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演員上線:朕睡不踏實啊(求訂閱)
大明:父慈子孝,賣父求榮 作者:肉絲米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皇帝的口諭傳出西苑的時候。
北京城,已經被夜幕完全籠罩。
天空布滿星辰,銀漢橫跨天際。
皇帝傳喚的是內閣輔臣們,但消息卻進到了一座座京官府邸。
當嚴嵩、徐階、高拱、袁煒四人乘轎趕往西苑之時,無數人家點亮了早已熄滅的燭火。
所有人都在猜測著,西苑裏究竟有發生了什麽大事,才會讓皇帝在這個時辰,召集內閣輔臣們。
而當嚴嵩四人緊趕慢趕,幾乎是前後腳進了西苑,趕到玉熙宮前的時候。
隻見玉熙宮內外,已經布滿了廠衛和禁軍官兵。
而今夜,呂芳也沒有再外出玉熙宮迎接四位內閣大臣。
嚴嵩不由的回頭看向徐階等人。
幾人臉上都帶著疑惑,依舊不知道這玉熙宮,又或者是說皇帝陛下,到底是怎麽了。
呂芳沒有出來,徐階也隻好是上前攙扶住了嚴嵩。
“嚴閣老,您走慢些。今夜陛下忽然傳召我等,恐怕是有大事發生,我等同為內閣,可得好生替陛下分憂。”
高拱跟在後麵,雖然有些不滿於徐階如此殷勤的對待嚴嵩,可也明白眼下事情不明,如此舉動言行,卻是必要的。
至於內閣新人袁煒,倒是打了個哈氣。
咱大明朝的內閣,都有嚴閣老、徐閣老、高閣老,再加上一個遠在東南的張閣老,這幾位那可都是能人。
又何必辛苦自己。
就不能讓自己好好的寫寫青詞?
袁煒忽然又想到今日發生的事情,好似自己那位知己嚴侍讀,一直都在玉熙宮未曾出宮吧。
如此。
袁煒這才精神了一些。
幾人便是如此各懷心思的進了玉熙宮,走到殿前,卻又是心中微微一震。
隻見定國公徐延德、英國公張溶、成國公朱希忠三人,竟然是披甲持刀,帶著官兵守衛在殿門外。
雖然說自從西苑事變後,這三位國公爺就一直留宿拱衛在玉熙宮聖前,但此前卻是未曾披甲持刀的。
今天如此反常舉動。
又是讓四位內閣輔臣心生不安,隻覺得定是有大事發生了。
終於。
四人走至內殿。
在眾人注視下,玉熙宮內殿裏,嘉靖正靠在道台上,呂芳臉色緊繃著伺候在一旁。
至於一整天都未曾離開西苑的嚴紹庭,則是跪在一旁的地上。
嚴嵩等人進了內殿。
未曾有口諭,呂芳便搬來了四張凳子。
“諸位閣老,請坐吧。”
嚴嵩在徐階的攙扶下,顫巍巍的坐下。
隨後,徐階和高拱這才落下半張屁股在凳子上。
倒是袁煒實實在在的坐滿了,還扭了扭腰,調整了一下姿勢。
幾人目光疑惑的看向靠在道台上,低著頭的皇帝,心思默默流轉著。
嚴嵩終究是內閣首輔,首先拱手開口詢問:“陛下深夜傳召臣等玉熙宮麵聖,不知陛下是因何事而傳召臣等。”
說完,嚴嵩身子微微前傾,似乎是為了彌補自己如今的耳聾眼。
隻是道台上,嘉靖卻始終不曾有動靜。
這氣氛有些怪異,以至於眾人不敢再問。
也不知過了多久。
嘉靖這才緩緩抬頭,看向四人。
“朕……接連數日,不曾有一夜合眼。”
此刻。
嘉靖的雙眼通紅,臉色有些蒼白。
嚴嵩等人心中不由一顫,隻覺得定是有大事要發生了。
徐階則是頷首抱拳:“陛下聖體重於泰山,肩負大明社稷,陛下聖體有恙,太醫院為何還不為陛下請脈?”
嘉靖卻是搖著頭,哼哼了兩聲。
最後,他盯著那雙通紅的雙眼,目光死死的盯著四人。
“諸位……”
“朕睡不踏實啊!”
最後半句,幾乎是從嘉靖的嗓子裏吼出來的。
可那聲音卻是那麽的刺耳,如同一座破舊的鼓風機一般腐朽。
砰砰砰。
嚴嵩、徐階、高拱三人立馬起身,跪在了地上。
袁煒則是落後半拍,嘭的一聲跟著三人後麵跪下。
嚴嵩滿臉凝重:“臣等失職,不曾能為陛下厘定國事,致使陛下日夜憂慮,晝夜難眠。此乃臣等之罪,請陛下降旨嚴懲臣等。”
徐階、高拱、袁煒三人亦是拱手跪拜。
“請陛下降旨嚴懲臣等。”
同樣跪在地上的嚴紹庭,悄悄的抬頭大量了一眼麵前的道長。
心中不由感歎,道長當真是個好演員。
隻是這不大的功夫,就已經完全讓人看不出來他是裝的,那通紅的雙眼、蒼白的臉色,再配上那飽滿驚慌不安的語氣。
這戲可算是做足了。
呂芳更是嚎的一聲跪在了道台上,雙眼漲紅,轉頭看向嚴嵩四人。
他開始哭訴道:“自從西苑事變,宮牆外傳來了一聲槍響,陛下就沒有一夜是能睡著的。
每次假寐歇息,不過片刻,隻要外頭有一星半點的動靜,陛下就要被驚醒。
安神的湯藥喝了一碗又一碗,可就是不見好轉。
今晚是奴婢求著主子爺,傳旨諸位閣老,就是希望閣老們能替主子爺分憂,好讓主子爺能真的睡個安穩覺。”
不等嚴嵩、徐階等人開口。
呂芳又是一聲嚎哭,雙手趴在地上。
“大明朝列祖列宗打下來的江山社稷,如今可都在主子爺一人之身,主子爺可萬萬不能出事啊!”
呂芳的嚎哭聲,讓玉熙宮裏的四位內閣輔臣眉頭皺緊。
嚴嵩憂慮出聲:“自西苑事變,廠衛便大肆出動,追查真凶蹤跡,。
陛下也盡數交付事情於嚴紹庭,今日工部軍器局、鞍轡局、火器庫,內府兵仗局、火藥庫皆已經過問詢,盤查賬目,追溯真凶所用火器是否為朝中流出。
臣相信,假以時日,不久之後就能真相大白,真凶得到應有懲處。”
呂芳此刻完全成了皇帝的傳聲筒和發言人。
隻見他痛心疾首道:“真凶何時能找到!朝中火器賬目全然作假,何時能查明!”
不等嚴嵩開口。
早就等待多時的高拱,搶先開口道:“啟稟陛下,自西苑事變後,諸事繁雜,千頭萬緒。若要及時查明真相,臣以為可命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會審,共同清查案情!”
眼看著皇帝大概是因為案情久不能查明,變得焦躁不安,已有生怒的跡象。
高拱自然是要出手。
順勢將這主辦權拿到手上。
此時不出手,更待何時?
呂芳則是再次痛心疾首道:“查?如何查?事情就發生在西苑宮牆之外,五城兵馬司未曾有預警!京營更是毫無動靜!
我大明朝這座北京城,怕不是已經能讓賊人出入自由,暢通無阻了!
今日西苑外一聲槍響,來日恐怕就得是這玉熙宮外一聲槍響了。
再過些年,怕是賊人都能無人阻擋的走到主子爺跟前!”
聞言。
嚴紹庭差點就要笑出聲來。
這位呂公公不過是配合著演一出戲,但這話說的,貌似倒是有些未卜先知的意思了。
咱大明朝過不了多少年。
還真的是能讓賊人,暢通無阻的直入大內。
嚴嵩臉色緊繃。
徐階卻是愁容浮上臉麵,心中更是生出不安。
陛下可別因為這一次西苑之事,生出不該有的心思啊。
他當即開口道:“陛下,此次西苑事變,確實乃京師防備疏鬆。臣以為,可下令整頓五城兵馬司,此後於西苑及皇城之外,加派兵馬守備,防止此次事件再次發生。”
終於。
道台上的嘉靖,終於是再次抬頭,目光森森的掃向在場四人。
“朕心不安!”
皇帝不滿意於這個解決辦法。
這不得不讓本就心生懷疑的徐階,臉色更加難看,心中愈發不安起來。
果不其然。
下一秒。
呂芳便已經扯著嗓子說道:“讓邊軍入京!讓他們來拱衛西苑,拱衛皇城,護衛陛下!”
嗡。
徐階心中警訊大鳴,先前那股不安,終於是具象化了。
皇帝竟然動了要調邊軍進京的念頭。
這如何能答應下來。
今天皇帝能調動邊軍進京。
明日,皇帝就能帶著這些兵馬出征!
徐階當即重重叩首,五體投地的拜倒在冰冷的金磚上。
“陛下!”
“此事萬萬不可啊!”
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皇帝生出要調動邊軍入京拱衛皇城安危的念頭。
一旦開了這個頭,日後就再難挽回。
那對於朝廷而言,就是一場遠比草原前元餘孽南下更加嚴重的災難。
跪在地上的嚴紹庭,臉上露出一抹冷笑。
這就是如今的大明官員們。
他們奉行著讓皇帝不得不垂拱而治的政治目的,將皇帝困局在宮廷之中。
如此,他們才能一步步的重現前宋的文官榮光,甚至更盛一籌。
兵權?
是絕對不能讓皇帝觸碰到的。
就在四十年前,他們已經用行動來證明了,皇帝隻能待在這座北京城,待在這座皇城裏。
也正是四十年前所發生的事情。
這才有了眼前這位道長,從遙遠的安陸,一步步的走進了這座用來囚禁大明君王的北京城裏。
呂芳臉色頓時冷了下來。
雖然剛剛所提議的,並非是此前玉熙宮中所議的事情。
但徐階預料之中的回答,卻依舊讓他心中不滿。
怎麽?
皇帝的安危就如此不重要?
連調動邊軍進軍護衛皇城的事情,都不能提了?
甚至於,自己都沒有說究竟要調動多少邊軍進京。
呂芳冷哼一聲。
“這也不成那也不能。”
“徐閣老,奴婢就就替子爺問問你。”
“你有何法,能讓主子爺好好的睡一個安穩覺?”
…………
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
北京城,已經被夜幕完全籠罩。
天空布滿星辰,銀漢橫跨天際。
皇帝傳喚的是內閣輔臣們,但消息卻進到了一座座京官府邸。
當嚴嵩、徐階、高拱、袁煒四人乘轎趕往西苑之時,無數人家點亮了早已熄滅的燭火。
所有人都在猜測著,西苑裏究竟有發生了什麽大事,才會讓皇帝在這個時辰,召集內閣輔臣們。
而當嚴嵩四人緊趕慢趕,幾乎是前後腳進了西苑,趕到玉熙宮前的時候。
隻見玉熙宮內外,已經布滿了廠衛和禁軍官兵。
而今夜,呂芳也沒有再外出玉熙宮迎接四位內閣大臣。
嚴嵩不由的回頭看向徐階等人。
幾人臉上都帶著疑惑,依舊不知道這玉熙宮,又或者是說皇帝陛下,到底是怎麽了。
呂芳沒有出來,徐階也隻好是上前攙扶住了嚴嵩。
“嚴閣老,您走慢些。今夜陛下忽然傳召我等,恐怕是有大事發生,我等同為內閣,可得好生替陛下分憂。”
高拱跟在後麵,雖然有些不滿於徐階如此殷勤的對待嚴嵩,可也明白眼下事情不明,如此舉動言行,卻是必要的。
至於內閣新人袁煒,倒是打了個哈氣。
咱大明朝的內閣,都有嚴閣老、徐閣老、高閣老,再加上一個遠在東南的張閣老,這幾位那可都是能人。
又何必辛苦自己。
就不能讓自己好好的寫寫青詞?
袁煒忽然又想到今日發生的事情,好似自己那位知己嚴侍讀,一直都在玉熙宮未曾出宮吧。
如此。
袁煒這才精神了一些。
幾人便是如此各懷心思的進了玉熙宮,走到殿前,卻又是心中微微一震。
隻見定國公徐延德、英國公張溶、成國公朱希忠三人,竟然是披甲持刀,帶著官兵守衛在殿門外。
雖然說自從西苑事變後,這三位國公爺就一直留宿拱衛在玉熙宮聖前,但此前卻是未曾披甲持刀的。
今天如此反常舉動。
又是讓四位內閣輔臣心生不安,隻覺得定是有大事發生了。
終於。
四人走至內殿。
在眾人注視下,玉熙宮內殿裏,嘉靖正靠在道台上,呂芳臉色緊繃著伺候在一旁。
至於一整天都未曾離開西苑的嚴紹庭,則是跪在一旁的地上。
嚴嵩等人進了內殿。
未曾有口諭,呂芳便搬來了四張凳子。
“諸位閣老,請坐吧。”
嚴嵩在徐階的攙扶下,顫巍巍的坐下。
隨後,徐階和高拱這才落下半張屁股在凳子上。
倒是袁煒實實在在的坐滿了,還扭了扭腰,調整了一下姿勢。
幾人目光疑惑的看向靠在道台上,低著頭的皇帝,心思默默流轉著。
嚴嵩終究是內閣首輔,首先拱手開口詢問:“陛下深夜傳召臣等玉熙宮麵聖,不知陛下是因何事而傳召臣等。”
說完,嚴嵩身子微微前傾,似乎是為了彌補自己如今的耳聾眼。
隻是道台上,嘉靖卻始終不曾有動靜。
這氣氛有些怪異,以至於眾人不敢再問。
也不知過了多久。
嘉靖這才緩緩抬頭,看向四人。
“朕……接連數日,不曾有一夜合眼。”
此刻。
嘉靖的雙眼通紅,臉色有些蒼白。
嚴嵩等人心中不由一顫,隻覺得定是有大事要發生了。
徐階則是頷首抱拳:“陛下聖體重於泰山,肩負大明社稷,陛下聖體有恙,太醫院為何還不為陛下請脈?”
嘉靖卻是搖著頭,哼哼了兩聲。
最後,他盯著那雙通紅的雙眼,目光死死的盯著四人。
“諸位……”
“朕睡不踏實啊!”
最後半句,幾乎是從嘉靖的嗓子裏吼出來的。
可那聲音卻是那麽的刺耳,如同一座破舊的鼓風機一般腐朽。
砰砰砰。
嚴嵩、徐階、高拱三人立馬起身,跪在了地上。
袁煒則是落後半拍,嘭的一聲跟著三人後麵跪下。
嚴嵩滿臉凝重:“臣等失職,不曾能為陛下厘定國事,致使陛下日夜憂慮,晝夜難眠。此乃臣等之罪,請陛下降旨嚴懲臣等。”
徐階、高拱、袁煒三人亦是拱手跪拜。
“請陛下降旨嚴懲臣等。”
同樣跪在地上的嚴紹庭,悄悄的抬頭大量了一眼麵前的道長。
心中不由感歎,道長當真是個好演員。
隻是這不大的功夫,就已經完全讓人看不出來他是裝的,那通紅的雙眼、蒼白的臉色,再配上那飽滿驚慌不安的語氣。
這戲可算是做足了。
呂芳更是嚎的一聲跪在了道台上,雙眼漲紅,轉頭看向嚴嵩四人。
他開始哭訴道:“自從西苑事變,宮牆外傳來了一聲槍響,陛下就沒有一夜是能睡著的。
每次假寐歇息,不過片刻,隻要外頭有一星半點的動靜,陛下就要被驚醒。
安神的湯藥喝了一碗又一碗,可就是不見好轉。
今晚是奴婢求著主子爺,傳旨諸位閣老,就是希望閣老們能替主子爺分憂,好讓主子爺能真的睡個安穩覺。”
不等嚴嵩、徐階等人開口。
呂芳又是一聲嚎哭,雙手趴在地上。
“大明朝列祖列宗打下來的江山社稷,如今可都在主子爺一人之身,主子爺可萬萬不能出事啊!”
呂芳的嚎哭聲,讓玉熙宮裏的四位內閣輔臣眉頭皺緊。
嚴嵩憂慮出聲:“自西苑事變,廠衛便大肆出動,追查真凶蹤跡,。
陛下也盡數交付事情於嚴紹庭,今日工部軍器局、鞍轡局、火器庫,內府兵仗局、火藥庫皆已經過問詢,盤查賬目,追溯真凶所用火器是否為朝中流出。
臣相信,假以時日,不久之後就能真相大白,真凶得到應有懲處。”
呂芳此刻完全成了皇帝的傳聲筒和發言人。
隻見他痛心疾首道:“真凶何時能找到!朝中火器賬目全然作假,何時能查明!”
不等嚴嵩開口。
早就等待多時的高拱,搶先開口道:“啟稟陛下,自西苑事變後,諸事繁雜,千頭萬緒。若要及時查明真相,臣以為可命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會審,共同清查案情!”
眼看著皇帝大概是因為案情久不能查明,變得焦躁不安,已有生怒的跡象。
高拱自然是要出手。
順勢將這主辦權拿到手上。
此時不出手,更待何時?
呂芳則是再次痛心疾首道:“查?如何查?事情就發生在西苑宮牆之外,五城兵馬司未曾有預警!京營更是毫無動靜!
我大明朝這座北京城,怕不是已經能讓賊人出入自由,暢通無阻了!
今日西苑外一聲槍響,來日恐怕就得是這玉熙宮外一聲槍響了。
再過些年,怕是賊人都能無人阻擋的走到主子爺跟前!”
聞言。
嚴紹庭差點就要笑出聲來。
這位呂公公不過是配合著演一出戲,但這話說的,貌似倒是有些未卜先知的意思了。
咱大明朝過不了多少年。
還真的是能讓賊人,暢通無阻的直入大內。
嚴嵩臉色緊繃。
徐階卻是愁容浮上臉麵,心中更是生出不安。
陛下可別因為這一次西苑之事,生出不該有的心思啊。
他當即開口道:“陛下,此次西苑事變,確實乃京師防備疏鬆。臣以為,可下令整頓五城兵馬司,此後於西苑及皇城之外,加派兵馬守備,防止此次事件再次發生。”
終於。
道台上的嘉靖,終於是再次抬頭,目光森森的掃向在場四人。
“朕心不安!”
皇帝不滿意於這個解決辦法。
這不得不讓本就心生懷疑的徐階,臉色更加難看,心中愈發不安起來。
果不其然。
下一秒。
呂芳便已經扯著嗓子說道:“讓邊軍入京!讓他們來拱衛西苑,拱衛皇城,護衛陛下!”
嗡。
徐階心中警訊大鳴,先前那股不安,終於是具象化了。
皇帝竟然動了要調邊軍進京的念頭。
這如何能答應下來。
今天皇帝能調動邊軍進京。
明日,皇帝就能帶著這些兵馬出征!
徐階當即重重叩首,五體投地的拜倒在冰冷的金磚上。
“陛下!”
“此事萬萬不可啊!”
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皇帝生出要調動邊軍入京拱衛皇城安危的念頭。
一旦開了這個頭,日後就再難挽回。
那對於朝廷而言,就是一場遠比草原前元餘孽南下更加嚴重的災難。
跪在地上的嚴紹庭,臉上露出一抹冷笑。
這就是如今的大明官員們。
他們奉行著讓皇帝不得不垂拱而治的政治目的,將皇帝困局在宮廷之中。
如此,他們才能一步步的重現前宋的文官榮光,甚至更盛一籌。
兵權?
是絕對不能讓皇帝觸碰到的。
就在四十年前,他們已經用行動來證明了,皇帝隻能待在這座北京城,待在這座皇城裏。
也正是四十年前所發生的事情。
這才有了眼前這位道長,從遙遠的安陸,一步步的走進了這座用來囚禁大明君王的北京城裏。
呂芳臉色頓時冷了下來。
雖然剛剛所提議的,並非是此前玉熙宮中所議的事情。
但徐階預料之中的回答,卻依舊讓他心中不滿。
怎麽?
皇帝的安危就如此不重要?
連調動邊軍進軍護衛皇城的事情,都不能提了?
甚至於,自己都沒有說究竟要調動多少邊軍進京。
呂芳冷哼一聲。
“這也不成那也不能。”
“徐閣老,奴婢就就替子爺問問你。”
“你有何法,能讓主子爺好好的睡一個安穩覺?”
…………
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