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南京城裏起暗流
大明:父慈子孝,賣父求榮 作者:肉絲米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臘月裏的寒風。
終究是再也吹不進萬壽宮的內殿。
同樣的。
皇帝在那巍峨的宮殿裏,與執掌京營十萬大軍的鎮遠侯顧寰又說了些什麽具體的違背大明祖宗成法的事情,外麵的人同樣不知道。
隻是當估摸著有一個時辰後。
顧寰從殿內走出時,臉色無比的凝重。
但這份凝重中,卻不見愁容和憂慮。
京營參將郭玉創守在宮門外,看著總督臉色凝重的自殿內走出,立馬壓著腳步上前。
“太保!”
這是嘉靖四十一年三月的時候,皇帝加授給顧寰太子太保的官銜。
顧寰嗯了聲,停下腳步看向如今一直領兵戍守西苑的京營參將。
郭玉創回頭看了眼萬壽宮大殿,而後小聲道:“聽說嚴賓客開年後就要南下了?”
顧寰目光微微眯起。
他倒是有些始料未及,郭玉創竟然會問這個問題。
“開年元宵之後,嚴賓客便要啟程南下。”
顧寰回了一句,眼神審視著戍衛在萬壽宮外的這些來自京營的官兵。
郭玉創臉上表情變化了一下,而後滿是期待的壓著聲音道:“太保,這一次嚴賓客南下,朝中是不是也會有些更改啊?”
顧寰立馬側目斜覦向郭玉創,哼哼了兩聲:“是覺得在西苑待的煩悶了?若是如此,我與皇上奏議,將你調回大營。”
郭玉創立馬縮著腦袋退後一步,連連搖頭擺手:“我就是問問,您可別當真。”
前些年,京營一直荒廢。
還是顧寰從總督漕運的位子上退下來,接手京營之後,才讓京營慢慢有了些改色。
但同樣的。
顧寰在京營練兵那也是下狠手的。
真要是自己現在再回京營,隻怕就要麵臨這位太子太保的專門操練了。
顧寰麵露笑容的哼哼了兩下。
而後他才輕聲開口。
“老實待在西苑,皇上無恙,便是你最大的功勞。”
說完。
顧寰已經往前走出幾步,又說道:“元宵後嚴賓客南下,錦衣衛那邊會派人隨差,京營這邊也會派一隊人護衛,就從你這邊抽一個總旗出來,再從京營補足。”
聽到這話。
郭玉創立馬眼角一跳,趕忙走上前湊到了顧寰身邊。
他臉上帶著不可思議:“太保……您意思是……”
顧寰卻隻是淡淡解釋道:“嚴賓客身份貴重,責任重大,關係社稷,錦衣衛派人乃是為其當差做事,咱們京營隻有一條命令。”
郭玉創立馬雙眼鋒芒顯露:“誓死護衛嚴賓客安危!”
顧寰麵露賞識,點點頭:“明白就好。”
郭玉創立馬拍著胸膛保證:“太保放心,標下今天就將人挑出來,到時候就算是出了天大的事,咱們弟兄也會保住嚴賓客不出事!”
對於郭玉創的保證,顧寰並沒有多說什麽。
既然皇帝要做些違背祖宗成法的事情,京營自然是首當其衝,一切以皇帝的意誌為先。
很顯然。
皇帝對嚴紹庭格外看重。
讓郭玉創麾下如今這三千被稱之為天子近軍的人去貼身保護,也算是給南邊的那些人一個訊號。
至少當嚴紹庭去了南京,真要是發生不可解決的矛盾時,那些人也能投鼠忌器心中多一分忌憚。
隨著皇帝開始落子布局,顧寰這位京營總督也開始做出相應措施。
嚴紹庭升任東南六省總理的事情,也在飛快的傳遞到江南。
和冰封雪染的北方不同。
即便是如今這等寒冬臘月,可隻要過了秦嶺淮河,再跨過長江。
江南的冬日,隻不過是無垠的碧綠裏多了片片雪白而已。
無人的山嶺,茂密的山林裏積存著臘月裏飄雪。可若是往外擴散,山林漸漸變得悉數,樹木被百姓們砍伐切割,化作冬日裏的炭火,地麵上積雪的痕跡也就變得越發的少。
等到了有人煙的地方。
除了積水潭結著冰,便很少能看到冬日的模樣了。
自七千年前,便開始有人類活動痕跡的鍾山腳下。
坐落著一座六朝王都、千年城池、天下文樞所在的石頭城。
在這個冬日裏。
卻顯得格外的火熱。
作為帝國開國之初的國都,二百年的陪都。
南京城有著屬於自己的榮耀。
同樣,也擁有著屬於自己的運轉模式。
大明在長江以來的統治,幾乎全部都要依托南京城裏的六部五寺以及留守司守備勳臣、鎮守太監。
更不要說,南京兵部及留守司守備勳臣執掌江南數十衛所、數十萬大軍。
另有南京吏部對江南各省府官員考功,工部執掌江南一切工程營造。
而在所有的官府衙門裏。
尤以南京戶部最為權重。
除了眾所周知的南京戶部掌管江南錢糧財稅征收事宜,還另外掌握漕運及天下鹽引堪合,以及明麵看著並不重要卻又幹係國本的黃冊管理事宜。
因此。
哪怕是民間常說,官至南京,形同發配。
可在朝廷內部官員群體看來,南京不過是一個過渡和暫時蟄伏的地方而已。
尤其是在這些年朝廷越來越重視財稅問題的時候,執掌江南財稅重地的南京城也就越來越重要。
高燿是戶部尚書不假。
可真要是南京戶部尚書開口,將江南夏秋兩稅及漕運、鹽務停擺幾日,那麽高燿就得頭疼的睡不著覺。
正因為南京城比之旁人所見更為重要。
所以南京城裏的人們,對於朝堂內外的動向和消息也格外的敏感。
這幾日。
城外龍灣碼頭不斷的有官船、商船自北方而來。
雖然這個時候運河已經停運,但若想走還是能走得通。
更何況,還有官道驛路可以供人們選擇。
北京城裏的消息,便是如此進到了南京城裏。
南京鎮守衙門。
就坐落在皇城西南角,與原南京東廠、西廠並列。
幾名身著內侍太監服飾的宮人,低著頭小步快頻的自西安門到了守備府衙門,將身上的蓑衣脫下,小內侍們這才進到衙門裏。
衙門裏。
無煙的香炭在紫銅火爐裏燃燒著。
一名身著紅袍的太監,正側靠在圈椅裏,手掌輕拍著扶手,目光斜覦向正在眼前穿著羅裙輕紗,漫舞輕歌的戲子。
幾名樂班的人,則是藏在一旁的偏室裏。
讓人隻聞其聲而不見其人。
全了一個雅字。
幾名小內侍到了回廊下便停住腳步,由其中一人輕步走進屋中。
繞過起舞唱曲的戲子。
小內侍到了那紅袍太監身邊,躬著腰臉上帶著諂媚的討好笑容。
“幹爹,兒子回來了。”
陳洪搖晃著腦袋,嗓子裏尖尖的發出嗯聲。????小內侍眼角餘光掃了一眼那身段極好的戲子,心裏想著今夜恐怕這戲子定是要有福氣能去侍奉幹爹的。
南京鎮守太監陳洪則是伸手拍了一下小內侍的腦袋。
“好看?”
小內侍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陳洪冷冷一笑:“那今夜就叫她去陪你睡覺?”
小內侍立馬渾身顫抖著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幹爹饒命,兒子不敢。”
陳洪冷哼著眯起雙眼,朝著屋子裏揮了揮手。
旁邊的曲聲立馬停下,偏室裏有人影晃動,很快便消失不見。
而那起舞唱曲的戲子,也已經是如同飄一般的退出到屋外。
陳洪這才低頭看向跪在腳下的小內侍。
“人生在世,要的就是一個膽大。”
“卵子沒了,便連這個膽子也沒了?”
小內侍跪在地上低著頭,全然不敢抬頭與陳洪對視。
南京城裏。
至少在這座皇城裏,鎮守太監陳洪那就是王法!
見小內侍不敢開口。
陳洪這才擺了擺手,向後靠在椅背上,眯著雙眼:“說吧,外頭又生出什麽事了?”
小內侍跪在地上聞言立馬向前爬了兩下:“回幹爹的話,是京裏來的消息,說是那位嚴紹庭元宵後便會以總理江南六省錢糧倉儲之事,坐鎮南京,提督軍務,巡按地方。”
聽到這話,原本還在思考著今日該如何繼續享樂的陳洪,立馬坐正了身子。
他低頭看向小內侍,沉聲道:“京中可還有旁的消息?老祖宗怎麽說?”
小內侍搖了搖頭:“京中消息方才傳過來,更多的消息恐怕還要等一等。老祖宗那邊也沒有發話,不過聽聞陛下身邊那支從京營過去的近軍會派一個總旗的人與錦衣衛一同護衛這個嚴紹庭過來。”
陳洪立馬眯起雙眼,臉上露出審視思量的神色。
許久後。
陳洪這才站起身,臉上露出笑容:“主子爺和老祖宗讓咱們來南京,那就是為了讓咱們能替主子爺守好南京。眼下開年了,告訴下麵的人,都收收心,把手和腳也都收起來,到時候若是闖了禍,莫要說爺爺不幫他們說話!”
小內侍立馬點頭領命,而後又小聲道:“隻是城裏那些人……”
陳洪頓時雙眉豎起:“咱們是宮裏過來的!咱們聽的是主子爺的話!做的是主子爺交代的事!”
小內侍肩頭一顫,腦袋愈發的低。
“兒子明白。”
“兒子這就交代下去。”
陳洪嗯了聲,卻沒有重新坐下,隻是看著小內侍快步退出,眼神也漸漸變得悠長起來。
直到外麵不見人影。
陳洪這才冷哼了一聲。
“總理六省錢糧倉儲?”
“倒要看看有些人會不會先慌起來了……”
伴隨著說出的話,是一陣充滿期待的冷笑聲。
同一時刻。
南京城裏的留守司守備衙門。
幾名身著甲胄的軍中探馬斥候,壓著腰間的佩刀,快步走進留守司守備衙門裏。
自成祖北遷,又在南京城裏留下一整套朝廷班底,作為陪都。
南京留守司守備衙門,就成了執掌南京兵馬的最高衙門,統領南京城五軍都督府,節製諸衛所。
入得衙門內。
官兵們熟門熟路的尋到了公堂旁的公廨。
向著裏麵瞅了兩眼。
守衛的官兵立馬躬身抱拳道:“回稟侯爺、伯爺,京師急訊。”
屋內。
此刻正坐著兩人。
分別是臨淮侯李庭竹、豐潤伯曹文炳。
兩人都是南京守備衙門的佐貳官,也各在南京五軍都督府另有官職。
見到官兵來報。
臨淮侯李庭竹開口道:“京中何事來訊?”
官兵回道:“年前京中禦前會議,皇上欽點太子賓客嚴紹庭總理江南六省錢糧倉儲,提督南京軍務,巡按地方,元宵之後便將啟程南下前來南京。”
這話一出。
屋內,便隻剩下那一壺茶水不斷的發出沸騰的聲音。
李庭竹和曹文炳對視了一眼。
兩人都看出了對方眼裏的意外和震驚。
曹文炳則是直接說道:“此事還得要公爺知曉才是。”
李庭竹亦是點了點頭。
“該讓公爺快快知曉此事!”
兩人很快就取得了統一的意見。
而他們嘴裏的公爺,正是如今的南京守備、大明魏國公徐鵬舉。
魏國公府。
可以說是當下南京城裏第一勳臣人家。
而徐家也幾乎是曆代南京守備的不二人選,朝廷曆來也多以魏國公府坐鎮南京守備,與京中派出的守備太監一同看守南京。
隻是今日。
徐鵬舉並不在守備衙門。
兩人將官兵遣走,又讓人去尋魏國公徐鵬舉,隨後兩人便將公廨屋門關上。
曹文炳臉色緊繃,不免擔憂道:“這個時候朝廷忽然有此任命,恐怕來者不善啊。”
李庭竹點了點頭,卻沒有急於開口說話。
在他眼前的豐潤伯曹文炳,乃是原豐潤伯曹鬆之子,隻不過曹鬆前些年就去世了,於是爵位便由曹文炳繼承。
說起來。
曹鬆還是前一任南京守備。
雖然隻幹了一年。
而魏國公徐鵬舉自正德十六年出任南京守備後,如今已經是第三次執掌南京守備衙門。
聽到曹文炳的話。
半響後,李庭竹才嗯了聲:“這個嚴紹庭經濟一道頗為出彩,隻是陛下又讓他提督南京軍務,卻是有些讓人猜測不透了。”
曹文炳撇了撇嘴:“若是隻為助長聲勢倒也無妨,大不了到時候咱們配合著為他說說話,可要是他當真拿著提督南京軍務,插手咱們這塊地,那……”
會如何,曹文炳沒有往下說。
但李庭竹卻聽明白了,點點頭嗯了聲。
南京。
是大明的南京,但更是他們這些留守南方的勳臣的南京城!
別看南京城裏各部司衙門樣樣齊全,以陪都自居,執掌南方一應事物。
可不要忘了。
大明朝的起家地在哪。
更不要忘了,當初留守南方的勳臣們,這麽多年又發展到了何等地步。
半響後。
李庭竹才麵上含笑的說道:“既然嚴賓客提督南京軍務,那就讓下麵的人最近都操練起來,到時候也讓嚴賓客瞧瞧咱們南方將士的悍勇!”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終究是再也吹不進萬壽宮的內殿。
同樣的。
皇帝在那巍峨的宮殿裏,與執掌京營十萬大軍的鎮遠侯顧寰又說了些什麽具體的違背大明祖宗成法的事情,外麵的人同樣不知道。
隻是當估摸著有一個時辰後。
顧寰從殿內走出時,臉色無比的凝重。
但這份凝重中,卻不見愁容和憂慮。
京營參將郭玉創守在宮門外,看著總督臉色凝重的自殿內走出,立馬壓著腳步上前。
“太保!”
這是嘉靖四十一年三月的時候,皇帝加授給顧寰太子太保的官銜。
顧寰嗯了聲,停下腳步看向如今一直領兵戍守西苑的京營參將。
郭玉創回頭看了眼萬壽宮大殿,而後小聲道:“聽說嚴賓客開年後就要南下了?”
顧寰目光微微眯起。
他倒是有些始料未及,郭玉創竟然會問這個問題。
“開年元宵之後,嚴賓客便要啟程南下。”
顧寰回了一句,眼神審視著戍衛在萬壽宮外的這些來自京營的官兵。
郭玉創臉上表情變化了一下,而後滿是期待的壓著聲音道:“太保,這一次嚴賓客南下,朝中是不是也會有些更改啊?”
顧寰立馬側目斜覦向郭玉創,哼哼了兩聲:“是覺得在西苑待的煩悶了?若是如此,我與皇上奏議,將你調回大營。”
郭玉創立馬縮著腦袋退後一步,連連搖頭擺手:“我就是問問,您可別當真。”
前些年,京營一直荒廢。
還是顧寰從總督漕運的位子上退下來,接手京營之後,才讓京營慢慢有了些改色。
但同樣的。
顧寰在京營練兵那也是下狠手的。
真要是自己現在再回京營,隻怕就要麵臨這位太子太保的專門操練了。
顧寰麵露笑容的哼哼了兩下。
而後他才輕聲開口。
“老實待在西苑,皇上無恙,便是你最大的功勞。”
說完。
顧寰已經往前走出幾步,又說道:“元宵後嚴賓客南下,錦衣衛那邊會派人隨差,京營這邊也會派一隊人護衛,就從你這邊抽一個總旗出來,再從京營補足。”
聽到這話。
郭玉創立馬眼角一跳,趕忙走上前湊到了顧寰身邊。
他臉上帶著不可思議:“太保……您意思是……”
顧寰卻隻是淡淡解釋道:“嚴賓客身份貴重,責任重大,關係社稷,錦衣衛派人乃是為其當差做事,咱們京營隻有一條命令。”
郭玉創立馬雙眼鋒芒顯露:“誓死護衛嚴賓客安危!”
顧寰麵露賞識,點點頭:“明白就好。”
郭玉創立馬拍著胸膛保證:“太保放心,標下今天就將人挑出來,到時候就算是出了天大的事,咱們弟兄也會保住嚴賓客不出事!”
對於郭玉創的保證,顧寰並沒有多說什麽。
既然皇帝要做些違背祖宗成法的事情,京營自然是首當其衝,一切以皇帝的意誌為先。
很顯然。
皇帝對嚴紹庭格外看重。
讓郭玉創麾下如今這三千被稱之為天子近軍的人去貼身保護,也算是給南邊的那些人一個訊號。
至少當嚴紹庭去了南京,真要是發生不可解決的矛盾時,那些人也能投鼠忌器心中多一分忌憚。
隨著皇帝開始落子布局,顧寰這位京營總督也開始做出相應措施。
嚴紹庭升任東南六省總理的事情,也在飛快的傳遞到江南。
和冰封雪染的北方不同。
即便是如今這等寒冬臘月,可隻要過了秦嶺淮河,再跨過長江。
江南的冬日,隻不過是無垠的碧綠裏多了片片雪白而已。
無人的山嶺,茂密的山林裏積存著臘月裏飄雪。可若是往外擴散,山林漸漸變得悉數,樹木被百姓們砍伐切割,化作冬日裏的炭火,地麵上積雪的痕跡也就變得越發的少。
等到了有人煙的地方。
除了積水潭結著冰,便很少能看到冬日的模樣了。
自七千年前,便開始有人類活動痕跡的鍾山腳下。
坐落著一座六朝王都、千年城池、天下文樞所在的石頭城。
在這個冬日裏。
卻顯得格外的火熱。
作為帝國開國之初的國都,二百年的陪都。
南京城有著屬於自己的榮耀。
同樣,也擁有著屬於自己的運轉模式。
大明在長江以來的統治,幾乎全部都要依托南京城裏的六部五寺以及留守司守備勳臣、鎮守太監。
更不要說,南京兵部及留守司守備勳臣執掌江南數十衛所、數十萬大軍。
另有南京吏部對江南各省府官員考功,工部執掌江南一切工程營造。
而在所有的官府衙門裏。
尤以南京戶部最為權重。
除了眾所周知的南京戶部掌管江南錢糧財稅征收事宜,還另外掌握漕運及天下鹽引堪合,以及明麵看著並不重要卻又幹係國本的黃冊管理事宜。
因此。
哪怕是民間常說,官至南京,形同發配。
可在朝廷內部官員群體看來,南京不過是一個過渡和暫時蟄伏的地方而已。
尤其是在這些年朝廷越來越重視財稅問題的時候,執掌江南財稅重地的南京城也就越來越重要。
高燿是戶部尚書不假。
可真要是南京戶部尚書開口,將江南夏秋兩稅及漕運、鹽務停擺幾日,那麽高燿就得頭疼的睡不著覺。
正因為南京城比之旁人所見更為重要。
所以南京城裏的人們,對於朝堂內外的動向和消息也格外的敏感。
這幾日。
城外龍灣碼頭不斷的有官船、商船自北方而來。
雖然這個時候運河已經停運,但若想走還是能走得通。
更何況,還有官道驛路可以供人們選擇。
北京城裏的消息,便是如此進到了南京城裏。
南京鎮守衙門。
就坐落在皇城西南角,與原南京東廠、西廠並列。
幾名身著內侍太監服飾的宮人,低著頭小步快頻的自西安門到了守備府衙門,將身上的蓑衣脫下,小內侍們這才進到衙門裏。
衙門裏。
無煙的香炭在紫銅火爐裏燃燒著。
一名身著紅袍的太監,正側靠在圈椅裏,手掌輕拍著扶手,目光斜覦向正在眼前穿著羅裙輕紗,漫舞輕歌的戲子。
幾名樂班的人,則是藏在一旁的偏室裏。
讓人隻聞其聲而不見其人。
全了一個雅字。
幾名小內侍到了回廊下便停住腳步,由其中一人輕步走進屋中。
繞過起舞唱曲的戲子。
小內侍到了那紅袍太監身邊,躬著腰臉上帶著諂媚的討好笑容。
“幹爹,兒子回來了。”
陳洪搖晃著腦袋,嗓子裏尖尖的發出嗯聲。????小內侍眼角餘光掃了一眼那身段極好的戲子,心裏想著今夜恐怕這戲子定是要有福氣能去侍奉幹爹的。
南京鎮守太監陳洪則是伸手拍了一下小內侍的腦袋。
“好看?”
小內侍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陳洪冷冷一笑:“那今夜就叫她去陪你睡覺?”
小內侍立馬渾身顫抖著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幹爹饒命,兒子不敢。”
陳洪冷哼著眯起雙眼,朝著屋子裏揮了揮手。
旁邊的曲聲立馬停下,偏室裏有人影晃動,很快便消失不見。
而那起舞唱曲的戲子,也已經是如同飄一般的退出到屋外。
陳洪這才低頭看向跪在腳下的小內侍。
“人生在世,要的就是一個膽大。”
“卵子沒了,便連這個膽子也沒了?”
小內侍跪在地上低著頭,全然不敢抬頭與陳洪對視。
南京城裏。
至少在這座皇城裏,鎮守太監陳洪那就是王法!
見小內侍不敢開口。
陳洪這才擺了擺手,向後靠在椅背上,眯著雙眼:“說吧,外頭又生出什麽事了?”
小內侍跪在地上聞言立馬向前爬了兩下:“回幹爹的話,是京裏來的消息,說是那位嚴紹庭元宵後便會以總理江南六省錢糧倉儲之事,坐鎮南京,提督軍務,巡按地方。”
聽到這話,原本還在思考著今日該如何繼續享樂的陳洪,立馬坐正了身子。
他低頭看向小內侍,沉聲道:“京中可還有旁的消息?老祖宗怎麽說?”
小內侍搖了搖頭:“京中消息方才傳過來,更多的消息恐怕還要等一等。老祖宗那邊也沒有發話,不過聽聞陛下身邊那支從京營過去的近軍會派一個總旗的人與錦衣衛一同護衛這個嚴紹庭過來。”
陳洪立馬眯起雙眼,臉上露出審視思量的神色。
許久後。
陳洪這才站起身,臉上露出笑容:“主子爺和老祖宗讓咱們來南京,那就是為了讓咱們能替主子爺守好南京。眼下開年了,告訴下麵的人,都收收心,把手和腳也都收起來,到時候若是闖了禍,莫要說爺爺不幫他們說話!”
小內侍立馬點頭領命,而後又小聲道:“隻是城裏那些人……”
陳洪頓時雙眉豎起:“咱們是宮裏過來的!咱們聽的是主子爺的話!做的是主子爺交代的事!”
小內侍肩頭一顫,腦袋愈發的低。
“兒子明白。”
“兒子這就交代下去。”
陳洪嗯了聲,卻沒有重新坐下,隻是看著小內侍快步退出,眼神也漸漸變得悠長起來。
直到外麵不見人影。
陳洪這才冷哼了一聲。
“總理六省錢糧倉儲?”
“倒要看看有些人會不會先慌起來了……”
伴隨著說出的話,是一陣充滿期待的冷笑聲。
同一時刻。
南京城裏的留守司守備衙門。
幾名身著甲胄的軍中探馬斥候,壓著腰間的佩刀,快步走進留守司守備衙門裏。
自成祖北遷,又在南京城裏留下一整套朝廷班底,作為陪都。
南京留守司守備衙門,就成了執掌南京兵馬的最高衙門,統領南京城五軍都督府,節製諸衛所。
入得衙門內。
官兵們熟門熟路的尋到了公堂旁的公廨。
向著裏麵瞅了兩眼。
守衛的官兵立馬躬身抱拳道:“回稟侯爺、伯爺,京師急訊。”
屋內。
此刻正坐著兩人。
分別是臨淮侯李庭竹、豐潤伯曹文炳。
兩人都是南京守備衙門的佐貳官,也各在南京五軍都督府另有官職。
見到官兵來報。
臨淮侯李庭竹開口道:“京中何事來訊?”
官兵回道:“年前京中禦前會議,皇上欽點太子賓客嚴紹庭總理江南六省錢糧倉儲,提督南京軍務,巡按地方,元宵之後便將啟程南下前來南京。”
這話一出。
屋內,便隻剩下那一壺茶水不斷的發出沸騰的聲音。
李庭竹和曹文炳對視了一眼。
兩人都看出了對方眼裏的意外和震驚。
曹文炳則是直接說道:“此事還得要公爺知曉才是。”
李庭竹亦是點了點頭。
“該讓公爺快快知曉此事!”
兩人很快就取得了統一的意見。
而他們嘴裏的公爺,正是如今的南京守備、大明魏國公徐鵬舉。
魏國公府。
可以說是當下南京城裏第一勳臣人家。
而徐家也幾乎是曆代南京守備的不二人選,朝廷曆來也多以魏國公府坐鎮南京守備,與京中派出的守備太監一同看守南京。
隻是今日。
徐鵬舉並不在守備衙門。
兩人將官兵遣走,又讓人去尋魏國公徐鵬舉,隨後兩人便將公廨屋門關上。
曹文炳臉色緊繃,不免擔憂道:“這個時候朝廷忽然有此任命,恐怕來者不善啊。”
李庭竹點了點頭,卻沒有急於開口說話。
在他眼前的豐潤伯曹文炳,乃是原豐潤伯曹鬆之子,隻不過曹鬆前些年就去世了,於是爵位便由曹文炳繼承。
說起來。
曹鬆還是前一任南京守備。
雖然隻幹了一年。
而魏國公徐鵬舉自正德十六年出任南京守備後,如今已經是第三次執掌南京守備衙門。
聽到曹文炳的話。
半響後,李庭竹才嗯了聲:“這個嚴紹庭經濟一道頗為出彩,隻是陛下又讓他提督南京軍務,卻是有些讓人猜測不透了。”
曹文炳撇了撇嘴:“若是隻為助長聲勢倒也無妨,大不了到時候咱們配合著為他說說話,可要是他當真拿著提督南京軍務,插手咱們這塊地,那……”
會如何,曹文炳沒有往下說。
但李庭竹卻聽明白了,點點頭嗯了聲。
南京。
是大明的南京,但更是他們這些留守南方的勳臣的南京城!
別看南京城裏各部司衙門樣樣齊全,以陪都自居,執掌南方一應事物。
可不要忘了。
大明朝的起家地在哪。
更不要忘了,當初留守南方的勳臣們,這麽多年又發展到了何等地步。
半響後。
李庭竹才麵上含笑的說道:“既然嚴賓客提督南京軍務,那就讓下麵的人最近都操練起來,到時候也讓嚴賓客瞧瞧咱們南方將士的悍勇!”
…………
月票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