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看著自己的女兒,也是一時無語。
這小丫頭倒是機靈,不過更讓他欣慰的,還是李藎忱對女兒的寵愛,顯然李藎忱和楊妙也不像是皇帝和他的妃嬪們那麽相處,皇帝威風凜凜、妃嬪畢恭畢敬,兩個人站在一起更像是一對恩愛的小夫妻。
這就足夠讓楊堅這個做父親的欣慰了。沒有什麽比女兒的幸福還能讓現在的他高興的了。
抿了一口茶,楊堅咂了咂嘴:“好茶,先苦後甜,又有之前餘從未感受到的醇厚在其中,沒想到江南的清茶之中竟還有這樣的風味。”
“爹爹不知道了吧,”楊妙翹起一根手指搖了搖,笑嘻嘻的說道,“這不是江南的茶,而是南中的茶。”
“南中?”楊堅眉毛一挑。
對於出生於山東、生長於關中的他來說,南中的確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地理概念。
甚至對於絕大多數的北方人來說,南中都是存在於曆史書中的荒蠻之地,大多數人對南中的印象依舊停留在諸葛亮南下征討孟獲上,而那已經是三百多年前的事情了。
三百年,足夠讓世界天翻地覆。
隨著南北朝的亂世歸根結底是因為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下,而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下是因為寒冷的天氣。小冰河期從北向南一直影響到整個華夏大地的南方,南中原本是荒蠻之地,和南中一樣的還有嶺南,但是正是因為氣溫的降低,導致瘴氣逐漸退入山林,大片的土地終於可以得到開發利用。
陳霸先能夠起家,就是因為充分的利用了嶺南的土地。
但是南中那邊,卻遲遲沒有得到發展,這主要還是中原的王朝都忙於應對戰亂,北周雖然曾經一度拿下巴蜀,但是卻並沒有繼續向南走,再加上山脈阻隔,這自然而然也就導致南中和巴蜀以及整個華夏分隔開來。
曆史上到了唐代,南中洱海附近的南詔崛起,最終統一南中地區,成為獨立於中央政權之外的南方小國,而南詔的主體就是烏蠻人。南詔的出現得賴於唐朝的支持,但是最後唐朝和南詔之間還是爆發了三次大戰,雙方損失慘重,並且便宜了吐蕃人和漢人權臣鄭買嗣。
現在李藎忱並不打算再給南詔崛起的機會,奉命入南中的杜齊現在軟硬兼施,最終建立起來以烏蠻人為主導、漢人和巴人為輔助的大漢南中行政體製。這行政體製和大漢內部的行政體製別無二樣,隻不過在地方主官上更多的以本地的烏蠻人為主。
不過李藎忱需要的是一個完全聽從於中央命令的南中,這也是為了以後應對注定會在吐穀渾消亡之後崛起的吐蕃,曆史上唐朝就是因為一直和南詔分分合合難以達成一致,導致在麵對吐蕃的時候隻能選擇極其有限的進攻方向,後世同樣占據重要位置的滇藏、川藏等路線自然就無從考慮。
可以說李藎忱現在做的主要還是未雨綢繆。
未雨綢繆也不是說說而已。
大漢現在不僅僅是在行政政策上全麵拉動南中向江南和巴蜀靠攏,同時在經濟和教育上也大力扶持。對於商部和工部來說,南中就像是一片從未開發的處(和諧)女地,商部期望能夠運出南中的貨物,這些華夏人從未見過的當地工藝製品和諸如普洱茶茶磚這種稀罕物品,肯定就和蜀錦一樣價格不菲,成為中上層人士賞玩和欣賞的東西。
同時把中原和江南以及巴蜀的貨物運進去,也可以迅速搶占南中空白的市場。
而且商部也並不是一點兒野心也沒有,大漢的商人已經在李藎忱的鼓勵下變得越來越有勇氣、越來越想要向更遠的地方前進,而越過南中之後的那一片土地,正是他們心向往之的。
現在從嶺南繼續向南有林邑國作為阻攔,大漢短期內雖然有對林邑國動兵的意思,但是等到拿下林邑再建立起來完善的統治,那就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了,因此從嶺南直接南下的路線自然也就不太現實,而大漢現在的造船技術還不足以打造出來足夠強大的海船,直接走海路也顯得不太現實。
因此南中這一片已經掌握在大漢手中的土地,似乎是一個不錯的出發點。當然了李藎忱並不知道,在自己的推動下,曆史上到了唐宋時期才有雛形、到了明清時期才達到鼎盛的茶馬古道,現在就已經列入了大漢商部針對南中製定的戰略之中。
而工部自然也不用說,南中豐富的礦產已經足以讓工部為之瘋狂。
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自然而然就會極大地帶動南中經濟的發展,同時極大的加強南中和中原之間的聯係,讓南中再也不可能脫離開中原獨立發展。
當然隻是經濟還不夠,大漢的南中書院已經快要落成。
南中書院是成都書院和嶽麓書院共同援建的項目,將由兩個書院共同抽調師生進入南中,沒錯,是學院的老師和優秀的學生共同承擔組建南中書院的重任。
這在大漢曆史上也是首次,雖然主要還是因為大漢尚且還缺少能夠教書育人的老師,所以隻能拉著學生去湊數,但是大漢掌握南中的決心已經展露無遺。
而且教化蠻夷,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情,再加上有朝廷豐厚的獎勵在背後,對於那些想要在之後繼續投身教育事業的人來說,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甚至“到南中去,到蠻夷之地去!”都已經成為大漢幾個書院之中處處可聞的口號。
亂世,本來就是一個熱血的年代。
征服一片土地,教化一方百姓,更是一個令人熱血的事情。
對於這些想要在亂世之中闖出來名堂的人們來說,南中正是他們拋灑熱血的地方。
大漢現在正在通過經濟和文化兩條鎖鏈牢牢地綁住南中,而同時被綁住、被牽動的,其實又不僅僅是南中。
李藎忱通過開發南中,實際上就是要加強百姓、尤其是年輕一輩對於土地、對於遠方以及對於家國的認同感。
他永遠不會忘記,自己在另外一個時空之中看到的那些清末民國的老照片,絕大多數的鄉間百姓,都是灰頭土臉,都是弓著腰畢恭畢敬,或者幹脆蹲在那裏皺著眉、露出不知道是哭還是笑的神情。
這小丫頭倒是機靈,不過更讓他欣慰的,還是李藎忱對女兒的寵愛,顯然李藎忱和楊妙也不像是皇帝和他的妃嬪們那麽相處,皇帝威風凜凜、妃嬪畢恭畢敬,兩個人站在一起更像是一對恩愛的小夫妻。
這就足夠讓楊堅這個做父親的欣慰了。沒有什麽比女兒的幸福還能讓現在的他高興的了。
抿了一口茶,楊堅咂了咂嘴:“好茶,先苦後甜,又有之前餘從未感受到的醇厚在其中,沒想到江南的清茶之中竟還有這樣的風味。”
“爹爹不知道了吧,”楊妙翹起一根手指搖了搖,笑嘻嘻的說道,“這不是江南的茶,而是南中的茶。”
“南中?”楊堅眉毛一挑。
對於出生於山東、生長於關中的他來說,南中的確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地理概念。
甚至對於絕大多數的北方人來說,南中都是存在於曆史書中的荒蠻之地,大多數人對南中的印象依舊停留在諸葛亮南下征討孟獲上,而那已經是三百多年前的事情了。
三百年,足夠讓世界天翻地覆。
隨著南北朝的亂世歸根結底是因為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下,而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下是因為寒冷的天氣。小冰河期從北向南一直影響到整個華夏大地的南方,南中原本是荒蠻之地,和南中一樣的還有嶺南,但是正是因為氣溫的降低,導致瘴氣逐漸退入山林,大片的土地終於可以得到開發利用。
陳霸先能夠起家,就是因為充分的利用了嶺南的土地。
但是南中那邊,卻遲遲沒有得到發展,這主要還是中原的王朝都忙於應對戰亂,北周雖然曾經一度拿下巴蜀,但是卻並沒有繼續向南走,再加上山脈阻隔,這自然而然也就導致南中和巴蜀以及整個華夏分隔開來。
曆史上到了唐代,南中洱海附近的南詔崛起,最終統一南中地區,成為獨立於中央政權之外的南方小國,而南詔的主體就是烏蠻人。南詔的出現得賴於唐朝的支持,但是最後唐朝和南詔之間還是爆發了三次大戰,雙方損失慘重,並且便宜了吐蕃人和漢人權臣鄭買嗣。
現在李藎忱並不打算再給南詔崛起的機會,奉命入南中的杜齊現在軟硬兼施,最終建立起來以烏蠻人為主導、漢人和巴人為輔助的大漢南中行政體製。這行政體製和大漢內部的行政體製別無二樣,隻不過在地方主官上更多的以本地的烏蠻人為主。
不過李藎忱需要的是一個完全聽從於中央命令的南中,這也是為了以後應對注定會在吐穀渾消亡之後崛起的吐蕃,曆史上唐朝就是因為一直和南詔分分合合難以達成一致,導致在麵對吐蕃的時候隻能選擇極其有限的進攻方向,後世同樣占據重要位置的滇藏、川藏等路線自然就無從考慮。
可以說李藎忱現在做的主要還是未雨綢繆。
未雨綢繆也不是說說而已。
大漢現在不僅僅是在行政政策上全麵拉動南中向江南和巴蜀靠攏,同時在經濟和教育上也大力扶持。對於商部和工部來說,南中就像是一片從未開發的處(和諧)女地,商部期望能夠運出南中的貨物,這些華夏人從未見過的當地工藝製品和諸如普洱茶茶磚這種稀罕物品,肯定就和蜀錦一樣價格不菲,成為中上層人士賞玩和欣賞的東西。
同時把中原和江南以及巴蜀的貨物運進去,也可以迅速搶占南中空白的市場。
而且商部也並不是一點兒野心也沒有,大漢的商人已經在李藎忱的鼓勵下變得越來越有勇氣、越來越想要向更遠的地方前進,而越過南中之後的那一片土地,正是他們心向往之的。
現在從嶺南繼續向南有林邑國作為阻攔,大漢短期內雖然有對林邑國動兵的意思,但是等到拿下林邑再建立起來完善的統治,那就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了,因此從嶺南直接南下的路線自然也就不太現實,而大漢現在的造船技術還不足以打造出來足夠強大的海船,直接走海路也顯得不太現實。
因此南中這一片已經掌握在大漢手中的土地,似乎是一個不錯的出發點。當然了李藎忱並不知道,在自己的推動下,曆史上到了唐宋時期才有雛形、到了明清時期才達到鼎盛的茶馬古道,現在就已經列入了大漢商部針對南中製定的戰略之中。
而工部自然也不用說,南中豐富的礦產已經足以讓工部為之瘋狂。
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自然而然就會極大地帶動南中經濟的發展,同時極大的加強南中和中原之間的聯係,讓南中再也不可能脫離開中原獨立發展。
當然隻是經濟還不夠,大漢的南中書院已經快要落成。
南中書院是成都書院和嶽麓書院共同援建的項目,將由兩個書院共同抽調師生進入南中,沒錯,是學院的老師和優秀的學生共同承擔組建南中書院的重任。
這在大漢曆史上也是首次,雖然主要還是因為大漢尚且還缺少能夠教書育人的老師,所以隻能拉著學生去湊數,但是大漢掌握南中的決心已經展露無遺。
而且教化蠻夷,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情,再加上有朝廷豐厚的獎勵在背後,對於那些想要在之後繼續投身教育事業的人來說,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甚至“到南中去,到蠻夷之地去!”都已經成為大漢幾個書院之中處處可聞的口號。
亂世,本來就是一個熱血的年代。
征服一片土地,教化一方百姓,更是一個令人熱血的事情。
對於這些想要在亂世之中闖出來名堂的人們來說,南中正是他們拋灑熱血的地方。
大漢現在正在通過經濟和文化兩條鎖鏈牢牢地綁住南中,而同時被綁住、被牽動的,其實又不僅僅是南中。
李藎忱通過開發南中,實際上就是要加強百姓、尤其是年輕一輩對於土地、對於遠方以及對於家國的認同感。
他永遠不會忘記,自己在另外一個時空之中看到的那些清末民國的老照片,絕大多數的鄉間百姓,都是灰頭土臉,都是弓著腰畢恭畢敬,或者幹脆蹲在那裏皺著眉、露出不知道是哭還是笑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