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仍舊沒有煩心事兒,整日哼著小曲做針線,李綰還算放心。她想趁著年歲還小出去看看,等長大了可就沒這樣的機會了。
宿州府不算太遠,可一行都是女眷,光讓小廝跟著李昭不放心,又從武館雇了兩個師傅同行。
老夫人領著三個孫女坐一輛馬車,跟著伺候的丫鬟婆子們又坐了一輛。十幾個小廝護衛,護著兩輛馬車也不敢托大,一路上隻走官道,速度自然快不到哪去。
李綰開始還新鮮,掀開簾子瞧個不停,可再美的景致看多了也覺得無趣。她縮回車裏,見李纖緊緊黏在祖母身邊說話,也不去插嘴,就靠在軟墊上愣神。倒是一向寡言的李繡,見她蔫蔫的,從袖中掏出一截紅繩說:“三、三妹玩嗎?”
這是見她無聊,願意陪她翻花繩?
李綰坐去她身邊:“好呀,大姐會翻金魚樣子嗎?”
“嗯。”李繡細白的手指翻飛,很快一截紅繩便成了精巧花樣。李綰也看的心癢,與她湊在一起,玩起了兩人的花樣式。
馬車就這麽大點兒地方,李纖自然也瞧見了她們二人在翻繩玩,小女孩兒哪有不喜歡的,可她想到出門前姨娘交代的話,要好好哄得祖母開心才行。祖母喜歡她,她將來才能有好出路。想到此李纖扭過頭去,繼續背詩給老夫人聽。
可苦了老夫人,她雖也姓崔,但家裏實在太落魄。在家做姑娘時可沒那閑工夫背詩詞,能識字就已夠用了,剩下時間都在埋首做針線,貼補家用。李纖背的這些詩詞,她也不明白是個什麽意思,卻又不願承認自己聽不懂,隻得裝作一臉享受,不住的點頭。
昏昏欲睡間聽李纖又背完了一首,怕了拍她的手說:“纖兒真是用功。”抬首見另外兩個孫女湊在一起翻花繩,這可是老夫人極為擅長的事,多少年不玩了,此時也來了興致:“翻花繩啊?祖母還會翻成燕子呢!”
李綰抬起頭:“真的嗎?什麽樣的燕子?”
老夫人接過紅繩,人老了,總以為許多事都想不起了。可年少時那些喜歡的東西,卻怎麽也忘不了。手指像是有記憶一般,片刻便翻了個燕子花樣出來。
李繡雖沒說話,可眼裏卻是讚嘆。李綰更是抱住她的胳膊:“祖母再翻一次吧,我剛才沒看清,您慢些!”
“好好好。”
教兩個孫女翻花繩,就像又回到了她的青蔥歲月,與幾個相熟的小姐妹湊一起,一邊玩一邊笑,仿佛永遠沒有煩惱。可一晃這些年就過去了,當初的那些小姑娘也都不知在什麽地方,過得都好不好。
老夫人想起李纖,不願意冷落了孩子,可又怕李纖再背那些枯燥長詩給她聽,便回頭說:“纖兒,你也過來玩吧。反正都已經出來了,就鬆散鬆散,回家再學也不遲。”
李纖垂下眼,笑了笑說:“不用了祖母,纖兒想再看看書。”
“你這孩子,也忒刻苦了些,又不去考狀元,別逼得自己太緊,小心累壞了眼睛。”
“多謝祖母關心。”李纖緊緊握著手中的那捲書,指甲都掐出了印子。
她瞧瞧抬眼看向李綰,笑的像個傻子一樣,整天就知道胡鬧瞎玩,可為什麽爹爹、母親、大姐都更喜歡李綰?現在就連祖母也是。
明明自己比她聰明懂事的多,憑什麽大家都喜歡李綰?她覺得又委屈又生氣,真想狠狠打她一巴掌。
李綰卻壓根兒沒發現人家的敵意,這幾次相處下來,她覺得大姐李繡雖然不愛說話,可心裏卻是個溫柔極了的人。自己比她小了六歲,她還有耐心哄著自己玩,真是難得。
上輩子她那些公主姐姐們,十二三歲時都正忙著描眉畫眼、討論哪家的公子更俊俏,誰願意哄著她們這些小豆丁?
而且李繡雖然有口疾,但她與自己慢慢說時並不嚴重,可不知道為什麽她就是很抗拒開口說話。
第13章 賀壽(上)
在馬車上顛了兩天兩夜可算是到了宿州府。
雖然這一路走得是官道,車上又鋪設了軟墊,可也舒服不到哪去。李綰她們年歲小,尚且還好,老夫人卻險些散了架。到了客棧,便仰倒在塌上,讓小丫鬟們又揉又捏,好半晌才算緩過勁兒來。
李纖看了看天色:“祖母,這天都快亮了,我們不去賀壽嗎?”
老夫人扶著丫鬟的手坐起身來:“當然要去,但顛簸了一路,咱們得梳洗一下再去,可不能讓人看低了。”她高聲問:“福緣,水燒好了嗎?”
從外間繞進來個三十六七歲的女子,一身艾綠色荷葉紋長裙。髮髻梳的利落,人也長的精明。
“噯,夥計們把水送來了,我這就帶小姐們去洗。”這福緣本是老夫人身邊的大丫鬟,後來嫁給了家中管事,仍在鬆鶴院當差。
老夫人又問:“那帶來的衣裳呢?”
“哎呦,也都掛起來了正薰香呢,保證板板整整沒有一絲褶兒。您就別操心了,快再歇歇吧,時間來得及呢。”
老夫人站起身擺擺手:“不歇了,我也去洗漱,可千萬不能晚了。”
李綰由著春蟬幫自己擦洗,重新梳頭。又見她拿來了一件碧藍色襖裙給自己換,便問:“這衣裳倒挺好看,以前怎麽沒見過?”
</br>
宿州府不算太遠,可一行都是女眷,光讓小廝跟著李昭不放心,又從武館雇了兩個師傅同行。
老夫人領著三個孫女坐一輛馬車,跟著伺候的丫鬟婆子們又坐了一輛。十幾個小廝護衛,護著兩輛馬車也不敢托大,一路上隻走官道,速度自然快不到哪去。
李綰開始還新鮮,掀開簾子瞧個不停,可再美的景致看多了也覺得無趣。她縮回車裏,見李纖緊緊黏在祖母身邊說話,也不去插嘴,就靠在軟墊上愣神。倒是一向寡言的李繡,見她蔫蔫的,從袖中掏出一截紅繩說:“三、三妹玩嗎?”
這是見她無聊,願意陪她翻花繩?
李綰坐去她身邊:“好呀,大姐會翻金魚樣子嗎?”
“嗯。”李繡細白的手指翻飛,很快一截紅繩便成了精巧花樣。李綰也看的心癢,與她湊在一起,玩起了兩人的花樣式。
馬車就這麽大點兒地方,李纖自然也瞧見了她們二人在翻繩玩,小女孩兒哪有不喜歡的,可她想到出門前姨娘交代的話,要好好哄得祖母開心才行。祖母喜歡她,她將來才能有好出路。想到此李纖扭過頭去,繼續背詩給老夫人聽。
可苦了老夫人,她雖也姓崔,但家裏實在太落魄。在家做姑娘時可沒那閑工夫背詩詞,能識字就已夠用了,剩下時間都在埋首做針線,貼補家用。李纖背的這些詩詞,她也不明白是個什麽意思,卻又不願承認自己聽不懂,隻得裝作一臉享受,不住的點頭。
昏昏欲睡間聽李纖又背完了一首,怕了拍她的手說:“纖兒真是用功。”抬首見另外兩個孫女湊在一起翻花繩,這可是老夫人極為擅長的事,多少年不玩了,此時也來了興致:“翻花繩啊?祖母還會翻成燕子呢!”
李綰抬起頭:“真的嗎?什麽樣的燕子?”
老夫人接過紅繩,人老了,總以為許多事都想不起了。可年少時那些喜歡的東西,卻怎麽也忘不了。手指像是有記憶一般,片刻便翻了個燕子花樣出來。
李繡雖沒說話,可眼裏卻是讚嘆。李綰更是抱住她的胳膊:“祖母再翻一次吧,我剛才沒看清,您慢些!”
“好好好。”
教兩個孫女翻花繩,就像又回到了她的青蔥歲月,與幾個相熟的小姐妹湊一起,一邊玩一邊笑,仿佛永遠沒有煩惱。可一晃這些年就過去了,當初的那些小姑娘也都不知在什麽地方,過得都好不好。
老夫人想起李纖,不願意冷落了孩子,可又怕李纖再背那些枯燥長詩給她聽,便回頭說:“纖兒,你也過來玩吧。反正都已經出來了,就鬆散鬆散,回家再學也不遲。”
李纖垂下眼,笑了笑說:“不用了祖母,纖兒想再看看書。”
“你這孩子,也忒刻苦了些,又不去考狀元,別逼得自己太緊,小心累壞了眼睛。”
“多謝祖母關心。”李纖緊緊握著手中的那捲書,指甲都掐出了印子。
她瞧瞧抬眼看向李綰,笑的像個傻子一樣,整天就知道胡鬧瞎玩,可為什麽爹爹、母親、大姐都更喜歡李綰?現在就連祖母也是。
明明自己比她聰明懂事的多,憑什麽大家都喜歡李綰?她覺得又委屈又生氣,真想狠狠打她一巴掌。
李綰卻壓根兒沒發現人家的敵意,這幾次相處下來,她覺得大姐李繡雖然不愛說話,可心裏卻是個溫柔極了的人。自己比她小了六歲,她還有耐心哄著自己玩,真是難得。
上輩子她那些公主姐姐們,十二三歲時都正忙著描眉畫眼、討論哪家的公子更俊俏,誰願意哄著她們這些小豆丁?
而且李繡雖然有口疾,但她與自己慢慢說時並不嚴重,可不知道為什麽她就是很抗拒開口說話。
第13章 賀壽(上)
在馬車上顛了兩天兩夜可算是到了宿州府。
雖然這一路走得是官道,車上又鋪設了軟墊,可也舒服不到哪去。李綰她們年歲小,尚且還好,老夫人卻險些散了架。到了客棧,便仰倒在塌上,讓小丫鬟們又揉又捏,好半晌才算緩過勁兒來。
李纖看了看天色:“祖母,這天都快亮了,我們不去賀壽嗎?”
老夫人扶著丫鬟的手坐起身來:“當然要去,但顛簸了一路,咱們得梳洗一下再去,可不能讓人看低了。”她高聲問:“福緣,水燒好了嗎?”
從外間繞進來個三十六七歲的女子,一身艾綠色荷葉紋長裙。髮髻梳的利落,人也長的精明。
“噯,夥計們把水送來了,我這就帶小姐們去洗。”這福緣本是老夫人身邊的大丫鬟,後來嫁給了家中管事,仍在鬆鶴院當差。
老夫人又問:“那帶來的衣裳呢?”
“哎呦,也都掛起來了正薰香呢,保證板板整整沒有一絲褶兒。您就別操心了,快再歇歇吧,時間來得及呢。”
老夫人站起身擺擺手:“不歇了,我也去洗漱,可千萬不能晚了。”
李綰由著春蟬幫自己擦洗,重新梳頭。又見她拿來了一件碧藍色襖裙給自己換,便問:“這衣裳倒挺好看,以前怎麽沒見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