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之而無不及?”張獻忠重複道,“就算以後我有了權力,殺人盈野,跟你白七爺比,也是略遜一籌。”
白無常謝必安沒有回答,隻是意味深長地看著張獻忠,笑了笑。
“謝必安,我老張今天來,規勸你隻是一方麵,既然你不聽,那就好自為之吧。除了這個,我老張還有一件事,這件事可是需要你幫忙的。”
“幫忙談不上,你知道,我欠你張獻忠一個人情。”白無常謝必安說道,“說吧,什麽事?”
“我要借銀子。”張獻忠是個爽快人。
“是借?還是要?”白無常謝必安咬文嚼字地說道,“還請敬軒說得明白一些。如果是要,不管多少,我盡力準備,雙手奉上。可是如果是借,那可得打欠條了。”
“果然是秀才出身,是借是要也要掰扯得如此明白。”張獻忠心中有些不悅,“我明說了吧,我老張不是借,就是要,而且要白銀五千兩!”
“五千兩?”白無常謝必安不屑地說道,“確實不多,不值得一借。”
五千兩銀子,居然在酆都白無常眼裏不值得一借?
崇禎元年,整個大明王朝的物價還算穩定,並不像崇禎十年以後,一石米達到了二十四兩銀子之多。但就算是崇禎元年,米價也不低了,從萬曆時期的一石五錢,已經漲到了一石一兩銀子。
一石到底是多少?正常來講,一石是一百斤,可是到了崇禎元年,一石大概可以達到一百五十斤。
也就是說,崇禎元年左右,一兩銀子就可以買到一百五十斤米。張獻忠口中的五千兩銀子,就可以買到七十五萬斤米。
七十五萬斤,也就是五千石,大概是個什麽概念呢?
以明朝官員為例,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五千石,大概是一個正一品大員將近五年的俸祿。
明朝一兩銀子等於十錢銀子,一錢銀子根據每文錢的製造年份不同,大致等價於一百到一百五十文不等。
萬曆末年到崇禎初年的物價又怎樣呢?
豬肉:一錢六分白銀可以買到八斤。
羊肉:一錢二分白銀可以買到八斤。
牛肉:五斤重的牛肉需要七分五厘白銀。
鯉魚:五斤重的鯉魚價值一錢白銀。
栗子:五斤重的栗子價值六分五厘白銀。
活肥雞:一隻活肥雞價值四分白銀。
白布:四匹白布價值八錢白銀。
所以,張獻忠開口就要五千兩銀子,這可不是一個小數。
“這樣,如果你能告訴我,要這五千兩銀子做什麽,我就再給你加些銀子,怎麽樣?”白無常謝必安此話說得雲淡風輕,好像他手中的錢都是大風刮來的一樣。
白無常謝必安手中的錢,要說大風刮來的,那不至於,但起碼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墓裏盜的。
下墓可是一個一本萬利的買賣,下一個大墓,就夠酆都鬼城吃喝玩樂十幾年了。
“販棗。”張獻忠說道。
販棗?販棗需要五千兩銀子?糊弄鬼呢?就是把整個陝西的棗都給他張獻忠,也用不了五千兩銀子吧?
很明顯,他沒說實話。
然而,白無常謝必安卻說道:“沒想到敬軒的買賣是越做越大了,既然是販棗,那你要五千兩銀子怎麽能夠?我再給你五千兩銀子,共計白銀一萬兩,怎麽樣?”
“多謝。”張獻忠淡淡說道,“不過,什麽條件?”
“沒錯,一萬兩白銀,我雖然不看在眼裏,但是不提條件,好像跟假的似的。”白無常謝必安盯著張獻忠的眼睛,一字一頓地說道:“幫我殺十個人。”
“殺人?什麽人?”張獻忠看向白無常謝必安。
“嗐,能是什麽人?當然是好人了。”白無常謝必安故作輕鬆地說道,“一個好人一千兩,十個,正好一萬兩。”
看著張獻忠臉上抹過一絲異色,白無常謝必安繼續說道:“敬軒有難處?”
“讓我殺人不是什麽難事,可是讓我殺好人是萬萬不能的!”張獻忠起身,“錢,我不要了!”
“敬軒不要這麽著急下決斷,你先坐下。”白無常謝必安起身,把張獻忠又按在了椅子上,“我先給你講一個故事,你聽過這個故事之後,再做決斷也不遲。”
這可是一萬兩白銀,任誰在這些錢麵前也不能免俗,即使是號稱一生以關二爺為楷模的張獻忠,也是一樣。
成年人眼裏,不需要考慮對錯,隻需要考慮得失。
如果一個人,不能被收買,那他一定是個聖人。
可是自古以來,聖人何其少。
堯舜禹,成湯周公……,一雙手都能數出來。
“好!那你就講講看,我看你能講出什麽大道理!”張獻忠氣鼓鼓地說道。
白無常謝必安,開始娓娓道來。
“從前,有一個死了丈夫的女子,她有三個孩子。一日,她帶著三個孩子回娘家探親。想要回娘家,她就要帶著三個孩子走一條荒無人煙的小路。這條小路十分難行,一側是峭壁,另一側是懸崖。
“那女子回娘家那天,帶著三個孩子,正在這條小路走著,突然陰雲密布,暴雨傾盆,三個孩子腳下一滑,跌向懸崖。多虧這女子反應及時,伸出雙手,拉住了三個孩子。
“她的左手有一個兒子,右手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但是以她的力氣,她無法同時救上來三個孩子。要麽鬆開左手,要麽鬆開右手。你說此刻她該如何選擇?”
聽到白無常謝必安問向了自己,張獻忠選擇沉默不語。
白無常謝必安見張獻忠不說話,又繼續說道:“隻見這個母親,毫不猶豫地鬆開了左手,用左手孩子的死,換來了右手兩個孩子的命。”
“你這隻是一個故事罷了。”張獻忠聽完後,說道。
“是故事,不過它不是我編的,而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白無常謝必安瞪著發紅的雙眼,目光悠遠地說道:“那女子,就是我的母親。”
不等張獻忠搭話,白無常謝必安繼續道:“我曾經一度很不理解我母親的決定,她為什麽會毫不猶豫地鬆開左手?但是後來我長大了,理解了。你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當時一旦有任何遲疑,我母親雙手都沒了力氣,三個孩子恐怕是一個都保不住。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我母親當然也可以選擇鬆開右手,可是她沒這麽做,你知道為什麽嗎?”
“為什麽?”
“因為我母親知道,二大於一。”
白無常謝必安沒有回答,隻是意味深長地看著張獻忠,笑了笑。
“謝必安,我老張今天來,規勸你隻是一方麵,既然你不聽,那就好自為之吧。除了這個,我老張還有一件事,這件事可是需要你幫忙的。”
“幫忙談不上,你知道,我欠你張獻忠一個人情。”白無常謝必安說道,“說吧,什麽事?”
“我要借銀子。”張獻忠是個爽快人。
“是借?還是要?”白無常謝必安咬文嚼字地說道,“還請敬軒說得明白一些。如果是要,不管多少,我盡力準備,雙手奉上。可是如果是借,那可得打欠條了。”
“果然是秀才出身,是借是要也要掰扯得如此明白。”張獻忠心中有些不悅,“我明說了吧,我老張不是借,就是要,而且要白銀五千兩!”
“五千兩?”白無常謝必安不屑地說道,“確實不多,不值得一借。”
五千兩銀子,居然在酆都白無常眼裏不值得一借?
崇禎元年,整個大明王朝的物價還算穩定,並不像崇禎十年以後,一石米達到了二十四兩銀子之多。但就算是崇禎元年,米價也不低了,從萬曆時期的一石五錢,已經漲到了一石一兩銀子。
一石到底是多少?正常來講,一石是一百斤,可是到了崇禎元年,一石大概可以達到一百五十斤。
也就是說,崇禎元年左右,一兩銀子就可以買到一百五十斤米。張獻忠口中的五千兩銀子,就可以買到七十五萬斤米。
七十五萬斤,也就是五千石,大概是個什麽概念呢?
以明朝官員為例,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五千石,大概是一個正一品大員將近五年的俸祿。
明朝一兩銀子等於十錢銀子,一錢銀子根據每文錢的製造年份不同,大致等價於一百到一百五十文不等。
萬曆末年到崇禎初年的物價又怎樣呢?
豬肉:一錢六分白銀可以買到八斤。
羊肉:一錢二分白銀可以買到八斤。
牛肉:五斤重的牛肉需要七分五厘白銀。
鯉魚:五斤重的鯉魚價值一錢白銀。
栗子:五斤重的栗子價值六分五厘白銀。
活肥雞:一隻活肥雞價值四分白銀。
白布:四匹白布價值八錢白銀。
所以,張獻忠開口就要五千兩銀子,這可不是一個小數。
“這樣,如果你能告訴我,要這五千兩銀子做什麽,我就再給你加些銀子,怎麽樣?”白無常謝必安此話說得雲淡風輕,好像他手中的錢都是大風刮來的一樣。
白無常謝必安手中的錢,要說大風刮來的,那不至於,但起碼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墓裏盜的。
下墓可是一個一本萬利的買賣,下一個大墓,就夠酆都鬼城吃喝玩樂十幾年了。
“販棗。”張獻忠說道。
販棗?販棗需要五千兩銀子?糊弄鬼呢?就是把整個陝西的棗都給他張獻忠,也用不了五千兩銀子吧?
很明顯,他沒說實話。
然而,白無常謝必安卻說道:“沒想到敬軒的買賣是越做越大了,既然是販棗,那你要五千兩銀子怎麽能夠?我再給你五千兩銀子,共計白銀一萬兩,怎麽樣?”
“多謝。”張獻忠淡淡說道,“不過,什麽條件?”
“沒錯,一萬兩白銀,我雖然不看在眼裏,但是不提條件,好像跟假的似的。”白無常謝必安盯著張獻忠的眼睛,一字一頓地說道:“幫我殺十個人。”
“殺人?什麽人?”張獻忠看向白無常謝必安。
“嗐,能是什麽人?當然是好人了。”白無常謝必安故作輕鬆地說道,“一個好人一千兩,十個,正好一萬兩。”
看著張獻忠臉上抹過一絲異色,白無常謝必安繼續說道:“敬軒有難處?”
“讓我殺人不是什麽難事,可是讓我殺好人是萬萬不能的!”張獻忠起身,“錢,我不要了!”
“敬軒不要這麽著急下決斷,你先坐下。”白無常謝必安起身,把張獻忠又按在了椅子上,“我先給你講一個故事,你聽過這個故事之後,再做決斷也不遲。”
這可是一萬兩白銀,任誰在這些錢麵前也不能免俗,即使是號稱一生以關二爺為楷模的張獻忠,也是一樣。
成年人眼裏,不需要考慮對錯,隻需要考慮得失。
如果一個人,不能被收買,那他一定是個聖人。
可是自古以來,聖人何其少。
堯舜禹,成湯周公……,一雙手都能數出來。
“好!那你就講講看,我看你能講出什麽大道理!”張獻忠氣鼓鼓地說道。
白無常謝必安,開始娓娓道來。
“從前,有一個死了丈夫的女子,她有三個孩子。一日,她帶著三個孩子回娘家探親。想要回娘家,她就要帶著三個孩子走一條荒無人煙的小路。這條小路十分難行,一側是峭壁,另一側是懸崖。
“那女子回娘家那天,帶著三個孩子,正在這條小路走著,突然陰雲密布,暴雨傾盆,三個孩子腳下一滑,跌向懸崖。多虧這女子反應及時,伸出雙手,拉住了三個孩子。
“她的左手有一個兒子,右手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但是以她的力氣,她無法同時救上來三個孩子。要麽鬆開左手,要麽鬆開右手。你說此刻她該如何選擇?”
聽到白無常謝必安問向了自己,張獻忠選擇沉默不語。
白無常謝必安見張獻忠不說話,又繼續說道:“隻見這個母親,毫不猶豫地鬆開了左手,用左手孩子的死,換來了右手兩個孩子的命。”
“你這隻是一個故事罷了。”張獻忠聽完後,說道。
“是故事,不過它不是我編的,而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白無常謝必安瞪著發紅的雙眼,目光悠遠地說道:“那女子,就是我的母親。”
不等張獻忠搭話,白無常謝必安繼續道:“我曾經一度很不理解我母親的決定,她為什麽會毫不猶豫地鬆開左手?但是後來我長大了,理解了。你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當時一旦有任何遲疑,我母親雙手都沒了力氣,三個孩子恐怕是一個都保不住。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我母親當然也可以選擇鬆開右手,可是她沒這麽做,你知道為什麽嗎?”
“為什麽?”
“因為我母親知道,二大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