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這代表著帝王恩寵的華貴宅院上,赫然掛上了諭恩侯府的牌匾。
李昭初封諭恩候時,皇帝賜婚他與壽光縣主,同時賞了上斜街的一座三進宅院。
如今李昭領軍,正在西南平亂,捷報一抵京都,章和帝劉鈺便開懷大笑,他將摺子甩在那些老臣麵前,道:“你們不是全說亂軍蠻野狡猾,不應討伐嗎,如今怎樣?諭恩候這一仗贏得漂亮,眾愛卿還有什麽想說的?”
老臣們垂著腦袋不言聲,劉鈺轉著翡翠扳指,收斂了笑意:“於海,朕聽說諭恩候的家眷們,都要遷到京都來?”
大總管恭謹上前半步:“回陛下,確是如此。”
“哦。”劉鈺坐直身子:“家裏人多了,上斜街的宅子便擠了,那便把雲雀街的宅子賜給諭恩候吧。”
於海抬眼,但很快又垂下頭去:“是。”
都是在官場上混老了的人,幾位大臣麵上不動聲色,可心裏都是一驚,這諭恩候的榮寵,越來越盛了,又對陛下有救命之恩,怕會是下一個陳國公也說不定。
宅院是賜了下來,可卻沒人來住。偌大的園子,隻有幾個掃撒的婆子。
運送東西不用歇,可人不行,尤其老夫人歲數大了,腰腿都不好,坐車時間長了便酸痛難忍,路上總是走走停停。所以十好幾輛車的東西先到了京都,一行人卻還未到。
李昭領兵未歸,壽光縣主也仍在上斜街的宅子住著。
掃撒的婆子沒事做,便倚在廊下閑磕牙。
“那些東西你是沒瞅見,全是些尋常物件兒,沒個像樣的,竟還有一張掉了漆的小幾。這哪像是侯府老夫人該用的東西。”
另一個婆子嗤嗤笑了起來:“本就是個鄉野老太太,我聽說是個什麽犄角旮旯的小縣出身,也就是沾了兒子的光,這才富貴了。眼皮子淺點兒,不會享受也是正常。”
“那哪是淺點兒的事,掉了漆的小幾我都沒臉用,她還巴巴的運到京都來,也不怕別人笑話!”
舌根子嚼的正起勁,就聽有人輕哼一聲:“我道怎麽叫了半天門,沒人應聲兒,原來是都躲在裏麵偷閑呢!”
來人四十多歲,一身織金鴉青錦緞裙,手上攏著金鐲、耳上墜著珍珠,一身富貴氣派。隻是臉頰消瘦,顴骨高聳,看著有些刻薄相。
此人姓黃,正是壽光縣主身邊最得用的人。
掃撒的兩個婆子見了她,連忙起身,笑的見牙不見眼:“喲,什麽風把您吹來了?我們可不敢偷閑,才坐下沒一會子呢。”
黃嬤嬤冷笑一聲,自顧自的坐在廊下:“旁的我不管,隻有一點,我們縣主的東西金貴的很,你們若磕了碰了,可沒人給你們留情麵。”
那婆子殷勤的捧了一杯茶水給她:“哎呦,您就放心吧。縣主的東西我們全按照您的吩咐搬去了正院,一萬個小心,可不敢磕碰。”
黃嬤嬤點了點頭:“老遠就聽見你們在那排揎,說的可是乘安縣來的?”
兩個婆子搓著手,不敢回話。
黃嬤嬤一笑:“怕什麽?我倒覺得你們說的也有幾分道理。這人啊,就怕驟然有了富貴,心都飄上了天,認不清自己身份。越是捧著敬著,越容易將來鬧笑話,倒不如直白些,讓她們明白,我這話,你們聽清楚了?”
兩個婆子對視一眼,這話沒什麽聽不明白的,就是讓她們不必太給老夫人和那位夫人麵子,最好是能落了她們麵子。可......
其中一個賠著笑:“嬤嬤,我們二人就是不打緊的奴才。可人家,那是侯爺的親娘,若是得罪了,可落不了好啊。”
“嗬,那你就是還沒明白。陛下賜這宅子,京都多少大人都紅了眼?可你當這是衝著誰給的?我們縣主在陛下那的分量還用我說?誰是真主子你都拎不清,我看你可真是個糊塗人,這差你也不用當了。”
“別別、您可別動氣,奴才明白了!”
.
.
路上顛簸了一個來月,可算到了京都。
老夫人瞅著這富麗堂皇的大宅子,激動的手都在抖,也顧不上腰腿酸痛,拉著媳婦兒逛了大半,連連道:“昭兒出息!咱們也跟著享福了!”
吳氏也看花了眼,點頭道:“可不是,若沒人領著都得迷了路。您瞧,這月份竟還有綠菊呢。”
宅子也看了個大概,車馬勞頓,人都疲累的不行,吳氏想著趕緊分了院子,也好讓大家歇歇,可這一看便笑不出來了。
正院早就滿滿當當的堆滿了箱子,全是別人的東西。
一個穿戴頗為富貴的婆子,笑眯眯出來道:“給老夫人問安。”又瞅了瞅她:“您就是吳夫人吧?我們縣主著了涼,一時半會也來不了。這不,就先讓我過來照看著,奴婢姓黃。”
“老夫人,白鶴院早就給您收拾好了,暖和的緊,您隨我去瞧瞧?看有什麽要添減的,奴婢也好安排。”
這黃嬤嬤笑的隨和,可一雙眼裏卻沒多少敬重。
老夫人沒挪步:“縣主生了病?”
“可不是,一聽您要來,就裏裏外外忙活著。可初春風涼,縣主身子又嬌貴,這便凍著了。”
這謊扯得實在不走心。一聽她要來就裏裏外外忙活著?一個多月了,唯獨占了正院,其他院子還是亂七八糟?
</br>
李昭初封諭恩候時,皇帝賜婚他與壽光縣主,同時賞了上斜街的一座三進宅院。
如今李昭領軍,正在西南平亂,捷報一抵京都,章和帝劉鈺便開懷大笑,他將摺子甩在那些老臣麵前,道:“你們不是全說亂軍蠻野狡猾,不應討伐嗎,如今怎樣?諭恩候這一仗贏得漂亮,眾愛卿還有什麽想說的?”
老臣們垂著腦袋不言聲,劉鈺轉著翡翠扳指,收斂了笑意:“於海,朕聽說諭恩候的家眷們,都要遷到京都來?”
大總管恭謹上前半步:“回陛下,確是如此。”
“哦。”劉鈺坐直身子:“家裏人多了,上斜街的宅子便擠了,那便把雲雀街的宅子賜給諭恩候吧。”
於海抬眼,但很快又垂下頭去:“是。”
都是在官場上混老了的人,幾位大臣麵上不動聲色,可心裏都是一驚,這諭恩候的榮寵,越來越盛了,又對陛下有救命之恩,怕會是下一個陳國公也說不定。
宅院是賜了下來,可卻沒人來住。偌大的園子,隻有幾個掃撒的婆子。
運送東西不用歇,可人不行,尤其老夫人歲數大了,腰腿都不好,坐車時間長了便酸痛難忍,路上總是走走停停。所以十好幾輛車的東西先到了京都,一行人卻還未到。
李昭領兵未歸,壽光縣主也仍在上斜街的宅子住著。
掃撒的婆子沒事做,便倚在廊下閑磕牙。
“那些東西你是沒瞅見,全是些尋常物件兒,沒個像樣的,竟還有一張掉了漆的小幾。這哪像是侯府老夫人該用的東西。”
另一個婆子嗤嗤笑了起來:“本就是個鄉野老太太,我聽說是個什麽犄角旮旯的小縣出身,也就是沾了兒子的光,這才富貴了。眼皮子淺點兒,不會享受也是正常。”
“那哪是淺點兒的事,掉了漆的小幾我都沒臉用,她還巴巴的運到京都來,也不怕別人笑話!”
舌根子嚼的正起勁,就聽有人輕哼一聲:“我道怎麽叫了半天門,沒人應聲兒,原來是都躲在裏麵偷閑呢!”
來人四十多歲,一身織金鴉青錦緞裙,手上攏著金鐲、耳上墜著珍珠,一身富貴氣派。隻是臉頰消瘦,顴骨高聳,看著有些刻薄相。
此人姓黃,正是壽光縣主身邊最得用的人。
掃撒的兩個婆子見了她,連忙起身,笑的見牙不見眼:“喲,什麽風把您吹來了?我們可不敢偷閑,才坐下沒一會子呢。”
黃嬤嬤冷笑一聲,自顧自的坐在廊下:“旁的我不管,隻有一點,我們縣主的東西金貴的很,你們若磕了碰了,可沒人給你們留情麵。”
那婆子殷勤的捧了一杯茶水給她:“哎呦,您就放心吧。縣主的東西我們全按照您的吩咐搬去了正院,一萬個小心,可不敢磕碰。”
黃嬤嬤點了點頭:“老遠就聽見你們在那排揎,說的可是乘安縣來的?”
兩個婆子搓著手,不敢回話。
黃嬤嬤一笑:“怕什麽?我倒覺得你們說的也有幾分道理。這人啊,就怕驟然有了富貴,心都飄上了天,認不清自己身份。越是捧著敬著,越容易將來鬧笑話,倒不如直白些,讓她們明白,我這話,你們聽清楚了?”
兩個婆子對視一眼,這話沒什麽聽不明白的,就是讓她們不必太給老夫人和那位夫人麵子,最好是能落了她們麵子。可......
其中一個賠著笑:“嬤嬤,我們二人就是不打緊的奴才。可人家,那是侯爺的親娘,若是得罪了,可落不了好啊。”
“嗬,那你就是還沒明白。陛下賜這宅子,京都多少大人都紅了眼?可你當這是衝著誰給的?我們縣主在陛下那的分量還用我說?誰是真主子你都拎不清,我看你可真是個糊塗人,這差你也不用當了。”
“別別、您可別動氣,奴才明白了!”
.
.
路上顛簸了一個來月,可算到了京都。
老夫人瞅著這富麗堂皇的大宅子,激動的手都在抖,也顧不上腰腿酸痛,拉著媳婦兒逛了大半,連連道:“昭兒出息!咱們也跟著享福了!”
吳氏也看花了眼,點頭道:“可不是,若沒人領著都得迷了路。您瞧,這月份竟還有綠菊呢。”
宅子也看了個大概,車馬勞頓,人都疲累的不行,吳氏想著趕緊分了院子,也好讓大家歇歇,可這一看便笑不出來了。
正院早就滿滿當當的堆滿了箱子,全是別人的東西。
一個穿戴頗為富貴的婆子,笑眯眯出來道:“給老夫人問安。”又瞅了瞅她:“您就是吳夫人吧?我們縣主著了涼,一時半會也來不了。這不,就先讓我過來照看著,奴婢姓黃。”
“老夫人,白鶴院早就給您收拾好了,暖和的緊,您隨我去瞧瞧?看有什麽要添減的,奴婢也好安排。”
這黃嬤嬤笑的隨和,可一雙眼裏卻沒多少敬重。
老夫人沒挪步:“縣主生了病?”
“可不是,一聽您要來,就裏裏外外忙活著。可初春風涼,縣主身子又嬌貴,這便凍著了。”
這謊扯得實在不走心。一聽她要來就裏裏外外忙活著?一個多月了,唯獨占了正院,其他院子還是亂七八糟?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