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紹庭此番言論一出。


    早已圍聚在周圍的人群,響起一陣嘈雜。


    嚴紹庭這是未戰先怯?


    還是見到有心學嫡傳弟子到場,便生出了悔意?


    王畿等人亦是流露出疑惑不解的神色。


    這時候,徐渭便走了出來。


    麵對一眾朝堂大員,以及在場士林大儒。


    徐渭顯得不卑不亢。


    “還請諸位,這邊先請。”


    “待諸位一觀,再與我家侍讀同入昌平。”


    順著徐渭手指的方向,眾人看了過去。


    非是昌平。


    而是外麵的那一片金燦燦的沃野。


    眾人又是一陣狐疑。


    卻見幾位內閣大臣,已經簇擁著一名懷抱嬰兒的中年男子,往沃野走去。


    懷著滿心不解的眾人也隻好緊跟而上。


    然而。


    就在離著此處不遠的夾山山坡上。


    數十名京營官兵守在山腳下,角落裏更是有不少的錦衣衛緹騎遊走四處。


    山坡上。


    偷溜出宮的嘉靖,望著山下不遠處的人群,麵露笑容。


    “朕便是說過,這小子從來就不走尋常路。”


    呂芳伺候在一旁,陪著笑:“嚴侍讀能得陛下隆恩信重,自然是與旁人不一樣的。”


    說著話,他又看向一旁仍然緊張兮兮觀察著周圍可能存在危險的陸繹。


    “陸僉事是嚴侍讀的小舅子,前些日子也在昌平,想來應該是知道嚴侍讀此次做了什麽準備。”


    隨著呂芳開口。


    嘉靖亦是審視的目光投向陸繹。


    陸繹渾身一顫,趕忙躬身作揖。


    隨後抬起頭,露出一張懵逼的臉。


    “回稟陛下,我姐……嚴侍讀確實有準備,可微臣看不懂啊……”


    呂芳兩眼一愣。


    嘉靖亦是麵色有些呆滯,隨後張開嘴。


    “哈哈哈哈哈!”


    一陣笑聲之後,嘉靖伸手重重的指點了幾下陸繹。


    “混小子!”


    “你爹那股子精明勁,一點都沒傳下來!”


    見皇帝老爺這般說,陸繹臉上露出笑容,撓撓頭說道:“微臣確實看不懂啊,微臣笨。”


    嘉靖哼哼了幾聲:“知道自己笨還有救,往後多跟著你姐夫讀幾本書!”


    陸繹嘿嘿一笑,躬身抱拳:“微臣領命!”


    沒能從陸繹這邊打聽出什麽來。


    嘉靖便隻好繼續看向山下。


    在山下。


    嚴紹庭與徐渭已經領著烏泱泱一幫人,沿著沃野之間加寬過的小道走出去老遠距離。


    此時已是入了秋。


    田間小道兩側的田地裏,盡是金燦燦成熟的莊稼。


    走出去沒多久。


    眾人便看到前方一大塊的田地裏,正有著不下數百農夫,正在俯身收割著成熟的莊稼。


    一名穿著青色官袍的人,亦是忙前忙後,滿身泥濘的穿梭在田間地頭。


    徐渭這時候便代替嚴紹庭介紹了起來。


    “諸位,或許諸位都知曉,今年順天府剛過完年沒多久,便遭了災。”


    “那時候,就數昌平災情最為嚴重,無數山洪自燕山衝刷而下,此處這片土地盡被淤泥掩埋,周遭無數村舍被毀。”


    “當時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百姓無家可歸,隻能齊聚京城之下,以求朝廷能夠就近賑濟。”


    說到這裏,徐渭停頓了一下。


    眾人自然是順著他的話,開始聯想起來。


    朝廷這幾年財政空虛,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


    剛過完年京師遭災,又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朝廷定然是拿不出錢糧賑濟災情的。


    一時間,眾人紛紛可憐同情起了昌平的百姓。


    王畿亦是目光閃爍,開口道:“不過老夫如今看這裏,倒是千裏沃野,阡陌交通,一切都是井井有條,生機勃勃。”


    徐渭頓時臉上微微一笑,拱手開口道:“龍溪先生明見,昌平能有如此,幸得陛下聖明,於百姓危難之際,授命我家侍讀,朝廷無有錢糧,而我家侍讀賑濟京師百姓。


    曆時三月,我家侍讀不費朝廷一分一毫,而得昌平災患盡除。越六月,昌平被毀屋舍盡數聚於夾山之下而建成,平整田地,水渠清淤修繕。”


    聽到此言。


    方才知道昌平災情,乃是嚴紹庭負責的王畿,臉上表情多了一絲變化。


    他不由看向站在徐渭身邊的嚴紹庭。


    正待此時。


    有人指向那片聚集著不下百人,收割莊稼的田地。


    “這些人都是昌平百姓吧。”


    “為何都在此處收割莊稼,而不管別處?”


    “難道他們災情之後,都沒了田地嗎?”


    這話一出,氣氛鬥轉之下。


    若是這些百姓是災後沒了田地。


    那就有可能,是嚴紹庭借著賑濟災情,而私下兼並昌平土地,而將這些人都變成了他嚴家的佃戶。


    王畿、聶豹、錢德洪等人,亦是投來注視。


    嚴紹庭微微一笑。


    徐渭則是繼續解釋道:“諸位前輩,諸位學子,還請大家知曉,昌平之田地,我家侍讀不占一分一毫,若有不信盡可於昌平州衙門黃冊核查是否有誤。


    “不光我家侍讀不占昌平一畝田地,更是在此次災情之後,帶著昌平百姓新開墾出一千三百四十二畝田地,修繕溝渠共計數千裏,分布整個昌平,修繕池塘共計四百二十五處,新挖蓄水池塘一百七十六處。


    如今昌平一地,水係縱橫相連,西連關溝,東接東沙河。今歲也將於南側,開挖一條引水渠,將關溝與東沙河徹底打通。而後再與北沙河、南沙河相連,一路匯入溫榆河。”


    古往今來,修渠治河,都是大功德的事情。


    聽到徐渭的解釋,眾人一片嘩然。


    更有仔細的人,見著腳下田間小道兩側,那筆直如刀削的水渠,潺潺清水流淌,這才反應過來。


    王畿終於是開始點頭道:“修渠治河,興水利,乃千古父母官必修功德,卻少有人能修成此業。”


    這話雖不曾點名嚴紹庭。


    但讚揚之意,已經盡顯無疑。


    嚴紹庭則是微微躬身頷首。


    卻也有人繼續問道:“可是這些百姓,為何獨在此處收割莊稼,而不事周邊?”


    就算那徐渭說嚴家不占昌平一畝田地。


    可隻要這些百姓是投獻的,那也是嚴家在欺壓百姓。


    徐渭則是當即解釋道:“這位才學,此事說來也是清楚的。諸位或許不知,昌平自災後,平整田地,又開墾荒地,衝刷鹽堿地。田畝之數,早已與過去不同。


    “而自國朝之初至今,昌平人口之數也全然不同。


    “這一次災情之後,我家侍讀有感不均,百姓維艱,在得昌平百姓同意之後。


    如今昌平一地,已經重新厘定田地,田畝不分,百姓皆耕種於其上,不分彼此,待莊稼歸倉,繳納夏秋兩稅,餘下糧食,依照各家人丁數目年歲,均分之。”


    此言一出。


    滿場嘩然。


    徐階更是看向了嚴嵩以及在場的裕王朱載坖。


    高拱和袁煒則是對視了一眼。


    在他們身後的各部尚書、五寺少卿,以及滿朝公卿。


    更是個個麵色詫異。


    這可是天大的改動。


    均田地!


    同工同分!


    當即就有人提出不同意見。


    “此法雖然眼下看似可行,可長久之後,若有人家偷奸耍滑,不事農桑,亦或有人家無有壯丁,豈不公平?”


    一言而出,眾人附和。


    多勞而少得,不勞而等分。


    這就是天大的不公平。


    徐渭正要繼續出聲解釋。


    嚴紹庭卻是伸手攔下,而後麵向那詢問之人,微笑開口:“若家無壯丁,一地同養,此乃我中原千古美德。但若有偷奸耍滑,不事農桑,亦有昌平農約,人人皆已簽字畫押,凡有此等者,當奪其當年等分糧食,往昌平磚石廠或鑄鐵廠做工。”


    等到嚴紹庭話音一落。


    便立即有人跑了出去,到前方那片正在收割的莊稼地上,去親自詢問那些百姓。


    而王畿則是臉色變化數次,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聶豹則是麵露笑容:“家無壯丁,一地奉養,確為我朝鄉野美德。隻是這農約,卻是要有公正監督,若是能人人守約,此地同根同族,風氣滋養,可謂我朝億兆黎庶之表率!”


    這句話的肯定,就相當的重了。


    而在一旁的徐階,卻是心頭大震。


    他目光流轉,不停變化,卻是不知在想些什麽。


    這時候。


    眾人也已經走到了正在收割的田地邊上。


    百姓們見著嚴紹庭帶著一幫不認識的人過來。


    紛紛停下手中的農桑活。


    “嚴少爺,今晚可得到我家吃飯啊,我家馬小二昨晚剛在水庫那邊捕到幾條大魚,今晚我家豆腐燉魚吃……”


    不等那人說完話,旁邊的人就重重的推了他一把。


    然後揮舞著手中的鐮刀,滿臉笑容的看向嚴紹庭。


    “嚴少爺別聽這家夥的,小的前幾日抓了好些泥鰍、黃鱔,嚴少爺還年輕,正需要這玩意。今晚來我家多吃一些,好讓少夫人誕下一對小少爺、小小姐!”


    田地裏,頓時響起一片歡笑聲。


    滿身泥水的周雲逸,則是躬著腰,頂著那張被曬黑的臉,跑到了嚴紹庭麵前。


    “先生,今年雖然夏糧沒種下,但這秋糧卻是個好收成,顆顆飽滿!”


    嚴紹庭麵帶笑容。


    掃視了一圈周圍看向自己的人。


    自己雖然不曾有一眼辯論。


    可是啊。


    這昌平人人皆大儒。


    人人皆為自己辯經學!


    而在那頭。


    原本搶先跑過去的詢問百姓實情的人,都已經打聽清楚,個個臉色不同。


    可是等他們回來。


    周圍人詢問之後。


    又是一陣動靜。


    嚴紹庭所言,千真萬確。


    無論是一地同樣,還是昌平農約,全都是真的!


    而至於徐渭先前所說的開墾田地、清理溝渠等等事情,也不曾有半點作假。


    突兀的。


    這烏泱泱的人群。


    忽然就安靜了下來。


    但。


    奇異的氛圍,卻在悄無聲息的滋生著。


    見著周圍的氣氛變化。


    嚴紹庭卻是不為所動,臉上無有變化。


    他依舊是那麽的從容,那麽的風淡雲輕。


    好似昌平這裏所發生的一切,都不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在無數人如同看怪物一樣的眼神下。


    嚴紹庭微微一笑,緩緩拱手。


    “諸位,此地還要趕在時節前,將莊稼都收入倉中,我等還是不要再做打攪了。”


    “昌平書院那邊,想來也已經做好了準備。”


    “還請諸位,隨在下一同去往而觀之。”


    …………


    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父慈子孝,賣父求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肉絲米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肉絲米麵並收藏大明:父慈子孝,賣父求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