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是時候養成新的習慣了
真愛遊戲:死對頭影帝影後官宣了 作者:筆陳風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尤桑本打算空出一個月的時間來追人,結果一夜間反被拿下了。
頓時悠閑不少。
也沒想過再去跟夏侯婧說安排點工作,否則這麽反複無常,婧姐非得呲她一頓不可。
死裏逃生後,這工作起來不要命的勁頭還真就淡了些。
找其他玩家的事毫無進展,係統也保不準什麽時候就會再出來作怪。
上回是運氣好,下回就不知還有沒有這樣的運氣能活著出來了。
隻有生命受到威脅,人們才會醒悟——
及時行樂很重要。
幹脆就趁這段時間談談戀愛挺好。
藺修竹還在拍戲,要是她也繼續忙個不停,那就連打電話發消息的時間都沒有了,剛談上就這樣的話,這戀愛還有什麽意思?
不工作的日子裏,尤桑和從前一樣,補覺,運動,窩在投影室裏看各種電影,興致來了自己搗鼓點吃的,再翻翻選選接下來要拍的劇本。
如今還多了一項:
時不時發消息騷擾一下新上任的男朋友。
這是某人自己要求的。
原本尤桑尋思他白天太忙,沒想去打擾他,結果某天晚上一下戲回酒店某人的電話就來了。
“尤老師這是追到手就不珍惜了嗎?”
尤桑:“?”
“從昨天我說完晚安到現在已經過去21小時23分鍾了,你竟然一條消息都沒給我發。”
尤桑:“……這不是怕你在忙嘛。”
“那昨天呢?前天呢?”他幽怨道,“為什麽一次都不主動找我?”
尤桑被問得有點無措,訥訥道:“我隻是不想打擾你工作。”
有好多次拿起手機,遲疑後又放下了。
想著等他晚上有空再說。
藺修竹歎了一聲。
“尤桑。”他叫她名字的時候總是格外認真,咬字有種獨特的溫柔,“有件事我必須要讓你清楚地認識到。”
“我現在是你男朋友,不是互不來往的死對頭,不是毫無瓜葛的陌生人,也不是需要保持距離的普通同事。”
“如果你對著我還是要那麽小心翼翼,偶爾想發個牢騷、想分享心情、想求助困難……都得顧忌這顧忌那,不能放肆做自己,那隻能說明我這個男朋友很失敗。”
“不是的。”尤桑連忙反駁,“是我的問題。”
“我,我就是習慣了。”
當一個人的分享欲和傾訴欲長期得不到正向回應,即使後來有了出口,也隻會被習慣性地壓抑。
“那是時候養成新的習慣了。”藺修竹輕聲細語道。
“習慣什麽?”她下意識問。
“習慣我。”他說。
*
“桑桑,記者已經在休息間等你啦!”林貞在外麵提醒。
“好的,我換個衣服,馬上過來。”
《友聞》是一家做深度人物訪談的媒體,兩年前采訪過尤桑一次。
這是第二回,來的還是同個記者。
本來尤桑要專門空出一天時間給她,但那個記者說想拍些她工作時候的照片作為素材,於是在征得央視文物節目製作人同意後,記者就在這天圍觀了她拍宣傳片的全過程。
尤桑拍時候穿的是一身素雅戰國袍,接了烏黑的發髻,發飾簡約,絳紅色飄帶垂到腰際,有股子外柔內剛的清冷感。
她還是第一回穿這個朝代的衣服。
在伸手解腰帶前,忽然想到今天還沒給某人發過消息。
雖然她在工作,情有可原,但是……
養成一個習慣需要二十一天。
一天都不能落。
尤桑看向穿衣鏡中的自己。
舉起手機拍了張照。
她換好衣服拆了發髻,正要把照片給人發過去,背後突然竄出來聲音——
“好了嗎姐?”
尤桑一個激靈,在相冊裏選照片的手滑了一下,眼見跳出來“確認發送”的鍵,也沒再多看直接就按了下去然後光速熄屏。
林貞有點好奇:“姐?你在和誰發消息呢?”
尤桑含糊其辭:“唔,一個朋友。行了我們出去吧。”
林貞被她推著往外走,疑惑地皺了皺眉。
她知道尤桑有個習慣,不管是電話簿還是聊天軟件,給人的備注基本都是全名,親朋好友也不例外。
為什麽她剛才好像不經意瞄到那個聊天框上方的備注……
像個紅色的狐狸頭?
*
尤桑入行多年接受過的采訪數不勝數,《友聞》這個記者給她的印象格外深刻。
親和力非常強,很善於引導人回答問題,一不小心就會勾人上套,還不會讓人覺得冒犯。
譬如現在,她正笑眯眯地問:“尤老師這次去《君臨》客串,跟新的團隊、演員合作,有沒有什麽新收獲呢?”
新的團隊?
關裕和尤桑算老熟人了。
至於新的演員?
這暗示也太過明顯。
不就是想問她跟藺修竹合作的感受嗎?
估計她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的采訪裏都會被問到,但這是第一次。
尤桑熟練裝傻:“劇組裏每位工作人員都非常敬業,相處很愉快。這是我從前沒參演過的題材,當然也學到了很多。”
她接著回答了一堆演戲上的新感悟和對蘭芝予這個人物的理解。
非常專業,非常誠懇。
就是跟某位主演不沾一點邊。
即使不得不提到,也是用角色名“謝君臨”來替代。
記者並沒有就此放棄,繼續旁敲側擊。
“那作為跟您角色交集最多的人物,您對謝君臨這個角色是怎麽看的呢?”
尤桑沉吟片刻,說:“目標堅定,不因任何外物轉移,心機深沉,不會對任何人真正敞懷,一個強大到有些空虛的人。”
記者又問:“那您覺得,這個角色最終呈現的效果,會跟您的預期一樣嗎?”
“……”尤桑揚了揚唇,從容不迫地繞過陷阱,“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隻是我的個人理解,算不得什麽,最終效果還是要交給廣大觀眾來評判。”
“當然,我飾演的每個角色也是如此。”她對著鏡頭笑得真摯,“觀眾的反饋會成為演員汲取的養分,讓我們的表演更能傳遞出人民群眾的心聲。”
這回答高度一下就上去了,記者也不好再繞回去。
隻得跳到下一個問題。
頓時悠閑不少。
也沒想過再去跟夏侯婧說安排點工作,否則這麽反複無常,婧姐非得呲她一頓不可。
死裏逃生後,這工作起來不要命的勁頭還真就淡了些。
找其他玩家的事毫無進展,係統也保不準什麽時候就會再出來作怪。
上回是運氣好,下回就不知還有沒有這樣的運氣能活著出來了。
隻有生命受到威脅,人們才會醒悟——
及時行樂很重要。
幹脆就趁這段時間談談戀愛挺好。
藺修竹還在拍戲,要是她也繼續忙個不停,那就連打電話發消息的時間都沒有了,剛談上就這樣的話,這戀愛還有什麽意思?
不工作的日子裏,尤桑和從前一樣,補覺,運動,窩在投影室裏看各種電影,興致來了自己搗鼓點吃的,再翻翻選選接下來要拍的劇本。
如今還多了一項:
時不時發消息騷擾一下新上任的男朋友。
這是某人自己要求的。
原本尤桑尋思他白天太忙,沒想去打擾他,結果某天晚上一下戲回酒店某人的電話就來了。
“尤老師這是追到手就不珍惜了嗎?”
尤桑:“?”
“從昨天我說完晚安到現在已經過去21小時23分鍾了,你竟然一條消息都沒給我發。”
尤桑:“……這不是怕你在忙嘛。”
“那昨天呢?前天呢?”他幽怨道,“為什麽一次都不主動找我?”
尤桑被問得有點無措,訥訥道:“我隻是不想打擾你工作。”
有好多次拿起手機,遲疑後又放下了。
想著等他晚上有空再說。
藺修竹歎了一聲。
“尤桑。”他叫她名字的時候總是格外認真,咬字有種獨特的溫柔,“有件事我必須要讓你清楚地認識到。”
“我現在是你男朋友,不是互不來往的死對頭,不是毫無瓜葛的陌生人,也不是需要保持距離的普通同事。”
“如果你對著我還是要那麽小心翼翼,偶爾想發個牢騷、想分享心情、想求助困難……都得顧忌這顧忌那,不能放肆做自己,那隻能說明我這個男朋友很失敗。”
“不是的。”尤桑連忙反駁,“是我的問題。”
“我,我就是習慣了。”
當一個人的分享欲和傾訴欲長期得不到正向回應,即使後來有了出口,也隻會被習慣性地壓抑。
“那是時候養成新的習慣了。”藺修竹輕聲細語道。
“習慣什麽?”她下意識問。
“習慣我。”他說。
*
“桑桑,記者已經在休息間等你啦!”林貞在外麵提醒。
“好的,我換個衣服,馬上過來。”
《友聞》是一家做深度人物訪談的媒體,兩年前采訪過尤桑一次。
這是第二回,來的還是同個記者。
本來尤桑要專門空出一天時間給她,但那個記者說想拍些她工作時候的照片作為素材,於是在征得央視文物節目製作人同意後,記者就在這天圍觀了她拍宣傳片的全過程。
尤桑拍時候穿的是一身素雅戰國袍,接了烏黑的發髻,發飾簡約,絳紅色飄帶垂到腰際,有股子外柔內剛的清冷感。
她還是第一回穿這個朝代的衣服。
在伸手解腰帶前,忽然想到今天還沒給某人發過消息。
雖然她在工作,情有可原,但是……
養成一個習慣需要二十一天。
一天都不能落。
尤桑看向穿衣鏡中的自己。
舉起手機拍了張照。
她換好衣服拆了發髻,正要把照片給人發過去,背後突然竄出來聲音——
“好了嗎姐?”
尤桑一個激靈,在相冊裏選照片的手滑了一下,眼見跳出來“確認發送”的鍵,也沒再多看直接就按了下去然後光速熄屏。
林貞有點好奇:“姐?你在和誰發消息呢?”
尤桑含糊其辭:“唔,一個朋友。行了我們出去吧。”
林貞被她推著往外走,疑惑地皺了皺眉。
她知道尤桑有個習慣,不管是電話簿還是聊天軟件,給人的備注基本都是全名,親朋好友也不例外。
為什麽她剛才好像不經意瞄到那個聊天框上方的備注……
像個紅色的狐狸頭?
*
尤桑入行多年接受過的采訪數不勝數,《友聞》這個記者給她的印象格外深刻。
親和力非常強,很善於引導人回答問題,一不小心就會勾人上套,還不會讓人覺得冒犯。
譬如現在,她正笑眯眯地問:“尤老師這次去《君臨》客串,跟新的團隊、演員合作,有沒有什麽新收獲呢?”
新的團隊?
關裕和尤桑算老熟人了。
至於新的演員?
這暗示也太過明顯。
不就是想問她跟藺修竹合作的感受嗎?
估計她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的采訪裏都會被問到,但這是第一次。
尤桑熟練裝傻:“劇組裏每位工作人員都非常敬業,相處很愉快。這是我從前沒參演過的題材,當然也學到了很多。”
她接著回答了一堆演戲上的新感悟和對蘭芝予這個人物的理解。
非常專業,非常誠懇。
就是跟某位主演不沾一點邊。
即使不得不提到,也是用角色名“謝君臨”來替代。
記者並沒有就此放棄,繼續旁敲側擊。
“那作為跟您角色交集最多的人物,您對謝君臨這個角色是怎麽看的呢?”
尤桑沉吟片刻,說:“目標堅定,不因任何外物轉移,心機深沉,不會對任何人真正敞懷,一個強大到有些空虛的人。”
記者又問:“那您覺得,這個角色最終呈現的效果,會跟您的預期一樣嗎?”
“……”尤桑揚了揚唇,從容不迫地繞過陷阱,“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隻是我的個人理解,算不得什麽,最終效果還是要交給廣大觀眾來評判。”
“當然,我飾演的每個角色也是如此。”她對著鏡頭笑得真摯,“觀眾的反饋會成為演員汲取的養分,讓我們的表演更能傳遞出人民群眾的心聲。”
這回答高度一下就上去了,記者也不好再繞回去。
隻得跳到下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