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龍的努力終於換來了一個好的結果。
寧遠兵變,是由於朝廷欠餉八十萬兩導致的。既然朝廷能給寧遠銀子,那為什麽不能給皮島銀子?皮島的兵,也是朝廷的兵,一年到頭人吃馬喂,花銷也不少。
所以,毛文龍以寧遠為標準,也管朝廷要銀八十萬兩。
其實毛文龍根本沒想過,朝廷會聽他的話,給足這八十萬兩,況且他也不缺這錢。他這麽要,完全是因為,會哭的孩子有奶喝。
沒想到,朝廷這次卻一反常態,把銀子給足了。
朝廷不光給了毛文龍八十萬兩,也把寧遠差的六十萬兩,給補上了。
裏裏外外一百四十萬兩。
毛文龍心想,看來,朝廷管四大鴻之一的鴻和借貸,很順利,閣老周道登,終於辦了件事。
什麽叫終於辦了件事?難道平時周道登,身為閣老,什麽事都不辦嗎?
正是。
周道登,宋理學的鼻祖周敦頤的後裔,枚卜之後憑著運氣入閣,成為了閣老,並且因為年紀大,排在了第一位。排在第一位的閣老,就是首輔。
首輔在明朝是個什麽概念?就是內閣,也就是東閣的首席大學士,實際意義上的宰相。
內閣首輔的主要職責,除了主持內閣大政,還掌握各位大臣題本和奏本的票擬權,以皇帝的口吻組織內閣進行批閱,最終再送到皇帝那裏批朱定奪。
說白了,內閣處理事務,皇帝蓋章。
內閣首輔,管著所有的內閣成員,不是宰相是什麽?
可是,這個周道登卻是一個糊塗蛋、無可無不可的中庸之人。他唯一的在朝成績就是,寧遠兵變發生後,說了一句:“饑軍思變,還望皇上慷慨解囊,救邊疆於危急!”
這種廢話,用他說?誰不知道?
他上任後,嚴格遵從“三從一大”的原則。
“三從一大”是當代我國的體育工作者,在實踐中得出的訓練原則,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堅持大運動量訓練。而周道登的“三從一大”卻是,從不主動上疏奏事,從不流露任何態度,也從不發表任何意見,大體上得過且過。
《明史·周道登傳》記載:“道登無學術,奏對鄙淺,傳以為笑。”
曆史的一筆,寫盡了多少人間荒唐。
枚卜之後,周道登第一次覲見崇禎帝,就充分展現了什麽叫廢話文學。他一口氣提出了三個建議,一曰守祖製,二曰秉虛公,三曰責實效。
翻譯過來就是,要孝順、公平、辦事有效率。
這用他說?這三個建議,看上去很對,挑不出任何毛病,但仔細想想,好像又少了點什麽。少什麽呢?就是怎麽樣守祖製,怎麽才能秉虛公,如何責實效。
他沒說,崇禎帝也沒問。這麽一個儀觀甚偉的老帥哥,隻要站在朝堂上,就讓人賞心悅目,至於他說了什麽,不重要。
所以,這個周道登鬧了很多笑話。
一次上朝,崇禎帝正和滿朝文武討論國事,突然周道登腦子裏不知想到了什麽,走了神,笑出聲來。
崇禎帝不解,問他,為何發笑?
周道登一時語塞,不回答,亦不解釋,像根旗杆似的杵在那,一動不動、玉樹臨風。崇禎帝沒辦法,知道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也就沒再追究。
還有一次,崇禎帝經筵之時,問周道登,宰相須用讀書人,當作何解?
本身就是宰相的周道登,卻想了半天,答道,容臣等到閣中查明後,再回奏皇上。
自己選的人,就要自己承擔,崇禎帝,隻好一笑了之。
但即使這樣,崇禎帝也一直相信,這個周道登其實是大智若愚,隻不過是平時不拘小節罷了,總體上還是一個老成持重的人。
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明代思想家李贄的自題聯語。崇禎帝用它來形容周道登。
諸葛,就是諸葛亮。呂端,宋朝太宗時宰相。
《宋史·呂端傳》:“太宗欲相端。或曰:‘端為人糊塗。’太宗曰:‘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決意相之。”
朝廷管鴻和借貸,很順利?這隻不過是毛文龍自己認為的而已。他在朝中的代理人錢龍錫也不知道內情,隻是跟毛文龍說過,崇禎帝讓周道登代表朝廷,管鴻和借貸,以解國庫空虛之急。
順利不順利,得看怎麽說了。如果從借貸的結果來看,是順利的,畢竟一百四十萬兩銀子到手了嘛。可是如果從付出的代價來看,似乎在借貸契約上,存在著很大的隱患。
周道登因為他的糊塗,給崇禎帝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捅了一個婁子。這個婁子還不小,可以稱之“摩天大婁”。
周道登和鴻和談判簽契約的地點,選在了紫禁城午門內靠東一側,一排極其簡陋的平房內。沒錯,就是內閣的所在地。
選在內閣,有兩個用意,第一,表示朝廷對這次借貸的重視和對鴻和的尊重;第二,朝廷也是給自己留了臉,沒有低三下四上門,而是把鴻和的人叫到了內閣,彰顯朝廷氣度。
內閣的條件極其簡陋,白天都得點蠟燭,又陰暗,周道登年歲又大,胡中官是個太監,雖然代表著皇上,但也僅僅是行使監督權而已,既如此,這就給了鴻和做手腳的空間了。
自古無奸不商,此話不假。
借著陰暗的火光,鴻和的人,和周道登代表的朝廷,很快便簽了契約,一式二份,並分別蓋上了玉璽和鴻和的鈐印。
在簽署契約之前,鴻和的人請周道登和胡中官去護國寺西口路東的柳泉居,胡吃海塞了一頓。
這份契約是周道登在微醉狀態下簽的,胡中官也是在微醉狀態下監督的,兩個酒囊飯袋,看都沒看上邊寫了什麽,就蓋上了崇禎帝給他們的玉璽。
反正之前都是談好的,就是簽個字畫個押的事。周道登大筆一揮,用很帥的柳體字,一蹴而就地簽上了自己的官職和姓名。
齊活!
真開心,事就這麽簡簡單單辦成了。
出了內閣,送走了鴻和的人後,周道登和胡中官二人並未馬上去平台覲見崇禎帝。畢竟在和鴻和簽署契約之前他二人都喝了酒,此刻,身上的酒氣還未散去。
於是,為了散掉身上的酒氣,二人決定,不如在金水橋畔吹吹風。
一個生動而有趣的畫麵出現了。當朝首輔和一名太監,像兩條哈巴狗一樣,沿著內金水河畔跑來跑去。
宮中的侍衛看到此情此景,見是當朝首輔周道登,帶著一名太監,故而也就假裝視而不見了。
周道登嘛,大家對他的事跡都有所耳聞,做出此等怪事來,不奇怪。跑就跑吧,跑累了自然也就停下來了,茶餘飯後,又多一談資。
二人跑了有三五圈後,便氣喘籲籲地停了下來,這身上的酒氣,借著秋風也全部散去了。
這時候,周道登酒也醒了,才想到,萬一崇禎帝問起契約內容怎麽辦?該如何作答?於是,他急忙打開契約,決定好好看上一看。
好巧不巧,周道登剛打開契約,隻見有一小紙片,隨著吹來的秋風,晃晃蕩蕩地從契約裏飄了出來。
這小紙片,為何物啊?
寧遠兵變,是由於朝廷欠餉八十萬兩導致的。既然朝廷能給寧遠銀子,那為什麽不能給皮島銀子?皮島的兵,也是朝廷的兵,一年到頭人吃馬喂,花銷也不少。
所以,毛文龍以寧遠為標準,也管朝廷要銀八十萬兩。
其實毛文龍根本沒想過,朝廷會聽他的話,給足這八十萬兩,況且他也不缺這錢。他這麽要,完全是因為,會哭的孩子有奶喝。
沒想到,朝廷這次卻一反常態,把銀子給足了。
朝廷不光給了毛文龍八十萬兩,也把寧遠差的六十萬兩,給補上了。
裏裏外外一百四十萬兩。
毛文龍心想,看來,朝廷管四大鴻之一的鴻和借貸,很順利,閣老周道登,終於辦了件事。
什麽叫終於辦了件事?難道平時周道登,身為閣老,什麽事都不辦嗎?
正是。
周道登,宋理學的鼻祖周敦頤的後裔,枚卜之後憑著運氣入閣,成為了閣老,並且因為年紀大,排在了第一位。排在第一位的閣老,就是首輔。
首輔在明朝是個什麽概念?就是內閣,也就是東閣的首席大學士,實際意義上的宰相。
內閣首輔的主要職責,除了主持內閣大政,還掌握各位大臣題本和奏本的票擬權,以皇帝的口吻組織內閣進行批閱,最終再送到皇帝那裏批朱定奪。
說白了,內閣處理事務,皇帝蓋章。
內閣首輔,管著所有的內閣成員,不是宰相是什麽?
可是,這個周道登卻是一個糊塗蛋、無可無不可的中庸之人。他唯一的在朝成績就是,寧遠兵變發生後,說了一句:“饑軍思變,還望皇上慷慨解囊,救邊疆於危急!”
這種廢話,用他說?誰不知道?
他上任後,嚴格遵從“三從一大”的原則。
“三從一大”是當代我國的體育工作者,在實踐中得出的訓練原則,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堅持大運動量訓練。而周道登的“三從一大”卻是,從不主動上疏奏事,從不流露任何態度,也從不發表任何意見,大體上得過且過。
《明史·周道登傳》記載:“道登無學術,奏對鄙淺,傳以為笑。”
曆史的一筆,寫盡了多少人間荒唐。
枚卜之後,周道登第一次覲見崇禎帝,就充分展現了什麽叫廢話文學。他一口氣提出了三個建議,一曰守祖製,二曰秉虛公,三曰責實效。
翻譯過來就是,要孝順、公平、辦事有效率。
這用他說?這三個建議,看上去很對,挑不出任何毛病,但仔細想想,好像又少了點什麽。少什麽呢?就是怎麽樣守祖製,怎麽才能秉虛公,如何責實效。
他沒說,崇禎帝也沒問。這麽一個儀觀甚偉的老帥哥,隻要站在朝堂上,就讓人賞心悅目,至於他說了什麽,不重要。
所以,這個周道登鬧了很多笑話。
一次上朝,崇禎帝正和滿朝文武討論國事,突然周道登腦子裏不知想到了什麽,走了神,笑出聲來。
崇禎帝不解,問他,為何發笑?
周道登一時語塞,不回答,亦不解釋,像根旗杆似的杵在那,一動不動、玉樹臨風。崇禎帝沒辦法,知道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也就沒再追究。
還有一次,崇禎帝經筵之時,問周道登,宰相須用讀書人,當作何解?
本身就是宰相的周道登,卻想了半天,答道,容臣等到閣中查明後,再回奏皇上。
自己選的人,就要自己承擔,崇禎帝,隻好一笑了之。
但即使這樣,崇禎帝也一直相信,這個周道登其實是大智若愚,隻不過是平時不拘小節罷了,總體上還是一個老成持重的人。
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明代思想家李贄的自題聯語。崇禎帝用它來形容周道登。
諸葛,就是諸葛亮。呂端,宋朝太宗時宰相。
《宋史·呂端傳》:“太宗欲相端。或曰:‘端為人糊塗。’太宗曰:‘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決意相之。”
朝廷管鴻和借貸,很順利?這隻不過是毛文龍自己認為的而已。他在朝中的代理人錢龍錫也不知道內情,隻是跟毛文龍說過,崇禎帝讓周道登代表朝廷,管鴻和借貸,以解國庫空虛之急。
順利不順利,得看怎麽說了。如果從借貸的結果來看,是順利的,畢竟一百四十萬兩銀子到手了嘛。可是如果從付出的代價來看,似乎在借貸契約上,存在著很大的隱患。
周道登因為他的糊塗,給崇禎帝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捅了一個婁子。這個婁子還不小,可以稱之“摩天大婁”。
周道登和鴻和談判簽契約的地點,選在了紫禁城午門內靠東一側,一排極其簡陋的平房內。沒錯,就是內閣的所在地。
選在內閣,有兩個用意,第一,表示朝廷對這次借貸的重視和對鴻和的尊重;第二,朝廷也是給自己留了臉,沒有低三下四上門,而是把鴻和的人叫到了內閣,彰顯朝廷氣度。
內閣的條件極其簡陋,白天都得點蠟燭,又陰暗,周道登年歲又大,胡中官是個太監,雖然代表著皇上,但也僅僅是行使監督權而已,既如此,這就給了鴻和做手腳的空間了。
自古無奸不商,此話不假。
借著陰暗的火光,鴻和的人,和周道登代表的朝廷,很快便簽了契約,一式二份,並分別蓋上了玉璽和鴻和的鈐印。
在簽署契約之前,鴻和的人請周道登和胡中官去護國寺西口路東的柳泉居,胡吃海塞了一頓。
這份契約是周道登在微醉狀態下簽的,胡中官也是在微醉狀態下監督的,兩個酒囊飯袋,看都沒看上邊寫了什麽,就蓋上了崇禎帝給他們的玉璽。
反正之前都是談好的,就是簽個字畫個押的事。周道登大筆一揮,用很帥的柳體字,一蹴而就地簽上了自己的官職和姓名。
齊活!
真開心,事就這麽簡簡單單辦成了。
出了內閣,送走了鴻和的人後,周道登和胡中官二人並未馬上去平台覲見崇禎帝。畢竟在和鴻和簽署契約之前他二人都喝了酒,此刻,身上的酒氣還未散去。
於是,為了散掉身上的酒氣,二人決定,不如在金水橋畔吹吹風。
一個生動而有趣的畫麵出現了。當朝首輔和一名太監,像兩條哈巴狗一樣,沿著內金水河畔跑來跑去。
宮中的侍衛看到此情此景,見是當朝首輔周道登,帶著一名太監,故而也就假裝視而不見了。
周道登嘛,大家對他的事跡都有所耳聞,做出此等怪事來,不奇怪。跑就跑吧,跑累了自然也就停下來了,茶餘飯後,又多一談資。
二人跑了有三五圈後,便氣喘籲籲地停了下來,這身上的酒氣,借著秋風也全部散去了。
這時候,周道登酒也醒了,才想到,萬一崇禎帝問起契約內容怎麽辦?該如何作答?於是,他急忙打開契約,決定好好看上一看。
好巧不巧,周道登剛打開契約,隻見有一小紙片,隨著吹來的秋風,晃晃蕩蕩地從契約裏飄了出來。
這小紙片,為何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