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朝堂上經過上一次北上,除了諸如吏部這樣的個別部門存在特殊情況之外,其餘的大多數部門都已經完成了一次人才的吸收和補充,因此缺口、尤其是中低層官員的缺口並不是很大,因此大多數的學生還是會被分配到地方。
一來現在李藎忱已經打算著手清理地方上的貪汙腐敗問題,正好可以給這些年輕人們騰位置;二來現在大漢麵臨著一個從整體上來看的青黃不接問題。
以顧野王為首的老臣們年事已高,實際上已經很難起到處理政務的作用,現在更多的其實是充當顧問,這也是為什麽都官尚書唐亦舜會站出來主持六部工作,在顧野王還有精力的時候,六部對顧野王馬首是瞻,唐亦舜這個都官尚書倒像是吃幹飯的,現在他雖然依舊是都官尚書,但是六部的統籌工作實際上算是第一次落在了他的手中。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門下省,裴猗也已經上了年紀,逐漸難以維持政務,現在主持門下省工作的實際上是通事館通事卿姚思廉,因為門下省主要就是通事館和邸報館這兩部門,因此作為門下省老大哥的通事館出麵主持工作也在情理之中。
顧野王也好、裴猗也罷,都是做好了急流勇退的準備的,甚至當初李藎忱南歸,顧野王就已經打算乞骸骨了,隻不過大漢年輕一輩還並沒有完全成長起來,所以李藎忱和顧野王等人也不可能放心,現在年輕一輩的雖然已經承擔起來了主要責任,但是老一輩的臣子們並未完全放手,而是暫時的進行監督。
而隨著之後唐亦舜、楊素等年輕一輩注定會將老一輩取而代之,他們空出來的位置也要有人填補上來,依次填補的話,地方官員的位置上肯定會有大量空缺,因此將這些年輕力盛的書院書生們填補到地方位置上,也是為了能夠讓他們在短暫的曆練後可以承擔起來更加重要的地方管理任務。
按照吏部擬定的名單,這些學生們多數將會成為地方知縣或者縣丞,而針對大漢現在的官員缺口,在縣級單位上短暫的曆練之後,他們必定還有機會直接晉升,尤其是他們頭頂上天子門生的招牌,將意味著他們的仕途上很少會有阻礙。
因此這些雖然不知道自己的未來,但是充滿鬥誌的年輕人們,正低聲議論著什麽,臉上帶著笑容。
“陛下駕到!”袁大舍的尖嗓子有些突兀。
“參見陛下!”工坊的校場上,人們紛紛行禮。
李藎忱揮手讓眾人平身,自己向著校場一側的點將台走去,那裏居高臨下,可以清楚地看到校場上的一切。
“臣,歐陽莫,參見陛下!”一個老人在兩名弟子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的走過來。
“歐陽大匠,快快平身!”李藎忱急忙伸手托住歐陽莫的手臂。
大漢從當初的巴東三郡之地走到今天,大匠歐陽莫自然是功不可沒,當初最早的南部郡工坊就是他的心血,大漢現在工部自尚書吳憑以降,基本上都是歐陽莫的學生。而當初讓敵人聞風喪膽的霹靂車,也是歐陽莫的傑作。
可以說正是有了歐陽莫,才有了大漢之後蓬勃發展的工業。
包括流水化生產等等,都有歐陽莫參與其中的身影。
尤其是等到後來入江南,李藎忱建立新的漢王朝,歐陽莫縱然眾望所歸,還是推辭掉了工部尚書的位置,讓自己的弟子吳憑擔任,而他自己則帶著學徒們周遊大漢各地,尋找建設工坊的合適地方,並且進行大量的地質研究,尋找可以用來冶煉的礦石,從東麵的兩淮到西麵的大西北,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正是因此,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歐陽莫和聖人已經沒有什麽區別。
李藎忱很能理解歐陽莫,顯然歐陽莫的心思並不在朝堂上,而在整個工業的發展和建設上,這樣的有誌之士從古至今也不在少數,對於這樣有著崇高理想的人,李藎忱隻有發自內心的尊重。
“來,你我共登台。”李藎忱親自攙扶著歐陽莫。
歐陽莫急忙說道:“老臣已然無官一身輕,是一介布衣,如何能夠當得起陛下如此?”
李藎忱笑道:“大匠此言差矣,有人雖然為官,但是卻多為偷奸耍滑之事,欺男霸女、無惡不作,而有的人雖然不為官,但是一腔熱血、心懷天下,對於前者,縱是朝廷命官,朕斬之而不皺眉,對於後者,哪怕一介布衣,朕伺候膳食亦不避諱。”
歐陽莫伸手從弟子手中接過來拐杖,恭謹說道:“臣非不可走,請陛下先行,臣隨後。”
李藎忱卻並沒有直接答應,而是伸手接過來歐陽莫的拐杖。
這絕對算不上一根華麗漂亮的拐杖,甚至應該說破舊。拐杖的上半部分已經被打磨的光滑,而下端沾滿了泥濘,有不少劃痕,可以想象拐杖的主人曾經經曆了怎樣的風霜。
李藎忱伸手輕輕撫摸著拐杖,沉聲說道:“此拐杖今日之後請大匠留與朕,朕打算將此拐杖放在禦書房上,時時不忘大匠為大漢之振興而付出的努力,並以此激勵眾臣。此拐杖,朕以禦賜拐杖換之。”
歐陽莫怔了一下,聲音都有些顫抖:“臣,謝陛下!”
對於一個工匠來說,能夠得到李藎忱如此肯定,已經是老天給予的恩賜了。畢竟在這個時代,工匠雖然算得上子承父業的鐵飯碗,但是社會地位絕對不算高,士農工商,工匠的地位在社會上已經是第三等,現在雖然隨著朝廷重視工商發展,工匠的社會地位有所提升,但是社會上的思想看法絕對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轉變過來的。
因此李藎忱這樣的舉動,讓歐陽莫很是感動。
他這一生的付出,總算是沒有白費。
“大匠,且共登台!”李藎忱笑著伸手扶住歐陽莫,兩人一起走上點將台。
今天李藎忱來到這裏,並不僅僅是為了見遠道歸來的歐陽莫一下,還是因為工部有一個重要的發明要在今天誕生。
所有的工匠和書院的學生都被邀請過來觀禮。
“臣參見陛下!”工部尚書吳憑快步走過來,他的衣服上還有些濕乎乎的,沾著晨露。
一來現在李藎忱已經打算著手清理地方上的貪汙腐敗問題,正好可以給這些年輕人們騰位置;二來現在大漢麵臨著一個從整體上來看的青黃不接問題。
以顧野王為首的老臣們年事已高,實際上已經很難起到處理政務的作用,現在更多的其實是充當顧問,這也是為什麽都官尚書唐亦舜會站出來主持六部工作,在顧野王還有精力的時候,六部對顧野王馬首是瞻,唐亦舜這個都官尚書倒像是吃幹飯的,現在他雖然依舊是都官尚書,但是六部的統籌工作實際上算是第一次落在了他的手中。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門下省,裴猗也已經上了年紀,逐漸難以維持政務,現在主持門下省工作的實際上是通事館通事卿姚思廉,因為門下省主要就是通事館和邸報館這兩部門,因此作為門下省老大哥的通事館出麵主持工作也在情理之中。
顧野王也好、裴猗也罷,都是做好了急流勇退的準備的,甚至當初李藎忱南歸,顧野王就已經打算乞骸骨了,隻不過大漢年輕一輩還並沒有完全成長起來,所以李藎忱和顧野王等人也不可能放心,現在年輕一輩的雖然已經承擔起來了主要責任,但是老一輩的臣子們並未完全放手,而是暫時的進行監督。
而隨著之後唐亦舜、楊素等年輕一輩注定會將老一輩取而代之,他們空出來的位置也要有人填補上來,依次填補的話,地方官員的位置上肯定會有大量空缺,因此將這些年輕力盛的書院書生們填補到地方位置上,也是為了能夠讓他們在短暫的曆練後可以承擔起來更加重要的地方管理任務。
按照吏部擬定的名單,這些學生們多數將會成為地方知縣或者縣丞,而針對大漢現在的官員缺口,在縣級單位上短暫的曆練之後,他們必定還有機會直接晉升,尤其是他們頭頂上天子門生的招牌,將意味著他們的仕途上很少會有阻礙。
因此這些雖然不知道自己的未來,但是充滿鬥誌的年輕人們,正低聲議論著什麽,臉上帶著笑容。
“陛下駕到!”袁大舍的尖嗓子有些突兀。
“參見陛下!”工坊的校場上,人們紛紛行禮。
李藎忱揮手讓眾人平身,自己向著校場一側的點將台走去,那裏居高臨下,可以清楚地看到校場上的一切。
“臣,歐陽莫,參見陛下!”一個老人在兩名弟子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的走過來。
“歐陽大匠,快快平身!”李藎忱急忙伸手托住歐陽莫的手臂。
大漢從當初的巴東三郡之地走到今天,大匠歐陽莫自然是功不可沒,當初最早的南部郡工坊就是他的心血,大漢現在工部自尚書吳憑以降,基本上都是歐陽莫的學生。而當初讓敵人聞風喪膽的霹靂車,也是歐陽莫的傑作。
可以說正是有了歐陽莫,才有了大漢之後蓬勃發展的工業。
包括流水化生產等等,都有歐陽莫參與其中的身影。
尤其是等到後來入江南,李藎忱建立新的漢王朝,歐陽莫縱然眾望所歸,還是推辭掉了工部尚書的位置,讓自己的弟子吳憑擔任,而他自己則帶著學徒們周遊大漢各地,尋找建設工坊的合適地方,並且進行大量的地質研究,尋找可以用來冶煉的礦石,從東麵的兩淮到西麵的大西北,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正是因此,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歐陽莫和聖人已經沒有什麽區別。
李藎忱很能理解歐陽莫,顯然歐陽莫的心思並不在朝堂上,而在整個工業的發展和建設上,這樣的有誌之士從古至今也不在少數,對於這樣有著崇高理想的人,李藎忱隻有發自內心的尊重。
“來,你我共登台。”李藎忱親自攙扶著歐陽莫。
歐陽莫急忙說道:“老臣已然無官一身輕,是一介布衣,如何能夠當得起陛下如此?”
李藎忱笑道:“大匠此言差矣,有人雖然為官,但是卻多為偷奸耍滑之事,欺男霸女、無惡不作,而有的人雖然不為官,但是一腔熱血、心懷天下,對於前者,縱是朝廷命官,朕斬之而不皺眉,對於後者,哪怕一介布衣,朕伺候膳食亦不避諱。”
歐陽莫伸手從弟子手中接過來拐杖,恭謹說道:“臣非不可走,請陛下先行,臣隨後。”
李藎忱卻並沒有直接答應,而是伸手接過來歐陽莫的拐杖。
這絕對算不上一根華麗漂亮的拐杖,甚至應該說破舊。拐杖的上半部分已經被打磨的光滑,而下端沾滿了泥濘,有不少劃痕,可以想象拐杖的主人曾經經曆了怎樣的風霜。
李藎忱伸手輕輕撫摸著拐杖,沉聲說道:“此拐杖今日之後請大匠留與朕,朕打算將此拐杖放在禦書房上,時時不忘大匠為大漢之振興而付出的努力,並以此激勵眾臣。此拐杖,朕以禦賜拐杖換之。”
歐陽莫怔了一下,聲音都有些顫抖:“臣,謝陛下!”
對於一個工匠來說,能夠得到李藎忱如此肯定,已經是老天給予的恩賜了。畢竟在這個時代,工匠雖然算得上子承父業的鐵飯碗,但是社會地位絕對不算高,士農工商,工匠的地位在社會上已經是第三等,現在雖然隨著朝廷重視工商發展,工匠的社會地位有所提升,但是社會上的思想看法絕對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轉變過來的。
因此李藎忱這樣的舉動,讓歐陽莫很是感動。
他這一生的付出,總算是沒有白費。
“大匠,且共登台!”李藎忱笑著伸手扶住歐陽莫,兩人一起走上點將台。
今天李藎忱來到這裏,並不僅僅是為了見遠道歸來的歐陽莫一下,還是因為工部有一個重要的發明要在今天誕生。
所有的工匠和書院的學生都被邀請過來觀禮。
“臣參見陛下!”工部尚書吳憑快步走過來,他的衣服上還有些濕乎乎的,沾著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