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藎忱瞥到已經有不少人聽見動靜,下意識的往這邊看來,一個個的很是尷尬,也不知道自己跪還是不跪,愈發的無奈,隻能先笑道:
“朕並無怪罪之意,先起來,你們兩個別嚇到別人了。”
兩個當朝重臣這樣來一下,大家不注意到才怪呢。
甚至李藎忱有理由懷疑,這兩個家夥就是故意的。
陳叔慎和沈君高這才訕笑著起來,好像反應過度了。尤其是沈君高不滿的瞪了陳叔慎一眼,你這個小輩,說話也把好分寸,害的某這個本來看戲的也跟著遭殃,要是陛下生氣了,老夫還得幫你開脫。
李藎忱則緩緩說道:“自從朕起兵於巴蜀,時至今日,對外征戰連綿未曾斷絕,於朕心中卻問心無愧。國家之穩定,社稷之安寧,自然不是說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周圍意欲挑釁大漢、威脅大漢之存在的,朕自當提劍滅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朕就是窮兵黷武之人,這些年朕所作所為,諸位愛卿也是看在眼裏,可有窮兵黷武而無視民生之處?大漢之百姓,不說比之兩漢繁盛時期,這個朕自愧弗如。但是比之南北兩朝罷兵休戰之時,應當也勝之。”
兩人更是賠笑。
這還不是因為您老人家這些年東征西討,在軍中的威望又無人能及,大家這不是自然而然的都快忘了您在別的方麵上取得的成就了麽?
算起來,李藎忱在恢複民生、促進經濟方麵,的確做的很多。
這個沒得黑。
更何況身為開國君主,東征西討本來就是必然的,難道還真的有人天真地以為太平盛世是求來的,是不招惹別人就能獲得的?
把周圍一圈都打服了,自然就是太平盛世。
而在國內,李藎忱已經很努力地在改善民生。
當然他所做的行為和曆朝曆代都有所不同。
曆朝曆代改善民生,用的是罷戰休兵,用的是減輕賦稅,從而與民喘息之機。
可是李藎忱卻是注重於發展工商,從而帶動就業,也直接提高百姓的生活質量,財富就在工坊的機械轟鳴聲中、就在商隊的馬蹄聲中一點一點的積攢出來。
百姓富裕,朝廷也富裕。
隻不過這在很多人看來多少有些歪門邪道的意思。
不好好地耕地,光想著工業和商業,這不是把老祖宗千百年留下來的傳統都丟到腦後麽?
可是陛下又很快用更讓人無奈的方式進行了回擊,他通過對外征服,引入大量的周邊荒蠻部落,分田分地,教化蠻夷,快速的將這些荒蠻部落轉變成大漢子民,用一種誰都沒有想到的辦法一下子增加了大漢的人口,讓很多已經荒蕪的地方煥發生機。
同時他設立農部,卻不好好的鼓勵農桑,而是在研究新的種植物種,可是偏偏還真的讓他們把水稻的產量給提高了。
在很多人看來,這些自然也都是旁門左道。
久而久之,大家的印象之中,陛下南征北戰,又通過各種旁門左道在讓大漢變得富足,可是這樣的富足到底不如“麵朝黃土、背朝天”老老實實的耕作、老老實實的發展上十年甚至幾十年來的讓人心安。
總歸是擔心空中樓閣的。
萬一這些水稻隻是現在種植的這一點有產量提升的能力呢?
萬一這工坊和商鋪倒閉了呢?
還不是什麽都沒有了。
隻有腳下踩著的土地,自己拋撒的汗水,才能證明自己在努力,才是讓民生恢複的好辦法。
以至於李藎忱所做的這些努力,在很多人,甚至是朝廷不少官員的眼中,都是不靠譜的,自然而然就被大家忽略。
這些人裏麵,也有沈君高,也有陳叔慎。
從小接受的世家係統化的教育讓他們自然而然會有這樣的想法。
沒有才應該讓李藎忱覺得奇怪呢。
可是現在李藎忱一說,沈君高他們也不得不承認,至少現在大家沒有真憑實據來反對陛下所做的這一切。
大漢,的確在對外征戰的同時,國內經濟民生一片大好。
兩岸百姓的呼聲就是最好的證明。
老百姓看不到那麽遠,他們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就是自己所能獲得真實地利益和好處。
太平、富裕還有無數讓生活便利的舉措和產品,的確讓他們過上了之前亂世之中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所以對於大漢的皇帝陛下,說“尊重”或許不太合適,應該用“敬愛”更貼切,甚至已經是“個人崇拜”的層次了,即使是沒有軍中那麽誇張,卻也差不了多少。
這也讓沈君高一時間感慨。
自從東漢末年亂世到現在三百年間,曆朝曆代得以立足,依靠的都是世家門閥。世家門閥支持皇帝坐在這個位置上號令天下,而皇帝就支持世家門閥占據一方,各自擁有自己的土地和臣民。
實際上真正代表皇帝統治下麵的,是世家。
百姓知有世家而不知有皇帝,但是真的有什麽不知道哪一層丟下來的苛捐雜稅落到頭上,挨罵的一般都是皇帝和朝廷。
因此皇帝有時候也很委屈。
憑什麽世家斂財我背鍋?
因此李藎忱很幹脆的借助南陳內部黨爭激化、世家實力被削弱的時機崛起,並且一舉***南世家,又借助北伐之勢頭,逼迫著北方一個又一個的世家乖乖俯首稱臣,接受大漢的安排,而不是他們去安排皇帝、安排大漢。
而李藎忱這樣做,表層上的底氣自然來自於他對軍隊的掌控,江南世家的反叛在大漢的火槍下被打的七零八落就是最好的例子。
現在,沈君高已經清楚,單單憑借著表層上的底氣,李藎忱恐怕還不會如此果斷的對世家出手,他更深層次上的底氣,應該就來自於陛下很清楚,自己能夠通過這些政策收攏到足夠多的民心。
工業在發展,商業在發展,大量的就業機會,大量的財富都在這其中。
百姓怎麽可能再願意墨守成規,老老實實的耕耘?
種地歸種地,但是在農閑之時,他們的心思自然而然就飄到工坊中去了。尤其是大量從南洋運來的勞力,讓大漢的百姓逐漸不再需要自己去耕作,把地交給這些勞力,然後自己去工坊之中賺取更多的錢,豈不是好的選擇?
“朕並無怪罪之意,先起來,你們兩個別嚇到別人了。”
兩個當朝重臣這樣來一下,大家不注意到才怪呢。
甚至李藎忱有理由懷疑,這兩個家夥就是故意的。
陳叔慎和沈君高這才訕笑著起來,好像反應過度了。尤其是沈君高不滿的瞪了陳叔慎一眼,你這個小輩,說話也把好分寸,害的某這個本來看戲的也跟著遭殃,要是陛下生氣了,老夫還得幫你開脫。
李藎忱則緩緩說道:“自從朕起兵於巴蜀,時至今日,對外征戰連綿未曾斷絕,於朕心中卻問心無愧。國家之穩定,社稷之安寧,自然不是說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周圍意欲挑釁大漢、威脅大漢之存在的,朕自當提劍滅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朕就是窮兵黷武之人,這些年朕所作所為,諸位愛卿也是看在眼裏,可有窮兵黷武而無視民生之處?大漢之百姓,不說比之兩漢繁盛時期,這個朕自愧弗如。但是比之南北兩朝罷兵休戰之時,應當也勝之。”
兩人更是賠笑。
這還不是因為您老人家這些年東征西討,在軍中的威望又無人能及,大家這不是自然而然的都快忘了您在別的方麵上取得的成就了麽?
算起來,李藎忱在恢複民生、促進經濟方麵,的確做的很多。
這個沒得黑。
更何況身為開國君主,東征西討本來就是必然的,難道還真的有人天真地以為太平盛世是求來的,是不招惹別人就能獲得的?
把周圍一圈都打服了,自然就是太平盛世。
而在國內,李藎忱已經很努力地在改善民生。
當然他所做的行為和曆朝曆代都有所不同。
曆朝曆代改善民生,用的是罷戰休兵,用的是減輕賦稅,從而與民喘息之機。
可是李藎忱卻是注重於發展工商,從而帶動就業,也直接提高百姓的生活質量,財富就在工坊的機械轟鳴聲中、就在商隊的馬蹄聲中一點一點的積攢出來。
百姓富裕,朝廷也富裕。
隻不過這在很多人看來多少有些歪門邪道的意思。
不好好地耕地,光想著工業和商業,這不是把老祖宗千百年留下來的傳統都丟到腦後麽?
可是陛下又很快用更讓人無奈的方式進行了回擊,他通過對外征服,引入大量的周邊荒蠻部落,分田分地,教化蠻夷,快速的將這些荒蠻部落轉變成大漢子民,用一種誰都沒有想到的辦法一下子增加了大漢的人口,讓很多已經荒蕪的地方煥發生機。
同時他設立農部,卻不好好的鼓勵農桑,而是在研究新的種植物種,可是偏偏還真的讓他們把水稻的產量給提高了。
在很多人看來,這些自然也都是旁門左道。
久而久之,大家的印象之中,陛下南征北戰,又通過各種旁門左道在讓大漢變得富足,可是這樣的富足到底不如“麵朝黃土、背朝天”老老實實的耕作、老老實實的發展上十年甚至幾十年來的讓人心安。
總歸是擔心空中樓閣的。
萬一這些水稻隻是現在種植的這一點有產量提升的能力呢?
萬一這工坊和商鋪倒閉了呢?
還不是什麽都沒有了。
隻有腳下踩著的土地,自己拋撒的汗水,才能證明自己在努力,才是讓民生恢複的好辦法。
以至於李藎忱所做的這些努力,在很多人,甚至是朝廷不少官員的眼中,都是不靠譜的,自然而然就被大家忽略。
這些人裏麵,也有沈君高,也有陳叔慎。
從小接受的世家係統化的教育讓他們自然而然會有這樣的想法。
沒有才應該讓李藎忱覺得奇怪呢。
可是現在李藎忱一說,沈君高他們也不得不承認,至少現在大家沒有真憑實據來反對陛下所做的這一切。
大漢,的確在對外征戰的同時,國內經濟民生一片大好。
兩岸百姓的呼聲就是最好的證明。
老百姓看不到那麽遠,他們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就是自己所能獲得真實地利益和好處。
太平、富裕還有無數讓生活便利的舉措和產品,的確讓他們過上了之前亂世之中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所以對於大漢的皇帝陛下,說“尊重”或許不太合適,應該用“敬愛”更貼切,甚至已經是“個人崇拜”的層次了,即使是沒有軍中那麽誇張,卻也差不了多少。
這也讓沈君高一時間感慨。
自從東漢末年亂世到現在三百年間,曆朝曆代得以立足,依靠的都是世家門閥。世家門閥支持皇帝坐在這個位置上號令天下,而皇帝就支持世家門閥占據一方,各自擁有自己的土地和臣民。
實際上真正代表皇帝統治下麵的,是世家。
百姓知有世家而不知有皇帝,但是真的有什麽不知道哪一層丟下來的苛捐雜稅落到頭上,挨罵的一般都是皇帝和朝廷。
因此皇帝有時候也很委屈。
憑什麽世家斂財我背鍋?
因此李藎忱很幹脆的借助南陳內部黨爭激化、世家實力被削弱的時機崛起,並且一舉***南世家,又借助北伐之勢頭,逼迫著北方一個又一個的世家乖乖俯首稱臣,接受大漢的安排,而不是他們去安排皇帝、安排大漢。
而李藎忱這樣做,表層上的底氣自然來自於他對軍隊的掌控,江南世家的反叛在大漢的火槍下被打的七零八落就是最好的例子。
現在,沈君高已經清楚,單單憑借著表層上的底氣,李藎忱恐怕還不會如此果斷的對世家出手,他更深層次上的底氣,應該就來自於陛下很清楚,自己能夠通過這些政策收攏到足夠多的民心。
工業在發展,商業在發展,大量的就業機會,大量的財富都在這其中。
百姓怎麽可能再願意墨守成規,老老實實的耕耘?
種地歸種地,但是在農閑之時,他們的心思自然而然就飄到工坊中去了。尤其是大量從南洋運來的勞力,讓大漢的百姓逐漸不再需要自己去耕作,把地交給這些勞力,然後自己去工坊之中賺取更多的錢,豈不是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