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夫人剛回到上房坐定,隻見胡麻子就匆匆趕了進來。


    楊夫人看著胡麻子滿頭大汗,說道:“請坐。”


    胡麻子一邊擦汗,一邊坐在椅子上。


    “我問你,最近一段時間門房可發生過什麽事嗎?”胡麻子擦過汗後,楊夫人問道。


    “除了初一那天,那個叫渾三的人來過之外,沒有什麽事發生。”


    自從何監使死後,門可羅雀,就是一隻鳥飛進來,胡麻子也知道。


    楊夫人心想,胡麻子也有些功夫,如果有人從大門進入楊府,他不會發現不了。再說就算他發現不了,府中那麽多高手也應該有所察覺才是。


    既然府中那麽多高手都沒有察覺,要麽是手下人監守自盜,要麽就是有絕頂高手來過。


    監守自盜,不可能。


    要是有人監守自盜,為什麽隻拿走百寶箱?而府內其他的貴重物品卻沒有丟失?再說,府中這些人的人品,楊夫人是信得過的。


    想到這裏,楊夫人似乎有了些眉目,跟胡麻子說道:“你讓我們的眼線查一查,最近有沒有道士打扮的人來到過桂林。”


    “是。”說完,胡麻子就要起身離開。


    “等等。”楊夫人叫住了胡麻子,“你再讓我們的人查查桂林的當鋪,看有沒有可疑的人巨典,再有,再看看桂林的銀鋪,有沒有可疑的人變賣首飾,熔鑄金銀。”


    楊夫人說完一揮手,胡麻子便下去了。


    明朝時期,金融機構大體分三類,錢鋪、銀鋪、當鋪。


    錢鋪主要業務是兌換、存款、放款。


    有明一朝,銀子是主要的流通貨幣,很少使用金子,所以老百姓在消費時,需要把金子兌換成銀子,以方便使用。


    不僅金子能兌換成銀子,銅錢也可以兌換成銀子。反之,銀子也可以兌換成金子和銅錢,這就是錢鋪的兌換業務。


    存款、放款,顧名思義,就是存錢、借錢。隻是明朝在錢鋪存錢,存錢人是沒有利息的,隻有安全保障,存錢後,錢鋪會給存錢人一張會票以為憑證。有了會票,到該銀鋪的任何一個分號取錢都可以。


    銀鋪,有一部分業務跟錢鋪相似,但主要的業務是,打造、買賣金銀首飾,熔鑄金銀錠。也有些個別銀鋪,可以做房子抵押。


    當鋪,典當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巨典,二是短押。


    巨典,典當金額大,典當時間長,典當物品貴重。短押,與巨典相對,數額小,時間短,典當物品價值也不高。


    當然了,當鋪也有兌換、存款、放款等業務。


    楊夫人讓胡麻子看看有沒有可疑的人去當鋪巨典,或去銀鋪變賣首飾,熔鑄金銀,就是想著,百寶箱內的物品金額大,份量重,又多為首飾和珠寶,一般人拿著它也走不了多遠,很可能會就地銷贓。


    然而,楊夫人有一點沒考慮到,既然府中無人察覺,偷盜之人又是高手,百寶箱的那點份量,怎麽能壓得住高手?


    更何況,這個高手就是張老樵。


    百寶箱雖然沒了,但是周奎女兒的嫁妝錢還是要出的。


    想到這裏,楊夫人拿出一把鑰匙,小聲對身後的知畫說道:“你去我房裏,在我床頭邊有一個紫檀木盒子,你把它打開,從裏邊拿出一萬兩會票。


    不一會兒,知畫就把一萬兩的會票放到了楊夫人手中。楊夫人看了看,沒錯,是鴻興錢莊的會票。


    鴻興錢莊,之所以叫錢莊,是因為它的業務龐大,下麵涵蓋了多家錢鋪、銀鋪、當鋪,並且各地都有分店,所以,僅以錢鋪、銀鋪或當鋪稱鴻興都不準確,故叫錢莊。


    鴻興錢莊,壟斷了大明王朝四分之一的金融業務。


    那另外四分之三的金融業務呢?


    在鴻揚、鴻和、鴻源三家錢莊手中。


    鴻揚、鴻和、鴻興、鴻源,四家錢莊,時人稱之為四大鴻。此四家錢莊,壟斷了大明王朝所有的金融業務,就連一些皇親國戚手中的銀子,也不無例外地放在了四大鴻的錢莊裏。


    在金融領域,四大鴻手眼通天。


    還好,四大鴻是四家,大明皇帝還可以容忍。如果四大鴻是一家,那麽它們可就觸碰到了皇室的逆鱗了。


    大明王朝的經濟命脈,不可能讓一家把持。


    既然四大鴻是四家,那為什麽這四家錢莊都帶一個鴻字?


    這事誰也說不清楚。


    說不清楚的不止這一件事,還有四大鴻各家的背後老板是誰,也說不清楚。


    有人說,四大鴻背後的老板都是晉商,有人說,四大鴻背後的老板有寧波人也有山東人,更有傳言說,四大鴻其實就是皇家開的,目的是為了在民間斂財。還有更離譜的傳言,說四大鴻的背後有東虜勢力支持。


    總之,眾說紛紜,四大鴻的老板是誰,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但不管四大鴻背後有多少謠言,至少在業務上是靠譜的。


    楊夫人拿出了一萬兩鴻興錢莊的會票,讓韓先魯交給了馬房陳五,並著令陳五立刻出發,直奔京師。


    楊夫人想,一萬兩銀子應該夠了。


    一萬兩銀子,當然夠了。朝廷每年收的賦稅定額才一千四百六十萬兩,一萬兩銀子,怎麽著也是朝廷每年賦稅收入的一千四百六十分之一。


    楊夫人隨手就拿出了一萬兩的會票,可見何監使當太監時,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水行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裏吧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裏吧唧並收藏山水行記最新章節