頭,而後將他們的計劃,悉數告訴了皇後。
皇後聽完,笑著說道:“或許可以借機再加一把火。”
兩人就這麽說了許久,眼看出宮已經很久了,再不回去容易被發現,到時就得不償失了。
皇後起身將腰間的玉佩交給沈旭之:“這是母後的父親,當年送給母後的,現在母後將它送給你,遇到任何難事,都可以告訴母後,母後會幫你。”
沈旭之小心翼翼的接過玉佩,藏入懷中。
皇後重新穿好鬥篷,戴上麵紗,恢複了來時模樣。
看了眼這簡陋的皇子府,內心更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皇後與楊嬤嬤離開後,沈旭之回到了書房。
將皇後剛剛給他的關於宮女和皇帝兩人暗通款曲的信件拿了出來。
信中大多都是兩人黏黏膩膩的話,唯獨最後幾封,裏麵清晰的寫了皇帝準備偷換孩子的事。
看完後,沈旭之叫來了暗衛,吩咐暗衛,明日一早,就將這些消息傳出去。
此時,回到皇宮的皇後,將一封信遞給了暗衛,讓他交給已經在山林裏頤養天年的父親。
看來此次要勞煩他老人家出山了。
而另一邊,皇帝和太子已經偽造好江家通敵叛國的書信,就等明日帶人去搜查江家了。
一想到明天之後一切都能回到正軌,不免笑出了聲。
第二日一早,還不等宮中派人搜查江家,京城就熱鬧了一起來。
一大早,京城突然出現了許多的流言。
大家三五成群的湊在一起,討論著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快來快來,你們聽說了嘛。”“你是說當今聖上和宮女的事嗎。”
“對對對,你們是不知道,那宮女和當今聖上自幼相識,兩人可謂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
“就這宮女後來給皇上生了個孩子。”
“你不會要說的是沈旭之吧,他是宮女所生不是世人皆知嗎。”
“而且不是酒醉後臨幸的嗎,怎麽就自幼相識了,你怎麽還胡說八道呢。”
“對啊對啊。”
見眾人要走,那人連忙說道:“非也非也,你們有所不知,當時皇後娘娘與那名宮女同時生產,皇帝為了讓宮女的孩子能享盡榮華,竟命人將兩個孩子偷偷掉包了。”
其他人聞言,倒吸一口涼氣說道:“你可別瞎說,這話被上麵的聽到了可是要殺頭的。”
那人淡定的從懷裏掏出了幾張紙,分發給眾人“我可沒瞎說,這些啊,都是我謄抄的,與我說這事的那人給我看了皇帝與那宮女來往的信件,裏麵可是寫的明明白白。”
眾人拿過紙張,看了一眼,輕笑一聲,“誰知道你這是真是假,隨便寫幾句話就能當證據,那我還說我是皇帝生父呢,要證據我可以現場給你寫,要多少有多少。”
其他人聞言皆哈哈大笑起來。
那人聽他這麽說也不惱,嚴肅的說道:“那你們可知,當日給兩人接生的穩婆都在出宮後掉入河裏淹死了。”
其他人回道:“天黑路滑,不小心掉河裏不是很正常,還有別的不,沒有我們可走了,沒工夫聽你在這瞎扯。”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
那人見眾人不信,隻能將懷裏的畫像掏了出來,交給旁邊的人,讓他們幫忙攤開,指著四幅畫像說道:“你們看這四人,誰與誰更像母子。”
雖說這是在京城,但是大多數百姓根本沒見過太子,更別說長居深宮的皇後了。
而二皇子又是深居簡出的性子,那名宮女也早就死了,見過她的人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很快,眾人就得出結論,“左邊數第一張和第三張是母子,第二張和第四張是母子。”
那人看有不少人已經得出結論,問道:“你們確定嗎。”
眾人齊齊點頭,有人說道:“絕對沒錯,你看著眉眼多像。”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對啊,這第一張和第三張眼睛簡直一模一樣,都是丹鳳眼,甚至連眼尾的小痣都一樣。”
“沒錯,這第二張和第四張,這兩人鼻子和嘴巴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那人見眾人如此信心滿滿的樣子,緩緩開口道:“可是,你們知道嗎,第一張是二皇子沈旭之,第三張是當朝皇後。第二張是太子沈禦君,而第四張就是我剛剛說的那名宮女。”
此話一出,眾人嘩然。
人群中有人嘴硬的說道:“不可能吧,你一定是拿畫來騙我們的。”
這人雖嘴上這麽說,但心裏也已經信了八九分。
很快,大家就散開,各忙各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