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有了領先於整個時代的工業體係的大漢,無論是皇帝本人還是文武,乃至於無數的百姓和將士,都有了更大的野心。


    這並不怪某個人,而是整個時代的驅動。


    工業的發展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需要更加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材料,需要更多的資本。


    常年的戰亂,本來就讓大漢本土州府的青壯年勞力不多,再加上大漢各軍每年都需要擴編、都需要招募更多的青年從軍,不然的話就沒有辦法對北周形成徹底的優勢。


    因此大漢境內的青壯年勞力自然就顯得彌足珍貴。


    李藎忱勸導女性走出家門,一來是為了提倡男女平等,二來就是為了用說起來殘忍一些,卻是事實的廉價女性勞動力來解放出更多的男性勞動力。


    這樣做可以解決現在大漢內部缺少青壯年勞力的問題,同時也能夠降低工業生產的成本,促進大漢工業的快速發展。


    曆史上歐美各國得以快速實現工業化,和國內明顯的女人做工、男人在外征戰有很大的關係。


    當然了,除了女性之外,大漢也需要更多更加廉價的勞動力,尤其是男性勞動力,畢竟女性依舊還是弱者,有很多力氣活不是女性能夠頂替男性完成的。


    所以這些年來有大量的奴隸進入大漢市場。這些奴隸當然不可能是本土漢人,若是官府知道了誰敢公開售賣漢人奴隸,那自然是饒不了的。奴隸的主要來源便是安南、南洋等地,換句話說,基本上都是被抓來的。


    抓奴隸的甚至不隻是商賈,背後還有漢軍的全力支持。甚至漢軍,比如海軍戰船,都會親自上陣。不然的話幾名商賈雇傭的那些打手,還真不一定是當地土著的對手。


    人家到底還是人多。


    不過這些地方的人多數瘦小,數量有保證,質量自然參差不齊,所以大漢現在需要更多、更高質量的奴隸來滿足日益增長的工業需求和農耕需求。


    除此之外,大漢還需要更多的錢財。


    沒有什麽比直接從海外獲取黃金和白銀更方便直接的了。就算找不到真金白銀,海外貿易所帶來的巨大利潤也同樣令人眼紅。


    貿易發展和開疆拓土,就是最好的選擇。


    曆史上南宋偏安一隅,卻依舊能夠憑借這海上絲綢之路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豪富。


    現在海上更沒有什麽人能夠和大漢形成競爭,尚且處於半開化的世界各地,對於來自於大漢的商品自然是趨之若鶩,他們不介意用珍貴的金銀珠寶去換取實際上很廉價的陶瓷、茶葉和絲綢,乃至於更多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產品。


    貿易逆差的形成使得大量的錢財源源不斷湧入大漢商賈的手中,再經過他們進入大漢的金融體係,甚至進入大漢的國庫。


    不要忘了,這些家夥能夠走出去,背後少不了大漢海軍的保駕護航,所以他們是要給朝廷繳納很大一筆稅款的。更何況就算是沒有稅款,他們也願意把這些錢交給朝廷,以換取朝廷在他們走向更廣闊的的天地上的支持,並且幫助朝廷穩固後方。


    大漢自家要是經濟崩潰了,那他們在外可就成了無根飄萍。


    所以他們支持朝廷,朝廷也支持他們,最終形成良性循環。


    不需要李藎忱勸說,整個社會的人都在傾向於開疆拓土。


    隻有打出去,才有更多的金銀財富,才有更多的勞動力。


    這已經是一種共識,一種資本、文化、工業快速發展下所有人輕而易舉達成的共識。


    即使是鮑興這種身在朝堂上的人,也期望著大漢的旗幟,能夠越過千山萬水,抵達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世界很大,這已經不是什麽秘密。


    但是華夏,依舊要成為世界的中心。


    李藎忱站起身,伸手在輿圖上比劃了一下,他所指的位置正是洛陽:“從這裏向西北,有西域,有蔥嶺,從這裏經過巴蜀向西南,過了南中便是天竺,而從巴蜀向西,群山之上還有吐蕃,越過群山還有大小勃律······”


    這些都是輿圖上沒有畫出來的地方,聽得鮑興一愣一愣。


    不過對於這些名字,他倒不算是完全陌生。


    大漢白袍這些年也不是吃幹飯的,雖然還不至於派出人手深入這些地方,但是無論是實地探查也好、道聽途說也罷,相關的資料總還是整理了不少。甚至對於一些距離比較近的地方,諸如安南,已經開始派人前往展開工作,白袍就曾經在大漢進入安南的時候立下汗馬功勞。


    身為大漢的秘書監,這些知識鮑興就算是沒有翻閱過,也有所耳聞。


    世界很大,現在他們所能看到的不過是冰山一角。這是白袍長期以來的工作帶給人們的認知,而在這之前,人們的認識裏,華夏九州之地幾乎就已經是世界的全部,東南西北這些荒蕪之地不管大小,都無法與華夏相比。


    有這樣的認知也不能說是華夏的列祖列宗們目光短淺,甚至他們能夠一代一代人打下這麽大的版圖,已經不能說是目光短淺了。隻不過華夏的疆域再往外不管是哪個方向,都將麵臨惡劣的氣候條件和地理條件,以古人的醫療手段和技術手段,這些氣候和地理條件是很難克服的,所以古人幾乎沒有辦法在這些地方建立起來有效的統治。


    李藎忱又何嚐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大漢的科技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之前,在大漢還不具備有良好的向外拓展並且建立穩固統治的能力之前,他不會貿然采取行動。剛才所說的那萬千土地,固然誘人,但是李藎忱依舊還保持著最基本的理智在。


    現在的大漢所需要的就是積攢資本、發展技術,周圍的南洋等地已經足夠大漢發揮了。


    做好眼前事,比眼饞遠在天邊的土地來的好。在李藎忱看來,盛唐在西域的擴張實在是太快了,導致盛唐很大一部分國力都傾斜到西北方向,國內地方和中央之間的矛盾激化,最終演變成了安史之亂,李藎忱可不相信單單憑借安祿山振臂一呼,就有那麽多人響應,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有眾多基層官員對於朝廷的政策已經有所不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傾南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然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然籇並收藏權傾南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